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9大藏書閣

山東奎文閣


中國民間9大藏書閣


奎文閣是孔廟主體建築之一,是孔廟的藏書樓。奎文閣在孔廟的建築中是年齡最古老,始建於宋朝天禧二年(1018年),原名藏書樓,金代明昌二年(1191年)重修時改名“奎文閣”。奎,二十八宿之一,有星十六顆。古人多以其形似文字而認為它主文運和文章。歷代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奎星”,故以“奎文閣”命名孔廟藏書樓。


奎文閣原藏曆代帝王對孔子的賜書墨跡,不過經歷代戰亂,閣內藏書大部已散失。這座獨特雄偉的建築,完全是木質結構,在中國樓的建設上稱孤例。康熙年間,曲阜曾發生大地震,十之八九的房屋都倒塌了,只有奎文閣傲然屹立。可見古人的建築技術何等高超。


寧波天一閣


中國民間9大藏書閣


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有南國書城之稱,藏書最多時曾達到七萬多卷,其中以地方誌和登科錄最為珍稀。天一閣始建於明代嘉靖四十年,由當時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取名於《易經注》中“天一生水”之說,因為火是藏書樓最大的禍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閣”。


天一閣建築依嚴密的防火考慮來設計,精密的設計讓乾隆皇帝都仿造天一閣的房屋、書櫥的款式,興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閣」,來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庫全書》。


常熟絳雲樓


中國民間9大藏書閣


絳雲樓是明末清初江南最大的藏書樓,名氣很大。絳雲樓取“真誥絳雲仙姥一降”之義,樓的主人是當時著名學者兼詩人錢謙益,晚年娶名妓柳如是為妾後,崇禎十四年(1641年)不惜耗費巨資動工興建了絳雲樓,金屋藏嬌,樓中也藏有古玩、善本書,紅袖添香夜讀書。


順治七年(1650年),因家人不慎燭火,絳雲樓及珍本秘笈化為灰燼,所幸的是還留下《絳雲樓書目》一卷,能讓後人知其昔日風采。


常熟鐵琴銅劍樓


中國民間9大藏書閣


錢琴銅劍樓是清末四大藏書樓之首,始建於建於清嘉慶道光年間,由瞿紹基所建,初名"恬裕齋","恬裕"二字,取古書"引養引恬,垂裕後昆"之一,意為讓子孫後代也能享受這份恬靜安逸的生活。後來瞿紹基之子瞿鏞因獲古鐵琴一張、古銅劍一柄珍藏之,故更名為“鐵琴銅劍樓”。


中國私家藏書史上,世代相傳最久的除了寧波天一閣就當屬鐵琴銅劍樓。建國後,樓中藏書大部分入藏北京圖書館。


聊城海源閣


中國民間9大藏書閣


明清時期,江浙一帶被公認為私家藏書的中心,到了晚晴,楊以增、楊紹和父子的海源閣崛起于山東聊城,與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並峙海內,號稱「南瞿北楊」。海源閣建於道光二十年,坐北朝南,樓上藏書,樓下為楊氏家祠,二樓匾額題“海源閣”,名字來源於《禮記·學記》。


清末民初,海源閣曾遭三次劫道破壞,書籍流失十分嚴重,大部分被搶去的書籍流落民間,劫餘善本多歸北京國家圖書館,普通典籍歸山東省圖書館。


北平雙鑑樓


中國民間9大藏書閣

傅增湘跋《平復帖》(藏書樓不復存在,主人字帖頂替~)


雙鑑樓是傅增湘的藏書樓,因珍藏南宋紹興浙東路茶鹽司刻本《資治通鑑》和南宋淳熙內府寫本《洪範政鑑》,故名其藏書處曰“雙鑑樓”,藏書最多時達二十萬卷以上。


傅增湘是光緒二十四年進士,1927年擔任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1930年授課於清華研究所,老人去世前,已向北平圖書館捐贈善本書300餘種;歿後,家屬又遵囑將藏書捐贈給國家和家鄉四川。至今,雙鑑樓遺藏仍完好保存在國家圖書館和四川大學圖書館。


觀古堂


葉德輝私家藏書樓。葉德輝是光緒十八年進士,學問不錯,文獻學和目錄版本學大家,北伐戰爭中被農民協會所槍斃。抗戰中,其子葉啟倬、啟慕將藏書賣於日本人山本,現在庋藏於日本。


南潯嘉業堂


中國民間9大藏書閣


辛亥革命後,前清遺老窖集,上海成為文獻匯聚之地,出現很多名家舊藏。民國十二年(1923年),劉承幹在南潯宅居小蓮莊旁修建藏書樓,藏書做多的有60多萬卷。最具特色的是2,000多種明刻本、1,000多種地方誌、2,000多種抄校稿本和44冊《永樂大典》。藏書之多可與同時南北公立圖書館相比。


抗日戰爭後,很多藏書都分批出售,剩餘的書籍歸臺灣中央圖書館,浙江圖書館和復旦大學圖書館等收藏。


紹興古越藏書樓


中國民間9大藏書閣


紹興古越藏書樓創建於20世紀初,在西方圖書館制度的影響下,由私家藏書閣轉為公館圖書館。光緒20年(1900年),徐樹蘭花33,000兩在家鄉紹興買地建樓,購買圖書,籌辦古越藏書樓,可惜書樓剛建成,徐樹蘭就病逝了,他的兒子徐顯民子承父業。光緒三十年,古越藏書樓正式對外開放,供人借閱,惠及一方。


今已更名為“魯迅圖書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