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由你,疫情之下,最好的地方在中國。

之前的文章,我提到過,疫情危機的傳導過程:

疫情危機>供應鏈危機>產業鏈危機>金融危機>實業危機>政治危機>信仰危機>戰爭危機。

目前危機的演化,導致金融的“疫情”的發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歐美金融危機已現,這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道瓊斯在短短一個月,跌幅達30%,國內證券市場也無法避免。尤其是美國,從時間跨度、空間幅度上已經對美國金融市場產生巨大傷害,並傳導到全球,歐美金融已經出現質變,非短期內能夠修復。

金融疫情的實質性,必然向實體經濟領域傳導、蔓延,目前開來,躲是躲不過的。當下能做的,是儘量降低傷害,尤其不能傷害根本,出現大面積企業倒閉,導致失業潮。

實體經濟的疫情如果無法控制住,其傷害程度比金融可要大很多。

目前很多城市已經復工,這個是值得高興的,但疫情導致生產減緩,消費減緩,這個也是不爭的事實。

復工了但需求沒有,生產給誰?

國外因為疫情導致國內企業出口訂單取消,縮減,這個現象已經出現,但願只是個別現象。

簡單來說,金融危機已成,實體經濟的危機苗頭已經顯現,但願能化解。

政治層面,國外一些政治勢力,試圖抓住這次機會,施展開七傷拳,給予我們重擊,一直沒有消停過!但政治的角力目前還只是小打小鬧,其採取的策略是:不斷通過各種方式尋找和試探我們的反應,尋找我們的漏洞和軟肋。目前還沒有到政治危機階段,因此沒必要展開。

說了那麼多負面的,我們怎麼辦?

其實,就目前疫情的發展階段,中國應該是最可樂觀的地方:

工裝製造設備還在,基礎設施沒有缺失,基礎物質原料足夠,能源動力企業很好,人口基數沒有變。所有,擔心個啥。

我們的股市,從約6000點跌到約1600點,從約5000點跌到約2400點,傷害了實體經濟嗎?傷害了中國的經濟增長嗎?沒有!

對於我們的股市,從月級別看,已經處於第三次下跌階段。中國有句老話,事不過三,所以,我的建議是慢慢買!一個是慢,一個是買。


信不信由你,疫情之下,最好的地方在中國。

上證指數


風物長宜放眼量,只待春雨潤細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