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重點領域改革 以點帶面牽動全局

編者按:在3月20日召開的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暨提升幹部執行力動員大會上,市委市政府發出了全面攻堅的動員令,集中實施包括“重點領域改革攻堅行動”“流程再造攻堅行動”在內的十大行動,吹響了改革攻堅的號角。本報擬開設“十大攻堅行動解讀”專欄,對十大攻堅行動任務逐一解讀,邀請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學者談目標定位、談重點工作、談思路舉措,以期在全市範圍內進一步堅定信心、凝聚力量,推動各項事業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今日推出重點領域改革攻堅行動,均為基礎性、關鍵性的重大改革:經歷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大考”,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已在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實施人才制度改革,才能在當前各地日趨激烈的“人才爭奪戰”中不落下風,為城市長期發展積蓄後勁;深化國企改革,才能釋放企業發展活力;實施財稅金融改革,是當前支持穩增長、保就業、調結構的重大抉擇。現予編髮,敬請關注。

聚合力 活機制 優服務

匯英才,打造淮海經濟區人才高地

記者 張帆 通訊員 趙毅

人才是一座城市的競爭之本、轉型之要、動力之源。面對日趨激烈的人才爭奪戰,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暨提升幹部執行力動員大會提出,實施人才制度改革,樹立“全域人才”理念,構建全類別、全方位、全週期的高效制度體系,加快打造淮海經濟區人才高地。

如何實施人才制度改革?怎樣創新人才管理、引進、培養、激勵等機制,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圍繞這些問題,記者邀請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進行分析解讀。

聚合力,下好人才工作“一盤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對人才求賢若渴,堅持以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為牽動,統籌推進人才改革試驗區、儒學人才高地、產才融合‘1+3’人才工作佈局,人才集聚效應逐步顯現。”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郭鑫介紹。據瞭解,我市2019年入選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團隊)39人(個)、全職引進重點產業緊缺人才2577人,省對市人才考核得到滿分、列第一位,人才工作經驗入選第四屆全國人才工作創新優秀案例。

成績固然可喜,但全職引才難、高端專家引進難和優秀青年人才儲備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

“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是一個閉環系統,沒有好的制度保障,單靠情懷難長久。”郭鑫表示,聚焦打造淮海經濟區人才高地,今年我市將以“全域人才”理念為引領,統籌實施“智匯濟寧•才繪聖城”工程。建立黨管人才工作責任清單,完善差異化考核體系,壓緊壓實目標責任,強化工作合力。實施黨委書記人才項目,推動縣市區委書記和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黨組書記每人研究確定1—2個牽動性強、創新度高的重點人才項目,打造人才工作亮點品牌,真正下好人才工作“一盤棋”。

活機制,制定人才新政“升級版”

“沒有含金量高的政策,很難引進一流的人才。”郭鑫介紹,我們將創新人才政策機制,制定人才新政“升級版”,既面向頂尖人才、領軍人才,又關注青年人才、技能人才,從項目資助、人才補貼、購房補助等多個方面設計含金量高、突破性大的政策措施。比如,聚焦引進產業領軍人才,在落實“一事一議”最高1億元綜合資助的基礎上,重點優化人才創新創業金融扶持措施,並給予一定數量的市級人才工程配額;對青年人才,進一步提高用人單位引才補貼標準。

還將創新人才引進機制,強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為”的引才理念,引進更多“候鳥型”人才。將舉辦第二屆“贏在濟寧”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帶技術、帶項目來我市創新創業。加快儒學人才隊伍發展,優化尼山學者項目,集聚一批儒學研究高端人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廣與北大、清華共建“四個基地”模式,立足產業發展需求,再精準對接一批專業特色高校開展校地合作,不斷擴大濟寧“朋友圈”。用好科技副職平臺,在繼續做好科技副縣長選派的基礎上,再選聘一批高層次人才到我市鄉鎮、園區掛任科技副職,年內實現全覆蓋。繼續實施“優才計劃”,已面向社會發布1569個需求崗位。啟動“人才回引計劃”,主要面向濟寧籍優秀人才,已接收申請材料近900份。

優服務,搭建人才成長“加速器”

在濟寧,只要是人才,都有相應的配套措施。郭鑫說,我市將樹立以奉獻度、貢獻度為主的人才評價衡量導向,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雙管齊下,讓有真才實學、作出重要貢獻的人才實現“名利雙收”。

市裡將推進人才發展市場化,組建“濟寧人才發展集團”,積極探索實施“人才+項目+資本”的新型招才引智運營模式,實現人才集約式服務管理,解決好各類人才發展的現實問題,讓人才創業更有保障。做實人才金融服務,加大“人才貸”等金融產品創新力度,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資金鍊深度融合,讓人才價值更有回報。

為推進人才服務綠色通道建設,我市將擴大“聖地人才一卡通”服務範圍,建立來濟人才對接服務專員制度,領導幹部帶頭當好人才“聯絡員”,讓人才服務更有溫度。

秉要執本 補齊短板 快速反應

打頭陣,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檔升級

大眾日報記者 孟一 濟寧日報 通訊員 陳志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上下齊心協力、頑強奮戰,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在這場疫情“大考”中,健全公共衛生和重大疫情防控體系,凸顯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3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暨提升幹部執行力動員大會,把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作為十大改革攻堅行動之首——重點領域改革攻堅行動的首個項目。這對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攻堅意味著什麼,瞄準了哪些“短板”,該如何完善和健全?記者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分析解讀。

秉要執本,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放在重中之重

“我市把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放在十大攻堅行動的首要位置,必將有力推動全市衛生健康事業特別是公共衛生事業再提檔再升級。”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焦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全民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接續實施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全市公共衛生服務硬件條件和服務質量顯著提升。此次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明確提出實施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二期)、市公共衛生重症醫學中心等“六大中心”建設,致力於補齊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等短板,進一步改善全市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硬件條件、管理水平、服務能力,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首位度’凸顯了市委、市政府對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高度重視,提醒我們要堅持預防為主、平戰結合、防患於未然的理念,持續加大資源投入和政策保障力度,整體提升公共衛生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玉民認為。

補齊短板,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基礎設施建設

“深入開展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加緊實施重點基礎項目建設,是我們‘重點工作攻堅年’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我們打頭陣,當好突擊隊。”焦華表示。

疫情防控中,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13天時間搶建啟用擁有110張負壓床位的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一期);組織11個縣市區疾控中心快速建成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日檢測能力提高到1600人份,為全市疫情防控發揮關鍵作用。

著眼於全市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長遠發展,此次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將聚力實施“六大中心”項目,其中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二期)、市公共衛生重症醫學中心、市公共衛生檢驗檢測中心、市緊急醫學救援中心等4個項目被列入2020年省“補短板強弱項”重點支持項目,市醫康養職業培訓中心、市公共衛生中醫醫療中心為市級重點謀劃項目。項目全部建成後,預計將新增床位5000張,建成涵蓋傳染病救治、重症救治、中醫救治、醫療康養等專科品牌。

基層醫療機構是公共衛生事件發現、報告、防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中發揮著主力軍作用。焦華告訴記者,“我們將持續抓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2021年所有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實現標準化。”

快速反應,健全疫情監測和快速反應機制

針對抗擊疫情“大考”中暴露出的問題,濟寧將用改革的辦法補短板、強弱項,從體制機制上創新和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和疫情防控舉措。

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明確提出:要加快補齊疫情監測預警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體系等方面的短板,逐步構建起平戰結合、科學高效、功能完善的公共衛生和重大疫情防控體系。

“此次疫情應對體現了疫情監測預警在衛生應急管理中的極端重要性”,梁玉民告訴記者,濟寧將進一步改革疫情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建設,推動醫療機構信息系統對接傳染病疫情報告系統,健全網絡直報、輿情監測、醫療衛生人員報告等多渠道疫情監測和快速反應體系。

針對疫情中暴露出的“重應急、輕預防”傾向,疾病控制和臨床治療協同性不夠,疾控機構存在的建設滯後、能力不強、機制不活等問題,焦華表示,將深度推進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改革,加強能力建設,健全完善貫穿傳染病監測預警、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病原學檢測、預防控制、醫療救治等“預防——控制——治療”全鏈條、各環節制度機制。

槓桿撬動 多元融資 當好“保姆”

引“活水”,財稅金融澆灌高質量發展

大眾日報記者 王浩奇

濟寧日報通訊員 許振鵬 孫樹勇

財稅金融改革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茲事體大。3月20日,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暨提升幹部執行力動員大會指出,在財稅金融改革上,加大財政資金整合力度,靈活運用引導基金、專項債券、PPP等市場化政策工具,多方撬動社會資本保續建項目、保重點工程。深化金融制度改革,推行企業金融輔導員制度,深入企業開展政策宣導、諮詢指導、融資策劃等幫扶輔導。

對此,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宮振華堅定地表示:“我們將持續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打好多種政策‘組合拳’,發揮財稅金融槓桿作用,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活水’。”

槓桿撬動,為企業融資解煩憂

“財政基金是財政作用於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形式,是實體經濟破解融資難的‘酵母’。”宮振華表示,2020年,市財政將用足用好省級基金政策,突出抓好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推介會成果轉化,加快推進省基金項目落地建設,抓好市級產業基金項目的市場化運作,集聚各類資本進入實體經濟。同時探索推動“資金變基金”市場化運作和專業化管理的新手段、新模式,採取以縣市區為主、省市聯動方式量身訂製項目基金,聚焦縣市區新舊動能轉換和“雙招雙引”重點產業項目、中小企業優質項目,集約精準地支持企業技改和重點產業發展。

近年來,濟寧市以財政資金作“引子”和“酵母”,吸引社會資本聚力實體經濟。“我們公司剛成立之時,固定資產少,缺少抵押物,銀行貸款非常難,是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助我們渡過了難關。”山東尚核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褚紅騫介紹,市新舊動能轉換引導基金出資300萬元,槓桿撬動社會資本3000萬元進行股權投資,並通過與濟寧銀行投貸聯動, 注入企業貸款750萬元。

為提高基金項目投資運作效率,濟寧市財政將建立健全基金“募、投、管、退”的全程化管控機制、激勵考核機制,優化項目遴選機制。

多元融資,為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撐

“爭取用好專項債,我們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為持續增加有效投入提供重要資金支撐。”宮振華介紹,今年以來,我市已發行“提前批”專項債券59.17億元,有力支持了48個重點項目建設。下一步,財政部門將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配合發改及項目主管部門,做好項目篩選、論證和儲備工作,規範運作程序,爭取更多項目擠進專項債項目大盤子,緩解當期財政支出壓力。同時,管好用好新增政府債券,用足用活國家擴大專項債券使用領域的有利政策,對獲得債券支持的項目,及時撥付債券資金,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是規範政府舉債、實現多元融資、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全市簽約落地PPP項目69個,其中8個市級重點PPP項目政府出資資本金1.7億元,撬動基礎設施投資近百億元。

為加快PPP項目市場化、規範化運作,財政部門將堅持規範和創新並重,探索“PPP+專項債”融資渠道,完善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的政策措施,集聚資金支持重大水利工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以及鐵路、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當好“保姆”,優化金融服務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也是重點領域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2020年,金融領域改革攻堅將多措並舉,優化金融服務、破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董宏介紹,我市從全市銀行機構篩選了425名企業金融輔導員,組成134支輔導隊,為全市1959家企業進行了逐一配對。同時,為滿足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從全市證券、保險、融資擔保公司等篩選了111名金融服務專員,配合金融輔導員開展輔導工作,讓每家參與輔導的企業都有了自己的“金融顧問團”。他們將重點幫助企業學習運用政策、改進經營管理、提升融資能力。

為搭建企業融資平臺,我市積極推動政金企合作對接常態化。“結合疫情防控需要,我們組織召開了一季度政金企合作對接暨‘抗疫情、促發展’銀企簽約視頻會議,80個項目銀企集中籤約,簽約總金額81.58億元。” 董宏介紹,“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推動政金企合作,為金融機構和企業搭建便捷暢通的合作對接平臺。”

啃“硬骨頭” 攥指成拳 瘦身健體

闖難關,改出國企發展新優勢

濟寧日報記者 宋儀凱 本報通訊員 汪宗猛

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暨提升幹部執行力動員大會將深化國企改革納入重點領域改革攻堅行動,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強國有企業的信心和決心。

深化國企改革改什麼、如何改,怎樣在濟寧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好積極作用……記者圍繞相關問題邀請市國資委、市屬國企負責人進行分析解讀。

啃“硬骨頭”,當好“壓艙石”

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好摘的桃子已經摘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骨頭”,國企改革的難度越來越大,如何踢開“絆腳石”,趕走“攔路虎”?市國資委主任豐家雷介紹,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的方向,深化國企改革的關鍵是改出“國企體制+民營機制”新優勢,市國資委將制定“倒計時”改革攻堅方案,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國企改革發展,確保完成10戶企業混改,實現國有資本、非公資本深度融合,互利共贏,達到“資本增量、人才增量、管理增量、品牌增量、技術增量”,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活力。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石。市屬國有企業如何發揮頂樑柱、壓艙石作用?市屬國有企業負責人對此有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濟寧能源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廣宇表示,濟寧能源集團將積極推進組建港航集團,加快發展運河物流產業,勇做新舊動能轉換的排頭兵。濟寧城投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春光表示,濟寧城投將加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投入力度,擔當項目建設主力軍。

就如何增強市管企業的骨幹引領力、產業集聚力、改革推動力、創新驅動力、開放融合力,豐家雷表示,市國資委正積極對接全省國有資本佈局規劃,科學謀劃“十四五”,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建立市管企業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庫,引導國有資本向“十強”產業集聚,向對新舊動能轉化具有支撐保障作用的重要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領域集聚。

市國資委還將加快推進京杭多式聯運物流園、江北糧食物流園、落陵精密製造產業園等產業園區項目建設,推進陽城煤礦技改、高端流體閥、魯泰化學濃鹼片鹼等產業項目建設,整合市縣屬涉旅資產資源發展現代旅遊產業,不斷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攥指成拳,心無旁騖攻主業

近年來隨著市管企業規模不斷擴大,部分企業存在著產業佈局過寬過散、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如何破解多而不精、大而不強的問題?市國資委積極引導市屬企業“心無旁騖攻主業”,研究制定了加強市屬企業主業管理的意見,按照商業性企業主業不超過3個,公益性企業主業不超過2個的要求,組織市管企業申報了主業,實行清單式管理,要求市管企業明確主業發展思路目標和路徑措施。

市國資委還加強對企業投資方向的引導,嚴控非主業投資活動,非主業投資佔年度投資計劃的比重原則上不超過10%,超過10%的應履行相關程序,集中精力做強做優做大企業主業。

瘦身健體,增強企業競爭實力

一段時期以來,部分國企幹部能上不能下、員工能進不能出、收入能增不能減問題嚴重製約了企業高質量發展。對此,豐家雷介紹,今年將重點推進國企實施三項制度改革,對標行業先進企業,確定集團公司本部機構設置及“三定”方案,通過精簡組織機構、管理人員競聘上崗、績效考核末位淘汰等途徑,開展機構、崗位、人員“三大瘦身行動”,並逐步在二、三級權屬企業中推廣。

“實施瘦身健體有助於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山東公用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魯表示,“山東公用將結合自身戰略規劃和業務結構,合理設計企業層級和管理架構,逐戶分析所屬企業情況,加大內部整合力度,推行扁平化管理,將實質性管理層級壓縮到三級以內。”

績效考核是指揮棒,要通過考核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豐家雷表示,市國資委將落實好市管企業負責人國有資產經營責任,突出黨建工作考核引領作用,實施分類考核,加大市管企業完成市委、市政府新舊動能轉換、“雙招雙引”、重大項目建設等交辦任務的激勵與約束力度,強化業績考核的導向作用。還要修訂《市管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加大業績考核結果對薪酬的影響作用,做到業績升薪酬升、業績降薪酬降。加快推進委派財務總監,進一步提升企業財務監管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