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場動盪,A股面臨外部不確定性,大盤還會再次探底嗎?

週四,大盤在盤中終於下破今年2月4日創下的低點——“戰疫底”滬指2684,最低探至2646,創下新低,收盤時回到2700上方,收於2702點,是一個V型反轉,且在K線上留下了長下影線。這和2685點的光腳假陽線相比,更像是一個底部。沒有下影線的底部往往是政策底,不一定是市場底,至少技術面上是如此。

週五,大盤高開後再次走出V型反轉,最低又下探至2702點,考驗2700的支撐力度,然後再次走出V型反轉,收於滬指2745點。而且,北向資金出現大幅流入,成交量極度萎縮,像是在確認新底部的有效性。

但是,大盤從2月4日探底2685點,到3月20日在2700點上方企穩,K線形態是一個鍋蓋,而且右側還陡峭一些,並不像築底成功的樣子。


全球金融市場動盪,A股面臨外部不確定性,大盤還會再次探底嗎?

週五,處於漫漫熊途中的歐洲股市出現了難得的飄紅,儘管歐洲股市超跌嚴重,但目前無法斷定築底是否成功。因為,疫情還在蔓延,至暗時刻並未過去。而且,歐洲的服務業佔GDP比重很高,疫情對服務業的衝擊是斷崖式的。

週五的美股一度也出現好轉跡象,可隨著紐約宣佈進入“災難狀態”,美股三大指數都從高位掉頭大幅下挫,重回2萬點下方並創出新低。美股從3月9日以來經歷了4次熔斷,跌幅慘烈,原因是疫情的衝擊前所未有。

現在可以確定,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超過以往的危機,瑞銀、高盛等普遍認為,最壞的時刻還未到來。

A股有自身的獨立性,也有與全球股市的關聯性,到目前為止,A股下行幅度相對其他股市比較小,但要繼續獨立上行,難度相當大。投資、消費、進出口作為驅動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目前來看,投資端還有部分潛力,消費能有一定的修復就算不錯,進出口方面,進口端稍好,出口端受外部需求下降影響較為艱難。

當前,影響股市的主要因素是宏觀流動性因素、經濟基本面因素、外部不確定性因素。3月以來,央行除了定向降準外,並沒有降息的舉措,市場預期要到4月份央行可能會再次降準,並在隨後的中期借貸便利和LPR中小幅調降利率。經濟基本面形勢可能會比較複雜。外部不確定性繼續存在,風險並未遠去。

即使週五A股的走勢是一個V型反轉,有企穩的跡象,但在外部不確定性影響下,大盤或將再次探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