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啟蒙之十首五言絕句

前言:最近一直在考慮孩子啟蒙的一些事情,從古到今,從天到地。也頗有所得,索性共享給大家。可能並不是很專業,但是都是從一個父親的角度去考慮的。儘量做到最好。

兒童學古詩是不一樣的,關注的並不是古詩裡的感情和內涵。更多的是淺顯,表面上的東西。

因此聲律的美,通俗易懂的語言,會更加讓他們感興趣。

我選了十首比較適合的五言絕句,作為孩子在詩詞方面的啟蒙。

這十首詩要麼是通俗易懂,要麼是畫面感強。

之所以用五言絕句,因為短小,所以更加容易背誦和朗誦。而且韻腳也比較適合,那種讀起來稍顯壓抑的比較好的詩詞,也被我放棄你了。

詠鵝

作者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淺說啟蒙之十首五言絕句

第一首當然是,駱賓王的詠鵝了。之所以將這首詩排在第一位,因為夠簡單。對於兒童來說,讀詩一定不要逼著他去理解裡邊的意思。只要讀好背好就行。

這首詩簡單明瞭,寫出了鵝的動作、顏色、聲音,再以綠水和清波襯托,把白鵝浮水寫得生動形象,畫面感十足。

這一點就夠了,因為夠簡單。

作者 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第二首是王維的畫,也有夠簡單。山、水、花、鳥,平白直敘,卻又簡單易懂。

而王維的詩作也如同這首詩一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無題

作者 徐再思

一望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樓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淺說啟蒙之十首五言絕句

這一首詩是比較簡單的數字詩,與一片一片又一片,有異曲同工之妙。

把一到十表示數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序將煙、村、樓臺、鮮花交匯在一起,寥寥四句就構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景畫。讀詩的同時又學了數學。

當然關於這首詩的爭議很大,有說是樓臺有說是亭臺,有說是唐朝詩人寫的,也有說是宋朝詩人寫的。我也就不計較了,選了我比較熟的放上去了。

梅花

作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淺說啟蒙之十首五言絕句

這一首是王安石的詠梅,說的上時詠梅的佳作。後人總會去理解詩裡更深層次的含義。但是作為啟蒙的詩詞來看。

這首詩寫了牆、梅、雪,更生動的描述了梅的香,而且這首詩的韻律也極好,讀起來很有節奏感。之所以把這首詩放在後邊,因為所有的事情要從簡單開始。雪、梅這樣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說還是比較遠的。

青松

作者 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一首寫松的詩,佳作。從第五首來時,很多是比較抽象了,因為要告訴孩子,很多額外的知識了,但是也僅僅是表面的意思。更深層次的東西還需要他自己去理解。

這首詩是跨越了時間的一首詩,寫了松樹在雪中和雪化的兩種形態。

登鸛雀樓

作者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思慮再三,將這一首排在了第六首,因為相對於後邊的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

這首詩是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王之渙因這首五言絕句而名垂千古。

這首詩首先夠大氣,視野開闊。落日、群山、長河、大海,胸懷極光,後人總能從這首詩引申出連篇的註解,但是從啟蒙來看,讓孩子感受下也就可以了。

其實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也是不錯的,可以糅雜了太多的感情,孩子學詩還是簡單一些號。單純的寫景或者寫物就好了。

夜宿山寺

作者 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這首詩排在了第七位,因為稍顯的難懂一些,你要解釋危不是危險,是高的意思。而且高到了可以直接摘月亮的地步。而且可以接觸到天上的神仙。

語言樸素自然,想象瑰麗,誇張巧妙,活靈活現,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身臨其境之感。

春曉

作者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這首詩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一點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跡。

之所以排在後邊,也是因為需要給孩子解釋的地方比較多。

憫農

作者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唯一一首說教的詩,要帶他去體驗中午的炎熱,然後告訴他,要珍惜。

不僅僅是盤中的食物,還有水、電等等家裡的一切都要珍惜。

靜夜思

作者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最後一首是選擇了李白的靜夜思。作為千古傳頌的詩句,確實有他的魅力,但是很多東西是沒有辦法直接向孩子去解釋的。不過單單從韻律上來說也是可以用來啟蒙的。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五言絕句,也是很優秀的,讓我難以取捨,但是因為融含了太多的感情色彩,因此放在了啟蒙古詩之外,不過也可以在孩子稍大一些去讀。就舉一個例子吧。

江雪

作者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在古詩中的地位極高,不過這些東西是不能和孩子說的。我們能說的就是這首詩表現出的畫面感。

凡此種種,純屬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