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文字:小城春色


李萍文字:小城春色


小城的春,在我的生活裡來得不早也不遲,總是伴隨了春雪,溫暖幾日,又冷上三五天,如此情境,感嘆與唏噓自然難免,就在有些鬱鬱寡歡時,一些花兒紛紛在枝頭綻放了。如若不細心點,則與那些花事擦肩而過了,想要靜下心來欣賞,已時過境遷了。

家附近有好幾個小院,而令我注目了多年的只有兩個,一個是單位,一個是很多年前某單位修建的家屬院。

這兩個小院,各有特色,一個在東面,一個在西面,無論我如何變換行走 方向,總在我的左右兩側。

與有些單位大院不一樣的是,單位大院偏右有個花園,園中有兩三株牡丹、一株紫丁香。好幾年來,不知是我眼光有問題,還是那牡丹和丁香長勢一般,總之看去沒有多大改變,在四季中以老樣子獲取著我的目光和春色。

與一些單位的家屬院不一樣的是,院中只有兩株花樹,迎春和碧桃。兩株花樹在春天時花團錦簇,茂密熱鬧幾天,之後的綠葉很樸素,樸素的就像有時落寞的心情,灰塌塌的。不過,那些樸素卻恰到好處地渲染了我的靈感,令我的文字在我的眼裡也凸顯卓爾不凡。

就這樣,總會沾沾自喜,因為那些花樹在短短几日裡釋放的美好。

在紛繁與喧鬧之間,我習慣清早出門的行走讓右側恬靜,習慣午後的歸家讓左側喧鬧。雖說交集的時日極短,卻一直不間斷地讓那個習慣延續,一眨眼,十幾個春天轉眼就過去了。

春是否需要探知,我沒有答案,但探春花兒將關於小城春天的信息,心思縝密地傳遞,即使春寒料峭,乍暖還寒之時,也把淡淡的花色,暗自捎給眼尖的人。若經過探春花兒身旁,即使你不在意,壓根沒有看到花兒,可是那蜜一樣的香甜味兒,會撲鼻而來,令你不由張望,尋覓。

喇叭狀的花兒,是不是為了喚醒春天呢?否則,為何探春、迎春、紫丁香的花兒都呈現喇叭狀呢?一個個小喇叭,對天空,對春日的蔚藍,對暖陽,對春色滿面的人兒,對有心人,是否想吹一曲關於溫暖的歌謠?

於是,心思總會天馬行空,信馬由韁,可對蓄謀已久的歡喜,卻捨不得奉送。狂熱地對視,貪婪地注目,分秒也不放過那刻的交集。

不就是一些花嗎?年年都開,有什麼稀奇的?女友不解,居然質疑我對那些花樹的歡喜。

其實,我有時也對自己的舉止很懷疑的:暗自觀望片刻,經過後回頭,或 是倒退幾步,站立幾秒鐘,或是幾分鐘,細看一番,而後才邁步。

闖入眼簾的除了花兒,還有一隻貓。

那隻拴在路旁的貓兒,是那家大院近旁一家飯館裡養的,一年四季都拴在行道樹上,每次看到,總是上躥下跳的,一點也不安分。不是對著樹抓,就是對著路人喵上幾聲,有次我不知沉迷什麼,路過時貓兒一聲喵,嚇得我在原地連蹦帶跳。我的蹦跳,引來一連幾聲的喵喵,讓飯館老闆舉著勺子跑出來了。

不知是我驚嚇了貓兒,還是貓驚嚇了我,我與貓兒幾秒鐘的對視,居然有些彼此憤恨的感覺,一分鐘後,貓奮力拽扯那根拴它的繩子,還不時地撲騰。

我逃之夭夭,因為在那麼一個美好的春日,不願讓心情黯淡。

喜憂參半的心情,時而伴隨一些遺憾,總有那麼幾天,要麼是雨雪霏霏,要麼就是灰濛濛的沙塵天氣,令一些花事變得短暫又措手不及,一場雨雪,花期就縮短了一半,所以一定要追著趕著感悟,才能將那黃燦燦、紅豔豔的花兒盡收眼底。

那個家屬院的碧桃和迎春,一左一右,一步之遙,守望的恰到好處。不管風雨還是陽光,總讓它們相互依存,彼此糾纏,痴迷在明媚陽光下。

眯著眼,心才能滿滿地裝下整個喧鬧的色彩,擠擠挨挨的黃色與嫩嫩的玫瑰紅,與淡淡的粉和雪青色相比,濃淡相宜,熱烈與安靜,昭然若揭。可是,嚶嚶嗡嗡的蜜蜂,恰如其分地勾勒了春色,那些花兒,因為有了風,有了蜂,活靈活現在視野裡,再惆悵的眼神,也無法拒絕那份唯美。

當婺源的油菜花,或是漢中或廣元那抹明媚的黃色席捲了春天時,小城的春天有點矜持。那些花事之後,小城搶眼的牡丹,在耐心的靜候中,在春日暖陽足夠的熱度裡,在熱切的期盼下,花中之王的芬芳,趕赴而來,席捲小城人們的眼球。

小城的牡丹長廊,令我們這些小城的子民,以及遊走的行者,都被驚歎,都卸下忙碌,賞牡丹,與那國色天香一起,讓心情暖在小城的角角落落。

如此,就是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