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逆行,心有錦緞——3月19日寫于歸途


白衣逆行,心有錦緞——3月19日寫于歸途

河南新鄉、洛陽援鄂醫療隊在天河機場合影

我想,人生中的很多事都可能會遺忘,但永遠無法忘懷的是這次援鄂的經歷。

接到離鄂通知後,我們早早的收拾好行李等在那裡,在一句句“感謝你們,一定要來武漢,我們等你們來看櫻花......”的親切話語中,我們與朝夕相處30多天武漢的朋友們依依惜別,之後乘坐大巴車離開駐地,一路路過武展中心,這裡是我們這一隊人曾經戰鬥過的江漢方艙醫院,發生過很多故事,有淚水,也有歡笑!從最開始病人不敢進,到最後病人不願出院,在我眼裡,這裡不再是簡單的立方體,也不再是單純的武展中心,這裡是疫情之下的武漢最有溫度的地方,藏著別樣的人間煙火。

心情很複雜。30多天的生死與共,這種感情任誰都是難以割捨的,何況又是在離家千里之外的武漢參加這樣一場戰鬥。想起剛來的時候,特別是剛剛調防到江漢方艙醫院的時候,我們面對未知的兇險,可能每個人都在心裡會有些許的恐懼,但仍選擇了無畏逆行,因為我們是一群“身著白衣,心有錦緞”的人,是曾經恐懼並最終戰勝恐懼的人。

這30多天裡,我和很多原本不會認識的人,通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從結識成為朋友,一起進出艙,一起查房、安慰和疏導患者、查看病歷,隔空交流病人情況,質控病歷文書等,總能夠最快的完成任務,沒有一個人在危險面前退縮,沒有一個人在工作面前拖延。正是如此,我們所在江漢方艙醫院中區取得了治癒出院265人,艙內零死亡、隊員零感染的成績。我們常常相互監督指導著穿脫隔離衣,常常看見面部的壓痕彼此關切的相視一笑,常常踏著夜色交談疫情結束後的打算,常常在需要的時候群裡喊一聲,總會有很多人拿出自己的物資、藥品相互幫助......。

白衣逆行,心有錦緞——3月19日寫于歸途


白衣逆行,心有錦緞——3月19日寫于歸途


直到休艙那一天,大家似乎忘記了曾經的辛苦,乘坐大巴參加休艙儀式的路上,一路高唱我和我的祖國,歡笑中透著自豪與激動,可是誰也沒有注意到我眼角淌出的淚滴,為我們這次的勝利,也為我們的向死而生!

回想在武漢的這些日子,每天都會被不同的人和事感動到,方艙醫院裡陷入人生低谷的患者對家人的牽掛和無助,以及他們在康復出院時的一聲聲感謝;大巴車司機陳師傅寫給兒子的那封感人肺腑的信;90歲老爺爺為了節省資源拒絕治療的情景;在隔離病房裡要求吃剩飯給國家節省糧食的老奶奶;因心臟驟停現在仍在救治的廣西援鄂護士;夕陽餘暉裡我們身穿防護服的劉凱醫生推送患者的那張溫暖的畫面;合影的時候為我們寫出“武漢感謝你們”大聲致以感謝的武漢居民;休艙儀式現場飄揚的五星紅旗和我們齊聲歌唱那種對我們祖國無以倫比的熱愛......。每一次都哽咽的說不出話,讓人熱淚盈眶!

而武昌醫院劉智明院長感染肺炎去世,妻子身穿防護服撕心裂肺的痛哭;武漢中心醫院一個個接連感染肺炎去世同仁們的訃告;還有因感染肺炎一家三口的相繼去世。這些離我們而去的人啊,我們不會將你們遺忘!即使我們已經經歷了許許多多次的告別,但一切都依然沒有結束。你們只是走出了時間,卻走進了永恆的光芒。

白衣逆行,心有錦緞——3月19日寫于歸途


白衣逆行,心有錦緞——3月19日寫于歸途

我們也時常感到驕傲與自豪,為偉大的祖國和偉大的人民!靠著龐大的人力、物力投入,靠著做出巨大犧牲的武漢人民的理解和配合,硬生生的壓下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曲線,硬生生地提前實現了拐點。而每到危難關頭,總會有各種各樣平凡的人挺身而出,貢獻血肉之軀的力量!他們是時代的英雄!就像天上的星星,總在寧靜的黑夜裡閃爍著你無法迴避的光芒。每一次綻放,都光彩奪目。

時間總在不經意的時候悄悄流逝。多年以後,當我們再次想起,一定會為今天的舉動感到欣慰,一定會再次熱血沸騰。為這次一生中不會後悔的選擇,和這一生中不會遺憾的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