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花了多長時間才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cainiaopro


我記得我第一次踏入股市是在2006年末,2007年年頭吧,當時還是進入牛市的時候,也是我認識我師父的時候!我的師傅是A股成立第一天就進入股市的牛散,也是他教會了我長線價值投資,他也是我同學的爸爸!

我和大家一樣,雖然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師傅,但是我還是在剛開始的時候選擇了投機和短線頻繁交易,因為長線價值投資太枯燥,時間太長,並且一點沒有快進快出的快感,和看到盈利起飛的那種感覺!

於是在2007年 大牛市裡我小賺了一筆,可是沒多久就進入了2008年的熊市,不但把我的盈利全吃了,還虧了不少錢!好在那個時候資金不多,所以虧損額度完全可以接受!但是我的師傅卻一路鎖定盈利到熊市結束,這就是長線投資厲害的地方!!

所以從那以後我開始不斷學習長線價值投資,甚至學習,閱讀巴菲特的策略和觀點,而不是學習他的指標和技術!漸漸地我明白了股市漲跌的意義,週期的規律,已經制定了自己的投資策略!在2012-2014年的牛市裡,我在某創業板一隻股票上獲利豐厚,高位鎖定盈利換取了實體投資!奠定了自己成功投資的基礎!

那麼總結來看,我認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需要的是兩輪完整的牛熊市來建立起自己的交易系統;

  • 第一輪的完整牛熊是裡是讓你試錯和學習的,你可以虧!

  • 但是第二輪的完整牛熊市裡,你就必須不虧或者小賺,甚至建立起自己的投資模式和系統!

  • 那麼在第三輪的完整牛熊市裡,你才能有機會達到財富升級,資產翻翻的結果!

因此一個成功的投資者需要的是至少兩輪的完整牛熊市,時間上應該有10年左右的時間,如果順利的話,在第三輪的完整牛熊市裡就是你交易策略的驗證和成功!而我的交易策略就是利用A股有熊必有牛的週期性進行佈局和投資,在熊市底部區域逢低買入佈局,耐心地等待到牛市的到來獲利!

以這個為大前提,大策略,然後逐步完善,逐步改進,逐步優化!做到天價不買,地價不賣,不要企圖抓到最高價和最低價,吃中間一段已經很好了!

⭐點贊和關注⭐,更多財經背後的邏輯與你分享!


琅琊榜首張大仙


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自己具體什麼時候才找到這套穩定的盈利系統的!我幾年前接觸了黑馬王子張得一老師的量學理論,一進出學習就再也沒曾出來過。這套理論讓我真正的看到了旭光,並從虧損的泥潭中爬了出來。現在已經能夠持續穩定的盈利了!當然我不是隻用一套技術做單,我從接觸到王子老師的著作的第一天,我就知道這套理論才是我真正需要的!我買下了老師所有的著作,如飢似渴的學習起來!就讓當年參加高考似的夜以繼日的學習著!常人在股市中抓一個漲停是何其難,而黑馬王子老師和他的戰友們,還有他們的學員利用量學理論在股市中橫衝直闖,利用量柱擒漲停,利用量線捉漲停!他們有自已的漲停基因和漲停密碼,他們就是利用這些漲停基因和漲停密碼來伏擊漲停的!學員遍全國,股市中的高手幾乎沒有哪一個沒有學習過量學理論的!量學理論就是股海中的一盞明燈!解救了無數中國股市的散民朋友!今天我就介紹非常實用且勝率極高,盈利幅度特大的做單方法給大家!

那就是低調乾坤陽做單戰法!它是黑馬王子老師量學理論中極陰次陽戰法之一!何謂乾坤陽,就是能夠扭轉短期或者中長期趨勢的陽線!這個陽K線是一個轉折點,是扭轉乾坤的分界點。其理論基礎,一是量學理論的極陰次陰。二是美國一個投資大師混沌理論的底分型!現擴展一下知識面,混沌理論認為,市場運行的動力來自市場合力,能量永遠只會向阻力最小的方向運動。看似雜亂無章的股價,始終存在著一種看似相似的結構,這個結構決定了股價向阻力最小的方向運行的路徑。這種結構不僅可以被發現,而且可以被利用!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絕不會只是簡單的重複!預則立,不預則廢!既然這些結構可以被發現,又可以被利用,我們就應該去發現,並利用它從股市中賺錢!!股價連續幾天都下跌,而成交量卻一天低於一天,而突然某一天出現價格大漲三至五個點,而成交量卻沒放大,甚至還低於前一天的成交量,這個陽K線便是我們所需尋覓的低調乾坤陽!這樣的結構我們每天盤尾都能尋覓得到,而且還隨時買得進出!當天可以進過總資金的三分之一,如第二個交易日開盤時高開,仍可以加倉買進!這套交易策略我幾乎每週都在用!成功率,盈利額度都比較大!曾連續幾個月都得到軟件頒發的獎狀!今在此分享這個做單策略給大家,希望能真正幫到大家!




菲爾泰勒


我花了十幾年時間才找到適合自己的炒股操作方法

比如去年3月份見頂3288點(滬指見頂)時賣出所有股票休息了9個月 上個月又開始買入股票滿倉 預計春節後滬指見頂時再全部賣出

這就是適合我操作的炒股方法


大哥283281101


我是花了大概七八年才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剛入股市我是做短線的,我大概做過幾百次短線交易。當時以為自己很喜歡短線,可是後來慢慢發現自己並不適合短線。於是慢慢的持股時間越來越長,後來變成一二個月交易一次。這時看到了價值投資的書籍,對書中那些做長線的大師動不動幾十倍、上百倍的收益非常佩服。於是我就開始學習做長線。

我記得我最長的一次持股是持有銀行股,持有了二年多也沒有怎麼漲。後來實在是精神上受不了,就賣出了。我好時就隱約感覺到做長線也並不適合我。至少不適合我的性格。

慢慢的我意識到一個人用選擇什麼系統交易是與這個人的性格、經歷、認識等都有關係的。自己喜歡的交易系統並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

這時我回想起我上學時百戰百戰的一項運動摔跤,我想到類似摔跤一樣的交易方式應是自己最適合最舒服的交易。 於是我開始把我的交易方式向我的摔跤模式靠攏,漸漸的形成了適合自己性格特點和交易特長的交易系統。

運用這樣的系統最大的優點就是非常自信,在任何時候都知道自己應做什麼。最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反過來會影響自己的交易理念甚至人生信仰。


孟可的思想空間


我的交易經歷可能跟大多數人不太一樣。

我大學畢業直接進了一家食糖貿易企業做期貨,主要學習白糖基本面。沒錯,我就是以基本面入市的。這與很多人初期學習技術分析不太一樣。也並不是完全的基本面,在那工作的三年時間裡,我也自學了很多技術指標,但還是以白糖基本面為主的。

當我從那裡離開,就相當於離開了現貨的圈子。基本面就脫節了,我開始專攻技術分析。期間自己做交易,純技術做日內,結果爆倉。然後去機構做交易,也是技術,做波段也做統計套利,效果也算可以,給公司賺過錢。但是,總覺得缺少些什麼,我總是想探求價格波動的原因。但是,盤面只提供了信號,我確不明白其驅動因素是什麼。

然後,正好有一個機構缺少研究員。我又重回了基本面的懷抱,又把基本面研究撿起來了。正好單位有不同品種的研究員,我就跟他們學習其他品種基本面研究。那時候已經是我們做期貨交易的第6年了,相信有很多人6年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交易系統。而我還在選擇技術分析還是基本面。

到了第7年,我開始有了一套自己的交易體系,也不能說是交易系統吧。因為它四不像,我把基本面當做“過濾器”來使用,主要交易規則交給技術。當基本面和技術面共振的時候,我做起來就很順心,持倉也較為安穩。當基本面和技術面打架的時候,我會降低倉位,降低預期。由此,我更像是一個主觀交易者,並非量化交易員。

直到現在,我還在應用這套交易系統(算是交易系統吧)。不管了,我自己摸索出來的,我就認為它是。反正,我用起來還不錯。


交易有道


你花了多長時間才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其實每個人的接收能力不同,那麼尋找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時間也是不同的。

對我來說是因為找老師學習的所以要比正常的交易者要快一點,也就用了兩三年的時間。

最開始沒有接觸過期貨,之後開始做的時候自己又都不懂,就想自己琢磨著交易試試,但是結果不是很好,後來從朋友那裡知道了可以找老師學習,然後我果斷得報了培訓班,後來發現真的有效果,並且也發現了真正能夠穩定盈利。

不管是怎麼交易,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在交易中也是事半功倍的,或者是說能夠更快的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都要適合自己,這樣才能夠幫助自己穩定盈利。

對期貨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我會經常更新關於期貨的知識。


期貨小仙女sss


同樣是投資於股市,炒股我還在摸索中,只是對銀行股和其他金融股開始有一些思路,基金我比較有把握。

我是2003年開始買基金的,但是不懂那麼多,就是普通的一筆錢進行申購。但是到2004年的時候市場開始下跌,我的基金虧錢了。還好我在2004年年初的時候開始了基金定投,基金定投也是虧錢的。

不過我沒有急著把這些基金賣出去,定投的那些繼續每個月扣錢,市場繼續往下跌,到2005年的時候跌破了1000點,我的基金自然也虧了不少。

但是2005年的年底,股市開始上漲之後也漲得挺快的,因為我用基金定投的方式不斷的拉低了平均成本,所以我的基金很快就回本了,並且開始賺錢。看著基金賺錢,我又覺得太慢了,所以開了股票賬戶買股票,基金就繼續定投。

到2007年的三四月份,我的基金已經全部都翻倍了,我賣出了一部分。然後股市越漲越瘋狂,我的股票也賺了,而且比基金賺得多。

到2007年年底股票到達最高位之前,我把大部分基金都賣了出去,反而股票加了一點,接著迎來了那一輪大熊市股市飛流直下三千尺。還好我的基金已經大部分賣出去了,是賺了錢,有些甚至是三倍,但是我的股票就慘了,可能跟很多老股民,經歷是一樣的。

正是在這一輪從熊市,到牛市,再到熊市的過程當中,我開始掌握了基金的投資方式。一定要認認真真持續的定投,一定要在獲利達到自己的預期時賣出落袋為安。也在隨後的基金定投過程中,我不斷的積累經驗,繼續學會了怎樣評估每一支基金。(這也是財說得明白推出的基金評測系列這麼受歡迎的原因,真的是血與汗的經驗)

2008年年中開始了,我人生的第2輪定投,直到2015年的3月份贖回,再次實現了翻倍,平均年化收益率超過15%,這一次證實了我所總結出來的基金投資操作法則是行之有效的。

而在股票方面,2008年之後我還折騰了幾年,直到2011年我取消了股票賬戶,轉而開了港股賬戶。反而在幾年港股的投資中,我有一定的感悟,於是2014年9月份我重新開了A股賬戶,剛好在那一輪牛市開始的時候。

現在我買的股票主要目的是為了保持跟市場的接觸,同時對於銀行股相對有心得,畢竟一直在金融行業,所以對保險股也還算可以。

精力所限,未來我可能也不會再去想辦法研究股票的投資,既然我已經有了一套基金投資的規則,可以為我帶來不錯的收益,我會把我的資金主要用於基金投資,包括國內的公募基金和國外的公募基金。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財說得明白


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有些感同身受,基本上都是幾年時間吧,具體時間因人而異,也要看你做的是啥標的。

97年出國後,有個親屬在那邊就做交易,當時他還是委託瑞士一家銀行交易的,給我講了些相關知識,當時就很感興趣,又覺得槓桿交易風險有點高,也沒有親屬那樣有錢,就擱置了。

由於學的是偏宏觀的專業,留學期間,有了些資金,就開始玩交易了。當時幾乎把所有業餘時間都投入到交易和學習中了,整天呆在宿舍不出來,同樓層的人都納悶我天天都在忙啥。經濟系圖書館裡關於交易和金融書籍都被我讀了不少,又花了很多錢買了技術書籍(版權書真的很貴)。

後來又用了一款自編交易系統的軟件,只要把數據導入,再自行編制交易系統,隨後進行回測檢驗交易系統(近幾年國內主流軟件都有這個功能了)。當時自己就做了幾百套交易模型了,老是在做系統優化。那段時間人都有些神神叨叨的,在國外的論壇上還跟人交流心得。那段時間交易績效有好有壞,也經常預測行情,甚至賭行情。有過一週翻N倍的經歷,也爆倉過。有時候一週都不出門,到週末休市才出去走走。

交易市場的特殊性也讓人需要很久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因為老是想著找到更好的交易方法,當時還在網上跟做同好聊天,感覺多跟人交流能讓自己有突破的機會,到現在還是喜歡跟人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也是自我提升的過程。有次看著別人聊天內容,一人用的是突破法,用的是Joe Ross的方法,做的很成功,一下子讓我有了頓悟,就專研突破交易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總覺得波段交易更適合自己,又把風險管理當成重點,也算是有了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了,這期間持續了也是五六年吧,挺折磨人的。很多以前覺得適合自己的,都在不斷升級和變化,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只是擁有了適合自己的交易理念,交易系統嘛也需要持續升級。


銘記小談


和任何工作一樣,從入門到精通,都是通過實踐,失敗挫折後,分析原因,總結經驗,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再到理論,週而復始,螺旋上升,不斷提高的過程。炒股也是這樣,經過虧損,盈利的不到循環,從熊市到牛市,從牛市再到熊市,這樣的過程,而且還要學習相關知識,技術指標。我是非常重視技術指標的,好比我們學習時,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個道理是一樣,籠籠統統,股海也沉浮了將近二十年,只是從前年大趺見底以後,我才逐漸感悟到不少股道股經的。在這近一年到的折騰中,我始終幾乎滿倉。堅定認為股市向好,牛市一定會來的,我下載了有不同特色的幾個炒股軟件,同花順,通達信不同軟件的技術指標,對我很有啟發,我的通道技術,幫助我判頂抄底。判別行情的發展程度,是否進入牛市,還是正在進入牛市中,我的大週期均線的運用也很到位,是否進入牛再簡單的判別用年線指標,季線指標一看就明,另外我還總結出一條,復權圖標給士氣,不復權圖表找阻力,為什麼漲到某一個地方不漲了,用不復權圖表一看就明白了。我以前說過一句話在所有大均線上運行的大盤和個股是牛股,這次提復權不復權圖表都要看,也是沒有人提出過的,不過本人認為還是重要的,大盤當前牛勢十足,滬指也在追趕,牛市氣息愈來愈強烈,好多人期吩的調整未見,實際上除了主牛浪個股外,很多個股還是走調整的,現在的股票與大盤同步的有,節奏不同的也有,比以前一,二,一,同步走的是不一樣的,因此如何掌握還是要花些功夫的,通過一年左右的上漲調整我們這個大底是三大季度,四大季度都是一年的橫盤,因此這個底是鋼筋混凝土級別的,祝各位朋友們在牛市中收益多多,


wuxilp


2012年,我開始創業,選擇的行業是電商,當時開了天貓,淘寶,阿里。由於紅利期還沒結束,賣的非常好。

2014年,註冊了公司,建立了公司構架,逐步走上正規,然而就在這一年,我迷上了投資。回頭想想真的是命運使然。

和很多新手一樣,進坑之後,遇到的所有問題,都沒有躲過去,全部經歷過。

7個月時間,所有家財全部毀於一旦。但是,我不甘心,我覺得我必須得把所有錢再拿回來。從制定了這個目標開始,我就開始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過程不說了。。。

2014年10月---2017年10月,三年時間。經歷了種種艱難才建立了一個成體系的交易系統,之後又經歷了種種的系統優化,修復。。。途中也捨棄過很多交易系統,因為太複雜,當真正定下來這套系統之後,才發現,這就是個窗戶紙,桶開之後才發現真的是“大道至簡”。

隨著交易年限的增多,你會發現交易系統可以有很多,真正難的是還是執行力和心態。因為人性太複雜了。同一套交易系統,不同的人來用,收益一定不同。

我見過很多60多歲的大爺大媽,炒股幾十年,卻連門檻都沒摸到。這樣來看的話,還是很幸運了。

我覺得如果一個人想做成一件事,性格太重要了,如果你有做不成功誓不罷休的心態去找尋屬於自己的交易系統,持續的相信自己,那你一定可以成功。

祝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