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比賽中,首發的地位大於第六人嗎?為什麼有的球星必須要首發?

月下夜想曲4


一、首發的地位未必大於第六人

這一點很容易理解,首發五人並非進攻最強的五人。球隊是一個整體,有人善於進攻,有人善於防守,有人善於助攻,如果首發都是同樣的得分手,球不夠分,整體效果反而不好。第六人往往是個人進攻能力強的球員,這樣可以從替補席給予球隊火力支撐,又不用首發佔據其他球星的球權,影響整體效果。曾經馬刺鮑文是首發,吉諾比利是替補,你不能認為鮑文個人實力就比吉諾比利強,只是功能不同。

田忌賽馬的道理在NBA也是如此,如果我隊替補陣容中有一名個人能力非常強,足以充當首發的球員,那降維打擊效果很好。歷史上著名的第六人吉諾比利、克勞福德,現役的克拉克森、路威、哈雷爾都是個中好手。他們個人實力足以充當首發,但首發已有多名球星,且更具分量,級別更高的球星。因此他們充當替補第六人,更能發揮他們實力和價值。

二、有些人還真未必適合打首發

也有這種情況,就是某個球員在打第六人時就是比打首發更好。本賽季76人隊富爾坎-科爾克馬茲替補出場爆發了幾場,球迷就說該讓他打首發。後來球隊首發傷病增多,就讓他打了首發,但首發時的表現不如他打替補時。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有些球員實力真的不適合首發,首發意味著你有更多的時間調整,意味著你必須更加註重整體,意味著你要面對對方更強大的五人組,意味著你要平衡自己出手和其他球星的出手,這並不簡單。有些球員的實力如果刻意拔高到首發,很難支撐更多出場時間、更強的防守壓力,往往表現還不如打替補的時候。上去面對的也是對方替補陣容,壓力更小,打法更簡單,充分發揮自己實力掄起來就是。哈登很好地適應了從超級第六人到球隊老大的轉變,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哈登,絕大多數第六人是充當不了首發壓力的,更別說成為球隊核心。只有很少部分特別強的第六人確實有首發實力,但是沒有巨星實力,也成長不到巨星,反而打第六人會有更好地發揮。

三、首發對於很多球星來說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比如曾經的艾弗森、安東尼,他們的生涯晚期實力下降,被球隊要求打替補。但是作為曾經的超級巨星,打替補意味著徹底放棄了以前的自己,這對於巨星來說是很難接受的。不必苛責,哪怕我們普通人,也是如此。比如你曾經是公司功臣,重要的領導。但年齡增長,你不再年輕,思維跟不上時代。公司開除了你,或者把你降到普通員工。你會接受嗎?不管社會都殘酷,從心理上,不願接受對不對?如果還徵求你意見,問你願不願意,你會願意嗎?

NBA是殘酷的商業聯盟,更是籃球競技體育的最高舞臺。一旦你從球星變成了替補,你想再回到過去是不可能的了。你在球隊裡的地位也急轉直下,拿多少工資,有什麼樣的球隊地位,都與之相關。卡特曾經也是聯盟一線球星,但他的晚期接受打替補。因為他的實力和地位不如科比、鄧肯、諾維斯基,你能想象科比打替補嗎?不可能的,如果有那一天,科比肯定提前退役了。詹姆斯也不可能打替補的,這是巨星的身份。那你問卡特接受了開心嗎?我並不覺得,那只是無奈的選擇,因為他更想打比賽。你看他本賽季最後一場比賽打完接受採訪說的,我很多時候只能在替補席末端看著比賽……話裡,是歲月,是傷感,是無奈。如果可以,誰不想首發出場?

結語

首發還是第六人,都是球隊重要的角色。哪怕普通替補,也是球隊的一份子,也都在為這個團體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每個球員都有不同的定位,能夠在最高的舞臺展示自己,已經是巨大的成功了。很多時候,生活是無奈。除了接受,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那個位置做好自己,發光發熱。


就像那朵玫瑰一樣。

  •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得到你的認可支持,有不同觀點也歡迎交流。


信徒有點夢


先回答第1個問題,首發的地位並不一定都是穩壓第6人的,因為在聯盟裡出現過很多優秀第6人的球員。比如現在的火箭和現在哈登當年就是從第1輪打起,如今路易斯威廉姆斯施羅德等球員都是替補席上的一把好手,他們之所以比首發更重要是因為他們有著出眾的實力。而不打首發是為了球隊資源合理的分配。



就以當年哈登為例,哈登打不上首發並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雷霆首發已經就有了杜蘭特和維斯布魯克兩個持球進攻大神。如果哈登在場的話,那麼場比賽場上一個籃球就顯得不夠分配,所以讓哈登在替補機上才是更好的選擇。再回答第2個問題,有些球員的確是必須要首發的,這裡著重從影響力和防守兩個角度上講。影響力是因為這個球員在球隊有著極高的威望,比如詹姆斯字母哥這樣的球隊當家,你讓他們打替補,球迷絕對不會同意。另外一個角度就是防守,一般來說,聯盟的首發陣容裡都會有防守出色的球員。比如湖人隊的丹尼格林,雄鹿的馬修斯這些人雖然實力不算很優秀,但是防守水平不低。他們在場上只需要做兩件事,一個是把空位投籃投進,一個就是盯防對方的進攻核心。因為自己球隊的老大不可能把精力都放在防守上,要專心進攻,所以這些球員的意義就是防守。

在籃球場上無論是首發也好還是替補也好,他們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同心協力才能贏下比賽的勝利。


迴環體育


籃球比賽中,首發的地位是不一定大於第六人的!球星必須首發往往是地位的象徵!

第六人多是“假替補”

每支球隊都有先發五虎,除了之外替補席上還會坐著一個得分或助攻能力優秀的球員,我們稱之為第六人,第六人可以為球隊在首發休息的時候提供穩定的支持,保證球隊的平穩輪轉!因此第六人一般不會強於先發球員的!凡事總有例外,聯盟中有不少球隊都有自己的“假替補”,像前獨行俠隊的賈森特里、湖人雙冠時期的奧多姆、馬刺王朝時期的吉諾比利、勇士五小時期的伊戈達拉、今年快船雙星時期的哈雷爾和歷史攻擊火力最強的第六人克勞福德,這些第六人無疑都具有首發的能力,地位上也高於個別首發,他們甘於充當此角色往往都是球隊的戰術安排,類似於中國的“田忌賽馬”。不僅如此,他們在球隊致勝的關鍵時刻也都會被留在場上,與隊友共創佳績。

球星首發是地位的象徵,也是尊嚴的所在

目前聯盟中的全明星除了上述一些超級第六人外,多是球隊首發,這是他們地位的象徵,也是個人的尊嚴所在。詹姆斯生涯參加過1258場比賽,只有一場替補;杜蘭特生涯參加過849場比賽,全部首發;保羅參加過1013場比賽,全部首發;鄧肯生涯參加過1392場比賽,只要3場替補。這些都是球隊老大的待遇,地位上一定要凸顯,尊嚴上一定要保證,不然的話你一個超級巨星混在替補陣容裡在對方的替補頭上刷數據,說得過去嗎?除此以外,進入了球隊首發,薪金要求上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一日三球


首發的地位大於第六人嗎?

如果只討論“地位”的話,顯然是大於的,首發就是首發,替補始終是替補(100元始終大於50元),不管是假首發,還是怎樣,在“地位”上就是要大於替補。

如果討論的是“能力”和“作用”,那麼不見得首發球員的地位大於第六人,這點應該能夠理解,快船第六人路威的作用就要比一些首發球員大,從數據上就可得知,場均能夠拿到18.7分分,是球隊的第三得分點,替補哈勒爾場均18.6分,球隊第四得分點,路威和哈勒爾對球隊的貢獻顯然要比首發的貝弗利,祖巴茨大。

畢竟有時候球隊的戰術還專門給第六人設定,其目的就是為了在輪換陣容追分或者拉開比分,快船的替補在某些球隊來講,完全是首發級別的,所以從能力作用上看,首發和替補之間的地位就不那麼明顯了。

為什麼有的球星必須首發?

這個也要分兩種,一種是已經在其他證明過自己的球員,比如說歐文,歐文年少成名,總冠軍級別的球員,若讓歐文打替補,肯定是行不通的,即便歐文與球隊的化學反應不好,也不可能讓他打替補。

另一種是在簽訂合同時,球隊已經答應該球員必須首發,白紙黑字已經寫在上面,即便球員表現不好,球隊也不敢貿然讓其打替補,除非雙方坐下來私下交流,方向達成一致,不然該球員有權舉報。


侃哥說球


首發的地位肯定不高於第六人,但是卻是有的球星會要求首發,這說明這個球星的實力一般,或者是首發有利於他的發揮,因此在與球隊簽訂合同時,球員才會要求獲得首發的位置。


籃球比賽中,首發球員的地位並不一定高於第六人。在很多比賽中,有的球員就只是一個偽首發,雖然是先發出場,但是上場時間只有十分鐘左右,而球隊的第六人雖然是替補登場,但是上場時間卻達到了30分鐘,從上場時間來蘭就可以看出有的第六人的地位是高於首發隊員的,典型的代表就是路威、吉諾比利和曾經的克勞福德。



既然第六人的地位一樣很高,那球員為何要求首發呢?要求首發的球員不僅僅要求先發上場,應該還有上場時間的要求,這樣才能保證一定的上場時間。而上場時間充足後,那他們有機會獲得不錯的數據,同時也能讓教練組為他們設計相應的戰術,所以他們才會有一定的表現機會,然後才能獲得下一份合同。

要求首發的球星都不是真正的巨星,而是一些二線球星。像詹姆斯、濃眉和杜蘭特這樣的超級巨星,他們在與球隊簽約時不可能要求首發,因為球隊肯定會安排他們進入首發陣容。所以只有一些實力不足的巨星才會要求先發,如果在合同中有先發的要求,那就說明這些球員的實力並不會引起球多的太多重視。

球員實力才能決定球員上場時間的多少,當球員能力得到認可後,不僅會進入首發,而且還會有多支球隊為他送上報價合同,即使成為球隊第六人,也是球隊的核心球員。如果球員實力不足,即使能夠按照要求進入首發,但是當合同結束後,這位球員也會被送走。


青蛙侃球


可以從幾點理解:

從最低需求角度來看,先不說上場時間有多少,既然是首發,那就肯定有了上場時間,有了這一項保障才會有更高的追求機會。

另外就影響力而言,一支球隊的首發可以說是球隊的基石,或者說是未來的一部分,特別是對本球隊球迷來說,球隊的首發球員就是球隊的門面,會投來更多關注的目光。

對球員來說,一方面,可以想象的是,球賽開場是一場球最讓人矚目的時刻之一,能在這樣的時刻享受著目光,心理上會有極大的滿足。另一方面,首發球員的合同或者未來的可能空間普遍比其他球員要好很多,動不動就是頂薪,這可是關切到收入這個切身利益的啊,誰會不重視?既然有這個實力,那就必須有這個首發的要求了。

第六人固然也很重要,甚至有些球隊第六人的上場時間比首發要多,比如NBA現役最佳第六人常客路易斯威廉姆斯(就是簽約匹克的那個路威)的場均上場時間比有些首發球員還要多。雖然如此,但其影響力和球隊地位也是大打折扣的,從其職業生涯輾轉幾隻球隊的奔波中就能看出來。

再比如拿火箭時期的洛瑞和現在猛龍時期的洛瑞一對比,第六人或者替補的地位和首發的地位那就不可同日而言了。

綜上所述,首發的地位確實是高於第六人的,球星有要求首發地位的底氣也就當然會做這樣的要求了。


籃球與鞋


首發的價值肯定大於第六人,就像全班第一名的紙面分數肯定高於第六名是一個道理。籃球比賽打好開局很重要,否則上來就挖個20分大坑太難填平了,所以首發陣容一般都是主力。其次,球星不首發,難道花了大價錢買來是為了看飲水機?觀眾看的不就球星嘛。


六朝散人


首先來說,在籃球比賽中,首發的地位不一定會高於第六人。因為球隊教練組確定首發名單是需要經過多方面考慮的,比如戰術設置,傷病情況,球員能力等等。下面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說明。

1、我們最為熟悉的歷史最佳第六人之一—馬刺隊的名宿馬努-吉諾比利。身為馬刺三駕馬車GDP組合之一的超級巨星,卻甘願擔任馬刺第六人的位置十幾年,除了他本身的偉大和主教練波波維奇的勸說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為了球隊戰術。在吉諾比利剛在馬刺打球的那幾個賽季,曾經做過首發球員,但後來波波維奇發現,如果把他放進替補席,做球隊的第六人,就會使球隊的戰術打法更為靈活,首發和替補也不會出現斷層現象,再比賽的過程中不管是首發還是替補在場,球隊都會充滿活力,所以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馬努作為第六人幫助馬刺奪得了4次總冠軍,堪稱歷史最佳第六人,也從來沒人說過因為他是第六人,所以地位就比首發低。

同樣的還有雷霆時期的詹姆斯-哈登,快船的路-威廉姆斯等等。

至於說為什麼有的球星一定要求首發,我覺得主要是因為心態和性格問題。大家都知道,球員入場儀式的時候主隊會有介紹儀式,替補球員一般都會一筆帶過,只有五個首發會得到隆重的介紹,很多球員會很在意這樣的榮譽。

還有就是有些球員過於自負,覺得自己的實力就應該得到首發的位置,比如以前的迪昂-維特斯。




月下秋霧


對於籃球比賽中,首發與第六人的問題,首先大家都希望有一個曝光度,首發就可以滿足這樣一個條件,為他以後籤一個大合同也是很有幫助的,畢竟都是為了養家餬口,地位固然重要,但是最終是還是要回到生活當中。

首發的地位相對來說是大於球隊第六的,但是得分缺卻不一定比第六人高,作為球隊的教練,肯定是希望球隊首發在休息的時候有人能夠扛起球隊的得分重任,發展均衡。但是球星他的一個金錢是有了,就會在乎他的一個地位,就像艾佛森說過一樣:你見過得分王當替補的嗎?你見過全明星首發當替補的嗎?你見過Mvp當替補的嗎?



廈門萌心


首發是否重要,對球隊和球員來說,答案完全不同。

對球隊來說,首發沒有那麼重要。希臘名帥揚納基斯曾經在一屆歐錦賽的記者發佈會上說,首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比賽最後時刻誰在球場上。籃球比賽,並不是看誰最早得分,而是看誰最終得分超過對手,因此比賽最後時刻才最冠軍。很多教練為了贏得最終勝利,喜歡採用田忌賽馬的策略,往往把最好的球員放到比賽最後幾分鐘決勝。最典型的例子是當年希臘得分手撕潘諾里斯以及馬刺第六人吉諾比利。無論希臘主帥揚納基斯還是馬刺教頭波波維奇,都把最好的牌留到最後,往往也能笑到最後。

對球員來說,首發對個人發展非常重要。特別是在NBA、CBA等職業聯賽中,首發不僅是一種主力的身份象徵,更是拿到大合同的談判籌碼。所以,無論球員本人還是經紀人都不會輕易接受替補角色,只要有機會就一定要首發。“甜瓜”安東尼曾經連續1054場首發,僅次於尤因保持的1122場NBA記錄,即使進入職業生涯末年加盟開拓也會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