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分診娘子軍 最美把關人



廊坊:分診娘子軍 最美把關人


“您好,請測一下體溫!”

“您兩週內有沒有發燒、感冒、咳嗽?”

“您兩週之內有沒有出過門或與外地來廊坊的人員有過接觸?”

“您接觸過發熱、肺炎的患者嗎?”

如果您近期來過廊坊市人民醫院,一定被問到過這幾個問題,而且,會被問過至少三次。或許,在疫情期間您已經習以為常;或許,您感覺有點煩;或許,您為她們的認真點過贊;也或許,您始終不曾在意過,有這樣一個群體,一個團隊,她們守在防疫阻擊戰的第一道關口,看似平凡的崗位,實則承擔著高風險而又繁瑣的工作,用自己的身軀守護著一方百姓的安康。她們就是市人民醫院門診分診護理團隊。

廊坊:分診娘子軍 最美把關人

正月二十九下午,分診護士葉迎新、錢瑛接到緊急通知,大年三十要去急診值守預檢分診。接到通知後,二人沒有絲毫遲疑,一大早就紛紛披掛上陣。他們拋下老人孩子,走出新年的歡愉,因為疫情就是命令,緊要關頭,必須舍小家,顧大家。

廊坊:分診娘子軍 最美把關人

疫情期間,門診分診的護士姐妹們個個爭當“巾幗英雄”,紛紛主動請纓,大家默默準備好了行李箱,隨時做好出發的準備。

廊坊:分診娘子軍 最美把關人

“我家二寶雖然還小,但有老媽照顧呢。”緱雪姣是全科第一個請戰的,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老二才2歲。在接到前往“隔離觀察點發熱隔離病區”的命令後,簡單收拾了行裝,不到三個小時就奔赴到戰場。現在已在發熱隔離病區堅守一月有餘。進入病區的第二天,緱雪姣出現了嚴重過敏現象,眼睛灼痛難忍,敷著冰袋才能勉強睜開,身上皮膚也愈發腫漲。護士長和科裡的姐妹得知後,想代替她去工作。但堅強的她說:“我不想當逃兵!況且這只是輕傷,輕傷不下火線!”就這樣,她硬是咬牙挺過來了。發熱隔離病區的工作每天十二個小時,忙忙碌碌,對於能幹的她也不算什麼;最難熬的是下班後的孤獨以及面對不同患者的情緒宣洩。有些發熱患者因為緊張、恐懼,抗拒被隔離,難免會有負面情緒,但活潑開朗的她用自己的熱情、耐心化解了患者的恐懼不安。緱雪姣的父親剛做完手術,母親也才出院不久,她把對家人的虧欠默默藏在心底,這應該是所有逆行者的共同心聲吧。

廊坊:分診娘子軍 最美把關人

張愛芳還有一年多就退休了,她是分診護士中年齡最大、資歷最老的,但是面對疫情,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她忍受著身體原因所帶來的不適,沒有任何退縮。有一次輪到她在一樓預檢分診值班,值班過程中必須時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對每一名進入門診樓的患者、家屬都要一一詢問流行病史、測體溫、還要為患者發放流調錶。隔著口罩、面屏,與患者溝通需要用盡力氣大聲喊話,中途還沒有休息的時間,對體力是個極大的考驗。下班時,大家看到張姐眼裡含著淚,還以為她是太累了,後來得知,她的愛人在回東北老家時遇到大雪封山,在寒冷的野外被困了四個多小時,情況非常危險,得知這個消息後她沒有時間去問候,依然保質保量地完成了當天的預檢分診工作,她知道守好“第一道門”的重要,她知道自己揹負的責任重於泰山。所有的惦記、牽掛和焦急在下班後才控制不住地爆發出來……

廊坊:分診娘子軍 最美把關人

疫情防控期間,分診護士們增加個人防護、診區消毒、測量體溫等環節,各個班次的上班時間都有所提前。輪到在一樓預檢分診值班,護士們六點半就要從家裡出發,換好工作服,做好防護,連接紅外線測溫儀......包括正式上崗前要去一次衛生間,忙碌的工作使他們根本顧不上這些,雖然值班時需要不斷說話,但不敢多喝一口水,所有工作要在7點半之前準備就緒。合理分工,高效率工作,高峰期患者排隊篩查時間控制在5分鐘之內。雖然工作強度大,但細節不容放鬆,看到哪位患者口罩戴的不規範,必須貼心指導一下;遇到哪位患者因體溫高懼怕去發熱門診,還要耐心解釋開導。一天下來,記不清和哪位患者說過哪些話,每每當他們特意返回來道謝時,才停下來去感受一下溫暖帶給自己的動力。

廊坊:分診娘子軍 最美把關人

都說門診分診的工作沒有難度,不親自來門診看一看,還真體會不到這個崗位的“技術含量”。特別是疫情期間,每個樓層的分診臺都成了最為關鍵的防疫“第二道關”。門診人流量大,各個分診臺的護士都當起了“偵察兵”,大家總結的經驗是“刨根問底、察言觀色”,特別是對呼吸科的患者,不能怕麻煩,每個人都要用體溫計測量體溫。護士們的耐心、細心得到了院領導及各科醫生的肯定。她們在抗疫過程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大家在辛苦的同時也很有成就感,覺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廊坊:分診娘子軍 最美把關人

門診分診護理團隊全體人員,認真篩查每位患者,默默堅守崗位,隔著口罩和麵屏,雖然看不清我們的樣子,但疫情不散,我們就一直是您和病毒之間的把“關”人,只要國家需要,我們就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勇士!

廊坊:分診娘子軍 最美把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