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笨孩子嗎?

魚魚魚__出沒


今天,小富媽媽給我打電話,對我大倒苦水:“小富真笨,記東西慢,寫字難看,寫作業不專心......”總之,孩子們有的缺點他全佔了。

“笨”孩子真可憐,有時爸爸媽媽也嫌棄。我不禁心疼起“笨”孩子來,難道普天之下就沒有“笨”孩的容身之處了嗎?這讓我不禁想起自己學生時代的“笨”同學來,心中在問那些曾經的“笨”同學是否還在“拖”社會的後腿?但仔細一想,我的那些“笨”同學進入社會後也沒聽說誰犯法了,誰好吃懶做了,甚至有些人混的風生水起,出人頭地。

時間向我們證明,要善待“笨”孩子,善待他們就是為社會播下一株希望之苗。“笨”孩子之所以“笨”,不外乎兩個原因——習慣差和反應慢。

習慣差的根源在於父母和家庭教育做的不夠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做事拖拉的父母往往培養不出做事幹淨利索的孩子。一個做事拖拉的孩子進入快節奏的校園生活,他會很難適應,往往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最後“拖”成“笨”孩子。

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1-3年級)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黃金階段,這個階段相對比較好養成良好的習慣。父母在生活和學習上要為子女做一個良好的榜樣。當孩子出現了壞習慣,要幫助他分析原因並進行改正。有良好習慣的孩子很難成為“笨”孩子。

有的孩子由於對環境適應能力差,反應慢點,在無人幫助和他人的反覆打擊下,成了合格的“笨”孩子。人生下來就註定與眾不同,再加上千差萬別的生活環境,註定了人有不同的特質。在這個躁動的社會,反應慢的孩子不善於自我表現,往往被人們貼上“笨”孩子的標籤。對這類孩子不僅要有耐心,還要想辦法幫助他們。這類孩子不是不認真去做,而是往往做的不夠優秀。我們如果僅僅對他們進行訓斥、大吼大叫,反而在殺死他們的毅力和創造力。我時常想我們目前的教育方法還不夠科學,還不能夠充分挖掘這類學生的潛力。面對這類學生,我們家長和老師要多反思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每個“笨”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走進這些孩子的心裡,我們就要好好品讀他。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做孩子親密的夥伴,堅信他們能夠成才。



騎驢馳騁天下


笨孩子,我的理解是腦子反應遲鈍學習不好的孩子。但是,注意,不是說笨孩子就沒前途。我發現經過後來的發展,笨孩子往往懂得堅持,就像龜兔賽跑的烏龜一樣,最後反而成為人生的贏家!我有一個同學,在大學被認為是有點傻里傻氣的人,處處受人嘲笑,大學沒有女生願意和他談戀愛。沒想到後來考上了研究生,畢業後在河南一所大學當老師,今年35歲的他已經評上副教授,他明年準備考博士,繼續開始新的追求。反觀曾經大學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最後都沒他混的好,所以我也願意做一個笨蛋和傻子,這樣的人不易受外界誘惑和感染,因為太笨太傻沒人帶他完,很專一去奮鬥,反而最終容易成功!


魅力天鵝城


你的問題是“真的有笨孩子嗎?”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笨”字的字意,《新華字典》上,“笨”字在形容人的時候,有兩種解釋:1不聰明(愚笨)。2不靈巧:嘴笨1笨手笨腳。勿容置疑,不聰明、不靈巧的人是客觀存在的,那麼,笨孩子也當然是客觀存在的。

但是,當我們做為老師或家長面對這樣的孩子的時候,決不可把“笨”字冠在他們頭上。因為,這樣會傷及孩子的自尊,危及孩子的自信,而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前面我們所說的笨與不笨,僅僅是孩子的智力因素。而決定孩子一生的奮鬥能否成功的,往往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興趣、情感、毅力、專注精神等因素。在這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下,通過艱苦的訓練,孩子的智力因素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在我們的各科教學或各種訓練中,常常發現,進步最快,成績最好的,往往不是表面上聰明靈巧的孩子。

大發明家愛迪生,上小學時,因為問老師2+2為什麼等於4?而被老師罵為笨蛋。他在列車上,因專注於科學試驗,差點失火,被乘警搧耳光,打聾了一隻耳朵。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上小學時,手工課上老師帶大家用粘土泥做小凳子。他是做得最慢,又是做得最差的學生。當老師要指責他時,他從書桌下拿出幾個他做的小凳子,並且,一個比一個更差。也就是說,他交給老師看的作業,是全班最差的,卻是他做的最好的一個。你說,愛因斯坦是聰明靈巧,還是笨呢?正是這樣一個人,通過奮鬥成為舉世聞名大物理學家。他所發現的相對論,指導著一代又一代物理學家的科學研究。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笨孩子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我們做家長和老師的,不能隨意給孩子加一個“笨”字而傷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發展。這樣做,本身就是一種教育的藝術!


傅天信老師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笨”字的字意,《新華字典》上,“笨”字在形容人的時候,有兩種解釋:1不聰明(愚笨)。2不靈巧:嘴笨1笨手笨腳。勿容置疑,不聰明、不靈巧的人是客觀存在的,那麼,笨孩子也當然是客觀存在的。

其次據心裡學家講,孩子0---3歲的智商是一樣的,3歲以後成長環境會限制孩子的思維邏輯。

因此想讓孩子變的靈活,就應該多讓孩子參加一些動手活動,或者多參加課外活動。從而培養孩子的靈活多變的思維。


時間創富教練


有,但不多。

每個人的智商都差不多,我見過每天上課認真聽講的人,考試一塌糊塗。

我們並不瞭解自己,對自己的認知來源於外界,周圍的人說你笨,你就認為自己笨。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說孩子笨,孩子在內心就認為自己是笨蛋,自卑。


A張深


有,天資聰穎,後天輔助,二者缺一不可。


於同舟


人的智力是有差別的,而不代表在某方面不足就是笨。先天聰明而後天不努力的,不見得能有什麼成就。先天並不聰明而後天努力的,也可能有大成就。比如有個孩子有智力缺陷,但他在音樂方面很有天分,彈鋼琴很好。天生我輩必有用,主要在於自己後天的努力程度。


班主任外話


每個人都有不擅長的領域,在這個領域就是笨孩子。真如你不能逼一條魚去爬樹一樣。孩子也亦然。

有些孩子善於讀書,有些孩子善於畫畫,而有些孩子則善於體育運動。

所以,我認為,不應該因為孩子不善於讀書就說他是笨小孩。他有他的優勢領域,而家長的任務就是要主動去觀察發掘孩子的優勢領域。


英語老師Angela


沒有學習和實踐,都是笨小孩。只是有些人,不能正常學習實踐,那就是沒辦法的笨了。


設計師南爸


其實也不是孩子笨,只是他可能接受東西比較慢,理解需要一個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