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院長訪談錄|浙江省人民醫院院長葛明華:帶著“最強陣容”上前線

差不多一個月前,浙江省人民醫院院長葛明華帶領172名隊員到達武漢。這支隊伍不僅人數多,人員構成也很多元——45名醫生,125名護士,1名設備工程師,1名後勤保障人員。他們的專業涉及重症醫學科、呼吸內科、感染病科、心內科、內分泌科等20多個學科,簡直是一個微縮版“浙江省人民醫院”。

3月10日下午,隨著最後5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葛明華帶領的醫療隊整建制接管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4號樓13樓西區的重症病區已經清空。自接管以來,該病區共收治患者44位,治癒出院30位,14位轉至雷神山醫院繼續隔離治療,無一例轉到重症監護病房,無一例死亡。

战疫院长访谈录|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带着“最强阵容”上前线
战疫院长访谈录|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带着“最强阵容”上前线

特殊家庭的多學科會診

最強陣容的學科團隊讓葛明華和隊員們,即便身處抗疫一線,也能方便地進行多學科聯合會診。

“醫護人員特別細心,護士晚上每隔一個小時就來看望母親,心理醫生會開導我和父親,康復醫生還教我如何護理我的母親。”和父母同時感染新冠肺炎的楊強(化名)對葛明華的團隊表達了感激之情。

據瞭解,這一家三口,兩位老人都患有帕金森病,老太太還多年臥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自2月23日正式接管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病房以來,葛明華和隊員們就一直利用多學科的優勢為這兩位老人進行診治。

醫生團隊在每日醫療組長會議的時候,會著重討論這兩位老人的治療方案,每組日查房、夜查房的時候也特別關注他們。老人長期臥床,即使是重症也要慎用激素,抗病毒藥物也不能全上,怕影響肝腎功能,在抗生素的選擇上也是慎之又慎,考慮抗菌譜的同時,更要關注對神經系統和肝腎功能的影響……每一個醫囑,都是經過多方討論權衡後決定的。

“每天晚上專家組會討論每一位患者的情況,制定下一步診療方案。病情特別重的患者,會在隊務會上通報病情,給予全方位診療支持。遇到病情特別複雜的,還會跟後方醫院進行遠程會診。”葛明華說。

“另外,護理的精細化管理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得相當不錯。”葛明華給護理團隊豎起了大拇指。

以兩位老人的護理為例,護理團隊多次召開工作群會議,針對這個特殊的家庭進行討論。每次查房時會幫助兒子一起給母親翻身,防止皮膚壓傷;還會為老人檢查一下導尿管有沒有漏尿等。

“我們還有康復醫生,可以開展康復訓練,幫助患者儘快恢復。”葛明華說。

战疫院长访谈录|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带着“最强阵容”上前线战疫院长访谈录|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带着“最强阵容”上前线

最大的壓力是隊員健康

“診療上,我們要求嚴格按照規範做,對一種新疾病,儘可能不要自作主張去做一些創新。按規範做,治癒率肯定最高。如果隊員們在治療上有自己的想法,可以提出來,跟專家組一起討論,大家一起判斷是不是合理。”葛明華強調,專家組討論前,不允許自作主張治療。

除了診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外,葛明華特別擔心隊員們的健康。“我們隊伍人數比較多,對領隊來說,希望每個人健健康康地來,健健康康地回去。”葛明華說。

醫療隊駐地有塊空地,每次陽光明媚的時候,葛明華就讓大家戴好口罩,曬曬太陽,適當運動。“大家來了快一個月了,每天下班回到房間,一個人待著,時間長了,心理會出問題的。”

葛明華將隊員們在武漢的心理狀態分成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很恐懼,很擔心自己被感染;另一個極端是無所謂。

對前者,醫療隊專門安排了保健醫生,隊員哪裡不舒服都可以找保健醫生。如果覺得哪裡有暴露危險,醫療隊隊長、副隊長會實地查看並解決。對後者,醫療隊與酒店一起制定了嚴格的管理規章,並把隊伍分成幾個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比如,規定不允許點外賣,如果有外賣,酒店一樓管理人員會及時攔截。“保證飲食安全,也是保證個人防護的安全。而且,我們會反覆進行培訓,如果發現有人不太重視防護,會一直要求他接受培訓,直到他自己高度重視後,才會給他安排工作。”葛明華說。

剛到武漢的時候,葛明華的第一件事是考察駐地情況,比如流程是不是規範,酒店工作人員防護是不是符合要求等。很快,葛明華就與酒店達成了一致,制定了新的規範,並對酒店工作人員進行了防護培訓。

醫療隊駐地實行樓層分餐制。酒店在規定的時間將盒飯放在相應樓層,每個人自己取。“有些醫務人員要上夜班,回來可能沒東西吃,或者盒飯冷了。我們會放微波爐和電磁爐,大家把飯熱一下,或者煮包方便麵。”葛明華說,熱飯的時候,也會有人監督,不能很多人一起,要保持足夠的距離。

战疫院长访谈录|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带着“最强阵容”上前线
战疫院长访谈录|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带着“最强阵容”上前线

“面對緊迫的任務,流程規範發揮的作用不可替代。所有人都嚴格執行規範,才能保證醫療救治的質量。”這是葛明華特別強調的。醫療隊爭分奪秒完成了交接工作,重中之重就是結合當地實際的治療、護理、感控等規範,確保人人熟練掌握。

與葛明華他們一起駐紮在中南醫院的,還有另外7支醫療隊。8支醫療隊與中南醫院一直在相互打配合。

“中南醫院是定點治療單位,管理也比較規範,醫療隊的總體原則是服從他們的統一管理。”葛明華介紹,8支醫療隊與中南醫院一起成立了聯合醫務處、聯合護理組、聯合醫院感染管理組,每個醫療隊都派人參加。

“這個組裡面領頭的肯定是中南醫院的人員,因為他們對情況和環境更加熟悉,大家每天上班時都會及時溝通,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會找領隊一起商量。我們儘量不給他們添麻煩。”葛明華說,中南醫院的醫務人員也非常謙虛,有些流程上的問題提出來以後,他們會做一些協助工作。比如,醫務人員脫防護服時,需要有視頻監控,“我們提出後,中南醫院馬上給裝了。”

葛明華說,三天的待命時間裡,醫療組和護理組分別對既往三個星期的患者做了全面的分析和總結,以便為後續患者提供更加成熟的治療方案和護理方案,並在駐地強化了管理,分析了近段時間以來感控方面可能存在的隱患。

3月15日上午,醫療隊接到命令,進駐金銀潭醫院接管一個危重症病區,下午葛明華帶領隊員們完成與金銀潭醫院的對接。

3月16日上午,葛明華帶領隊員們進病區熟悉流程,進行工作交接。又一場與重症、危重症正面交鋒的戰役即將打響。

作者:健康報首席記者 姚常房 通訊員 陳曉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