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熬職場》:薛神醫的理性跨界

金庸小說居然可以這麼讀?!犀利解讀江湖人物,深度剖析職場智慧,像武俠小說一樣有趣,像職場指南一樣有料!


《笑熬職場》:薛神醫的理性跨界


跨界是一件非常拉風的事情,古往今來,有本事且有錢有閒的人都喜歡玩這個。

看著人家跨界後在各種不相干的領域裡玩得風生水起,或賺名聲或賺錢財,很羨慕不是嗎?金庸小說中,桃花島主黃藥師(《射鵰英雄傳》中的人物)就是個跨界高手,除了武功高,在琴棋書畫、醫卜星相等諸多方面都達到了專業級別。

跨界本身是好事情,但在現實中它最大的阻礙就是大家常說的要“專注做一件事情”。跟黃藥師齊名的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等人,基本上都不怎麼熱衷於跨界,一輩子紮紮實實在武學界不斷突破自己。就像現代企業裡,有的企業會在各個領域大膽嘗試,哪裡熱門就跨界做什麼;而有的企業則在幾十年裡只專注一件事,要麼做熱水器,要麼做空調,跨界的事情他們不玩。

小說中,像郭靖(《射鵰英雄傳》中的人物)這樣的武林高手,雖然武功不錯,人品不錯,但才華相對有限,所以,他一輩子只是踏踏實實去奔一個目標,他再明白不過:一生中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自己能達到的極致,其實就已經是人生大贏家了。哪裡有時間和本事再在其他領域發展?又哪裡一定需要成為跨界高手?

所以,不管在哪個次元裡,跨界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按正常的理解,跨界時兩個領域之間的跨度越大,難度通常就越大。武林高手中,黃藥師是少有的天賦異稟者,他不但熱衷跨界,而且跨度特別大,樣樣都做到了極致,這對我們普通人跨界來說完全沒有參考價值,因為灌再多的雞湯也不能把我們培養成黃藥師,也不能提高我們盲目跨界的成功率。

《笑熬職場》:薛神醫的理性跨界

理性的人跨界如果一直保持理性的話,那麼在跨界這種大事上也會非常謹慎。《天龍八部》裡的跨界醫生——薛神醫就是一個代表。薛神醫醫術了得,如果某種疾病他說治不了,那基本全天下就沒人能治了。這種牛人通常精力、智力超越常人,所以他並不甘於只做一名醫生,跨界意識非常強烈。

薛神醫在小說中只是個十八線的小配角,沒有主角光環,所以他的跨界都是紮紮實實花費時間和精力來慢慢實現的。有一點我們得知道,薛神醫的智商非常高,據說他在做醫學生的時候就是個學霸,幾乎毫不費力就掌握了醫學專業知識;做醫生後也是舉重若輕,江湖上幾乎沒有難得住他的疑難病症,於是他就把更多時間“浪費”在了自己喜歡的事情上——跨界學武功。想想這是多麼自在、多麼令人嚮往的一種人生態度啊。一個醫生想跨界成為武林高手,看起來二者之間橫著一道銀河,挺不容易的。

薛神醫可不是盲目跟風趕時髦的人,他有智商加持,而且理性思維也隨時在線,他把跨界這件事情當成了一個系統工程來做。他首先安排好時間、精力向跨界的新領域學習。薛神醫的職業決定了他有很好的社會資源——他跟很多武林高手有交集,“他愛和江湖上的朋友結交,給人治了病,往往向對方請教一兩招武功。對方感念他活命之恩,傳授時自然決不藏私,教他的都是自己最得意的功夫。”這樣,他在學武功上有很大便利,跨界的成功率就大大提升了。

其次,薛神醫還有一樣大本事——社會活動能力,這一能力將他的資源完美地融合起來,推動了他的跨界。有一個小故事可以說明薛神醫在武學界其實也已經混得如魚得水了。有一次,他用自己的社會影響力為師父、師祖辦事,廣撒英雄帖,還在各種江湖媒體上做宣傳,然後舉辦了一場武林超大型聚會。這個活動他本人幾乎沒花一分錢,因為他拉到了贊助商:中原的兩位土豪兄弟免費提供場地、提供酒水等,還負責提供了英雄帖的設計、印刷,僱用快遞小哥投遞英雄帖的人工費用。這個活動辦得怎麼樣呢?非常成功,規模之大,來賓之多,超乎贊助商的想象。

薛神醫醫術一流,武功究竟算不算一流,書上沒說,不好推測,但是武學界人士都是認可他的。所以,他最終實現了從醫學向武學的完美跨界,這大概得益於他的跨界規劃和善於整合資源的能力。

互聯網時代,跨界更是紅紅火火。那麼多的雞湯文都在鼓勵我們去跨界,這個詞剛火的時候,我認識的一位領導就在給員工瘋狂推薦相關圖書,後來他們公司裡所有人言必稱跨界。但跨界的事情最後怎麼樣了呢?據說只是他們公司的一時風潮而已,風潮一過,大家就不提了,因為沒有人做出明確的跨界計劃。想來跨界終究不是喊幾句口號,在短期內就可以輕易實現的。

大多數的跨界當然是動真格的,並不是為了圖個熱鬧或玩個開心,也不是蜻蜓點水玩個體驗就收手的。就像一家公司原本做房地產,突然跨界做金融,白花花的銀子投入了,無數股東期待著,在這樣的壓力下,跨界怎麼會只是玩一玩?對於個人而言,在某個領域熟悉得閉著眼睛都能幹好,突然跨界到新領域一試身手前,是不是得先問問自己對新領域有多少了解、有什麼樣的資源?

但凡理性尚存的人,自然就不會以成為一名跨界高手為目標。只有忽略自己的才能、時間、精力、資源的人,才會被跨界風潮吹得七葷八素,盲目地告訴自己:“衝呀!我要跨界,我也要像黃藥師那樣,除了是個武術名家,還能做專業音樂人、一流棋手。”成年人做任何事情都會考慮成本,跨界的事情如果成本和回報比例嚴重失調,就應該及早放棄。

《笑熬職場》:薛神醫的理性跨界

成年人即便有條件跨界,也多是往相近的領域去切入,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相對小,也比較容易出成績。就像薛神醫跨界,他不會像黃藥師一樣去研究琴棋書畫和醫卜星相,而是結合自己的興趣和資源,向武學界跨界。

不要看著人家禇時健跨界種橙子都能成就大生意,就想當然地認為我們隨便種個什麼水果也能成功。人生中的成功從來沒有“隨便”二字。別人看起來毫不費力做成的事情,也是背後付出巨大努力才換來的。

不是說跨界不好,當下的時代裡沒有跨界思維也是很可怕的,很多傳統領域和新興領域之間的距離在越變越小。不好的是盲目跟風,為跨界而跨界,沒有結合自己的優勢,也不能整合自己的資源。這樣的跨界,成功概率微乎其微。世界上從來都沒有無緣無故的跨界,所有成功的跨界都需要精心準備和各種充分條件。


《笑熬職場》:薛神醫的理性跨界


以上內容來源於南小橘《笑熬職場》節選:薛神醫的理性跨界

南小橘,外冷內熱的白羊座女子,自幼沉迷於紅樓和武俠,號稱“專業讀武俠二十年的業餘選手”。喜歡聽故事、寫故事,曾在各級刊物發表文字若干。文字比真人犀利,浪漫與豪情並存,混跡京城媒體出版圈,以筆為劍,笑熬職場江湖;以夢為馬,馳騁詩意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