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小時候到外公家玩,外公總愛帶我到魚珠碼頭看“海”。那時的我,對“海”那邊的長洲島充滿了好奇,總希望外公能帶我搭一次渡輪過去看看。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但是,直到在大學城讀大學後,我才踏上了這個曾經讓我感到好奇的地方。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長洲島與大學城真的很近,只有一座赤坎橋的距離。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所以那個時候,很多次的班級活動、社團活動,都會選在長洲島上的金星農莊,通過野炊、“煮飯仔”來增進大家的同學感情。

或在某個沒課的下午,會約上室友、或學校社團的小夥伴,踩著單車,在島到處逛,然後再吃個煲仔飯。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多少次來長洲,是因為一碗煲仔飯-

“踩車去長洲食煲仔飯咯~”

“好啊,我問下隔離宿舍去唔去~”

很多次去長洲,都是為了去吃煲仔飯。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那時候沒有什麼網紅店的概念,我們也不知道這家林記煲仔飯會這麼受歡迎,可能是吃厭了大學城的東西吧。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畢業後過了那麼多年,每次去長洲島,總會來幫襯這裡一下,大概是想找回從前的那種味道,算是一種情懷吧。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每份煲仔飯都會送一碗十分足料的例湯,這方面,這麼多年來都沒有變過。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20-25元之間的價格,其實跟外面的煲仔飯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但是卻更夠火候、更入味。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輕輕一刮,就能刮出一大片的香脆的飯焦。輕輕一嚼,飯的焦香伴著肉香充斥了整個口腔。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加2元還可以加個蛋。把蛋打在飯面上,利用煲仔飯的餘熱使之熟透,同時讓蛋黃蛋液滲入米飯之間,使飯的香味提升。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我每次來,都會點這個臘味排骨煲仔飯,因為它的臘鴨腿,真的很大塊。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林記煲仔飯地址:長洲島金洲北路547號(金洲北路店);湧口直街4號101(深井店)

人均:26元

長洲島當然不止煲仔飯,還有開了20多年的冰室、30年老字號的金峰樓、以及一些說不上名字的小店......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金峰樓地址:長洲島長江路1號

人均:55元

在這個島上,總會有一種味道,讓來過這裡的人,魂牽夢繞。

-多少人來長洲,是因為黃埔軍校-

說起廣州黃埔的長洲島,很多人都會想到島上的黃埔軍校。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這座軍校舊址的校門,在我們讀書時的歷史課本中就出現過。如今,這裡成為了遊客們拍照打卡的地方。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遊客之中,不乏滿頭銀髮的長者。或許很多人來看的是熱鬧,而他們更多的是在看歷史。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1938年,這裡曾被炸燬;1984年,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建館;1996年,校本部按照“原位置、原尺寸、原面貌”復原。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儘管只是原面貌復原,但這裡的一磚一瓦,每個房間,都像在給我們講述著那一段歷史中更多的細節。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除校本部與軍校正門,黃埔軍校舊址的紀念建築還包括孫總理紀念館、孫總理紀念碑、東征烈士墓等。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孫總理紀念室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孫總理紀念碑

不止黃埔軍校,長洲島上的革命歷史文物如星羅棋佈,烈士墓、紀念碑、炮臺...那個烽火連天的歲月早已遠去,而留下來的這些,供後人憑弔的同時,也在告訴後人,這片土地的安寧祥和來之不易。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這裡是能讓時間減速的地方-

從前,長洲島很孤獨,人們只能通過渡輪才能來到這裡,生活過得不緊不慢的。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後來,人們可以經過大學城,從陸路來到這裡。但它依舊保持著遺世獨立的姿態,靜靜地看著這座城、以及周邊翻天覆地的變化。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不遠處的船廠正在熱火朝天地造著船,而在一河之隔的地方,人們在悠閒地垂釣。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相比關心釣沒釣到魚,他們好像更享受釣魚過程中的閒聊時光。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在某個午後,深井村的阿姨們會在遊客必經的道路上,不緊不慢地推銷自家種的果蔬。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走進靜謐的深井村,走進深巷之中,發現一座嶺南古村落的魅力。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斜陽的餘暉灑落到村裡的巷子中,讓村子多了一絲安逸的舒適感。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村中的巷子都是窄窄的,但在某個轉角,你可能會看到一個大池塘。這大概就是《桃花源記》裡說的“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而這裡也與《桃花源記》裡描述的場景也極為相似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很多人知道深井燒鵝,卻不知道深井村;很多人來長洲,也不會特地進村裡走走。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不過正因為這樣,深井村才不會被過多地打擾,從而保持著它原有的模樣。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但是沒有東西是一成不變的,哪怕是“走得很慢”的長洲島。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島上的旅遊大巴越來越多,去黃埔軍校、辛亥革命紀念館的遊客越來越多...

將來,地鐵7號線還會在這個島上設深井站、長洲站,前來旅遊的人還會越來越多...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不知道未來的長洲島會變成什麼樣,只是希望將來的長洲,能繼續“走慢一點”。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這個“走得很快”的城市,總是需要一個地方,讓人能“慢慢走”。

活在畫中的黃埔長洲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