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鑽運費空子,自買自退1622單獲差價19萬被判刑

“剁手黨”們網購時經常會有商家贈送運費險,保證了消費者在不滿意商品時退貨不用承擔運費。而實際行業運作中,存在退貨運費先由快遞員向快遞平臺報價後,平臺先行墊付給消費者之後再向賣家索取墊付運費的情況。這樣的操作本意是方便了消費者,但也給不法之徒留下了漏洞。江寧一個快遞員就利用這個規則,短短四個月時間瘋狂嘗試1622單,騙取運費19萬餘元。

2019年,江寧區某快遞公司快遞員李天就利用了退貨規則做起了“文章”。按照快遞行業相關規定,貨物運費可以用體積計算,也可以用重量計算。對一些商品,這兩種計算方法得出運費差距很大。比如尿不溼,雖然體積很大,但重量輕。李天想到,可以先以消費者的身份進行購物再退貨,並利用自己快遞員身份修改快遞平臺系統裡退貨賠償的運費,以體積計價實現退賠高額運費,而實際向快遞公司支付低的運費,賺取大額運費差價。

2019年3月,李天特意購買了可以無理由退貨並由賣家承擔運費的尿不溼。收到貨後李天便選擇退貨並寄件,用體積計算這單的運費為100元。自己接單後,他按照正常程序將訂單提交給賣家合作的快遞平臺公司。但在支付之前,利用快遞員的身份,在快遞公司後臺將計算運費的方式改成重量計算,運費為10元。快遞平臺公司將退貨運費直接打到了李天在平臺登記的賬號上,這樣,李天就賺取到90元的差價。嚐到甜頭的李天,一發不可收拾。在短短4個月內,用這種方式一共做了1622單,共騙取運費19萬餘元。

直到2019年7月該快遞平臺公司向商家索要先行墊付運費時,商家認為平臺索要的運費過多,經公司調查後發現與平臺合作的某快遞公司快遞員李天的收件記錄和運費有較大的差異導致案發。後該平臺已修補了這一計價漏洞。檢察機關審查認為,李天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構成詐騙罪,依法向江寧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2019年12月,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李天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六個月,罰金人民幣三萬元。(文中人物系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