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相信很多新手媽媽都會遇到這樣的煩惱:孩子長大了,該一個人睡了,可孩子總說害怕,不敢一個人睡……這可愁懷了大人們,怎麼辦?

國外心理研究者曾對176位4~12歲的孩子進行訪問,調查發現,有73.3%的孩子怕黑,這說明“怕黑”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普遍現象。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誰沒有怕過黑?


曾有網站也對此做過調查,發現大人們或多或少都有過童年“怕黑”的現象。


“小時候,我總覺得黑暗裡藏著很多壞人,一個人呆在黑暗裡好像很容易被襲擊。”


“我小時候很怕黑,一到晚上就不敢一個人去衛生間,害怕蟑螂突然躥出來咬我的屁股。”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黑暗裡好像總有些東西存在,即使我清楚地知道家裡任何一件傢俱的位置,可每當沒有光線的時候,我還是時刻擔心是不是會有我不知道的東西冒出來。”


“年紀小的時候想像力好像一直很豐富,老是會想到黑暗中有妖魔鬼怪,一直沒有安全感。”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連大人都會怕,何況是孩子呢?


“黑暗裡會有長得很兇的妖怪要來吃我,如果有燈的話它們就不會來了。”


“我晚上不敢一個人上廁所,因為媽媽說要是我白天不聽話,晚上就會被壞人抓走。”


“老師說有很多蟲子都是晚上出來的,晚上還有老鼠,我怕他們來我家把我的好吃的都吃掉了,再把我也給吃掉。”


“夜晚有怪物!很可怕。”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怕黑是一種本能


為什麼人會怕黑?怕黑可能源自人類自我保護的本能,這也是心理學家榮格的觀點。


當人面對一個未知的洞穴,且需要伸手進去時,由於處於信息缺乏的狀態,便非常容易對未知感到害怕。


例如,在一期《快樂大本營》裡,何炅要嘉賓們摸一個黑色盒子裡的東西,並告訴他們,有可能是蛇,也有可能是小兔子等。結果大家都不敢摸,而那些被要求上去摸的嘉賓,也是滿臉恐懼地把手伸進去。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泛靈心理”在作祟


為什麼孩子會害怕有怪獸從床底下爬出來呢?


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對牆壁或者娃娃自言自語地說話,有時還指手畫腳的,難道孩子的腦袋“秀逗了”?其實不是。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在2~7歲的時候,普遍會存在一種泛靈心理,它是指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把所有的事物看做是有生命、有意義的東西的一種心理傾向。


比如,他們會覺得小鳥會說話,大樹會講故事,衣服在水裡游泳等,在黑夜中也是如此。


因此,當孩子表露出怕黑的一面時,家長千萬不要有否定情緒,給孩子貼上膽小的標籤。


正確的做法是,幫助孩子克服恐懼,變成勇敢寶寶,美媽有3個方法和大家分享: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1、理解並傾聽孩子的恐懼


孩子恐懼心理通常會被大人認為是一件很幼稚的事情,不少家長會嘗試與孩子講道理,強迫他們相信世界上沒有妖魔鬼怪,甚至在孩子害怕的時候對他大吼大叫。


這些行為不僅不會消除孩子的恐懼,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恐懼是一種情緒,當孩子說“媽媽,我害怕”時,不要輕易說“這是假的,有什麼好怕的”。接納他的感受並表示理解,陪在孩子身邊會讓孩子更快度過。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2、不要給孩子貼上“膽小鬼”的標籤


當孩子害怕時,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說孩子是“膽小鬼”。


孩子的恐懼情緒,被父母或者他人否定後,會間接地把恐懼強化了,而產生害怕情緒的孩子,會因為得不到爸媽的肯定,更加焦慮和害怕。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3、用睡前故事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有些孩子之所以會產生泛靈心理,是因為經常能在動畫片中接觸一些妖魔鬼怪的形象,或是一切能讓孩子感到恐懼的畫面。孩子的想象力本就很豐富,在晚上自己睡覺時難免會想到這些。



因此在孩子睡覺前,家長可以選一些溫馨帶有美好結局的睡前故事,孩子的恐懼感會逐漸減少。


在今天的推薦繪本《爸爸!》裡,菲利浦·科朗坦用出神入化的敘事技巧和另一種思考角度幫助孩子快樂入睡。


“爸爸,床上有妖怪!”當我們害怕黑暗中的妖怪時,是否想過,在妖怪眼裡,我們人類又何嘗不是“妖怪”呢?


這樣的換位思考,無形中讓孩子消除了恐懼心理,也讓孩子在趣味的故事中收穫了一絲哲理。


《爸爸!》:換個角度思考,換個眼光來看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當我們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世間萬物時,可曾想過在世間萬物的眼中我們是怎樣的狀態?


在讀過這本繪本之後,你不能不佩服菲利浦·科朗坦出神入化的敘事技巧。他用簡潔的語言、不斷重複的畫面,淺近而富於幽默感地傳達出這個看似高深莫測的道理。


繪本講述的不過是常見的哄小朋友入睡的情景,不同之處在於他分別以人類的眼光和的眼光重複講述著幾乎一模一樣的“就寢儀式”。


當看到我們眼中的妖怪時,小朋友害怕地喊爸爸前來。與此同時,小妖怪看到小朋友時,也以為自己看到了妖怪,也害怕地喊爸爸前來。小朋友的家長和小妖怪的家長不約而同地以同樣的方式哄孩子睡覺……


原來,換個角度思考,換個眼光來看,我們劃分的所謂差異、所謂距離根本不復存在。


當小朋友和小妖怪一起甜甜地入睡時,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片和諧與溫暖。


活躍在法國時裝畫報的作者以離奇的情節和詼諧的畫面,描繪了童年特有的場景。


可愛的“妖怪”們會使小讀者們在快活中入睡,同時讓他們於無意中掌握高一層的哲理思維。


這本繪本不是專屬於孩子的,它同樣也屬於成人。孩子眼中的《爸爸!》與大人眼中的《爸爸!》絕不一樣,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用心靈感受不同的東西。


內容簡介: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暖呼呼的床上……


慢慢地眼睛眨巴眨巴,


突然,咦,什麼?什麼東西?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爸爸!”


“爸爸!我床上有妖怪!”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別害怕,你只是做了個噩夢,到媽媽那裡去吧。”


“好啦,沒事啦。回去睡覺吧,來,和大家說晚安。”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知道為什麼做噩夢嗎,傻孩子?因為你蜈蚣派吃多了。”


“我們念念咒語吧,尼咕尼咕尼咕……好,現在不用怕了,好好睡吧,小寶貝。”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咦,什麼?什麼東西?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爸爸!”


“爸爸!我床上有妖怪!”


“別害怕,你只是做了個噩夢,到媽媽那裡去吧。”


“好啦,沒事啦。回去睡覺吧,來,和大家說晚安。”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知道為什麼做噩夢嗎,傻孩子?因為你蘋果派吃多了。”


“我們念念咒語吧,尼咕尼咕尼咕……好,現在不用怕了,好好睡吧,小寶貝。”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不一定是膽子小,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燈就這麼開著。好好睡吧,小寶貝。”


呼嚕呼嚕……


噢!另一個呢,“嗨呦嗨呦”爬上床……


就這樣,可愛的妖怪們,一起睡著了……


晚安。



【法】菲利浦·科朗坦,1936年生於法國巴黎。主要代表作包括《吃人妖、大野狼、小女孩和蛋糕》、《這裡好像有點譯不通》、《這傢伙的非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