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出晚歸,第二天還去!” 不顧疫情防控要求出國代購,必須打擊!

近日全球疫情蔓延,但是有人依然要往返疫情嚴重國家代購,對於國內已經向好的形勢來說無疑是巨大的風險。

知乎上就有個問題問:“如何看待在韓國疫情爆發的情況下,微信朋友圈裡仍然有一批代購,打著冒生命危險的旗號去飛韓國做代購?”

“早出晚歸,第二天還去!” 不顧疫情防控要求出國代購,必須打擊!


“早出晚歸,第二天又去!”

日韓代購不顧疫情頻繁出國

“他們有時早晨出發,晚上回來,第二天繼續去。”首都機場公安局副局長鄭南介紹,三月初已經發現多起代購人員不顧疫情,頻繁往來日韓等疫情較為嚴重國家從事代購業務的情況。

在3月18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鄭南表示,針對這種情況,首都機場公安局開展梳理、摸排和專項打擊工作。前期配合北京市公安局將36名頻繁前往韓國等地區從事代購的人員查獲,並轉送至指定的地點集中隔離觀察。近期又梳理摸排出了另外50名頻繁前往韓國從事代購的人員信息,按照一人一檔,建檔、備案、查詢,實時掌握這些人員的出境的動態。

首都機場公安局主動對接航空公司,宣講北京市有關政策和規定,由航空公司勸阻或拒載上述人員。對不聽勸阻,執意前往韓國等地從事代購,入境後又不遵守隔離規定的,堅決依法依規進行打擊處理。


兩男子多次往返疫情嚴重

國家代購,被拘10天!

此前,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潘緒宏通報了一起兩名男子違反疫情防控規定的海外“代購”案件。

男子王某國、於某2月底從外地來京後,連續往返北京和疫情嚴重國家,為他人海外“代購”商品。經調查,王某國、於某二人明知《通告》中“到京後應居家或集中觀察14天”的規定,仍故意違反,北京市公安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對王某國、於某二人處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罰。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相關規定,目前正在對二人進行集中觀察,待通過觀察期後執行拘留。

潘緒宏說,境外疫情輸入是當前首都疫情防控面臨的最突出風險,提示入境進京人員,要嚴格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和北京市疫情防控規定,自覺履行防控責任和義務。對涉及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警方將依法堅決打擊。


謹防朋友圈“假代購”

在全球疫情嚴重、管控嚴格的情況下,為什麼你的朋友圈還出現代購呢?

近日,北京一名代購在微信朋友圈推銷自己近期從韓國買回來的商品。在此代購的“朋友圈”中,“直播行程”“實拍掃貨”“位置定位”詳細展現了自己的整個行程。韓國屬於疫情嚴重國家,但該代購卻頻繁出入國內外,此舉引起附近居民警惕,遂向警方舉報,認為這名代購沒有遵守規定隔離。經警方查詢該名代購及其配偶近期都無出境記錄。這名代購只是在朋友圈中發了發照片,假裝在國外代購而已。這樣的操作,你還相信“朋友圈”的代購嗎?

“早出晚歸,第二天還去!” 不顧疫情防控要求出國代購,必須打擊!

“早出晚歸,第二天還去!” 不顧疫情防控要求出國代購,必須打擊!


識別“假代購”6種套路

套路一:物流造假

假代購通過修改物流信息造假,這樣即使是從國內發貨,消費者查詢的發貨地點也是海外,或把假貨先運到國外,再從國外發貨寄回國內。


“早出晚歸,第二天還去!” 不顧疫情防控要求出國代購,必須打擊!

套路二:憑證造假

購物憑證通常是代購都會提供的物理證據,可能包括小票、發票或收據,但在整個假代購的產業鏈中,這些憑證可能只需要花費幾元錢就可以買到,甚至相關的二維碼,可以追溯到是在境外哪些專櫃店購買的。


套路三:地理位置造假

假代購為了證明自己確實在國外,用微信的地理位置定位,然而這個定位系統,在一些電商平臺,有商鋪為微商及“代購”量身打造了“代發朋友圈”的業務。


套路四:朋友圈小視頻造假

假代購都喜歡在群裡或者朋友圈裡發小視頻,以此來表示自己“親身”去現場採購。然而,這種類似代購的視頻能夠在網上輕鬆獲得,接著發在自己的朋友圈,偽裝在國外代購。


套路五:外包裝造假

為了不讓購買者通過外包裝辨別真假,假代購用正品包裝造假的方法,通過網上的一些途徑購買到正版商品的包裝,再將假貨裝進裡面進行售賣。


套路六:直播造假

為了謀取賣家的信任,假購會以直播形式賣貨。商場是假的,貨櫃是假的,連外國導購也是假的,他們會聘請的外國人充當海外專賣店導購,臨時搭建一個商場專櫃。他們在自己搭建的“商場”內,直播賣貨,給人營造一種身在國外專櫃的假象,但實際售賣的名牌貨全部是批發廠家拿來的“A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