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天然氣供應突然叫停,究竟發生了什麼?

中俄關系是當今國際關係中最為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兩國關係的好壞,不僅影響到各自的發展,對國際地緣政治格局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對各自在世界扮演的角色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從中俄數百年的交往史來看,雙方關係錯綜複雜,有過蜜月期,也經歷過兵戎相見。雙方新一輪的合作起因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俄形成的地緣安全威脅和政治壓力,促使彼此形成了首尾相衛、背靠背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中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天然氣供應突然叫停,究竟發生了什麼?


這種相互依存的合作關係,決定了彼此在關鍵時期必須攜手前行,共克時艱,以免被共同的敵人各個擊破,造成無法挽回的地緣政治災難。雙方的合作不僅侷限於安全領域,在經濟上也有著巨大的互補空間。俄羅斯是全球重要的能源生產大國,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而我國的石油天然氣儲量滿足不了國內經濟發展需要,對外依存度很大,每年需花巨資從境外採購。

中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天然氣供應突然叫停,究竟發生了什麼?


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達到了45.3%。為了確保能源供應安全,我國建立了多渠道能源供應系統,避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危及能源供應安全。同時根據國際石油天然價格波動情況,適時調整國內能夠供應結構。在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的時候,增加天然氣的進口量,壓縮石油消耗;在天然氣價格過高的情況下,增加石油消耗和儲備,以降低成本。

中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天然氣供應突然叫停,究竟發生了什麼?


通過價格調配來穩定國內能源供應,避免價格波動過大影響國計民生。即便如此,2019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也達到了31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了10%,這一增長趨勢還將繼續維持至2050年。正是因為對境外能源的過度依賴,我國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建立海外和國內、海運和管道運輸、控股和獨資等多渠道、多途徑、多層次的立體供應系統,以確保能源供應安全。

中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天然氣供應突然叫停,究竟發生了什麼?


當前,國內油企除了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中亞其他能源生產國之間也建立了廣泛、穩定的經濟聯繫。其中,中俄“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為重點工程。該管道線於2019年12月2日開始正式向我國供氣,按照合同約定,每年可為我國提供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令人遺憾的是,隨著新型肺炎的突然爆發,全球經濟受到致命影響,我國天然氣需求量也急速下降。

中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天然氣供應突然叫停,究竟發生了什麼?


加上石油價格的暴跌,使用天然氣的成本已經超過石油,這就需要我國油企及時調整採購策略,降低天然氣消耗,增加石油使用份額,以降低生產成本。為此,我國油氣進口企業不得不向供應方發出不可抗力通知,謀求減少或終止天然氣供應量。據悉,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已經收到我方的不可抗力通知。哈薩克斯坦已將出口至我國的天然氣總量減少了20%-25%。俄羅斯通往我國的天然氣管道也傳來了暫停供氣的消息。

中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天然氣供應突然叫停,究竟發生了什麼?


能源輸出是俄羅斯的經濟命脈,也是其重要的戰略武器。為了爭奪石油定價權和市場份額,俄羅斯與沙特發起了新一輪降價競賽。目前,沙特已將石油價格降至每桶25美元以下,這一價格已觸及俄方的預警線。如果油價繼續下跌,俄羅斯經濟很有可能會崩潰。低油價同樣損害了我國油企的利益,我國因地質結構的原因,石油開採成本較高,每多開採一桶油都意味著虧損。長此以往將導致我國油企破產,數十萬人面臨失業風險。同時,低油價將導致全球經濟陷入通縮,壓低各國的資產價格。

中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天然氣供應突然叫停,究竟發生了什麼?


美聯儲為了拯救美國金融市場正在大規模放水,疫情結束,這些沉澱在美國本土的海量資金將會湧向全世界進行抄底。沙特主動調低油價,極有可能是在配合美聯儲的放水救市行為。按常理,美聯儲放水只會導致全球通脹,推高資產價格,而資產價格過高又不利於美資抄底,需要沙特壓低油價防止資產價格破裂。從這個層面分析,未來全球陷入通縮的概率很大,其帶來的負面影響甚於新冠肺炎對經濟造成的傷害。因此,在無法擺脫美元控制的情況下,儘量減少外匯消耗,為未來抄底全世界優質資產準備更多的子彈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