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不及格,有可能逆襲嗎?

thfghfg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跟你說:想逆襲完全沒問題!!!

從你問這個問題來看,你應該還是很想學好數學,那我們暫時分兩種情況來說

1 如果你的數學基礎不行的話

我建議

1.要以課本為主,對課本中一些問題進行思考(通常很多概念的理解都可以通過課本的思考來鞏固)其次,還有課本後面一些探究都要弄清楚,對理解記憶知識點真的很有幫助

這裡我舉一個例子,在必修二中證明線面垂直的那一講,課本有提問:為什麼平面外一條直線垂直於平面內相交的兩條直線就可以垂直於整個平面??又怎麼說明垂直於平面內所有的直線呢?

這裡就值得思考了,一般學校都是按1,4,5,2的順序學的,那我們就可以利用必修

必修四中的基底來解決這個問題

兩條相交直線作為基底,不就可以用這兩個基底來表示這個平面內所有的直線了嘛?

很顯然,思考一下,對理解記憶知識點確實很有幫助

2.課本中的例題一定要弄清楚!不要看不起課本例題,這都是規範的解答過程,可以提供參考。對課本後面的習題也要掌握,很多高考題都有根據課本習題來改編,比如17年高考題16題根據必修二後面的一道習題為基礎變形而來,其實方法都是一樣的。

3.前面兩點都做好了,那你可以藉助一些資料來鞏固自己的知識,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做難題,做一些中等題就可以了

2.你有一定的數學基礎,只是不適應高中的節奏

這個時候你就要調整自己,儘快適應。

最後我要強調,千萬不要相信網課提分,很多網絡課程都會拿一些很老的例子來吹噓,說白了,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吹十幾年

加油,數學並不難,只要努力,總會有收穫


小小的9527


剛上高一,數學雖然不及格,但是不代表會永遠不及格,當然可以逆襲。

分享一例子,四年前我當班主任的時候帶過一個孩子,剛上高一的時候,每次數學考試,基本都徘徊在及格的邊緣,甚至好幾次都不及格,學習數學一直很吃力,高一下學期,快升高二的時候,這孩子開始慢慢發生了變化,最後到高考的時候數學成績考到了120分,上了一所一本學校。所以我印象一直很深刻。

從高一下學期開始,不知道是突然醒悟了還是受人啟發,首先是學習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上課開始不睡覺了,居然很努力的在聽,以前基本聽不懂的時候就是上課睡覺,發磁。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和家長也溝通過很多次,反正就是不學習,除了學習,啥都能幹好。突然從某一天開始,開始聽老師講課了,即使聽不懂也認真的在聽,最大的變化是下課後天天追著老師開始問問題了,拿著練習冊問老師解題思路和方法,有段時間數學老師都快被逼瘋了,說你們班的李嘉瑞同學受啥刺激了,天天問問題,天天有問題,簡直變化太大了吧。我記得當時和數學老師開玩笑說,你一定要好好輔導,這孩子可是我家親戚。

還有一個就是他開始大量的做題了,除了練習冊上的題,自己還買了金考卷做,而且經常能在大課間看見他拿著卷子問班上數學成績好的同學,沒有其他訣竅,就是通過大量的刷題,然後改錯,反覆。到高二下學期的時候數學成績已經基本穩定在班裡前十了。我總結了一下這個孩子的提高過程:

1.學習態度是提高成績的第一步,自己不學習,誰也沒辦法,腦袋長在自己身上,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能量有多大。

2.通過大量的習題訓練是可以提高成績的,考試就說白了就看誰平時做的題型多,誰的熟練度高,誰能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不光是會做,而且還要快,有效率,其實就是熟練度的問題。

3.高中學習和初中學習的區別是很大的。高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初中無法比擬人的,剛上高一,第一學期有點跟不上節奏,很正常,初中學的代數,平面幾何那點知識,很具體,很直觀。一到高中一下子就是集合,函數,三角函數,向量等內容,都是十分抽象的內容,由具體到抽象需要一個過程的轉變。學習態度是第一步,學習內容的適應是第二步。隨著逐漸的努力和理解,後是完全可以追上來的,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個人,關鍵看自己下多大功夫。

所以說,高一剛開始一學期不及格不是大問題,關鍵看後面如何改變,畢竟還有兩年半的時間。無論是從學習態度還是從學習方法上,只要自己願意變化,願意尋找自己的方向,一定可以提高自己。


創想小鎮


高一數學不及格,有可能逆襲嗎?我的觀點是一定能!跟你說個真實的案例。

2014年的高一,剛開學沒多久,有一天晚上,正在班裡輔導學生,突然停電了。不知道誰拿出一根蠟燭,就這樣,講臺課桌上有了一點光亮。班裡一時間開啟了聊天模式。第一排有一個男生探著身子小心翼翼的問:“老師,我能問你一個問題嗎?”我說:“可以呀。”他說:“我初中數學可差,中招只考了43分,你說我有希望補上數學,考上一本嗎?”我說:“當然,只要你從現在開始努力,一定能。”他不可思議的說:“真的嗎?”我說我保證!

就這樣,他從此在數學課上特別積極,雖然很簡單的問題都答不對。但我從來沒有批評過他。因為他一直沒有放棄。一下課就問問題。問同學,問我。國慶節,補數學。寒假,補數學。暑假,補數學。我說要從初中補起,他就借初中的書。學習初中的重點內容。就這樣,一點一點,每天每天,靠的是堅持。高一期末考試,數學考了84分。(滿分150分)也許對於其他同學這分數不理想。可是對於一個數學底子機會是空白的學生,真的是很大的進步。

高二,他學的文科,我是理科班老師,但每天幾乎都能見到他。因為他申請當了數學課代表。每天去數學辦公室。我也經常問他數學能考多少分。慢慢的,第一次及格,第一次考到100分以上。甚至,慢慢成了班裡的數學尖子生。

就這樣,一直到高考,2017年的高考,他的高考成績是他們班第一名。數學考了120多分,學校外面的宣傳牆上還有他的照片

他曾經給我寫過一封感謝信。我到現在還留著。

想到一句話: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我想不用我再說什麼道理,你一定已經出發在路上。


幸福小塵埃


有,數學是一個需要大量練習的過程,首先老師的課是必須得聽的,其次各個公式以及每個知識點不同的考點解法都要記住,數學並不是不需要背,數學首先需要腦子裡有知識才能解題,數學思維固然重要,不過數學中需要背的也不能缺,逆襲並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找對方向並努力遍有機會逆襲。


liang134482074


找到方法可以的,我的同學就是例子高一全班倒數一年年看到成績提高,直至考上名校


每天想你許多遍


高一數學不及格,有沒有機會逆襲?

高一數學不及格是完全有機會逆襲的。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重點努力。

第1點需要講的是要堅定信心。一定要相信一時的,不及格並不代表以後會一直不及格。暫時的困難也並不表明你不適合,或者是你沒有能力去學習這一個科目。我們現在要做的第1條就是要堅定信心,一定要從內心認為我能夠學好。要在戰略上藐視對手,但是要在戰術上重視對手。

信心的堅定不來源於口號也不來,源於盲目的自信。信心的堅定來源於成千上萬的原來的差生,逐漸的可以轉變成優秀的學生。來源於你自己的勤奮,來源於你的不斷的學習和提高。

第2點需要講的是一定要分析,你之所以高一數學不及格的原因在哪裡?

一般情況下包含以下原因。

一是基礎薄弱,沒有形成一定的數學思維模式。

2是對理論的理解不夠清楚,不能完全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

三是雖然對基礎性的理論知識理解,但是思維僵化不能夠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4是雖然也能夠對基礎知識理解,有的時候也能夠應用,但是在歸納總結提高方面是有所欠缺的。

以上4點也是對應學習的數學的4個階段。你可以對照一下你到底是在哪一個階段?不同的階段,提高的重點也是不相同的。

第3大部需要講的就是,實踐實踐再去實踐。在第2部分,你如果能夠明確的分析出你現在的數學水平處於哪一種水平,這種水平的分析不在於分數的高低,並不是說20分,就是第1個階段30分,就是第二階段這樣的一個分類,而是一定要結合你自己的思維模式,結合你平時數學學習時的實際水平來進行分析。然後就像中醫藥一樣對症下藥,才能夠不斷的提高你自身的水平。


數亦有道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可以的!


大道理誰都懂,但是具體怎麼做,可能各有各的方法!其實,重點也不在於什麼高級的學習方法,在於自我的努力程度!有點虛是吧,你不去實踐,再多的乾貨也起不到什麼作用,反而讓你更加焦慮!


我從不同的角度說一下這個問題:

一、對於數學這門課來說:

數學是理科!注意這個“理”。也就是說凡事要講理,你解題的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據有邏輯!這裡有亮點需要注意的:

1.就是注意各種定理,定律,公式等,一定要熟記!而且不能出一點差錯!

2.咱們學的數學,從初中到高中是層級遞進、縱向深入的學習的,也就是說三角函數在一個學期理就講完了,在後面的課本里就不再講了,可能會稍微提一下!所以,如果你之前的知識不夠紮實,你現在就補習一下之前的課!

拿出你初中數學課本,一本一本的看,看完了做一下課後習題!檢查下是不是都會了!之前的課程是你現在能做的基礎!


數學這門課是不管你是理科還是文科都要學的,可以看出他的重要性,不論如何都要學好的!


二、從心理層面上講

你要從心底認為我要把數學學好,最起碼不能拿出數學課本就排斥。也不要覺得學好數學有多難(請看我第一句話)。你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走就行了!該看的書要看,該做的題目要做,不會的就問(有些數學題很折磨人,但要堅持住)。一定要認真!一定要認真!一定要認真!


三、技術層面

就是具體怎麼做的問題!首先,一定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這很重要,其實,如果你要能高質量的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你的成績不會太差(我之前的同學裡有高考數學考滿分的,他的方法是把書上的知識都弄懂,並不是做多少題!)。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熟記課本上的定理,定律,公式等,並知道相對應的標準題型!


2.把課本每章節後面的習題中的每道題都要弄懂弄透!這一點很重要課本後面的習題100%不會出現在考試試卷裡,但是他是大部分考題的母題(很多考試題都是從這些題目變形過來的)。弄透的意思就是舉一反三,要知道這道題具體考察哪些知識,有哪些難點在裡面,有哪些關鍵的邏輯。並能自己根據這些知識點自己給自己出題(可以通過跟同桌配合的方式,相互出題)。這個過程其實很費時間,但是很重要!希望你能理解!


3.好好利用錯題本!

錯題本是個不錯的東西,但是我發現很多同學製作錯題本,僅停留在抄寫錯題上,抄寫之後基本不會看!這真是大錯特錯!完全忘記了製作錯題本的初衷!錯題本怎麼用:

3.1.抄寫或者剪貼對你來說做錯的題(尤其是模擬考試中的),在本子上,正面寫題目,背面寫答案,並且寫上之前犯錯的原因(不會的、馬虎的、計算錯誤的等等)。

3.2.每次考試之前要看一遍(或者每兩週看一遍),怎麼看?就當是重做一遍(因為正面只有題目,沒有答案的干擾)。做完之後,對照後面的答案和之前錯誤的方式,如果沒有沒有出現之前的錯誤,最好!如果又做錯了,就標記上!重點研究!

3.3.怎麼研究錯題,之前做錯題跟做對的題不一樣,錯題是增長你的知識盲點的好時機,要跟研究課後習題一樣,能做到舉一反三!


四,關於刷題,不太建議刷太多題

很多人熱衷於刷題,做不完的試卷,做不完的題!但是效果並不一定好!

刷題是必須的,但是重質量輕數量!刷題的一本流程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1.認真做題。如果是試卷類的,也要看時間!

2.對照答案,查看做題情況,這裡主要是心理對自己有個衡量!

3.分析試卷,這個是重點,把每道題要考察的知識點寫出來,就寫在考試題後面就行!簡單的題可以不寫!這個主要查看題目考察的重點和自己知識的盲點在哪裡!

4.對於錯題,查看錯題本的操作,這裡就不說了!

這樣的操作是高質量的做題,在這個基礎上儘量多做題,我相信做到最後,你會越來越自信!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希望你做個有心人!


吳知


肯定有可能的哦。自己都說啦,高一嘛,一切都才剛剛開始呢。學姐的數學逆襲就比較的有意思。學姐現在反而學了數學專業,哈哈哈,真是一種與數學的緣分。

學姐小學四年級發生的數學逆襲,說來你們都可能不信。四年級那個數學老師是個代課老師,然後我的數學就超級差,100分卷子考考也就六七十分,但是後來換了一個數學老師過來,第一次還被他兇了,哦喲,小小年紀就煩的不得了,然後數學就飆升,100分的卷子從來沒下過96,還幫老師批改卷子來著,哈哈哈。那之後到現在上大學,數學一直都不錯的,去年高考數學也有120+還算可以了的。

那麼你高一其實也是一樣的啦,學姐講自己的例子就是告訴你其實逆襲成功與否最終還是在你自己的,要是覺得自己可以,那就一定可以逆襲的。何況不及格,進步的空間就更大啦!


花熙寧


答案是:當然有!

數學是考驗一個人思維能力,算數能力與空間分辨能力的結合,雖然好多人都在抱怨數學太難學了,這是因為你沒有找對合適的方法,當你發現把一道道數學題解出來事,那時的喜悅是其它所替代不了的。

1.數學要求具備一定的計算能力,你只會做,但一直算錯一樣不得分所以課後還有做足一定量的練習題,只有通過做題練習才能擁有計算能力

2.課前要做好預習,這樣上課時就可以著重自己不會的地方聽,有重點的聽,這樣印象更深刻

3.數學公式一定要記熟,並且還要會推導,能舉一反三。能不能算出一道題大多數取決於你對這個公式的掌握程度。

4.數學重在理解,在開始學習知識的時候,一定要弄懂。所以上課要認真聽講,看看老師是怎樣講解的。

5.數學70%的分數來源於基礎知識,20%的分數屬於拓展點,10%是難點,所以努努力拿115還是很有可能得。

6.數學需要沉下心去做,浮躁的人很難學好數學,踏踏實實做題才是硬道理,不要因為一次的成敗打擊自己的自信心。

7.數學要想學好,不琢磨是行不通的,遇到難題不能躲,研究明白了才能罷休。

8.數學最主要的就是解題過程,懂得數學思維很關鍵,思路通了,數學自然就會了。

9.數學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算的,或許這一秒沒思路,當你拿起筆開始計算的那一秒,就豁然開朗了。

10.數學題目不會做,原因之一就是例題沒研究明白,所以數學書上的例題絕對不要放過。

11.數學可以搞題海戰術,沒毛病,但問題是光做題不總結,這樣即使做再多題目又有何用?

12.學好數學的有效方法就是善於糾錯,哪裡錯了就及時改正,並做相關習題鞏固訓練。

13.學數學最重要的就是解題能力。要想會做數學題目,就要有大量的練習積累,知道各類型題目的解題步驟與方法,題目做多了就有手感了,再拿出類似的題目才會有解題思路。

14.舉一反三,舉三反一,培養數學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簡單的說就是一題多解、多題一解訓練知識的縱橫聯繫,為建立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打下基礎

15.每天要規劃出學習數學的時間,只有時間保證了,才能提高學習成績。不要自由散漫,有時間就學,沒有時間就不去碰,這要是學不好的。

16.如果數學還是學不會,可以再看一些數學學習經驗、方法及筆記,有現成的前輩總結的經驗幹嘛不用?

17.做完題要學會總結。對於做過的題型及做錯的題目要善於進行分類總結,再遇到類似的題目要會分析,知道哪裡容易出現問題,然後儘量去避免。同時在做題和總結過程中,要學會舉一反三,抓住考點去複習。

18.數學除了一些學習上的方法和竅門外,答題時也要講究策略,不會的果斷放棄。

19.考試時合理分配答題時間,選擇題和大題按照規劃的時間作答,超出時間還算不出來就做下一道題。





綰綰星河


1、

先看筆記後做作業,有的高中學生感到老師講過的自己已經聽得明明白白了,但是自己一做題就困難重重。其原因在於學生對教師所講的內容的理解還沒能達到教師所要求的層次。

2、

因此,每天在做作業之前,一定要把課本的有關內容和當天的課堂筆記先看一看,能否堅持如此常常是好學生與差學生的最大區別。

3、

尤其練習題不太配套時,作業中往往沒有老師剛剛講過的題目類型,因此不能對比消化,如果自己又不注意對此落實,天長日久就會造成極大損失。

4、

做題之後加強反思,學生一定要明確現在正做著的題,一定不是考試的題目,而是要運用現在正做著的題目的解題思路與方法。

5、

因此,要把自己做過的每道題加以反思,總結一下自己的收穫,要總結出這是一道什麼內容的題,用的是什麼方法。做到知識成片,問題成串,日久天長構建起一個內容與方法的科學的網絡系統。

6、

積累資料隨時整理,要注意積累複習資料,把課堂筆記,練習,單元測試,各種試卷都分門別類按時間順序整理好,每讀一次就在上面標記出自己下次閱讀時的重點內容。這樣,複習資料才能越讀越精,一目瞭然。

7、

配合老師主動學習,高中學生學習主動性要強。小學生常常是完成作業就盡情地歡樂。初中生基本上也是如此,聽話的孩子就能學習好。高中則不然,作業雖多,但是隻知道做作業是絕對不夠的,老師的話也不少,但是誰該幹些什麼了,老師並不一一具體指明,因此,高中學生必須提高自己的學習主動性,準備向將來的大學生的學習方法過渡。

8、

合理規劃,步步為營,高中的學習是非常緊張的,每個學生都要投入自己的幾乎全部的精力。

9、

想要能迅速進步,就要給自己制定一個較長遠的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和計劃,詳細地安排好自己的零星時間並及時作出合理的微量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