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家蒸饅頭,怎麼樣才鬆軟?

口水怪彡


你好!我是楚香村,一個愛生活愛美食的寶媽!

自己家蒸饅頭,怎麼樣才鬆軟?

簡單直白的說面發的好了,饅頭自然鬆軟。但是發麵和二次發酵這裡面又有很多要注意的事項,所以說做饅頭也是很有學問的事情,發麵和室溫、水溫、酵母、水量都有直接的關係,可能那一步掌握不好,就做不出柔軟的饅頭來。當然,實踐出真知,孰能生巧,有些朋友多做幾次便覺得也不過如此。


我昨晚第一次嘗試做老面饅頭,結果並不是很滿意,因為拿捏不準鹼的用量,蒸出來的饅頭不是有些發酸就是有些發黃。總結下來還是酵母發麵做饅頭最簡單,不僅發酵的速度快,也無需加鹼面中和酸味,相比老麵肥酵母更適合南方不常做發麵食品的朋友和廚房小白。那麼怎麼做饅頭才柔軟呢?


第一:和麵的水量,麵糰的含水量不要低於麵粉的百分之五,水量過少麵糰就難發酵,饅頭自然也會勁道一些,如果喜歡比較蓬鬆柔軟的饅頭,和麵時可以適量的添加用水量,這樣饅頭也就柔軟一些。水量也不能太多,如果麵糰比較稀軟,饅頭也難以成型。

第二:麵粉的選擇,做饅頭建議選用中筋粉,相比低筋粉和高筋粉而言,中筋粉做出來的饅頭最為柔軟。高筋麵粉的筋性高,做饅頭口感有嚼勁一些。低筋粉筋性低,做的不好饅頭容易粘牙。



第三:酵母的用量,目前這秋冬季節室溫低發酵速度慢,一斤麵粉加五克至七克的酵母即可,比夏天略微多一點點,這樣可以加快發酵的速度,使麵糰更加蓬鬆。


第四:第一次發酵成功後做成饅頭生胚要進行第二次發酵,這一步直接關係到饅頭蓬鬆的程度。如果生胚做好直接上鍋蒸不經過二次醒發,可能饅頭不夠鬆軟,甚至會變成死麵疙瘩。生胚一定要蓋上溼布等生胚體型變大一點五倍左右,輕輕按壓表面能立即回彈,就可以溫水上鍋蒸。

第五:不要著急取出饅頭,關火後一定燜上三五分鐘再開鍋蓋。剛關火時鍋內外溫差過大,這時揭開鍋蓋會使饅頭突然遇冷,容易導致饅頭塌陷成了死麵疙瘩。燜上三五分鐘,等水蒸氣消下去後再揭開鍋蓋,饅頭自然蓬鬆柔軟。

我是楚香村,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楚香村


01

溫水溶化酵母

很多人在使用酵母的時候直接用冷水,看著酵母化開了,可是會大大影響酵母的發酵哦。先倒點熱水,再加入一些涼水,水溫在三四十度再放酵母。

大約的劑量比:500克麵粉中約5克乾酵母粉。 但是,溫度,溼度,麵粉的種類,水溫等會影響發酵的時間和效果,應靈活調整使用範圍。溫水和麵條。 溫度最好在28-30度之間。 感覺與你的背。 即使在夏天,也建議使用溫水。

02

選用合適的發酵劑:

小蘇打釋放的氣體並不豐富,所以用它發麵的成品鬆軟度不是非常好。而且它是弱鹼性物質,會破壞麵粉中的維生素,降低麵食的營養價值,不建議選用。

活性乾酵母(酵母粉)是一種天然酵母提取物,不僅富含營養,而且更有價值,還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 它不僅富含維生素,還對面粉中的維生素具有保護作用。 不僅如此,酵母還可以在育種過程中增加麵糰中的B族維生素。 因此,由它製成的成品麵食的營養價值比未發酵麵食(如蛋糕和麵條)的營養價值高出幾倍。

03

放點白糖和適量比例的酵母

在發麵的時候,先調好酵母和水的比例,然後放進去一勺子白糖,注意不要太多,一小勺就可以,攪勻之後加麵粉就可以了。

對於新手來說,酵母的使用量和混合不均勻會對頭髮表面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因此,建議新手先激活酵母:將適量的酵母粉放入容器中,加入約30度的溫水(約佔表面總耗水量的一半,不要太少。) 節省麻煩,總水量沒問題。

04

倒半杯子牛奶

很多人蒸出來的饅頭特別的鬆軟,那麼教給你一個辦法,在發麵的時候,倒上一點點牛奶,這樣蒸出來的饅頭絕對好吃。

麵粉和水的比例對面條很重要。 水面條少,麵糰硬。 這種麵糰適合用手揉搓。 水的面孔少,麵糰柔軟地踩踏,並且成品味道不好。

05

放在暖處發麵

把麵糰揉好之後放進盆裡,蓋上一層保鮮膜,然後放在暖和的地方發酵,千萬不要放在冷的地方。

06

二次發酵。

從蒸籠中取出的麵糰中的豐富毛孔。 但是發酵不應該這樣結束。 哈哈~~如果這不是一個大錯誤,但是製成品的口味和形狀會有所不同。 麵糰應放在面板上,麵糰內的空氣應除去,然後放入相對密封的容器中,並在室溫下再發酵30分鐘。 二次發酵在成品的柔軟度中起重要作用。





饞嘴猴小亮


首先,一般饅頭的軟硬程度在於和麵時加的水量多少。一般饅頭水粉比是1:2,如500g麵粉放250g水和麵,如果想要再軟一些,建議可以加多20~30g水量。其次,也在於酵母的發酵程度。建議500g麵粉放5g酵母,酵母加半勺白糖用適量35度溫水化開,促進發酵。有條件的話,可以把麵糰放入帶有發酵功能的烤箱或者專業發酵箱保持35度恆溫發酵。然後,饅頭最好是經過兩次醒發,做出來更鬆軟勁道。麵糰一發成功後,排氣,揉搓和整形,再上鍋,進行二發。二發非常關鍵,需要醒發到位,才能開火蒸制。否則,一發成功,二發不到位,蒸出來的饅頭還是死麵,不鬆軟。


企鵝電影


大家都知道蒸饅頭宜用壓力鍋,因為壓力鍋內部壓力大,溫度高,蒸出來的饅頭熟的透、有彈性、越嚼越香。但是不是家家都有那麼大的壓力鍋,那我們該怎麼辦呢,而且有的時候蒸出的饅頭是酸的。讓我告訴大家蒸饅頭的妙訣、步驟,以及注意事項。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更可口。

1;蒸饅頭時向鍋裡添加冷水後,水不用太多,同時把饅頭上籠,饅頭上籠時注意饅頭之間的間隙,饅頭受熱時會膨脹。經旺火燒,將使饅頭受熱均勻,切記是添加冷水,不是熱水,如果加入熱水,則蒸熟的時間會變長,饅頭也容易夾生。

2;是否知道饅頭是否蒸熟,可以用手指輕輕按饅頭,手指拿開後輕按處很快修復,說明饅頭已經蒸熟,相反,如果修復緩慢則表示不熟。

3;如果和麵時鹼放的稍多,這時候我們應該推遲一段時間再蒸,或者把饅頭所處溫度提高,這時候我們通常把饅頭放在有熱源的地方,待饅頭分解產生的酵素和乳酸與鹼的反應後,再繼續蒸饅頭,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沒有酸味和鹼味。

4;蒸出來的饅頭髮黃這樣的大家都應該遇到過,發黃的原因就是鹼放多了,這時候就應該舀出一部分蒸鍋水,加入一些食醋,然後用溫火蒸饅頭10分鐘左右,等到鍋內酸鹼反應完後,饅頭這時候會由黃變白了,而且無酸味。

5;蒸饅頭開始前,可以在饅頭表面放點幹橘皮,這樣能讓饅頭有更好的口感。

6;大家都知道久放的饅頭又乾又硬,這時候回鍋加熱前在饅頭表面灑點水,這樣會使饅頭縮短加熱時間,且鬆軟可口。


口水怪彡


首先,一般饅頭的軟硬程度在於和麵時加的水量多少。一般饅頭水粉比是1:2,如500g麵粉放250g水和麵,如果想要再軟一些,建議可以加多20~30g水量。其次,也在於酵母的發酵程度。建議500g麵粉放5g酵母,酵母加半勺白糖用適量35度溫水化開,促進發酵。有條件的話,可以把麵糰放入帶有發酵功能的烤箱或者專業發酵箱保持35度恆溫發酵。然後,饅頭最好是經過兩次醒發,做出來更鬆軟勁道。麵糰一發成功後,排氣,揉搓和整形,再上鍋,進行二發。二發非常關鍵,需要醒發到位,才能開火蒸制。否則,一發成功,二發不到位,蒸出來的饅頭還是死麵,不鬆軟。





小斯華的手作生活


我一般都是這樣做的 :一.饅頭製作的基本原料:小麥麵粉500克,酵母3克左右,水250克。(當然,你要是想饅頭散發出陣陣奶香,也可以加入適量的牛奶)

二.和麵

將酵母粉放入少許溫水中溶解成溶液後倒入麵粉中,再加入適量的溫水,將其充分地與麵粉揉成光滑的麵糰,即“三光”麵糰不粘手,有彈性,表面光滑。

注意:

1、在和麵時加水的水溫根據氣溫來定,水溫最高不能超過40℃,以35℃左右為宜。

2、加水時切忌一股腦的都加上,宜少不宜多,分次加。


琪小丁vlog


二.和麵

將酵母粉放入少許溫水中溶解成溶液後倒入麵粉中,再加入適量的溫水,將其充分地與麵粉揉成光滑的麵糰,即“三光”麵糰不粘手,有彈性,表面光滑。

注意:

1、在和麵時加水的水溫根據氣溫來定,水溫最高不能超過40℃,以35℃左右為宜。

2、加水時切忌一股腦的都加上,宜少不宜多,分次加。


何媽廚房


其實,我每次蒸饅頭都是全憑自己感覺的,自己覺得量就可以了!不過還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

1,就是和麵要加入酵母之後還要加入白糖,促進酵母發酵,能讓麵糰發的更好,如果夏天就用涼水和麵也可以,如果是現在冬天最好用溫水和麵,這樣能讓面快速醒發,面一定要活的柔軟一些,不要太硬了。

2,如果想讓蒸出來的饅頭有奶香味,可以用牛奶和麵,或則加入適量的奶粉!這樣蒸出來的饅頭就會奶香味十足,

3,其實還有很多食材可以用來做饅頭也是很好吃的!怕長肉可以用全麥面搭配麵粉,或則蒸點南瓜做南瓜饅頭,我家寶貝很愛吃!

4,就是蒸饅頭一定要面醒發成蜂窩狀,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才會鬆軟,醒發好的麵糰要再次揉麵排氣,揉成開始和麵的大小,然後把麵糰,整理成長條切成大小相等的劑子,

5,分好的小麵糰,全部揉園,然後再次醒發十分鐘,這也是饅頭蒸出來鬆軟的關鍵!

6,十分鐘後,把醒好的饅頭放進蒸屜裡蒸二十分鐘左右,二十分鐘後關火,這時候注意,關火了之後,一定不能揭蓋,一定要關火後再悶五分鐘,因為關火就出鍋會讓饅頭回縮!成死麵饅頭,悶五分鐘後饅頭就可以出鍋了,白白的鬆軟的饅頭就可以出鍋了!

我比較愛吃麵食,所以我擱不幾天都會蒸饅頭,不過我都是做雜糧饅頭,好吃不長肉,還可以解決嘴饞!下面就是我之前給我家裡兩個小傢伙做的玉米甜甜圈饅頭![捂臉]老好吃了!長相不錯,味道也巴適得板!





大宅的時光


水多一些,加入一個雞蛋,酵母,白糖,也可以加哦一點點鹽


哈哈侃侃


這是我近幾天做的餅,包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