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鄭美食記——就差和老友一起“恰火鍋”

心心念的水煎包今天第一次吃到嘴裡,擀麵皮好久沒吃過了,今天也是第一次吃。兩樣小吃,都讓我開心不已。

擀麵皮

一零年在焦作唸書,剛去這座城市,沒什麼好感。在這裡我認識了好哥們兒,焦作土著“翔”,長垣人“飛”,山東人“犢子”。都是年輕小夥,精神的很。

來鄭美食記——就差和老友一起“恰火鍋”


我知道長垣是廚師之鄉是因為飛。這貨偶爾會在吃飯的時候吹噓,他們長垣廚師多麼多麼厲害。可惜的是,他不會做飯。“犢子”是我們給他起的外號,山東大漢他不是,“壯漢”倒挺像(身高不足)。人很憨厚,不拘小節。印象最深的還是焦作土著翔,所有關於焦作好吃的,好玩的,似乎都是他領著我們去體會的,擀麵皮就是其中之一。

來鄭美食記——就差和老友一起“恰火鍋”


都是窮學生,沒什麼錢,這種市井小吃很對我們的胃口。他帶我們第一次吃的擀麵皮好像叫“二胖擀麵皮”,剛吃我就就覺得:這不是涼皮嗎?但口感比涼皮更筋道而已。我個人最喜歡吃麵,後來吃的少。每次我們幾個一起吃飯。翔總是要一份擀麵皮,配合白吉饃。用他的話說,叫家鄉特產美味,恁不懂。

來鄭美食記——就差和老友一起“恰火鍋”


時隔多年,今天吃的這份擀麵皮。麵皮雖然也是機器製作,但味道不錯,尤其是其中的麵筋塊,筋道彈牙,吃起來真是帶勁。讓我想起了上學時期曾經一起吃過的擀麵皮。因為阿翔,我還一直以為擀麵皮是焦作特色。店裡沒有賣白吉饃,也沒有其他餅子之類的食物,遺憾。

不知道阿翔研究生唸完去重慶這幾年過得如何。這麼久都沒聯繫,寫完我就問問他過得咋樣。

水煎包

水煎包配什麼最好吃?不是粥,不是稀飯,不是豆漿。沒錯,還是河南早餐的經典王者——胡辣湯!

來鄭美食記——就差和老友一起“恰火鍋”


胡辣湯配水煎包,我認為無可超越。比油饃頭、油餅、包子之類的都好吃。唯一能跟它匹敵的,估計也只有肉盒了吧!

來鄭美食記——就差和老友一起“恰火鍋”

看這水煎包煎的,功夫到不到,一看就知道!

水煎包兼有包子和油條的特色,有菜有油,製作方法又煎又蒸又煮……水煎包內的菜可肉可素。不受四季時令限制,啥都可以摻,以韭菜粉條為佳。

新冠疫情以來,多少吃貨夢寐以求的胡辣湯早餐已經實現,我的水煎包心願也在今早得以圓滿。

就差和曾經的老友“恰火鍋”了。

來鄭美食記——就差和老友一起“恰火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