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半生緣》:避免曼璐的悲劇,只需她媽做好一個決定

這是關於《半生緣》的第四篇深度分析文章。

沒有祝鴻才和顧曼璐,曼楨世鈞的愛情悲劇依舊不可避免。


解讀《半生緣》:避免曼璐的悲劇,只需她媽做好一個決定


這是因為曼璐的舞女經歷從來沒有得到解決。世鈞讓曼楨與曼璐劃清界限,曼楨不同意。


曼楨承認曼璐的存在,世鈞家不同意。


雙方衝突的最終結果只有一個,分手。


解讀《半生緣》:避免曼璐的悲劇,只需她媽做好一個決定


無論是曼楨曼璐還是世鈞,他們悲劇人生的背後,都有一個不靠譜的原生家庭。


這篇文章主要分析原生家庭對曼楨曼璐的影響。


她們的母親顧太太,昏聵愚昧,典型的坑女狂魔。
顧太太的價值觀對女兒的命運造成巨大影響。

解讀《半生緣》:避免曼璐的悲劇,只需她媽做好一個決定


曼璐嫁給祝鴻才後,兩人經常吵架。顧太太充當曼璐的精神導師,

“說來說去還是那句話,你要是有個兒子就好了!這要是從前就好辦了,太太做主給老爺弄個人,借別人的肚子養個孩子。這話我知道你又聽不進。”

曼璐的評價,“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後來,她把自己的親妹妹曼楨拉下水。兩姐妹的悲劇,和顧太太有直接關係。她們的親爹也難辭其咎。


解讀《半生緣》:避免曼璐的悲劇,只需她媽做好一個決定


我沒有說錯,就是那個沒有露面但始終陰魂不散的顧先生。
曼楨曾對世鈞說,他的父親在書局做事,薪酬微薄。他死後,顧家就斷了經濟來源。我不明白,顧爸生前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幹嘛生那麼多孩子?


解讀《半生緣》:避免曼璐的悲劇,只需她媽做好一個決定


不停生小孩,極可能是顧太太馭夫術的一面,她的價值觀就是在說,有男娃就有家庭地位。偉民傑民的降生,太有可能是這種重男輕女思想的集中展現。作為一個讀書人,顧爸也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他的早死導致顧家沒有經濟來源,未成年的曼璐選擇做舞女,為家庭獻祭。


兩姐妹的悲劇根源,說到底還是有對不靠譜的父母。


事實上,曼楨曼璐的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解讀《半生緣》:避免曼璐的悲劇,只需她媽做好一個決定


這需要顧太太發揮主心骨作用,帶領顧家離開上海,搬回老家六安。


顧家在六安生活,日子會緊張一些,但值得一去。


首先,顧家在六安是有房子和田產。在六安生活,不用像上海那樣付租金,田產也可以養家餬口——即便顧家沒有成熟的勞動力,他們可以出租收租子。


其次,顧太太可以找份女工的工作。有人說,她要照看顧老太太——但顧老太太生活自理能力還是可以的。


解讀《半生緣》:避免曼璐的悲劇,只需她媽做好一個決定


她可以承擔照看小孩的責任。


我這樣推測,是根據顧太太的年齡進行的推測。顧先生去世後,曼璐未成年,應是17歲的樣子。


另外,曼璐是長女,顧先生去世後,滿打滿算,顧太太年齡在40歲左右。那麼, 顧太太的親媽也就60歲左右。


按照正常的身體標準,這個年齡是能夠照料小孩的。畢竟《半生緣》中也沒有說顧老太太身患重病。


曼璐繼續讀書,撐個一年半載,高中畢業就可以出來做事。更好的是,她能繼續保持和張豫瑾的婚約。


解讀《半生緣》:避免曼璐的悲劇,只需她媽做好一個決定


張愛玲說顧家的孩子多,曼楨下面還有偉民傑民和一個面目模糊的小妹妹。


其實,各種弟弟妹妹,算不得顧家的困境。


我閱讀多次《半生緣》,才發現偉民的存在沒啥問題,傑民和小妹妹是有問題的。


顧爸去世時,曼楨當時14歲,曼楨與曼璐的年齡差3歲左右。


曼璐與張豫瑾是同歲,比他大三個月,張豫瑾去上海時,已經年過三十,這說明曼璐也是30+,就按照30來算,曼楨當時也有27歲了。這說明顧爸去世已經有十三四年了。


當時偉民是14歲的樣子,是靠譜的,可是傑民是七八歲的小孩,這本身是有問題的。


解讀《半生緣》:避免曼璐的悲劇,只需她媽做好一個決定


畢竟顧爸不可能在死後借屍還魂生小孩。


張愛玲又加了個沒啥存在感的妹妹,實在想不明白她的數學怎麼這樣差。


顧太太回六安,過一段自己動手的緊巴日子,保護曼璐的愛情,顧家的日子才有變好的可能。


可惜啊,她是個昏聵無能的中年婦女,心安理得接受曼璐的獻祭,默許曼璐把曼楨拉下水。原本良善的曼璐,變成惡毒少婦,堅強樂觀的曼楨逐漸宿命,獨自咀嚼著昏暗的人生。


解讀《半生緣》:避免曼璐的悲劇,只需她媽做好一個決定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有一腔熱血樂觀向上,以為自己可以改變世界。後來發現,不被世界改變,就相當了不起。


然而,“比起外界的力量,我們人是多麼小,多麼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