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原始人》:衝突和矛盾的背後是更深情感的流露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我記得在初中,那時候給它的標籤是——搞笑

,人物滑稽的語言,搞怪的動作完全屬於幽默式的電影風格。時隔多年再看這部電影,取而代之的更多是思考和對潛藏的道理感悟。

2013年《瘋狂原始人》在美國上映,這是一部原始人咕嚕家族冒險旅行的3D喜劇動畫,上映後收穫了大量觀眾的好評,在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首映,獲得3.5億的票房,足見其影響力之大。

影片講述了穴居原始人咕嚕一家按著“規矩”生活,照著“規矩”辦事,不接受新事物,墨守成規的“活著”。女兒小伊是一個有理想、有好奇心的女孩,但是“規矩”不允許好奇心的存在,一次偶然結識了一位“新新人類”——蓋。他打破了原來咕嚕家族的生活,帶領他們躲避災難、追尋新世界的同時,把那些所謂的“規則”打破,迎來穴居人“新時代”的故事。


《瘋狂原始人》:衝突和矛盾的背後是更深情感的流露

咕嚕一家


導演科克·德·米科所創造出的“瘋狂”不是穴居人的狩獵方式,也不是世界毀滅時瓜哥(父親)帶領全家的逃亡歷程,而是從一種舊觀念到另一種新思想的跨越式變化,是無從表達的情感得以講出時的柔情。這不是必然結果的發生,而是次次事件累加後帶來的洗滌。第8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提名不是來自他幽默式的劇情、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而是背後隱藏的情感。

追求新事物,充滿好奇心剛好與父親遵循的“規則”相違背,這是父親與女兒矛盾的重要因素;抵制新事物,拒絕接受新思想又剛好與這位“新新人類”的處事風格相違背,造成了父親與蓋之間的矛盾;習以為常的生活和對家人的牽掛,讓小伊不忍追隨蓋去探索她想要的未來和光明。這種種矛盾的背後隱藏的是更深的情感的坦露,是“瘋狂”背後隱喻帶來的情感流露。

影片以小伊的角度,用第一人稱的手法,將這位叛逆性格的少女追尋新事物的歷程表現出來,這不僅是一部追尋新事物的探索歷程,更是一部父女之愛與戀人之愛的情感交融。

本文以影片人物關係的主要矛盾和隱含情感作為依據,挖掘出這場冒險旅程背後情感的袒露以及新事物與舊觀念的取捨。


《瘋狂原始人》:衝突和矛盾的背後是更深情感的流露

《瘋狂原始人》


被責任束縛的規則背後是不敢嘗試新事物的畏怯

影片開始講述的是穴居人咕嚕一家的生活:出洞——狩獵——分配——回洞,這樣一成不變的生活讓小伊感到彷徨、無奈,她試圖追尋光明,但每當黑夜來臨,瓜哥(父親)總會嚴苛的讓她回洞,因為黑暗將帶來死亡。在瓜哥口中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永遠不要不害怕,恐懼讓我們活下來

這對於一個正處於叛逆期的少女來說就像是一塊巨石,生生的把她的夢想壓斷,事實告訴她的就是:你們將永遠呆在山洞中,永遠遵循巖壁上的“規則”。

嘗試新鮮事物被否決不僅沒有打斷小伊探索的歷程,反而讓她結識了蓋。蓋是一位喜歡動腦子,有點子、想法的人,他和小伊有著同樣的喜好——新東西,有著同樣的想法——好奇心。這也促成他和小伊相戀,以及導致被瓜哥阻撓。

這種一直遵循的“規則”被漸漸打破,就是這部劇的瘋狂,瓜哥不是恐懼新事物,並非沒有好奇心,只是生活所迫,他的責任就是保證全家人的安全,“不要不害怕,恐懼讓我們活下來”,這不無道理,活著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活著,但死了就是死了,沒有什麼方式可言。他也不想一直活在山洞中,但事實不允許他越過“規則”這道坎。

小伊拿回來蓋送給她的貝殼,並說她遇到了新事物,全家人都進入到了緊張的狀態,以至於剛被小伊拿出的貝殼就被全家人打碎。不僅是瓜哥,而是全家人都懼怕新事物,面對新事物是膽怯的。

科克·德·米科的電影帶有批判,他從這部作品中袒露出的是人們對於新鮮事物的畏怯,前人流傳下來的並非全都是好的,時代在進步的同時,會淘汰掉很多東西,那些不符合現狀的東西會被一次次的嘗試慢慢否決,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活著和活出意義是不同的,他用大膽幽默的方式揭開創新的意義

懼怕是任何人都會有的心理,但毫無意義的活著才是更加折磨的體驗。這是影片為我們勾勒的成長真諦,也是值得每一位觀眾深思的現實問題。

不易表達的愛並非不愛,而是愛的深沉

瓜哥作為一家之主,全天的保護家人的安全是他的責任,小伊的叛逆讓瓜哥內心沉重。

“講故事”是這家穴居人每天睡前的“娛樂方式”,瓜哥以小伊的叛逆為引例,最終都以“死了”結尾,這是他教育女兒的一種方式,在那樣的環境下,每天的奔波就是為了活著,他知道女兒討厭黑暗,想要追求新事物,但一切都必須建立在活著的基礎上。

當瓜哥得知小伊認識了新的朋友,他的第一感覺是害怕,他怕這個所謂的“新朋友”會給家人帶來危害,即使是後來認可了蓋,他仍然不允許小伊和蓋有進一步發展。這種父愛不易表達,而且極易讓小伊產生誤會。


《瘋狂原始人》:衝突和矛盾的背後是更深情感的流露

蓋和小伊


家人說他腦子裡沒有新點子、沒有想法,都一致去追尋蓋,這時候瓜哥弄出了遮光鏡、交通工具甚至是皮帶,這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小伊聽話,不去和蓋一起找“明天”,他怕自己的職責未能做到,女兒會離開他身邊,甚至為此他開始嘗試新事物,他開始接受新點子。

父愛的偉大不易表達,正如人們常說:“父愛如山”。他總在你面前露出嚴肅,就像一座山一樣沉且重,卻不知他到底經歷了多少風雨,擋下了多少苦難。

影片用這種不易察覺的父愛凸顯了兩者之間矛盾的所在,其實並非不愛,而是這種愛不易表達,不易發現,作為一個父親,當女兒有想法,不聽話的時候,有的僅僅是擔心;但當女兒遇見愛情,要跟著那個看起來不怎麼樣的年輕小夥兒走的時候,是害怕(尤其是個頑固的父親)。以這種幽默鏡頭的方式表達父愛,正如羅傑·摩爾評論這部電影。

春天第一份令人愉悅的驚喜,一部充滿愛和智慧的華麗動畫電影 ——《Movie Nation》羅傑·摩爾

一個字的不同卻是“瘋狂”的體現

影片中瓜哥一直是以“永遠不要不害怕,恐懼讓我們活下來”的宗旨在提醒家人,直到遇到蓋,他們在穿過一片遍地針石的土地時,蓋給他們做了鞋子,並且告訴他們:你們能行的。再到他們距離光明只剩一步之遙,前面的路卻被毀滅,這時候瓜哥的思想已經完全轉變,他告訴家人:“我們不要黑暗,不要躲藏,不要山洞,我們要追隨光明,記住,永遠不要害怕”。怕、不怕,一個字的差別,卻是整個故事的瘋狂。


《瘋狂原始人》:衝突和矛盾的背後是更深情感的流露


影片的開頭和結尾形成明顯的對比,雖然劇情跌宕起伏,故事情節豐富多彩,但是對於細節的刻畫很是到位,從墨守成規的生活到無憂無慮的活著,這不僅是一個人活著形式的改變,更是一個人境界的提升。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三種境界: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重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人之境界並非一朝一夕能改變,這是需要不斷探索、認知範圍不斷提高的,正如《活著》當中,福貴經歷了闊綽、敗落、喪妻失子,這種戲劇化的人生在他身上降臨,他仍然灑脫堅強的活著,因為活著,是為了更好的活著,這樣才能活得有意義,有價值。

路是大地一條難愈的傷,因此,每一步都會隱隱作痛。

有時候,改變不只是為了活著,而是為了更好的活著,瘋狂的活著,活得有意義。


《瘋狂原始人》:衝突和矛盾的背後是更深情感的流露


結語

活在過去不及活在當下,活在當下又不及活在明天、活在未來。正如影片開頭的那句話:

太陽昇起帶來新的一天,新的開始,今天的一切都會比昨天的好。

前人留下來的並非都是好的,他們的故事只是給予警示,讓我們不再犯前人已經犯過的錯誤,而不是墨守成規的執行所謂的“規則”,時代在進步,在淘汰不屬於這個時代的人。“創新精神”的提出,更是目前的社會需求,創新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現代人應該具備的素質。

創新精神是科學精神的一個方面,與其他方面的科學精神不是矛盾的,而是統一的。例如:創新精神以敢於摒棄舊事物舊思想、創立新事物新思想為特徵,同時創新精神又要以遵循客觀規律為前提,只有當創新精神符合客觀需要和客觀規律時,才能順利地轉化為創新成果.成為促進自然和社會發展的動力;創新精神提倡新穎、獨特,同時又要受到一定的道德觀、價值觀、審美觀的制約。

新時代,有新追求,成長如同這場冒險,不要躲藏,不要害怕,勇往直前才是成長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