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個字抵64萬!這樣的人生,才能寫出“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全詞60個字,作為64萬字長篇小說《三國演義》的開篇,高度概括了全書主旨。

但是,這首詞並非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寫。清人學者毛宗崗,巧做姻緣,借用了《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該詞原作者是明代的文學家楊慎。

全文如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60個字抵64萬!這樣的人生,才能寫出“滾滾長江東逝水”

相信不少朋友和羅漸升一樣,讀這首詞,頓感蕩氣迴腸。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相比,楊慎有著同樣的悲壯和豪邁,卻少了些虛無,多了些穩健與從容。感慨之中,不禁要問:作者楊慎,悟出如此大智慧,到底經歷了什麼?

不是所有的官二代,都是紈絝子弟

楊慎的父親,是明朝首輔楊廷和。楊廷和一輩子,服侍了憲宗、孝宗、武宗、世宗四位君主,為老朱家的大明江山操碎了心。尤其是在37天全國無主的特殊日子裡,楊廷和總攬朝政,直到最後在他的主持下,把嘉靖皇帝扶上皇位。

​60個字抵64萬!這樣的人生,才能寫出“滾滾長江東逝水”

家庭背景如此顯赫,楊慎自己也不是等閒之輩。正德六年,楊慎24歲時,中了狀元。楊慎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另兩位是解縉和徐渭。解縉是《永樂大典》的總編修官,羅漸升曾在前期文章中有所提及。

”你方哭罷我登場“,楊慎的仕途沉浮

楊慎仕途開始走下坡路,源於嘉靖皇帝”大禮議“事件。這件事最終的效果,嘉靖皇帝剷除了不聽話的大臣,扶持了幾個馬屁先生。

​60個字抵64萬!這樣的人生,才能寫出“滾滾長江東逝水”

為維護傳統禮教,楊廷和被迫下課。作為兒子,楊慎繼續挑起大旗,和嘉靖皇帝“鬥爭”到底。於是,楊慎帶領眾位大臣,三次哭鬧左順門。嘉靖皇帝給楊慎的回報是:廷杖(打屁股),貶官戍邊。

猴子被困五行山,500年風風雨雨,如果說心裡有個信念,就是對觀音菩薩的那句話:將來會有一個和尚,來揭掉山頭那個帖子。既然有個期盼,剩下的就是等待,即便漫長,好歹也有個日期。

​60個字抵64萬!這樣的人生,才能寫出“滾滾長江東逝水”

楊慎顯然沒有這麼幸運。嘉靖皇帝在位45年,這個時間實在太漫長。楊慎被貶雲南多年,嘉靖皇帝時不時就“關懷”他一下,楊慎心中燃起被赦免的小火苗,就被無情地潑滅了。《明史》這樣說:

世宗以禮儀故,惡其父子特甚,每問慎作何狀。閣臣以老病對,乃稍解。

嘉靖皇帝內心憎恨楊慎,不希望聽到他的好消息。希望從楊慎的窘境中,得到報復性的快樂。楊慎人緣還是不錯的,他們把楊慎的現狀描述得越慘,楊慎就越安全。楊慎當然也不是聖人,聽說嘉靖皇帝對其一直耿耿於懷,心情灰暗,也喝些悶酒。

​60個字抵64萬!這樣的人生,才能寫出“滾滾長江東逝水”

失敗之後的豁達,才叫真性情

柳宗元被貶永州後,《永州八記》中都是淒涼和冷清,更多的是他內心的孤寂和失落,僅此而已。蘇軾仕途同樣波折,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更多的是豁達,說俗一點,其實就是愛咋咋地。

楊慎卻不一樣。楊慎眼中的這一切,不過是過眼雲煙。楊慎的人生經歷,就是V型軌跡,起步於青雲之上,因堅持己見,跌入低谷,雖是發配蠻荒30年,仍然博覽群書,著作達四百餘種。在如此情景下,還能活到72歲。

​60個字抵64萬!這樣的人生,才能寫出“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史·楊慎傳》記載這樣一句:

嘗語人曰:“資性不足恃。日新德業,當自學問中來。

楊慎的一雙冷眼,觀察人生,體味世間百態。最後,他感悟出了溫度。那是令人溫暖的話語,有如長輩的叮嚀,不退縮,不頹廢,甚至有一種生活的睿智和勇氣。提酒碰杯,笑談古今,不是嗎?

文\\羅漸升 圖\\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喜歡,請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