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身上的臭氣,能在十步開外就叫人噁心得作嘔,為什麼不洗澡呢?

田慧雨


最初的歐洲人,譬如古希臘、古羅馬人是超級喜歡洗澡的,到了中世紀因為一個荒誕無稽的由頭,“洗澡”變成了“煉獄”,人們就畏懼洗澡了,有人一生就洗三次澡。

古希臘、古羅馬對於洗澡的態度

家中來了客人,不進客廳進浴室,是古希臘時期非常典型的民俗習慣。

古希臘人認為“水”是神聖的,有靈性的,在古希臘神話體系中,維納斯就是從水中誕生的。所以古希臘人崇尚沐浴,不僅有天天沐浴的習慣,而且形成以沐浴招待客人的風俗,誰家若是來了客人,首先為他準備的就是熱水浴。

古羅馬人三大喜好:雕刻、洗澡、上劇院。

古羅馬人比起古希臘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古羅馬喜歡“團洗”,所以他們建了數千座的公共澡堂,其中羅馬城中就有將近1000個澡堂,可以說是“十步一澡堂,片塵不沾身”。而且澡堂是公益性質的,不收費,就算在裡面待一天沒人管你。

最牛的是人家的澡堂是男女混浴的,非常開放,也非常單純,“水”就好像見證者似的。

羅馬澡堂中毒事件和歐洲的黑死病

後來發生了兩件事,直接導致了“洗澡”這一件喜大普奔的事變成了煉獄般的磨難,在歐洲中世紀中被人冠之以“萬病之源”。

1、黑死病事件:公元1347-1353年,黑死病在歐洲爆發。幾千萬人喪命,1/3的人口死亡,當然今天我們知道黑死病就是“鼠疫”。但是當時人們無法找出根源,只是看到愛洗澡的羅馬人老家死亡率極高,所以醫生把罪魁禍首推到了“洗澡”上面;

2、公共澡堂鉛中毒:古羅馬公共澡堂的水管大多是拿鉛做的,久而久之,鉛鏽混進了水中,很多人因此中了鉛毒。醫生找不到病毒根源,只好把罪過推到了洗澡上面。為此他們還自作自的研發出一套“高深”理論:人皮膚上的毛孔在遇到熱水時會張開,黑死病和細菌病毒順著毛孔進去,就中毒死掉了。

所以無論官方還是宗教勢力、亦或者白衣天使都在極力的推崇“洗澡是罪惡的源頭”一說,鼓吹老百姓不洗澡,否則就容易喪命。你想啊,老百姓為了活命,什麼做不出來。不就是不洗澡嘛,有什麼大不了的,所以“不洗澡、洗的少”成為了中世紀全歐洲一種攀比之風。

不洗澡有多極端

當時歐洲興起一種因“不洗澡”而封神的民俗。

聖亞伯拉罕閣下堅持了50年不洗臉、不洗腳,最終封聖;

聖西蒙先生受傷,任憑傷口上蠕蟲蠕動,也拒不用水清洗,最後終於熬死了自己;

當時懲罰犯人或者治療精神病人,都是一句話:拖下去,沐浴洗澡;

英女皇伊麗莎白一世,每個月洗一次澡,太頻繁,被世人嘲笑說有“潔癖”。

美女尚且如此,更遑論有“太陽王”之稱的路易十四。路易十四一年洗一次澡,身上惡臭難聞,他最寵愛的情婦曾經在回憶錄中直截了當的說過:

路易十四身上的臭氣能在十步開外就叫人噁心得作嘔。

所以路易十四這樣一個不洗澡的男人,也是基於當時的風俗而醞釀的奇男子。

現在我們談起中世紀的歐洲總是避不開兩個字:黑暗。從對“水”的恐懼,以及對“不洗澡”的追捧中,可見一斑。這僅是中世紀歐洲社會的一個縮影,其他更黑暗的風俗譬如“天降糞便”等之流對比“不洗澡”更是令人嘖嘖稱奇。可見,文化和文明是多麼的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