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聽聽丨寶雞作家美文欣賞 《皮影戲》

閒來聽聽


請您欣賞

寶雞作家的有聲美文

讚美家鄉

感悟生活



皮影戲


播音:明 心


皮影戲,有人也稱燈影戲,在八十年代的農村最受人們喜愛和流行了,每年收完麥子的農閒時間,村裡人就張羅準備唱皮影戲,習慣稱平安戲。

閒來聽聽丨寶雞作家美文欣賞 《皮影戲》

那時農村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家戶戶都承包了責任田,經過人們的精心勞作,除過交給國家公糧以外,剩餘的糧食都很充足,聽說村裡要唱平安戲,村民們就忙著磨上好的麵粉,給鄰近的親戚捎話來看戲,當年訂婚的小夥子邀請未婚媳婦也來趁熱鬧。由於要唱戲的村子特別多,皮影戲班又少,有時會誤期,造成親戚來幾天了,戲班還沒有動靜,有的親戚就要急著回去,主人極力挽留。這時,小孩子們就編造出這幾句童謠:某某村人發爭哩!天天晚上掛燈哩,親戚來了一屋裡,今晚上沒有了,親戚要走哩,明晚上才有哩!

終於,皮影戲進村了,小孩子們奔走相告,大人們去縣城稱鹽倒醋買蔬菜,用油菜籽榨油或換油,忙著炸油餅,用細籮過濾面水,洗面筋麵皮,做蕎粉,擀清油麵,做出最好的飯食招待這些皮影藝人。皮影戲班常有七八個人,由隊長分派住在誰家,又在誰家吃飯,分派到戲子的人家,興高彩烈的帶回家去管待。夜幕降臨了,高音喇叭裡傳出:踢哩哐啷,踢哩哐啷的開場鑼鼓聲,皮影戲開演了,各家各戶鳴放著鞭炮,祈福四季平安,看戲的人們三五成群向戲場奔去,扶老攜友,肩扛長條板凳,或小木椅,或螞蚱凳、草墩,小孩童們邊跑邊喊:“牛皮人人燈影戲,越看越神氣”!碾麥場上,人們用打牆椽搭建的戲臺,前高後低,上面蒙著篷布,周圍用蓆包堵著,戲臺前左右柱子上貼著一幅大紅對聯,上聯是:一手能提百萬兵,下聯是:一語道出千古事,橫額是.:懲惡揚善,這時戲臺內,一邊坐著四個男人,有敲邊鼓的,拉板胡的,拉二胡的,砸大鑼的,一邊坐著三個女人,有敲擊桄桄的,拍鑔鈸的,敲打小鑼的,每個人還要擔當各行角色的唱腔。透明幕布面前坐著一位挑線的老藝人,這位老師傳看上去有六十多歲,身體微胖,身穿白襯衣,花白的頭髮,濃眉下有一雙圓鼓的眼睛,面帶笑意,燈光下鑲嵌的金牙閃閃發亮,一雙大手在忙碌的整理著將要登臺的皮影人,雕刻精緻的牛皮人與三根一尺多長的竹棍相連繫著,操縱竹棍可以讓牛皮人擺動雙臂或轉身,或行走,或搖頭晃腦,抖動鬍鬚,或磕頭做揖行禮,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挑線師傅頭頂兩側繃緊的繩子上掛著生旦淨醜各行當的牛皮人,他用麻桿纖榭緊皮影的頭帽,這位挑線人是皮影戲的領銜主演,他是″戲瓤子″,能唱″生.旦淨醜″四囗腔,在演員欠缺的情況下能救戲,差什麼行當補什麼行當。

這時,隨著鼓點板式的變換,悠揚的嗩吶奏響,挑線人在幕後靈巧的擺動著道具,幕布上出現了天官賜福的皮影人,挑線人一邊操動著皮影人,一邊口中說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村民男女老少四季平安的吉祥話語。還挑著土地神、莊神的皮影人表白一番吉祥話。臺前鞭炮齊鳴,會長拿起一瓶白酒在臺前拋灑,虔誠的奠酒祭祀神靈。

在一陣小鑼的敲打聲中,皮影戲就算正式開演了,幕布上擺放好了龍案龍椅,一個宦官手執拂塵出現在幕布上,細聲喊道:"金雞報曉天下白,紅日東昇照九州,我朝江山多錦繡,突厥起兵謀天朝,謀天朝!聖上有旨,宣文武百官上朝議事,有本者奏本,無本者捲簾退朝"。鼓點暫停,隨即悠揚的嗩吶聲中,頭戴王帽,身穿龍袍的君王踱著方步在龍椅上坐定,兩個頭戴紗帽,身穿蟒袍的文官邁著八字步,四平八穩的走來擺去,又有兩個頭戴銀盔,身穿戰袍的武官徑直走來,他們一字排列,提袍甩袖,整理好衣冠,隨後三叩九拜,齊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後臺圍觀看熱鬧的一大群少年兒童們,也跟著齊聲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我們一幫夥伴們忙的不亦樂乎,一會兒在幕布前看看,一會兒在後臺看看,只覺得那牛皮雕刻的小人稀奇,不懂戲文裡面的故事情節,只圖個熱鬧。有時跑到幕布前,聽老人們講解戲裡面的故事情節,似懂非懂很模糊,有時我也會靜下心來坐在臺前人群裡細聽,清脆的板胡、邊鼓和桄桄合奏發出:″當…啷…哩…啷…當…,啷…哩…啷…當…當…"。那輕快舒暢的節奏,順耳婉轉好聽,回頭看見一位老爺爺坐在小木椅上,全神貫注的望著幕布上的皮影,半張著僅有三顆門牙的嘴巴,白白的三縷鬍鬚微微抖動著,開心快樂的樣子,使滿臉溝壑縱橫的皺紋舒展了許多,一手握著煙鍋,煙鍋杆上的菸袋,也有節奏的擺動著,一手還在膝蓋上打著節拍。我還瞅見一位懷裡抱著孩子的年輕媽媽,隨著皮影藝人婉轉的唱腔,有節奏的拍打著懷裡的嬰兒摧眠。臺下的觀眾們交頭接耳,互相談論著曲折動人的劇情。有個在當年唱過革命樣板戲的中年人,向人們介.紹著戲劇的行當,他扳著手指說:″戲劇有四個行當,生旦淨醜,生角分小生、鬚生、武生。旦角分小旦、花旦、青衣旦、老旦。淨角分大淨、小花臉。丑角分文丑、武丑和丑旦"。還有年輕人圍著老戲迷,盤問劇中先後出場人物的相互關係和歷史朝代背景,年輕人聽後為之感嘆!對善良人多遭難深表同情,對歹毒人恨之入骨。這時戲臺內戰鼓擂響,孩童們急切的向後臺圍去,相互喊著:″娃夥們快去看,牛皮人人要殺仗了″!我也愛去後臺圍觀,雙方對陣將官未迎戰之前,陣前兵士要吶喊助威,我們這些夥伴們常扮″吼娃娃"。只見挑線的老師傅,左手挑著四個紅色衣服的兵卒,右手挑著四個綠色衣服的兵卒,左手抖動幾下,右手抖動幾下,並且嘴裡高喊著:″嗨嗨,嗨!嗨嗨依嗨,依嗨嗨″!我們這幫夥伴們也跟著齊喊:″嗨嗨,嗨!嗨嗨依嗨,依嗨嗨"。大人們望著我們說,這幫碎傢伙乾脆去學戲算了。

閒來聽聽丨寶雞作家美文欣賞 《皮影戲》


皮影戲班的藝人們,個個有自己的獨特本領,根據戲路劇情的需要,有時唱腔清脆甜美,歡快悠揚婉轉,有時蒼勁有力,高亢激昂,有時淒涼悲哀,哀怨猶長。在劇情中有平民百姓出場時,還不失時機的加一段有笑料的丑角戲,來活躍觀眾的氣氛,戲迷們稱這段子為″丟亂彈"。當敲打的快板響起時,我會興奮的跑向後臺,去聽藝人們說雜話,挑線師傳隨著快板的節奏,操動著皮影人揮舞著胳膊,搖晃著身段,只見皮影人鼻樑上一道白,面帶笑意,是個白眼窩,挑線師傳一邊表演一邊說:

戲子來了吃派飯

我 家婆娘真能幹

炒菜麻利很老練

一碗水來兩勺面

搓來揉去麵糰轉

燒鍋丫頭穿綢緞

先燒水來後扯麵

鍋開水滾旋窩轉

一撕一扯biangbiang面

下到鍋裡蓮花轉

撈到碗裡攪不斷

油潑辣子荷苞蛋

吃到嘴裡油花濺

面在肚裡胡亂竄

走過九州十八縣

面在肚子還沒爛

還沒爛來還沒爛!

挑線師傅的快板說完了,便道白:″依爾呀呼嗨!我乃店房掌櫃張某某的便是″。臺下觀眾鬨然大笑,交頭接耳紛紛議論,這戲子不知在編排那一家人,難道誰家沒有招待好戲子嗎?人們評論聲褒貶不一。原來是挑線師傅不失時機,借題發揮,給觀眾找了一個樂,活躍一下氣氛,給別的戲子一會歇息時間,喝茶潤喉,調節琴絃,準備繼續表演。

邊鼓脆響,琴絃奏起,又是一段頓挫悠揚的唱腔,板式一變,戰鼓急促,戰馬嘶鳴,又是一場對陣廝殺,雙方兵卒吶喊助威,兵對兵,將對將,刀戈相見,東擋西殺,終於敵寇兵敗,主人公領三軍將士旗凱得勝,班師回朝,面見聖駕,退敵有功,加官進爵,犒賞三軍將士,主人公衣錦還鄉,閤家團聚。一段悠揚的嗩嗩吶聲中,皮影戲曲盡劇終。

人們紛紛散場回家,我們這幫小夥伴們好奇的圍觀後臺的牛皮人,看著牛皮人被卸掉頭帽,一個個裝進木箱也歇息去了。挑線老師傅望著我們說:″你們這些娃娃夥,快回家吧!這一沓沓牛皮有啥好看的,看皮影的樂趣,就在於看它的影子,模模糊糊,似真非真,一旦沒有了影子,就只剩下這些雕刻的牛皮道具了"。

閒來聽聽丨寶雞作家美文欣賞 《皮影戲》

在今天,我才明白了當年挑線老師傅說的那些話。生活中,很多人給我們的印象,就像幕前的皮影一樣,美妙生動,使人崇敬膜拜,但如果戳破那層幕布,你看到的就是幕後那副毫無生機的道具罷了。


閒來聽聽丨寶雞作家美文欣賞 《皮影戲》

徵 稿 啟 事

講述家鄉鉅變,追尋童年足跡,感慨生活酸甜,尋找心靈知音。

如果您有激揚的文字,請投稿至 [email protected]

廣播寶雞FM934 等著您!


閒來聽聽丨寶雞作家美文欣賞 《皮影戲》

閒來聽聽丨寶雞作家美文欣賞 《皮影戲》

文字統籌:曹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