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次疫情,大家懂得了些什麼,有何感悟?

失意的大禹子


多少年來國家沒有戰爭,沒有饑荒,除了17年前的非典50歲以下的人沒經歷過瘟疫,國家日漸強大,老百姓的生活講究的不再是吃飽而是吃好,獲得滿足感也從生存的物質需要上升到精神需要,我們其實都習慣了過安逸舒適的日子,卻必須面對突如其來的的疫情,內心從剛開始的驚恐萬分到今日踏實安穩,感慨萬千不得不說:


感悟一:珍惜每一天,常懷平常心,因為災難和明天不知哪一個先來

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淪為各種慾望的奴隸,為金錢、為地位、為房子、為成就、為前程……在這一刻,看著病毒肆虐毫不講情面地在各種人群中擴散,一旦中招什麼身份地位都不能成為自己的拯救,加上潛伏期14天,誰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情況別人什麼情況。若不是因為病毒的緣故,春節7天假期之後,好多人都又該背井離鄉在各自的崗位上辛苦打拼了。但生活突然被按下暫停鍵,不得已停下來後慢慢感覺這種居家慢節奏、無工作壓力不掛慮、與家人溫馨共處的日子其實自己很適應。看著每天通報的疫情相關數據,各種媒體報道的疫情重災區人們苦難深重的經歷,我會為別人的故事憂傷,會祈禱千萬不要成為自己和親人間的事故,會善待身邊人並原諒自己的不夠優秀,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珍惜。

感悟二:與自然和諧相處,不要為了當前利益破壞自然規律,不然代價太過沉重

不知最終認定這場災難的罪魁禍首是不是那個吃蝙蝠的,我想大家都會痛恨那些貪食成性、撲殺成性的人,世界各國也會更注重環境治理,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觀念會深入人心,疫情先是傷害了最早引起重視的中國人,現已蔓延全球,無數人為其付出代價,無數個家庭變得支離破碎。在這場疫情中實在是沒有旁觀者,人人都當受警醒。


感悟三:崇尚科學尊守規則,感恩無私奉獻逆行者,慶幸生活在中國

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中,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的的確確令人肅然起敬!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院士提出對武漢實施進出人員管控,極具專業性的提議只有嚴格的控制傳染源,才能不讓傳染病發生大流行的建議,在這場抗疫鬥爭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知識和能力使他們強大,關鍵時刻有勇有謀有膽有識,站立在抗疫工作的風口浪尖,成為國民心中真正的英雄。全國的醫務工作者無私奉獻、勇敢逆行、全力支援,使全世界看見中國精神!

與其他一些國家的散漫、鬆懈相對,中國政府在這場疫情中的快速反應、正確決策、統一指揮、執行有力等方面令世界各國矚目,在中國疫情尚未結束時候,向申請援助的國家派出專家住院、提供防護用品彰顯大國風範。火神山醫院10天建成更讓全世界見證了疫情中的中國速度!速度背後是國家政權領導下的國家力量,向偉大的祖國!以及各行各業的中國脊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