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吃豆腐對血糖有什麼好處?搭配哪三種食物,血糖會更穩?

三姐愛生活


豆腐對糖友來說是一種不錯的食物,豆腐是大豆類做成的豆製品,豆腐營養價值較高,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適宜,適當食用對血糖影響不大,對於糖友來說是既能補充有益營養成分又不會對血糖造成太大威脅的優良食物。豆腐繼承了大豆類食物中豐富的營養價值,100g豆腐能提供鈣質約164mg,是日常輔助補鈣的有利選擇。豆腐中還富含磷元素、鐵元素、鉀元素、鋅元素。豆腐的熱量較低,但優質植物蛋白含量較高,100g豆腐含約8g左右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含量僅有3~4g,對血糖影響較小。此外豆腐中還含有特殊的大豆異黃酮,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抗氧化成分,有助抵抗自由基,延緩卵巢衰老,對於女性有極大幫助,有潛在預防乳腺癌的效果。

豆腐屬性比較溫和,能搭配很多食材一同食用,男女老幼也皆宜,不過還是要注意豆腐也不要多吃,大豆類食物中蛋白質含量較高,如果胃腸虛弱的中老年人群可能會影響消化,造成腸胃不適;另外,蛋白質的過量攝入會生成更多水分、含氮化合物,會增加腎臟的代謝負擔,特別是對於糖友有合併腎病的人群來說可能對病情並沒有好處。豆腐中的鈣質含量較高,鈣質的過量攝入對我們並沒有好處,更多鈣質的攝入也意味著更多鈣質可能錯誤沉澱在其他部位,增加節食的可能性。過量的鈣質可升高血鈣濃度,身體會加速鈣離子的排出,如此一來如果我們忽略鈣質的吸收,則更容易引起缺鈣的情況。按照膳食指南推薦量,大豆類食物每日攝入20g左右為宜,如果折算成豆製品的話,大概是300~500ml豆漿、半塊豆腐、2張豆腐皮。

豆腐搭配哪些食物更健康?

豆腐可以搭配綠葉蔬菜,可能很多朋友會提意見了,豆腐可不能搭配綠葉蔬菜,否則豆腐中的鈣質不是會被蔬菜中的草酸結合成不溶的草酸鈣嗎?這不僅加重結石還耽誤營養。那可就錯了!首先即便是草酸根離子結合了鈣離子,也是十分微量的反應,大部分鈣質依然可被我們吸收;另外,草酸鈣沉澱是可隨著食物殘渣被排洩的,它們並不是直接沉積在腎臟,誘發腎結石。而更可怕的是,如果草酸根並沒有結合鈣離子,大量進入血液,會結合血液中的血鈣,導致缺鈣,還可能大量進入了腎臟,可能在腎臟結合鈣離子,這才可能會生成腎臟中的沉澱,所以,讓蔬菜結合一些鈣離子反而是好事(擔心草酸根離子的朋友可以焯一下綠葉蔬菜,能大量去掉草酸根離子)。綠葉蔬菜富含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能拖延食物消化速度,對平穩血糖更有利。

豆腐還可以搭配魚蝦類。魚蝦類中也富含優質蛋白,魚蝦中的蛋白質屬於動物蛋白,豆腐中屬於植物蛋白,兩種蛋白質互相補充,能提高蛋白質吸收率,取長補短,能讓營養成分利用率提高。魚蝦還能補充豆腐中缺乏的一些元素,例如脂溶性維生素、Omega-3系列脂肪酸、維生素A等成分。魚蝦鮮美的味道能激發豆腐氨基酸,味道也更美味。豆腐和番茄、雞蛋等也是好搭檔,它們營養十分豐富,味道搭配起來也十分鮮美。


袁欣營養師


豆腐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無論是生吃、燒烤,還是爆炒、燉湯,皆有不錯的口感,深受大眾喜愛。那麼,糖尿病患者吃豆腐對血糖有什麼影響呢?搭配哪些食物,更有利於控制血糖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一種食物是否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主要看兩個指標,一是血糖指數(GI),二是血糖負荷(GL)。

血糖指數越高,表示這種食物的升糖速度越快,升糖能力越強。當血糖指數大於70時,這種食物屬於高血糖指數食物,糖尿病患者應儘量少吃;當血糖指數小於55時,這種食物屬於低血糖指數食物,適合糖尿病患者進食。豆腐的血糖指數為50,屬於低血糖指數食物,說明豆腐的升糖速度不快,升糖能力不強,對血糖影響較小,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血糖負荷是反應食物碳水化合物質量與含量的指標,它越高,表示對血糖的影響越大。食物血糖負荷大於20時,為高血糖負荷食物,糖尿病患者應少吃;食物血糖負荷小於10時,為低血糖負荷食物,適合糖尿病患者進食。豆腐的血糖負荷為2.1,屬於低血糖負荷食物,說明豆腐對血糖的整體影響較小,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因此,豆腐對血糖的影響相對較小,糖尿病患者適量進食,不易升高血糖。那麼,豆腐與什麼食物搭配可使血糖更穩定呢?首先,這一說法欠妥,我們經常進食的食物大多含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具有直接升高血糖的作用,選擇低血糖指數與低血糖負荷的食物,則可降低血糖升高幅度。因此,豆腐與低血糖指數、低血糖負荷食物搭配,可減輕對血糖的影響,主要包括玉米、大多數水果、豆類等食物。其次,單純蛋白質也不易升高血糖,因此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對血糖的影響也較小,豆腐本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其它優質動物蛋白搭配,可減輕對血糖的影響,比如奶類、蛋類、魚肉等,但應適量。次外,富含脂肪的食物,屬於高熱量食物,不利於糖尿病病情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儘量少吃。

綜上,豆腐既屬於低血糖指數食物,也屬於低血糖負荷食物,對血糖影響相對較小,糖尿病患者可適量食用。與低血糖指數與低血糖負荷食物搭配,可減輕對血糖的影響,如玉米、大多數水果以及豆類等;其次,適量攝入優質動物蛋白,也可減輕對血糖的影響,如奶類、蛋類、魚肉等。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歡迎評論區諮詢與交流!

注: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豆腐含糖量很低,升糖指數很低,對血糖的影響很小,是十分適合糖尿病人吃的一種穩糖食物。豆腐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易消化吸收,能夠提高體質。豆腐還含有鐵、鈣、磷等礦物質,能夠調節血壓,抗血栓,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豆腐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水分,有清熱潤燥、生津止渴的作用。

豆腐怎麼搭配更營養?

1.搭配綠葉蔬菜,如菠菜、油菜、西藍花等,熱量低飽腹感強,對血糖的影響也非常小。

2.搭配玉米,豆腐中賴氨酸含量較高,蛋氨酸含量較低,玉米則相反,二者搭配可以使得氨基酸得到科學搭配,有效提高蛋白質的利用價值,促進營養均衡。

3.搭配魚類燉湯,魚和豆腐是經典營養搭配,魚肉中的氨基酸可以和豆腐中的氨基酸互補,更重要的是豆腐富含鈣,而魚肉中富含維生素D能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補鈣效果翻倍。

4.搭配菌菇類,比如常見的平菇、香菇、金針菇等,味道鮮美,且蛋白質含量翻倍。菌菇類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改善糖尿病人的腸道問題。

豆腐雖然營養,但糖尿病腎病患者儘量別吃。因為豆腐中的蛋白質屬於植物蛋白,過量食用會加重腎病患者的代謝負擔。如果併發有糖尿病腎病,宜以魚肉、蝦肉、瘦肉等優質動物蛋白為主。

希望小糖的回答能夠幫到糖友們,更多糖尿病飲食知識歡迎關注糖人健康網!


糖人健康網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豆腐嗎?可以吃的。豆腐裡面的含糖量很低,而且升糖指數很低,不會造成血糖的飆升,所以是適合糖尿病人吃的一種食物,可以幫助血糖水平的穩定。



就營養上來說,豆腐也是比較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食物之一,它不僅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而且蛋白質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可以充分補充營養,尤其是對於身體虛弱的糖尿病病人來說,可以多吃一些豆製品。

豆腐裡面的鈣含量也是不低的,可以補充身體所需要的鈣質。尤其是對於更年期的女性來說,鈣的流失加快,更需要補鈣,豆漿,豆腐,都是很好的補鈣食物。



除了鈣,豆腐裡面還含有鐵、磷,鎂等礦物質,還有多種維生素,能夠幫助調節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豆腐製作的時候,裡面會添加少量的石膏,有一定的清熱潤燥、生津止渴的作用。

豆腐味道清淡,容易跟其他食材融合,搭配起來非常簡單,不管是綠葉蔬菜,比如豆腐炒小青菜,還是跟牛肉一起做成豆腐牛肉湯,或者加上番茄,蘑菇一起做成番茄豆腐蘑菇湯,都是美味又營養的好菜,不僅適合糖尿病人,普通人也是老少皆宜。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先看圖!


血糖生成指數,凍豆腐是22.3,豆腐乾23.7,燉豆腐31.9。

碳水化合物含量,豆腐乾和豆腐分別是11.5%和4.2%。

它們的血糖負荷(GL),分別是:

燉豆腐 31.9*4.2/100=1.34

豆腐乾 23.7*11.5/100=2.73

遠遠低於10,是真正的低GL食物。

要知道,一般主食的GL數值,都要大於20。

混合膳食中,豆腐能拉低主食類食物升高血糖的時間和幅度,也算是有益於糖尿病。

糖友,紛紛表示:吃豆腐,血糖毫無壓力!

豆腐,由素有“植物肉”之稱的黃豆製得,是我國的飲食“國粹”。

豆腐能提供優質的蛋白質,豐富的鈣、鉀、鎂、鐵、鋅、硒,價格實惠,味道超美!


北豆腐,用鹽滷為凝固劑,質地密實。

南豆腐,以石膏為凝固劑,質地嫩滑。其色澤比北豆腐潔白,口感細軟,豆香濃郁。

至於豆腐能搭配的食物種類,是比較多的,不限於三種。

1. 蔬菜類。

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水分。青椒燒豆腐,白菜燴豆腐,麻婆豆腐,客家釀豆腐(茄子和肉糜),舉不勝舉。


2. 魚肉類。

魚香豆腐,鮮蝦番茄豆腐,鯽魚豆腐湯,胖頭魚豆腐,豬蹄燉豆腐。

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混合食用,營養價值互補,味道更好。

3. 蛋奶類。雞蛋燉豆腐,牛奶豆腐,涼拌皮蛋豆腐等。

4. 菌藻類。香菇、木耳等做成家常豆腐;香菇豆腐丸子等。

5. 粗糧類。豆腐與粗糧同食,豆類中豐富的“賴氨酸”彌補粗糧中缺乏的賴氨酸,體現“蛋白質的互補效應”,營養價值更好!

高血糖的控制,是一個系統性的“大工程”,絕非依靠豆腐合著幾類食物,吃一吃這麼簡單!

飲食要全面、均衡、避嫌(避開禁忌食物),配合藥物降糖、運動降糖和強大的“心理降糖”,搞“持久戰術”,最終打敗“大糖帝國”!


躍水營養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豆腐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食品,它所含營養特別充足,不僅有著極為豐富的蛋白質,還含有很多人體所必需的礦物質元素,更重要的是,豆腐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低,對血糖的短期影響較小,換句話說,豆腐的升糖指數低,不會造成餐後血糖飆升的情況;

雖然如此,但還需特別注意,豆腐本身所含熱量也並不算少,大概每一百克含熱量80千卡,雖然升糖指數較低,但其總熱量卻不變,即使利用起來比較緩慢,但終歸會被徹底釋放出來,所以,如果豆腐吃得太多,也有可能促使患者的血糖在某個時間段內呈現一個較高水平的增長,而頻繁出現的較大幅度的血糖波動,又很容易導致病情的進一步惡化;

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除了要注意食物的升糖指數,還要嚴格控制每日通過食物攝取的總熱量,從而保證血糖水平的持續穩定,一般來說,建議患者每日食用豆腐控制在100~150克,也就是2~3兩。

“良好的飲食結構、合理的營養配置”不僅有助於糖尿病患者維持血糖水平趨於穩定,還可以幫助患者避免病情惡化、併發症頻發;所以,題中認為的,利用豆腐搭配某種食物使患者血糖水平更加穩定的想法也是有依據的,我們建議大家可以嘗試一下,比如海帶豆腐湯、魚頭豆腐湯、冬瓜豆腐湯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已經出現腎臟功能下降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富含蛋白質的豆類食品(豆腐)應當限量食用!


綜合內科張醫生


老父親有糖尿病有好幾年了,在飲食上給他做了一些限制。剛開始的時候老父親不高興總是不忌嘴,但是血糖總是控制不好,後來血糖已經影響到眼睛,眼睛看東西的時候有些模糊,所以不得不對他的飲食加以管理了。得了糖尿病以後除了正常的吃藥之外,在飲食上需要特別的注意,該忌嘴的時候一定要忌嘴。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可以吃豆腐,而且豆腐當中幾乎不含有糖分,所以糖尿病人可以多吃一些豆腐,但是也不能夠過量。給父親的飲食一般是這樣規定的,一天讓他吃4頓飯,早餐的話是喝豆漿,一個素的包子,一個雞蛋,中午的時候做一個蛋撻,吃一兩米飯,兩個素菜。下午四點的時候再喝一杯豆漿,或者是一袋純牛奶。晚飯的時候基本上在7點左右,喝一點小米粥,或者是大米粥的米湯喝半碗。每頓飯讓他吃七分飽就可以,以吃菜為主。麵食類的,比如說饅頭面條,甚至是餅,可以吃一點點,一天來說,吃上半個饅頭就可以了。現在血糖基本上控制在6左右。一天吃一次藥。

要說吃什麼東西容易使血糖控制好這個真的要靠糖尿病人自己自覺了,有的人就是不忌嘴那吃再多的藥可能也控制不好,一般來說糖尿病人日常飲食的時候可以多吃這幾種食物。第1種就是要多吃素菜,尤其是綠葉的菜,比如說芹菜,芹菜是一種非常好的降血壓降血脂的蔬菜。有一個鄰居以前血糖也是高,但是他非常的有毅力買了芹菜以後洗乾淨,每天生嚼半斤芹菜。他沒有吃藥,居然把血糖控制住了!第2個比較好的食物就是苦瓜。有的人覺得苦瓜太苦不願意吃,其實苦瓜不僅僅可以去火,對於糖尿病的人來說,多吃苦瓜是有好處的。

第3個食物就是冬瓜。冬瓜可以直接素炒,也可以做湯。冬瓜的用途非常廣泛,而且吃起來口感也非常好,適合冬天吃,而且冬瓜還特別的便宜,作為糖尿病人來說,經常吃點冬瓜是有好處的。糖尿病人一定要注意飲食,再一個就是要多鍛鍊身體,多運動,因為糖尿病可能會誘發其他疾病,所以說控制好血糖之後,每天走路至少1萬多步。再按照醫生的要求吃藥,慢慢的就能夠控制好,還有一點要記錄好自己測的血糖值,做一個對比,看看一段時間內通過自己控制飲食,血糖控制的如何。


文史大世界


豆腐因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及鐵、鈣、磷、鎂等礦物質,被譽為“植物肉”……也是公認的營養素食佳品……

傳統的豆腐分兩種,即石膏豆腐和滷水豆腐,水豆腐是指石膏豆腐……

中醫認為,豆腐有一定食療作用,主要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諸多功效……可治療赤眼、消渴、吐血、乳汁不通等等……

大豆是製作豆腐的主要原料。大豆中含有的大豆異黃酮能緩解糖尿病症狀,大豆多肽有緩衝血糖升高的作用……這兩種成分具有一定降糖功效……

而普通豆腐中這類成分的含量不是太大,單靠服食大豆食品降血糖,是不可採取的,豆腐只能作為一個輔助降糖食品對糖尿病起一個幫助作用……

此外,醫院裡也沒有單純使用大豆異黃酮、大豆多肽製劑治療糖尿病的病例報道…

因為糖尿病至今仍是無法治癒的疾病,調控血糖需要打持久戰,只有調控飲食,必要的藥物治療和結合運動等,才是控制糖尿病的最有效方法……

當然,糖尿病病人常吃些豆腐(包括豆製品)是有好處的。豆腐不僅營養好,而且屬熱量少、升糖指數很低的食品(吃進不易升高血糖),加之攝入豆腐能提高飽腹感,對那些飲食控制能力差,或者肥胖型糖尿病者,無疑是有益處的……

水豆腐中的石膏,有一定清熱、除煩、止渴作用,這種豆腐更適宜那些陰虛熱燥型的患者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豆腐性涼,長期食用(尤其是空腹吃)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下面就說一說豆腐和什麼搭配能起到的降糖的作用更大……

1、豆腐+牛奶

牛奶與豆腐搭配,是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的結合的過程,可補充每日的優質蛋白質,糖友可以試一試。

2、豆腐+蔬菜

大部分蔬菜營養全且低熱量,控糖很靠譜,一般是建議糖友適當多食用的。用豆腐與蔬菜搭配,可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對於血脂,血糖的下降都有輔助的療效……推薦的食譜有:苦瓜豆腐、青菜豆腐……



3、豆腐+海帶

豆腐營養豐富,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它含有一定量的皂甙,這種物質對防治心腦血管有積極的作用……

但皂甙進入身體之後容易很加速碘元素的排洩,所以不妨搭配海帶、紫菜等食物一同食用,好吃的同時,又有效的補充了營養……

你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嗎?不妨留言與我們一起交流和討論一下吧,期待你的評論哦!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幫忙點贊 、評論、轉發和收藏哦……你的每一個支持,對於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創作動力!

看更多關注我。每日更新哦!


三姐愛生活


糖尿病患者飲食調理是加強血糖控制的重要方面,其重要性不亞於服藥、加強運動鍛鍊等血糖調節方式,而同時需要指出的是,能夠控制好飲食,堅持做好飲食方面的調理干預,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也是挑戰性最大的,和最難做到的。

很多朋友有了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加強飲食調理,總是想要找到一種食材或者幾種食材,能夠控制疾病,有益健康,但實際上這種想法和做法,往往都是難以有好效果的,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吃的食材怕有上千種不止,對於這樣那樣的食物,如果單單通過吃某種食物,或靠搭配某幾種食物,就能夠把血糖控制好,恐怕是很難的,糖尿病的調理,是一個綜合多方面因素的長期過程,糖尿病的飲食調理,也是一個綜合的需要長期堅持的,注意營養補充,而又要控制能量和糖分攝入的綜合過程,絕不僅僅是多吃點什麼能夠解決的。

糖尿病人可以吃豆腐嗎?當然是可以吃的,對於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結構中,適量的攝入豆類或豆製品是推薦之一,豆腐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同時還含有鈣質,鐵,磷等人體所需的重要元素,同時糖分含量並不高,升糖指數也很低,因此,是糖尿病人很好的食材之一,我國2017年糖尿病膳食指南中,推薦糖尿病人每天吃100g~150g(二到三兩)豆腐,這個量不算大,但也說明了,豆腐是指南推薦食用的食材,可以適量食用。

至於吃豆腐對糖尿病人有什麼好處,是不是有降糖的效果,恐怕豆腐沒有那麼大的作用,豆腐中確實含有多種營養素,如果硬往降糖上靠,可能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通過吃豆腐降糖,恐怕不會有那麼大的效果,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在飲食控制方面,可以適量的吃豆腐,但不要指望豆腐能對降血糖有太大的效果和作用。

除了豆腐以外,還有什麼飲食是糖尿病人推薦可以適量吃的呢?甚至可以和豆腐搭配吃的呢?給大家簡單介紹幾種——

1. 豆腐加蔬菜,糖尿病人不但推薦每日要攝入豆製品,還推薦可以增加蔬菜的攝入量,蔬菜中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因此,豆腐配青菜,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是控制飲食的重要方面,豆腐為身體補充蛋白質,蔬菜為身體補充維生素,是很好的營養搭配。

2. 豆腐加雜糧,相比精米白麵的主食結構,對於糖尿病人的膳食推薦,更推薦升糖指數更低的雜糧類,穀物食材,一般說來,推薦糖尿病人每天可以進食谷薯類食材150g~300g,同時減少精米白麵的搭配比例,這樣更加有利於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

3. 豆腐加牛奶,豆類還奶類,是糖尿病患者推薦適量食用的兩大類食材,牛奶中富含蛋白質和鈣質,而糖類含量又不高,還可以為糖尿病人補充營養,增強營養攝入的均衡性,建議糖尿病人每日可以食入300g左右的液態奶或等量的奶製品,通常建議以飲用脫脂的奶製品更好。

上述的這些推薦,都是糖尿病患者合理飲食的推薦食材之一,實際上,除了上述食材以外,肉、蛋、水果等食材,也可以結合情況,適量的攝入,吃哪些其實並不是太重要,吃多少,如何控制好能量的攝入,從而達到加強血糖控制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糖尿病朋友的飲食調理來說,首先不要期待多吃某種東西,少吃某種東西,就能夠把血糖明顯的控制下來,飲食調理干預的主要目標,是控制好身體的能量攝入,減少身體的血糖代謝負擔,輔助加強血糖的平穩控制,做好飲食調理,最終達到的目的應該是,既加強了血糖的控制,又保證了身體的營養均衡,這才是控制血糖飲食干預的最高境界。


李藥師談健康


糖尿病吃豆腐對血糖有什麼好處?搭配哪三種食物,血糖會更穩?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顯著特徵的代謝性疾病,而高血糖,則是由胰島素分泌發生缺陷或者受其他生物作用而導致受損而引發的,人體長期處於血糖高的狀態極其容易導致各種組織,例如心臟、血管、眼睛、腎臟以及神經發生慢性損害或者是出現功能障礙。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豆腐嗎?

早期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適當吃一些豆製品,但當糖尿病發展到一定階段,患者開始出現糖尿病腎病併發症的時候就應該少吃或不吃豆腐、豆皮、豆乾、豆漿等豆製品,應該對這些植物蛋白質的攝入有所限制。因為豆製品雖不含糖,但並不等於它不會轉化為糖,只是轉化速度較慢(大約需3個小時)。植物蛋白經水解代謝後,產生大量剩餘氨基酸,再經糖異生,終也會轉化為葡萄糖,導致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食用豆製品也要有限度。

另外,豆製品的主要成分為植物蛋白,對於糖尿病病程較長者而言,若不注意,食用過量富含植物蛋白食物,會造成體內含氮廢物過多,使腎小球過濾率增加,加重腎臟負擔。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將豆製品當主食,特別是已經出現蛋白尿患者,最好禁食,可以選擇魚、禽等白色肉類食物。

飲食治療,是治療糖尿病最為基礎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治療手段,大多數病情較輕的患者,通過飲食治療就可達到控制糖尿病情的目的。而飲食治療,重點需要控制總熱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這幾個點。

總熱量:總熱量的控制範圍根據患者自身情況不同而不同,需要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日常體力活動量以及病情等多因素來考慮。首先需要根據相關公式(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計算出每一位病人的標準體重,算出患者標準體重之後,再根據每位患者的日常體力活動量,來計算出每一千克標準體重所需要攝取的熱量是多少,從而計算出總熱量(公式:每日所需要的總熱量 = 理想體重×每公斤體重需要的熱量),患者則需要嚴格根據這個總熱量來控制自己的飲食習慣。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熱量的主要來源,其中每克碳水化合物的熱量為4千卡,佔飲食總熱量的55%~65%,因此,需要根據患者的日常體力活動量,來限定每日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總量為多少。

蛋白質:蛋白質的熱量與碳水化合物相同,每克蛋白質的熱量為4千卡,但由於蛋白質與人體來說,沒有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大,因此只佔總熱量的12%~15%。正常情況下,成人對蛋白質的需求量是每1千克體重約為1g,但若是兒童、孕婦或者是哺乳期的婦女,出現營養不良以及消瘦等消耗性的疾病患者時,需要將蛋白質增加到每千克1.5~2.0g。在患有糖尿病的情況下,患者應當減少蛋白質的攝入量,由每千克體重1g減少到每千克體重0.8g,若是有腎功能不全,則需要攝入高質量的蛋白質,因此需要減少到每千克體重0.6g。

脂肪:脂肪的能量極高,每克中的熱量高達9千卡,其原因與蛋白質相同,在總熱量中的佔比為25%,一般不會超過30%。根據患者的體重情況,每千克體重0.8~1g。需要注意的是,動物脂肪中主要含有飽和的脂肪酸,而植物中則含有不飽和的脂肪酸較多,而糖尿病患者極其容易患上動脈粥樣硬化,因此建議患者採用植物油為主。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應以限制高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質攝入為飲食原則,這樣既可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又能滿足人體生理需要。具體來說,碳水化合物應占總熱量的55%至60%,蛋白質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5%,脂肪攝入量不能超過總熱量的30%。

我是黃志豔大夫,致力於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複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糖尿病飲食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