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上,熊孩子“開玩笑”踹踢乘客,男子惱羞成怒反擊太殘忍

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代名詞,而熊孩子的出現,往往顯示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大人面對熊孩子的挑釁,情緒控制得當是“忍耐”,情緒失控就變成了“殘忍”。

公交車上,熊孩子故意踹踢乘客,教育無果後,男子惱羞成怒反擊

曾看到這麼一件事,發生在四川遂寧的一輛公交車上。一個熊孩子在公交車上,不是安安分分地坐在座位上,而是在過道隨便玩鬧。先是玩著抓手欄杆,不過癮的他。又把目標瞄準車上的乘客,秉承就近原則,男孩又選擇了在他對面座位的年輕男乘客。

公交車上,熊孩子“開玩笑”踹踢乘客,男子惱羞成怒反擊太殘忍

熊孩子似乎是在開玩笑,用腳踢踹男乘客來挑釁,男乘客看他是孩子本不想計較,幾次不予理會,但更助長了熊孩子的氣焰,挑釁行為越發頻繁。於是,男乘客在座位上把身子轉向熊孩子,把雙手交握於膝蓋前,凌厲眼神教育他停止。但是熊孩子竟予以一次“3連踢”,次次都踢在男子握拳的雙手上,算是在作死邊緣的大膽試探。

男乘客見教育無果,惱羞成怒反擊,先是打了熊孩子一個措手不及,迅速從座位站起來,抓住熊孩子雙臂把他高高拎起,又重重的摔在車廂地板上,且還在他頭上補了3腳,算是還了熊孩子剛剛的“3連踢”。

公交車上,熊孩子“開玩笑”踹踢乘客,男子惱羞成怒反擊太殘忍

男子的反擊太殘忍,其他乘客見狀不妙,紛紛上前阻止。熊孩子被打傷送去醫院,而男乘客也被警察帶回派出所,不出所料在網絡瞬間點燃各方怒火,有討伐熊孩子的,也有指責男乘客的。

網友對此的評論是:

網友一:熊孩子就是這麼“作死”的。

網友二:雖然熊孩子該打,但是也不至於下手這麼沒輕重。

網友三:太難了,以後路遇熊孩子還是躲著走吧。

家長教育熊孩子應該注意什麼?

01注意情緒控制

熊孩子的所作所為,確實讓家長心裡窩火,但是當下應該控制住怒火,否則只會演變為暴力事件。可以先冷處理,讓自己保持冷靜後,再教育孩子,這樣孩子也有了對行為的思考,當家長介入時,相比互相間的溝通更高效。

公交車上,熊孩子“開玩笑”踹踢乘客,男子惱羞成怒反擊太殘忍

02注意方式得當

有些家長認為,教育熊孩子就應該用拳頭說話。所以每次孩子頑劣的時候,全程都是暴力招呼,但孩子會變得更熊。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只知道父母打了自己。所以,應該注意方式得當,首先就要告訴孩子錯處。

公交車上,熊孩子“開玩笑”踹踢乘客,男子惱羞成怒反擊太殘忍

03注意事後處理

家長教育之後,也要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負責,即向受害者道歉和賠償,這是不能少的步驟,否則孩子不懂得做錯事的代價和危機處理是什麼。

公交車上,熊孩子“開玩笑”踹踢乘客,男子惱羞成怒反擊太殘忍

結語

熊孩子的話題已經老生常談,因為總有家長的教育不到位,才導致熊孩子源源不斷的“作惡”。

今日互動話題:你對熊孩子的反擊分寸拿捏得怎麼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