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收藏舊物件的人都是什麼心態?

半斤八兩的魚


喜歡收藏舊物件的人,一般具有深深的懷舊情節,很喜歡傳統文化,對歷史比較感興趣。另外不少舊物件,往往具有歷史、科學、藝術等價值,可以賞玩愉悅身心,可以增進學識,還可以投資收藏保值升值。在中國據專家統計,至少有8千萬收藏愛好者,其中大部分就是收藏舊物件的,可見喜眾之龐大和其具有的價值。你喜歡收藏舊物件嗎?如果喜歡歡迎你談談自己對收藏老物件的心裡感受和體會,共同交流學習。謝謝😊







山水有真情520


喜歡收藏舊物件的人,我覺得大多數應該說是懷舊情結比較重吧,也有很少一部分人,並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比方明清時期的老物件,誰經歷過了?誰經歷過那個年代了?而且那些喜歡收藏老物件的人,他們身處當時那個年代的時候,對這些東西也沒有什麼感覺,因為成天守在身邊,都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了。

這也映射出一句話,映射出一個真理,那就是人人往往擁有時不知道珍惜,等失去了才知道它的珍貴。我父親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早知道毛主席像章現在這樣珍貴,以前收藏一些就好了,那個年代,要多少有多少,大的,小的,各式各樣的,邊說邊咧嘴,顯得非常後悔。

沒有戀舊情節的年輕人,也有喜歡老物件的,一方面對老物件有一種好奇心,覺得特別新奇,有一種探索的心理,再加上希望自己收藏的老物件,將來能夠升值。還有一種藏家,收藏老物件的初衷非常單純,沒有太多的理由,只要看到老物件就是滿心的喜歡,就算將來沒有升值的空間,沒有多大的收藏價值,依然鍾情於收藏,執著於收藏,痴迷於收藏,初心不改,無怨無悔,甚至不捨得吃,不捨得穿,也要把錢花在收藏上,對自己吝嗇,對收藏慷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東西再貴也不帶眨巴一下眼的。從心理上來講,就好像有一種獲得感、滿足感似的,說難聽一點叫佔有慾。

收藏也是分境界的,最後一種收藏大家的境界那是相當高啊,應該是收藏的最高境界吧,那是一般人達不到的境界,他們面對老物件、老古董,已經不是單純的收藏、然後等待增值那麼簡單了,在長年累月的積累,天長日久的面對這些寶貝的時候,把它當成一種文化遺產了,當成一種責任了,在跟這些寶貝無言的對話當中,在無限的感慨當中,思想也得到了沉澱和昇華,靈魂也得到了洗滌和淨化,甚至覺得這些寶貝將來交給國家遠比他個人收藏意義更大。








海島鵝卵石


我喜歡舊物民俗物件。因為我經歷了那個時代。有些東西呢,是農耕文明和物質文明的見證。如果現在不收集起來,若干年以後就沒有啦。比方說以前。用牛耕地牛拉的犁現在都沒有啦。有了電據,手據刨子大錛等都快沒有了。還有很多。如果現在不收集,等到百年以後這些東西都很難見了。人類的文明離不開這些東西。這是留住兒時的記憶。也是留下今世的文明。











用戶蒙山好人


喜歡收藏舊物件的人,三種心態最明顯。第一吝嗇(俗稱財迷),第二懷舊,第三貪利。

先說第一吝嗇,大家都看過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寫的《歐也妮.葛朗臺》,葛朗臺就是典形的吝嗇鬼形象,這個形象被巴爾扎克刻畫的入木三分,讓人讀了不由的忍俊不禁。葛朗臺擁有大量的土地,房舍,黃金,一生吝嗇(好聽點叫節儉),臨死的時候還伸出兩根枯瘦的手指,叫人滅了蠟燭。

吝嗇的人覺的什麼都有用,什麼都捨不得扔。他們認為,舊物件即使現在用不著,也許將來會用上,"破家值萬貫呀!"

有一則小故事,一位老人,人很正派,一生節儉。愛好收集老物件,任何東西都捨不得扔掉。老人去逝後,後人整理他的破爛,競發現很多東西,有舊瓷壺,老郵票,解放初期的各種老雜誌,老鐘錶,縫紉機等,現在有的已很值錢了。

第二種人的心態是懷舊。懷舊的人大多有點文化背景,跟自已和家人有關聯的老物件必收藏起來。這種作法也是收藏個人歷史。有些老物件有紀念意義,有的老物件和自已長時間已有感情。有的老物件裡面有故事。還有的人心思很細膩,把孩子二三歲亂畫的塗鴉也收藏起來,等孩子成人後再拿出來炫耀。還有的人懷舊心理,收藏過去的連環畫。這種收藏老物件的方式,有繼承和傳遞的作用,是好習慣。

第三種心態是為了賺錢。任何老物件都有其經濟價值和歷史故事。有的老物件隨著時光的流逝,東西越來越少,需求的人一多,也就凸顯出自已應有價值了。這類人的心態和第一種吝嗇有點相似,相信自已的收藏一定會值錢,把老物件收藏在家裡,然後坐等升值。





米奇as859


還有幾個老式膠捲相機,鳳凰、虎丘、青島,還有一些別的牌子的記不清了。




琴劍花


從我的實踐和感悟來作答,真心話我老舊的東西,有些可稱破爛的東西,開始是興趣,執迷到東此不疲,再到大喜過望,沉浸其中。仔細分析一是緣於發現未曾發現,專注於學術追求,例如北宋官窯繡女造型,有殘缺別人以為破爛,通過查資料宋徽宗時曾設專責機構,推動和發展刺繡事業。那麼這件繡女瓷品就是重大歷史事件的形象代表和物證。二收藏的本義就是還原歷史。誰都知道乾隆墓慈禧墓埋了許多寶貝好東西,但都無確切記錄,也知道一大部分潛入民間,因無標準難以定論,在商品社會的當下一些人被利益牽著走,有的也曾出現在拍賣場。誤打誤撞,機緣巧合,或是使命使然。我先後收藏數十件東陵寶貝玉製品,其中五件上有大篆文字。經總結後可概括出標準,可擴大繼續尋找,這是一件大有意義的事。











大玩家711


我喜歡收藏的原因有幾點:

1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小時候家裡很窮,羨慕自己家沒有別人家有的的玩具和物件,長大了想慢慢找回來

2不想有年代感的東西失去,想一點一滴存留著回憶,不想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3懷戀失去的親人,兒時的夥伴和童年成長的家園!

3個人的愛好,藝術修養,收藏能讓自己變得充實而又安靜!

4不喜歡打牌,不愛抽菸喝酒,不愛逛街,不愛城市的吵鬧,反而喜歡享受一個人的寧靜生活!

5:還有太多太多……











小杜967


普遍懷舊,他們通常都是非常感性的,光陰畢竟非常容易逝去,能留得下來的只有實物了。記憶也是一個非常不靠譜的傢伙。有時候會在你不經意之間悄悄溜走。所以那些懷的人就只能通過一些東西的收藏趕來,把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記憶實物化。





無用20


喜歡收藏舊物件的人都是比較懷舊的,成熟的,內心有對以前記憶裡的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我自己也是,看到那些以前的東西就特別的親切。


小白食為天


我就喜歡收舊物電器,器皿,傢俱什麼都喜歡收。我就是懷舊,而且有點抵制科技發展的那種人,喜歡動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