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把“積蓄”變成“房產”?


當前的這個時間節點最好的方式還是持有相當倉位的積蓄現金,不要盲目的投資當前的房地產,也不要盲目的投資當前的資本投資市場。房地產當前的市場趨勢基本上是比較明朗的,那就是短期內受到了市場下行壓力的影響,交易量開始出現了相對的縮減,我們可以看到部分城市的房地產甚至出現了有價無市的局面。



如果從大的時間週期上來看,房地產市場的黃金髮展是20年週期已經過去了。1998年到2008年是房地產市場發展的第1個10年黃金期,2008年到2018年上半年是房地產市場發展的第2個黃金10年期。在這兩個黃金10年期中房地產市場的價格大多數年份都是跑贏通貨膨脹率,並且名列投資理財收益率排行榜第一的。

但是從2018年下半年也就是10月份過後,房地產市場基本上的定調已經結束,也就是房住不炒策略。從那個時候開始,包括一二線城市的部分二手房價中開始出現了10%左右的下跌,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媒體開始廣泛的報道,像東北的鶴崗以及甘肅的玉門這些能源城市,因為無法提供足夠多的人才吸引力和就業崗位,開始出現了房價大幅度下跌的局面。


從全國範圍內來看,未來房地產市場很可能會出現兩極分化現象,一二線城市伴隨著全球購買力的湧入,尤其是一線城市和超一線城市的房價會顯得異常的堅挺,甚至部分核心區域還會有一定幅度的上漲。周邊的二三線城市,如果能夠承接一線城市的部分產業轉移,吸引周邊的人口湧入的話,房價也會有一定的穩定性。反之,對於全國絕大多數的中小縣城而言,人口的流失永遠是房價的決定核心因素。

而這些中小型城市長遠的發展週期來看基本上都是呈現出了勻速下跌的局面,所以在未來即使是投資房地產市場,也一定要對於地域的劃分以及城市所在的區域提供的,公共資源,醫療資源,教育資源能力做一個相對應的綜合分析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