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惠帝的生母是楊氏之女,那麼皇后賈南風為何會與楊駿反目成仇?

蘇小衿


導讀:禍國殃民不一定是美人,還有可能是醜婦。這取決於自己的地位。美醜不過是副皮囊,皮囊美豔或許能給自己帶來暫時的益處,但是靈魂有趣方能滿足一生。本是皮囊,但是賈南風卻是個與眾不同的醜女,“醜人多作怪”,便是為賈南風量身打造。

賈南風和楊俊不過是簡單的姻親關係,賈南風對自己的丈夫-痴傻的晉惠帝司馬衷尚且沒有絲毫的衷心和悔意可言,楊駿這種打八竿子的拐彎關係一旦擋道自是沒有情誼可言。


背景條件

西晉政治形勢

晉武帝司馬炎於太康後逐漸開始沉迷酒色,荒於朝政,他寵愛皇后楊豔,兩人恩愛非常。但是對兩人來說不圓滿的便是太子司馬衷卻是隻有幾三五歲孩童的智商,有一年百姓遭遇災荒沒飯吃餓死許多人,司馬衷就問:沒飯吃何不吃肉糜?

司馬衷愚鈍,楊皇后卻不想讓他失去執掌天下的權利,所以她需要給司馬衷找一個靠得住的皇后以及強大的外戚來鞏固,在這上面不得不說楊皇后是個目光短淺的愚婦。

晉武帝死後,之爭共有三股勢力,一股是以楊駿為代表的的保皇派,一股是以賈南風為代表的的賈式,這兩股都是外戚勢力,最後一股便是以楚王為代表的皇族勢力。

賈南風

為了穩定司馬衷的江山,皇后楊豔入了賈充的圈套,讓司馬衷娶了賈南風,賈南風的醜驚天地泣鬼神,也著實讓司馬炎夫婦吃驚。

《晉書·后妃列傳》中記載:“身材矮小,眉後有一顆痣,嫉妒心強,多權詐。”

賈南風歷史上又名的醜婦、惡婦、毒婦。她西晉開國大臣賈充的女兒,陰差陽錯坐上皇后,本應是政治的犧牲品,但是與眾不同的是她貪戀權勢,極其帶來的優勢。

相由心生,皮囊最終會老去,貫穿這個人的始終是心性。賈南風專橫擅權,心狠手辣,詭計多端,荒淫無度。

在政治上她削弱宗族勢力,殺害太子,迫害嬪妃,干預朝政,禍害百姓。

賈南風乾預朝政,禍害後宮嬪妃,誅殺朝臣,嫁與惠帝后好多年沒有子嗣,當她得知另一個妃子懷有惠帝的子嗣,竟然將此妃子直接剖腹,極其殘忍。

私下生活作風極為混亂。

如因晉惠帝憨傻,賈后豢養男寵小倌兒,且非膚白貌美的美男不可。野史上曾提到,賈南風為了物色天下美男,曾派人四處蒐羅,然後供其享用,但是這些男子幾乎沒人再出現過,據說享用完就會被結果掉。而這些這是由一個逃出來的男子後來講述的,就說這男子太美,賈南風沒捨得殺掉。野史也曾記載美男潘安也曾受過賈后的招幸,不過並不足以去證實,也非值得高興和驕傲的事情。

《晉書》:後遂荒淫放恣,與太醫令程據等亂彰內外。洛南有盜尉部小吏,端麗美容止,既給廝役,忽有非常衣服,眾鹹疑其竊盜,尉嫌而辯之。賈后疏親欲求盜物,往聽對辭。小吏雲:“先行逢一老嫗,說家有疾病,師卜雲宜得城南少年厭之,欲暫相煩,必有重報。於是隨去,上車下帷,內簏箱中,行可十餘裡,過六七門限,開簏箱,忽見樓闕好屋。問此是何處,雲是天上,即以香湯見浴,好衣美食將入。見一婦人,年可三十五六,短形青黑色,眉後有疵。見留數夕,共寢歡宴。臨出贈此眾物。”聽者聞其形狀,知是賈后,慚笑而去,尉亦解意。時他人入者多死,惟此小吏,以後愛之,得全而出。及河東公主有疾,師巫以為宜施寬令,乃稱詔大赦天下。

由賈南風做皇后這一錯誤舉動主要由司馬炎對皇后楊豔的縱容與其皇后對司馬衷這個痴傻孩兒的溺愛,也正因著兩個人的一招棋錯便直接導致司馬炎搶下的天下迅速結束了短暫的存在。換作一個正常有遠見的皇帝定然會廢太子再立儲君,江山交給一個痴兒相當於親手葬送江山。但是司馬炎耐不住楊皇后的纏鬧,於是短命王朝就這樣埋下了隱患。


楊駿

司馬炎沉迷後宮不理政務,沉溺酒色,大權主要由外戚楊家,這主要因楊皇后的關係,“西晉三楊”楊駿、楊珧、楊濟兄弟,分掌大權,且深得晉武帝的信任,將政事繁務交予其處理,一時間楊氏兄弟權勢滔天。

李世民曾評價:“故賈充凶豎,懷奸志以擁權;楊駿豺狼,包禍心以專輔。”

楊駿雖剛愎自用,培植黨羽,風評不佳,但是楊駿三兄弟掌管政務期間,國家安定,經濟復甦,一派祥和,西晉隱隱有強盛之勢。

賈南風在太子妃的時候還有所收斂,對楊氏兄弟有所忌憚,登上後位之後,,賈南風與楚王司馬瑋勾結,將楊駿除掉。


矛盾:權利衝突

賈南風與楊駿,一在朝堂,一在後宮,矛盾在何處?

楊駿和賈南風屬於姻親關係,但是賈南風醉心權利,禍亂朝綱,想沾染朝堂掌控天下,而楊駿屬於保皇勢力,護得司馬衷周全,兩股勢力必然就成為敵對勢力,但是賈南風手段殘忍,不擇手段;而楊駿兄弟掌握朝堂,那麼她就不能為所欲為。

換而言之,就是楊駿擋道了。

而賈南風與楚王司馬瑋的結盟,讓這場拉鋸戰開始有了轉機,局勢呈一邊倒,楊駿被誣陷謀反,晉惠帝令捉拿反賊,楊駿被殺害。而剷除了楊駿,更加助長了賈南風的氣焰,她肆無忌憚揮霍皇權和殘害臣民百姓。

而楊駿為什麼鬥不過賈南風?

一、晉惠帝是痴傻之人,易於控制。鬥志金惠帝司馬衷是痴傻之人,但其雖只有幾歲小兒的智商,卻是個純淨善良之人。他更是怕賈南風那副醜惡的嘴臉,所以只能任由賈南風乾政,長達十年之久,在此期間她啟用己方朝臣,籠絡黨羽,強大賈氏集團,不管是掌握得信息和勢力都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她對前朝後宮的滲入和控制是楊駿不可及的。

二、自古宮廷政變需要足夠的軍隊在手,大家起鼓相當的情況下,擁兵數量和皇帝的禁衛軍則成了楊駿成敗的關鍵點,不管是發動宮變還是反制宮變,需要裡應外合。而楊駿未能掌握禁軍的控制權,也為他的失敗劃下了濃重一筆。

三、賈南風手段狠絕,弄權,有效拉攏和利用了不滿楊氏的勢力形成聯盟對付楊駿,楊駿是先帝晉武帝欽定的輔政大臣,不是她想扳倒就扳倒的,需要更多的助力共同完成,這樣就布了一個完整的局,於楊駿來說跳不跳都是錯,而這一舉措正中靶心,成了楊駿最致命的武器。

四,楊駿篡改晉武帝遺詔,在晉武帝臨死之際,曾下詔書令楊駿和汝南王共同作為晉惠帝的輔政大臣,但是楊駿擅自篡改遺詔,將汝南王的名字抹去,這也成了坐實他謀權篡位罪名的最有力佐證。

《晉書·卷四十·列傳第十》:惠帝即位,進駿為太傅、大都督、假黃鉞,錄朝政,百官總己。

楊駿真的大逆不道,欲取代之?據歷史記載,楊駿並無子嗣,謀權篡位的心在他敗北之前應是不實的罪名,他只是因權勢之爭失敗而成為賊寇。

至於賈南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解決掉楊氏外戚這一集團,接下來便是賈氏,司馬倫以賈南風毒殺司馬遹為藉口“清君側”將此禍害徹底剷除。

但是因賈南風胡作非為留下的遺患是非常嚴重的。即使皇族沒能將其祛除,那麼以賈南風這種禍國殃民的惡婦作態,人人得而誅之,更晉朝短命且並不出彩,被取代是遲早的事情,只是因賈南風而引發的八王之亂加快了崩壞的節奏罷了。


公子阿九


【我是浮生若淺,很高興和您一起探討!】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捋一捋這其中各個人物的關係,這樣後面就更方便大家來了解啦。

捋一捋幾位的關係

晉惠帝司馬衷是西晉的第二任皇帝,也是著名的傻子皇帝,晉武帝與武元皇后楊豔次子,因為長子早夭,所以在公元267年,司馬衷順理成章被冊立為太子。晉武帝駕崩後,正式即位。

賈南風是晉惠帝的皇后,父親賈充是西晉的開國元勳。公元272年時,由晉武帝指婚給司馬衷為太子妃,司馬衷即位後冊立賈南風為皇后。

而與賈南風反目成仇的楊駿,是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武悼皇后楊芷的父親,楊芷皇后是楊豔皇后的堂妹,算起來楊駿是晉惠帝司馬衷的叔外公。

矛盾根源是什麼?

前面我們也提到了,晉惠帝司馬衷是個傻子皇帝,那麼他便不具備處理政事的能力。那這些交給了誰來做?

一邊是晉惠帝的叔外公楊駿,楊芷皇后所在的家族,亦是晉惠帝的外家,在晉武帝執政後期便攬盡天下大權,晉惠帝登基後,晉升楊駿為太傅、大都督,統攝朝政,總領百官。

另一邊則是晉惠帝的皇后賈南風,賈南風在當太子妃的時候便是跋扈小氣著稱,曾經險些被廢。

賈南風是心機深沉且善妒之人,她樣貌不好看,卻嫉妒其他妃嬪懷有司馬衷的孩子,所以她經常對這些人下黑手,除此之外,其他壞事也沒少做,因此當初晉武帝差點想要廢了她的太子妃,楊芷皇后雖多次召她訓斥,卻也在背後幫她保住太子妃之位。只不過賈南風似乎誤會了楊芷皇后給她使絆子,因此對其懷恨在心。

在成為皇后之後,想著法的跟楊芷作對,甚至想要干涉朝政。賈南風乾涉朝政,自然也影響到了楊氏集團的利益,再加上對楊芷的不敬,雙方矛盾日益激化,反目成仇。這場矛盾敵對最終以楊駿勢力倒臺、楊駿被殺,賈南風的勝利告終。這場反目的根源在於帝王對皇權的把控能力太低,導致權力外放,引起朝臣外戚勢力與後宮勢力相互爭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