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黃奇帆“神預測”美股史詩級暴跌

據報道,自上週美股兩次熔斷之後,美聯儲於3月16日宣佈再次降息以及實施新的量化寬鬆(QE)措施。然而資本市場並不領情,美股再次大幅下跌。16日標普500指數跌超7%,道指跌逾11%,觸發本月第三次熔斷。熔斷後再次開盤交易仍未止住跌勢,三大股指繼續急速下探。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一個月前,藍迪國際智庫專家黃奇帆等人就曾預判美股暴跌趨勢,並將引發一系列金融和經濟動盪。隨著國際油價驟降和疫情的全球擴散,國際金融市場風雲突變,“史詩級暴跌”印證了藍迪專家的預判。2020年3月5日,藍迪國際智庫聯合主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對今後一段時期美國股市走勢進行了趨勢性研判,他指出:“美國股市在今明兩年內跌幅在30%以上將是大概率事件。2019年底,美國股市最高點達29,000多點,今後一兩年完全有可能跌破20,000點。如果這個預測結果成立,那麼這場金融危機將摧毀美國股票市場近十萬億美元的市值,進而引發不亞於2008年次貸危機規模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此外,黃奇帆在疫情期間的兩次發文也引發熱議。2月11日,黃奇帆發文稱,“目前看起來,這次疫情對經濟的負面衝擊會比‘非典’大很多”。黃奇帆建議“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引發熱議。2月18日,有媒體報道了《黃奇帆:疫情之後中國公共衛生系統要花兩三千億補短板》的消息,又在網上熱傳。黃奇帆“神預測”美股史詩級暴跌據媒體報道,2020年2月24日,國際現貨黃金價格急增至1689.31美元/盎司,同日紐約股市大跌近千點,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預判大跌後25日將回升,但轉折並未出現,美股自此開始了連續暴跌。

2020年3月5日,藍迪國際智庫聯合主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對今後一段時期美國股市走勢進行了趨勢性研判。他指出:“美國股市在今明兩年內跌幅在30%以上將是大概率事件。2019年底,美國股市最高點達29,000多點,今後一兩年完全有可能跌破20,000點。如果這個預測結果成立,那麼這場金融危機將摧毀美國股票市場近十萬億美元的市值,進而引發不亞於2008年次貸危機規模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一週之後,3月12日美國股市再次暴跌,道瓊斯工業指數收盤下跌2,352.60點,至21,200.62點,直逼20,000點,跌幅達9.99%,出現了自1987年市場崩盤以來的最大跌幅,美股在一週之內兩度熔斷,歐洲、亞太股市隨即暴跌,泰國、菲律賓、韓國等7國股市同日熔斷。北京時間3月16日凌晨5點,美聯儲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0至0.25%,同時宣佈購買總計約7000億美元的國債和抵押擔保證券,以及一系列刺激借貸的措施,再度開啟量化寬鬆政策。美聯儲還表示,將和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等五大央行聯手,通過降息穩定金融市場,以防止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打擊美國經濟。然而,事與願違,就在美聯儲宣佈降息之後,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下跌。納指100小型跌幅為4.54%,觸發交易限制;標普500小型跌幅為4.79%,觸發交易限制。媒體報道稱,全球金融市場已經走到危機邊緣。黃奇帆表示,美國股市自2008年的6000多點,十年以來已經達到29000點,已經到達峰頂,現在屬於高臺跳水。這十年期間,美國政府債臺高築,整個美國政府總債務已經達到了28萬多億美元,佔GDP的140%。如果以這十年的債務增長速度繼續往前沿伸,美國政府每年還本、付息金額將會逐漸超過每年的財政收入,帶來嚴重危機,甚至導致美元崩盤。同時,資金回購註銷等泡沫型資本運作技巧的過度使用使美國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包括FAAMG(臉書、亞馬遜、蘋果、微軟、谷歌)等一系列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遇到了瓶頸和天花板,美國衍生金融、衍生市場上有一款新的產品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這幾年也已經發展到了泡沫頂級的狀態。總之,美國資本市場上這幾年各種問題嚴重疊加在一起,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造成了美股暴跌,而這場暴跌完全可能給美國帶來一次新的金融危機。如果美國再次發生金融危機,將必然對中國乃至全球帶來衝擊,併產生諸多負面影響。全球經濟變局之下,中國如何化危為機,行穩致遠?對此,黃奇帆建議,美國金融危機一旦發生,中國要利用好此機遇期切實推動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同時,要逆勢而上,在現在開放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高度、深度和廣度。美國發生新一輪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將是中國自身經濟產業更好發展的一個歷史性過程。一是要補上科技的短板,補上核高基投入不足的短板。二是要進一步加強中國戰略新興製造業工業製造中產業鏈集群的發展。三是要下決心降低中國的物流成本。四是要進一步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關鍵在於健全和完善資本市場。五是要補足公共服務,教育衛生文化方面的短板。大起大落,成為近期美國股市的走勢據報道,昨天(3月20日),美股市場迎來今年首個“四巫日”,也就是股指期貨、股指期權、個股期貨與個股期權同時到期。在美股完成牛熊行情轉換的初期,將帶動市場“加速滑坡”。昨天儘管納指期貨盤中上漲近5%,觸及交易限制。然而美股高開低走,股指尾盤跳水。

截至今天(21日)凌晨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於19173點,跌幅4.55%;標準普爾500指數收於2304點,跌幅4.34%;納斯達克指數收於6879點,跌幅3.79%。三大股指本週跌幅都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大起大落,成為近期美股的走勢。事實上,在此前3月9日至18日的10天8個交易日中,美股歷經4次熔斷,與此同時走出“過山車”行情,不斷刷新歷史。為了穩住股市,美國各項救市政策也在不斷加碼。3月9日,全球金融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一”,標普500指數盤初跌超7%,觸發了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三大股指收跌逾7%。3月10日,美股上演大翻盤,三大股指均漲近5%。3月11日,美股“一夜蹦極”,道指跌5.86%,直接跌入技術性熊市。3月12日,全球股市上演“黑色星期四”,11個國家股市暴跌熔斷。美股暴跌觸發史上第三次熔斷,美股三大股指收盤暴跌超9%。道指和標普500指數雙雙創下1987年股災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道指同時創下史上單日最大下跌點數。3月13日,美股三大股指又飆漲超9%,為2008年金融危機來最大單日漲幅。3月16日,美股開盤暴跌,直接觸發史上第四次熔斷。道指收跌12.93%,創33年最大日跌幅紀錄。3月17日,美股再次絕地大反擊,道指重奪21000點關口,三大股指漲逾5%。好景不長,3月18日,美股出現史上第五次熔斷,創8個交易日內4次熔斷的歷史紀錄,道指相比2月份的歷史高點,跌了10000點。美國總統特朗普曾津津樂道的股市政績被“熔盡”。截至當天收盤,8個交易日內,標普500指數的每天漲跌幅度都超過4%,刷新1929年10月底大蕭條時期創造的連續6日漲跌幅超過4%的紀錄。對此,央視財經評論員陳茜分析:“最近兩天討論得很多的一個觀點就是風險評價,是指在投資基金當中配備不同的資產,將‘雞蛋裝在不同的籃子裡’,包括股票、債券、美元指數、天然氣、石油,還有黃金等大宗商品。很多美國基金採取這樣的對沖模式,因為在正常的市場中,不同類別的資產此消彼長。當高風險的股市下跌時,資金就會湧入債券、日元或者黃金等安全資產,使得整體的風險降低。然而風險評價的資產設置卻在此次的行情當中失效了。我們看到,股市、美債、石油、黃金等多種資產類別同時被拋售,這幾個‘裝雞蛋的籃子’同時被打翻,這樣的情況使得風險評價機制的對沖功能失效,甚至如果中間有高槓杆,則更加容易引發市場大盤的暴漲和暴跌。但無論如何,最重要的還是根本問題,即美國何時才能夠最終控制住疫情,這才是平息這場金融風暴的關鍵。在此之前,美股的‘過山車’行情可能還將繼續,大家要繼續‘繫好安全帶’。”疫情期間,黃奇帆兩次發聲引關注值得注意的是,黃奇帆在疫情期間的兩次發文也引發熱議。2月11日,黃奇帆曾發文《新冠疫情下對經濟發展和製造業復工的幾點建議》。該文章稱,“目前看起來,這次疫情對經濟的負面衝擊會比‘非典’大很多”。此外,黃奇帆還在文章中建議“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引發網友熱議和關注。文章稱,目前看起來,這次疫情對經濟的負面衝擊會比“非典”大很多。2003年“非典”對經濟的影響主要集中在2季度,增速比前後兩個季度低1.5個百分點;客運、旅遊、住宿餐飲、零售等行業短期內受到較大沖擊,投資和外貿所受影響不明顯;受人口紅利和加入 WTO雙重利好的影響,“非典”的出現並沒有中斷當時經濟的上升趨勢。但此次疫情不同,波及範圍遠超“非典”,幾乎涵蓋了我國所有經濟活躍和發達的省市。從持續時間上來看,以武漢為核心的“新冠”很可能會長於以廣州為核心的“非典”。據瞭解,該文章分析了“疫情對中國經濟發展和製造業的負面影響”。此外,還從5個方面分析了該如何“採取綜合措施穩定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本面”。文章稱,儘管此次疫情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但短期內對製造業、對廣大中小企業以及整個經濟交易活動水平的衝擊不容忽視,應採取綜合措施穩定經濟增長的基本面,努力將全年經濟增速穩定在5%左右。要在管住人流(對確診、疑似、密切接觸者全部集中隔離)的同時,暢通物流。採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採取適應財政擴張的貨幣政策。對因此次疫情防控而延長的假期實行補工。動員各地區各部門因地制宜出臺針對中小企業的紓困措施。在文章最後,黃奇帆分析了“製造業復工、復產要解決的幾個問題及對策”。文章稱,二月十日復工、復產、是大部分地區規定的,但是企業真正意義上的復工復產依然困難重重!一是疫情防控所導致的工人極度短缺。二是疫情導致很多產業供應鏈殘缺不全。三是疫情期間的企業物流運輸幾乎停頓。文章稱,為了解決這三個問題,除了現在各級政府所採用的稅收等政策以外,建議加快如下幾方面改革:一是儘快落實農民工在城市落戶的有關政策,快速解決製造業用工短缺問題。二是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三是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實行年金制度,並疏通企業年金投資資本市場的渠道和機制。四是想方設法降低物流成本。其中,在“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這部分,黃奇帆稱,住房公積金制度是1990年代初從新加坡學來的,現在我國房地產早已市場化,商業銀行已成為提供房貸的主體,住房公積金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大,將之取消可為企業和職工直接降低12%的成本。2月18日,有媒體報道了《黃奇帆:疫情之後中國公共衛生系統要花兩三千億補短板》的消息。在文章中,黃奇帆稱:這次新冠疫情應該是給我們各級政府上了很重要的一課,我們一定要痛定思痛、引以為戒,加大公共衛生與防疫基礎設施、運營體系、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在“十四五”的五年時間裡,從中央到地方花上2000億—3000億元把整個中國的公共衛生系統的短板給補上,善莫大焉。文章從5個方面展開闡述。文章稱,擴大公共衛生設施投資,提高供給質量;醫療及公共衛生系統“提質投資”空間巨大;預防型的公共衛生防疫體系建立是百年大計,具有長遠投資效益;國家要大力加強公共衛生與防疫的人才培養和基礎科研工作;在各級政府制定“十四五”計劃時,建議加大公共衛生與防疫的比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