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大霄這樣經常預估失誤的經濟學家如此有流量呢?

財道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李大霄的流量不應該被說為特別有流量。拿頭條號來說,李大霄的粉絲量有79萬,一個帶金V的自媒體人粉絲量差不多在20萬,從這點上看,李大霄的流量並不是要滿的溢出來,只是合格罷了。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流量和能力不具備實際意義,流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人工匯流,什麼叫人工匯流?就是把自家的溝挖的又寬又深,讓誰都流進來,這其中不僅自己要挖,平臺也要幫著挖。

我們同樣拿頭條來說,李大霄入駐頭條,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首先是自帶大V,全網推薦,暗中還有流量扶持。在流量扶持中還有一部分殭屍粉,有一部分是平臺給的,殭屍粉的作用就是廣而告之,好比淘寶刷單,百度打榜,基礎粉絲多來,那麼跟風的也就多,因為大家都承認一件事情,粉絲量越多,知名度和品質都有保證。

平臺還有一種功能就是權力區別,財經領域是屬於限制級的,說話要看證,這些人擁有天然的優勢,就有天然的權力,比如一般的自媒體人是不可以薦股的,但大V可以,那麼你是會關注每天給你薦股、分析行情的人,還是一個每天講理論的人?

一般而言流量的獲取,走的都是“打怪升級”的道路,李大霄也不必,他是帶著法號來的,為什麼是他不是你?這就是自己的挖溝部分。

首先李大霄從業早,單單從業早還不夠,這只是佔了先機,其次李大霄相對高調,話多而且還搞怪,有網紅潛質,應該是適宜在互聯網生存,最後李大霄上過央視,話題又多,有廣告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