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你是人間四月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到底是寫給誰的?

春日之虎


《你是人間四月天》是林徽因於1934年寫的一首現代詩,也是她所有詩作中,最美的一首,是寫給她兒子梁從誡的。

全詩如下: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我說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 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星子在無意中閃,

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

鮮妍百花的冠冕 你戴著,

你是天真,莊嚴,

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片鵝黃,

你像新鮮初放芽的綠,

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這首詩柔和歡快,用輕盈的筆調,描摹出春光明媚,萬物生長的四月畫面。

看啊,風輕日暖,細雨如煙,紫燕呢喃,千樹花開,多麼蓬勃多麼讓人驚喜的春天!

而你,就像這陽光和煦,春暖花開的四月天一樣清新可愛。



這首詩寫給誰的?有兩種觀點。

1.林徽因悼念舊情人徐志摩的。

2.林徽因寫給剛出生的兒子。

我覺得這是她寫給自己兒子的。

這首詩充滿了生命的喜悅,完全是一個母親對孩子滿腔的柔情,純淨而溫暖,哪裡有男女之情,哪裡又有悼亡的哀傷?



當年,是已有家室的徐志摩對青春美少女林徽因一見鍾情,並展開了熱烈的追求。

徐志摩還因此堅決要和正懷孕的妻子離婚。

那麼,林徽因也一樣深愛徐志摩嗎?

我看未必。

也許徐志摩這份狂熱的愛慕,只是滿足了林徽因虛榮的少女心。

林徽因並沒有選擇徐志摩,而是梁思成。

梁思成問:為什麼是我呢?

林徽因調皮的說:“答案很長,我準備用一生的時間來回答,你準備要聽了嗎?”

婚後,兩個人琴瑟和鳴,雙宿雙飛。

當然,中間也出過一段小插曲。

她遇到了深情又執著的金嶽霖。

而林徽因,也對溫文儒雅,一表人才的金嶽霖有好感。

但最終,林徽因還是拒絕了金嶽霖。

金嶽霖為她終身未娶。



而這首詩,確實是林徽因寫給剛出生的兒子的。

她的兒子梁從誡說:“爸爸告訴我,《你是人間四月天》是母親在我出生後的喜悅中,為我寫的。”


夏途途


林徽因是梁啟超的媳婦,他兒子梁思成是專門搞建築的。林徽因也是一個才女,自幼便是才華橫溢,尤其是一口流利的英文!在她16歲那年,一個男人去她家做客,就被她活潑可愛,長相驚豔,皮膚白白的外在給吸引了,結果後來更是被她的內在才華吸引!這個男人就是徐志摩。他們戀了一生卻沒結果,徐志摩去看望林徽因,結果飛機失事而亡,林徽因回憶了徐志摩一生!

雖然如此,而林徽因更愛的是梁思成,一起去考建築系,學成歸來後設計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國徽圖案,在中國引起強大的能量!在這過程中,林徽因更是寫了太多的詩歌,後來生了個小兒子,林徽因歡喜的很,立刻寫下了這首跳動的如同唱歌的詩文,極其押韻,靈動!表達出對兒子對春天對美好生活的一切期盼!

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可是晚年的林徽因,卻是過得太窩心,一代才女,悽悽涼涼......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那麼我用她千古後的一副輓聯來做尾,“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二月龍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再來欣賞一下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你是人間四月天
—— 一句愛的讚頌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音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
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中期待的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一、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詩中句句脫離不了春天的意象,“春風”“細雨”“鵝黃”“燕”處處寫滿了生機,全詩圍繞春天的線索把春融進詩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讚美,對新生的讚歎,對生機對活力的希望和嚮往。

二、到底是寫給誰的?

關於這首詩是寫給誰的一直都有很大的爭議,有人說是寫給詩人徐志摩的,有的人說是寫給兒子梁從誡的。下面就來具體的分析一下。

這首詩是他1934年也就是作者30歲時寫的,1931年11月林徽因聽到徐志摩的死訊,1932年6月林徽因在香山養病,8月兒子梁從誡出生。也就是說林徽因在寫著首詩之前經歷了很多困擾他的事情。終於在兒子兩歲的時候寫下這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由於徐志摩之死,和兒子出生這兩件事都與這首詩比較近於是人們就開始各有猜測。

其實就我而言我還是覺得,這首詩是作者看著兩歲的兒子充滿了生機,想起過往那些繁瑣的往事於是感慨人生要是都能想著春天一樣多好,沒有病痛,不怕憂鬱。一邊是寫給徐志摩希望它能像春天一樣永遠存在著人間,二來是寫給兒子,讚歎他年幼擁有青春的活力,其實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感慨多病的自己,她給自己一種寄託,希望能像春天的四月那樣自由活潑,不受病痛的折磨。


絕詩妙句言汗青


林徽因做為曠世才女,新知識女性,她第一個女兒梁再冰出生難道不幸福滿滿,不值得詠詩慶賀嗎?難道她歧視女兒,大男子主義,非得幾年後生下兒子才激發詩情嗎?林才女活著時從未對兒子表示此詩是為他而寫,反而若干年後經梁思成的口傳達給兒子,以林的個性怕不相符,太不可思議。此詩我認為是寫給徐大才子的。


手機用戶5756339739


《磐石對林徽因的反覆洗白》磐石原創。


林徽因,祖籍福州,一九零四年六月十日出生於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因常被世人誤為是當時的另一位男作家“林微音”,故而改名“林徽因。林徽因是著名建築師、詩人兼作家,也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和國徽圖案的設計者之一、又同時兼任建築界翹楚梁思成的妻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與梁思成一起研究中國古建築,夫婦倆也隨即成為該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兩個人在學術上都獲得了巨大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在民國文化的土壤中,林徽因無疑是無數男人心目中最溫柔的那一頭小鹿。她就像是那蟾宮裡的嫦娥,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

林徽因五歲時,即由姑母林澤民親自授課啟蒙,乃父林長民當時在北洋政府供職,隨舉家從福建遷往北平,在京期間,林徽因曾就讀於英國教會創辦的北京培華女中。一九二零年,林徽因隨父親林長民遊歷歐洲,在英國倫敦受到了房東女建築師影響,隨即立下了攻讀建築學的宏願。在異國他鄉,她還結識了父親的弟子和風流詩人徐志摩,並對磐石看來始終不入流的所謂新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九二一年七月流火的那個夏天,在英國劍橋大學的人工湖畔,情種詩人徐志摩徹底諳熟了年方二九的花季少女林徽因,此時的林徽因,美麗大方,婉約動人,臉上的古典美,身上的書卷氣,胸上的婀娜姿,眸底的電光石,像泰晤士河裡的波浪一樣,瘋狂的虐襲了徐情種的忐忑心岸。兩心相悅,自然就發乎情,但未曾止乎禮。在清純與美貌面前,徐志摩終於未能把控好自己的一腔情愫,為追求一代玉人林徽因,他休掉了結髮並且正在懷孕的妻子張幼儀。這不近人情的一樁公案,自然也就成了徐志摩人生中一塊永遠揭不掉的牛皮癬。



話既然說到這裡,磐石就不得不跟大家聊聊徐志摩的結髮妻子張幼儀。張幼儀,名嘉玢(音bin),一九零零年出生於江蘇寶山(現屬上海市),一九一五年嫁給詩人徐志摩。三年後的一九一八年,生下長子徐積鍇、同年徐志摩赴美利堅讀書,次年,徐志摩轉往英倫三島續讀。


一九二零年,張幼儀赴大英帝國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還是丈夫的徐情種團聚。此時的徐志摩,正暗地裡與林徽因互相劈腿,徐於一九二一年提出要求與張幼儀離婚。一九二二年,張幼儀在德國又產下了她和徐志摩合作的第二個兒子,孩子生下沒多久,徐志摩就如願拿到了張幼儀同意跟他分手的許可證,爾後張幼儀孤身返回國內,並在東吳大學教授德文。一九四九年移民香港,後與一位蘇姓醫師結為夫妻。一九七二年蘇姓醫師因病離世,張幼儀隨搬往美國與兒子一家人團聚。一九八八年逝世於紐約。

反觀當年,徐志摩對他的髮妻張幼儀竟然如此的殘酷無情,他從來都沒有正眼看過張幼儀。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義務之外,徐志摩對張幼儀可謂是不理不睬。就連履行婚姻義務這種事,他也只是遵從父母抱孫子的意願而行事。徐志摩對張幼儀的漠視,源於他個人對舊中國封建禮教的厭惡,也在於他個人對女性身體的喜新厭舊,而張幼儀本人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及道德觀念的影響,個性沉默堅毅,舉止端莊有度,料理家務勤勉、養育孩子心細、照顧公婆有禮,打理財務得力。但這些在大多數人看來的優點,在獨立自我的小徐眼裡就成了是沒有見識,呆板乏味。所以磐石說,徐志摩和張幼儀的結合,對前者來說是完成了一個傳宗接代的任務輪迴,而對後者而言,無疑是一幕人生的最大悲劇。


在張幼儀之後,徐志摩還曾和張幼儀的老鄉陸小曼黏糊了一段時間。

陸小曼,一九三零年出生於蘇南常州,算是個剛剛入流的女畫家。曾師從大師級人物劉海粟、陳半丁等名家,晚年被吸收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曾參加新中國第一屆和第二屆全國畫展。陸小曼擅戲劇,也和磐石一樣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紮實的文字修飾能力。但主要是因為和徐志摩的愛恨情仇而成為著名人物。

陸小曼聰明漂亮、活潑可愛,語言得體,儀態萬方,為當時的俗世男人所傾倒,為一時的時髦女人所羨慕。

究其陸小曼一生,曾給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顧維鈞擔任過外語翻譯,也因此而聞名遐邇於北京社交界。一九二四年夏,在出演《春香鬧學》時結緣了一代才子徐志摩,並與之在感情上深度套牢。一九二五年初,與徐志摩進入昏天黑地的熱戀期。當年底隨與丈夫王賡離婚。那一年陸小曼才剛剛二十三歲。一九二六年八月與徐志摩訂婚;緊跟著十月裡就與徐滾上了梅開二度的紅地毯。

無奈天妒英才,紅顏命薄,徐志摩卻因飛機失事而罹難。


一九五六年,受陳毅元帥的關懷,陸小曼就職於上海文史館。同年加入農工民主黨,擔任上海徐彙區支部委員。一九五八年,成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並參加了上海美術家協會。一九六五年四月三日,一代才女陸小曼在上海華東醫院辭世,香魂一褸隨風散去。

在磐石之前,曾有三個男人這樣評價過陸小曼,說她是振動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文藝界的普羅米修斯。”說她是作為女人不可不看的一道風景線。說她的雙眼能夠說話,睛光裡盪漾著心泉的秘密。”我看什麼都像,又什麼都不是,她僅僅就是個陸小曼而已。


磐石礪成的砥柱


對於這個問題,現在大體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為了悼念徐志摩(1931年飛機失事 《四月天》寫於1934年)另一種說法,說是為了慶祝林徽因與梁思成長子梁從誡先生的出生而寫。在我看來更加傾向於後者。


(林徽因和長子梁從誡,女兒梁在冰)

那麼,我們現在先來欣賞欣賞這首流傳至今的作品吧:

你是人間四月天

——林徽因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音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

你是鮮妍百花的冠冕

你戴著

你是天真,莊嚴

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片鵝黃

你像新鮮初放芽的綠

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1、我的第一個原因,從這整首詩的基調上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整首詩透出的都是滿滿的喜悅、期待。“雪化後的那片鵝黃,你像;新鮮初發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的白蓮”,“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四月天!”這幾句話無論怎麼看都不像是一首懷念已故友人的悼念詩。(林徽因與父親林長民)

2、梁從誡先生曾在《疏忽人間四月天——回憶我的母親林徽因》中寫過:

“父親曾告訴我,《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詩是母親在我出生後的喜悅中為我而作的,但母親自己從未對我說起過這件事。無論怎樣,今天,我要把這’一句愛的讚頌’重新奉獻給她自己。願她倏然一生的追求和成就,能夠通過這本文集,化作中國讀書人的共同財富,如四月春風,常駐人間!”我想,從我們所瞭解的梁思成個人性格特徵來看,不太像會撒這種謊的人。


(林徽因和梁思成)

3、其實當時林徽因和徐志摩在一起的那段時間,林徽因才十幾歲,後世對他們愛情故事的稱讚與描寫大多隻是為了滿足當代社會的浪漫幻想罷了,當然這也不否認他們曾經相愛過,甚至很有可能在之後的日子裡也難以忘懷,瞭解他們的人或許都知道這首詩——《別丟掉》:

這一把過往的熱情,

現在流水似的,

輕輕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嘆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著那真!


(徐志摩)

一樣是明月,

一樣是隔山燈火,

滿天的星,只有人不見,

夢似的掛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著

有那回音!


很明顯,這首詩的基調完全不同於上一首,“幽冷”“黑夜”“嘆息”“渺茫”這些字詞把林徽因的哀思與惋惜表現的淋漓盡致。另外還有一個比較咬文嚼字的解釋,詩歌裡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二樹取左為林 “在梁間呢喃” 林梁二字暗示這是他們的結晶,而“是愛是暖是希望”更體現林對其子的愛護與對其所寄予的厚望。


(林徽因和兒女一起看報)

4、我們大多數人看《人間四月天》很容易以為林和徐是有過許多美麗故事的一對,從傳記中看林徽因,其實還是一個很理性的人。多年以後,林對兒子說,“徐志摩當時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可我並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一個。”其實她對徐的感情是看的很清楚的,就是投影在波心的一片雲而已。

好吧,最後,無論這首詩是為徐志摩寫的也好為梁從誡先生寫的也罷,這在我看來執著於尋求這個問題的答案毫無意義,但我們能看到的是什麼呢,是林徽因作為一個被世人誤解的八卦娛樂中心她自己的價值,她自己的文學涵養,這也證實了我在之前所說了林徽因不只是我們現在人眼裡的“奶茶婊”,更重要的除了她在建築上的成就,在文學上也是有很深造詣的。


Liamun煢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詩是寫給林徽因鍾愛的兒子和她所愛的所有人。



林徽因1904年出生。

1920 年,林徽因隨同父親遊歷歐洲。在倫敦受到房東女建築師影響,立下了攻讀建築學的志向。在此期間,她還結識詩人徐志摩,對新詩產生濃厚興趣。

1921年,隨父回國,繼續讀書。



1923 年,梁思成發生車禍,林徽因與梁思成的愛情迅速發展。她學建築的理想影響了梁思成。

1924 年,泰戈爾訪華期間,林徽因和徐志摩陪同翻譯。同年,林徽因與梁思成一起留學美國。



1928 年,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成婚。同年學成歸國,到東北大學建築系任教。

1929年8月,林徽因在瀋陽生下女兒。

東北天氣嚴寒,林徽因產後體質虛弱,她感染了肺結核病。這個病困擾了她的一生。



1930年冬天,林徽因在東北大學辭職,帶著女兒,回北平醫療修養。

1931年3月初,林徽因到北平西郊香山靜宜園療養。在這裡林徽因發表了第一首詩《誰愛這不息的變幻》。

同年,林徽因受聘於北平中國營造學社。

1932年,林徽因生下長子梁從誡。



1934年4月,林徽因發表《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這首詩表達了自己的喜悅心情。



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在《倏忽人間四月天》中說:“父親曾告訴我,《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母親在我出生後的喜悅中為我而作的,但母親自己從未對我說起過這件事。”



這首詩靈動喜悅,應該是林徽看到可愛的,頑皮的愛子後,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是林徽因送給兒子的詩,也是林徽因獻給自己愛的所有人的詩。

其實,創作就是由一個點而發,進而揮灑發揮,由點到面,由表及裡的過程。



這首詩是不是給兒子寫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首洋溢著浪漫主義的熱情和明朗的詩篇,讓我們記憶深刻。以至於因為這首詩,我們對四月都充滿了熱愛!一到四月,就感受到林徽因的欣欣向榮,就想起一個叫林徽因的美麗,智慧的女子。


潤楊閬苑


《你是人間四月天》是寫於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兒子出生後的作品,所以有大多數人說是寫給她的兒子的。初為人母,看到自己的兒子出生,那不就是像四月天一樣的溫暖。林徽因主要的成就來自於建築,她的墓碑上寫著建築師林徽因,談到她的文學功底就不得不說她與徐志摩的過往了,如果說徐志摩是一首詩,那麼林徽因就是點燃他的火,那是靈感的火更是愛情的火,兩人相識於倫敦,在一起度過了幾年人生最浪漫的時光,“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再別康橋》這是徐志摩為她寫下的最美情詩,正所謂詩的創作是靈感的迸發,而情感的投入才是靈感的來源,我相信,在和徐志摩一起的時光是她人生的四月天“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就是林徽因對徐志摩的情感的表達。什麼是人間的四月天呢,那不正是花前樹下,和愛的人度過最美的時光。



詩詞的前世今生


不請自來

《你是人間四月天》是近代著名作家,建築師林徽因於1934年創作的,當時被髮表於《學文》雜誌上。對於這首詩的創作初衷一直存在兩種說法,一種是為了悼念徐志摩,一種是為了紀念兒子梁從誡的出生,以表達對兒子的希望和兒子出生的喜悅。

林徽因是近代才女,極富有當代女性的才情和細膩,她是近代新月派詩創作的代表,每一首詩都帶有不同的深情和細緻入微的美感,讀起來可以讓人臨文入境,給人一種愉快和舒適的感覺。

《你是人間四月天》更是新月派詩的代表作,詩歌以美為基本原則,完美的提現了全詩的輕柔和細膩。詩文音律和諧,極富有臆想的美感和語境的帶入感,在文字的表達上別具一格,在文字運用和詩文的整體上提現了真摯的情感。

林徽因由於獨特的才情氣質,同時因為徐志摩的關係,所以世人對於這首詩的解讀也都有所不同。其實本人看來,這首詩中包含得感情非常豐富,而且並不是僅僅對於一個人一件事的感情,林徽因初為人母,感受到了新生命的喜悅,而心中的遠方也逐漸的被平淡的生活取代,林徽因對於徐志摩一直存有感情,但是在自己孩子降世的那一刻,她已經不再有當初的詩情畫意,這份感情一直會存在心中但是最終還是歸為一笑。梁從誡的誕生讓林徽因明白了自己生命的意義,也讓她從一個散落在雲端的才女成為了一個母親,這是人類歷史上無法迴避的責任感,這也是林徽因真正成熟的開始。



其實時的意義是表達感情,但是感情並不一定非要被限定,人終究是人,有感時可以出口成章,無感時卻閉口不言,而感情的複雜程度是每個人都有的,所以一首詩的感情或許非常豐富,而這首《你是人間四月天》到底為誰而作,或許只有林徽因自己才知道了。

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首《你是人間四月天》


我說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更多文章請關注二胖品文化!!!


二胖品文化


我泱泱大國從來不缺才女,而在建築領域,除了現代比較厲害的JYY,就是民國時期的林徽因了。林徽因是個爭議很大的女子,有人喜歡研究她的“風花雪月”,也有人則更看重她的才華。既然是要聊建築領域的人物,那邏輯文史姨就試著用JYY體來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吧~

First(首先),徐志摩曾多次表示過林徽因就是他的goddess(女神),但是就徐志摩的virtue(品行),他除了不love(愛)張幼儀外,他在外面承諾過的女子應該不少。那麼林徽因對徐志摩是不是有feeling(感覺),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在那個times(時代),林徽因算得上是十分fashion(時尚、開放)的女子,自然才華橫溢的她頗有男人緣。

在異性的眼中,林徽因是那種Exceeding fascinating and charming(風情萬種)的存在,但在同時代的女子眼中,林徽因的行為多少會遭到她們的envy(羨慕、嫉妒、恨)。比如林徽因曾舉辦過一個文學salon(沙龍),裡面invite(邀請)的都是男性文學大咖,冰心(謝婉瑩)就覺得林徽因的行為很不好,就寫了一篇《我們太太的客廳》來satire(諷刺)林徽因。

但無論怎樣,我們並沒有任何理由認為林徽因與徐志摩之前又任何的Improper relationship(糾葛),儘管有人說徐志摩是為了去見林徽因才飛機失事,又儘管傳聞林徽因得知徐志摩死後茶不思飯不想,梁思成無奈找了一塊飛機殘骸讓林徽因悼念這才罷休。但關於《你是人間四月天》的寫作對象,我們還是要把它算在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身上。

梁從誡在自己的書《倏忽人間四月天》中明確表示過,這首詩純粹就是為他慶生而做的,結合此詩創作的種種背景,以及詩句的內涵,邏輯文史姨很難想象到這是為渣男徐志摩特意而寫的。

不要把母愛當成一種朝三暮四,這樣不好。


感謝強大的翻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