新冠康復,中醫手段很有效:藥、灸、浴、功相結合是康復治療方案最大特色

本報赴武漢記者 董長喜 張 健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推進,新冠治癒患者越來越多。截至3月18日,武漢累計治癒患者已達40765例。這部分人群出院後複診和康復成為新問題。一方面這些病人多數已沒有發燒症狀,不適合再去發熱門診;另一方面,一些患者存在“復陽”的情況,儘管比例極低,但仍是隱患。為此,湖北省中醫院3月5日起開設了新冠肺炎康復門診。3月18日上午,《生命時報》記者走訪了這一門診。

新冠康復,中醫手段很有效:藥、灸、浴、功相結合是康復治療方案最大特色

康復者常常焦慮恐懼

現場,記者見到了一位新冠患者喻女士。50多歲的喻女士是武漢較早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因為身體一直感覺比較虛,特意來康復門診就診。她在醫院裡住了40多天,她形容自己是“撿回了一條命”,不過,治癒之後回到社區,她卻有點沒辦法適應——儘管回了家,喻女士卻沒和家人同住一個房間,一個人睡在陽臺上;出門時也不敢坐電梯,只能走樓梯,心裡很不是滋味,“感覺自己像瘟神一樣,所有人都躲著我。”喻女士還沒說幾句話,眼淚已經止不住地掉了下來。交談過程中,記者明顯感覺喻女士的心理創傷很明顯,情緒起伏較大。看到這種情況,有醫生馬上過來安慰她。

門診業務負責人、湖北省中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肖明中告訴記者,經歷此次疫情,很多患者都有焦慮、失眠問題,甚至還有嚴重的恐懼情緒。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例如一點感冒症狀,他們就可能覺得是不是又復發了?康復門診中專門開設了心理評估室,由精神心理科專家參考患者填寫的焦慮症篩查量表、睡眠狀況自評量表等,綜合個人自述的症狀,評估恢復期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態,必要時進行心理干預。“一個多月來,我們精神心理科的醫生去隔離病房、社區隔離點與患者面對面或者在線上對患者進行精神心理評估。”湖北省中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李莉說,結束康復觀察的患者,除了身體機能的康復,心理健康也要引起重視。

補益肺脾,同時疏肝理氣

康復門診由該醫院原來的健康管理中心改建而成,設置了專門的醫護通道及消殺區域。康復門診由單獨的醫生和檢驗團隊負責。肖明中向記者介紹說:“藥、灸、浴、功相結合,是康復治療方案的最大特色。”在門診現場,記者看到一位患者拿了兩大包十餘付中藥,“這位患者治癒後仍有氣陰兩虛、肝氣鬱結的問題,所以就給他開了新冠肺炎康復通治方和四逆散兩種中藥方劑,一個能補益肺脾,改善咳嗽胸悶的症狀,一個疏肝理氣,緩解肝區不適和焦慮情緒。”接診的何堂清醫生表示。“咳嗽、胸悶氣短、乏力、焦慮失眠、盜汗等是新冠肺炎康復患者較為多見的症狀。”肖明中說,“對這個疾病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到底後續患者能康復到什麼程度,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影響,會不會有後遺症,都需要時間去觀察。後續我們還將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回訪,瞭解患者恢復進度,指導患者居家康復。”

線上線下指導患者

門診是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仝小林院士的指導下開設的。仝小林表示,中醫強調“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和愈後防復,現在多數患者已到了愈後防復的階段。他說:“對於新冠肺炎患者,即使核酸檢測呈陰性,不發燒了,但出院之後還可能會有乏力、痠痛、食慾不好、心慌、胸悶等症狀,需要康復調理。特別是一些重症患者,他們的肺損傷比較重,後期肺功能的恢復需要相當一段時間,如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才能恢復,所以很有必要成立康復門診。中醫裡除了中藥方劑,針灸、火罐、刮痧等手段,以及八段錦、五禽戲等功法,對病人的康復都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康復門診實行預約制,患者需要至少提前1天預約,每日預約限30人。每一位來門診就診的患者,在預約時都要詳細填寫地址。肖明中告訴記者,這樣做,萬一康復患者中出現復陽時,醫院就可以及時通知到相關社區。肖明中說,截至3月17日,康復門診累計接診了220多例恢復期患者,尚未發現復陽的情況,“但畢竟現在確實在一些隔離點出現很少的一部分治癒後患者核酸檢測復陽的情況,門診也不敢掉以輕心。”

為方便更多患者,3月16日,該院開通了新冠肺炎康復門診線上門診,患者可在“湖北省中醫院互聯網醫院”APP上與專家視頻連線會診,通過圖文或視頻諮詢相關科室的專家。專家通過在線查看患者舌苔、面色,瞭解患者主訴症狀,辨證開方,患者網上繳費後,藥品可直接快遞到家。湖北省中醫院院長何紹斌表示,為了更好幫助新冠肺炎患者完全康復、迴歸社會,該門診將在一定時間內持續開診,成為常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