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度甘地寫信給德國納粹希特勒,倡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反而遭到納粹的無視?

克里奧爾


甘地不但寫信給納粹,甘地寫過許多信,1924年,老蔣還去見過甘地,甘地勸老蔣不要反抗日本人。

1931年,甘地還勸說猶太人不要反抗希特勒。


印度人運氣很好,很好的運氣是建立在布爾人的基礎上,也就是南非白人。1899年到1902年,南非白人反抗大英帝國,一度打的大英帝國財政幾乎破產,幾百年的積蓄化為灰燼,從1902年以後,大英帝國大幅度調整了殖民策略,軟化了對殖民地的態度,為什麼在後來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南非,愛爾蘭相繼自治,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英國人不是不殘忍,現代集中營是英國人發明的。但是英國人也要考慮財政問題,為什麼德國人敢於挑起一戰,這是有原因的。


甘地這個人是白人殖民者非常喜歡的一種“反抗人物”,因為他對統治者沒有任何威脅,所以英國人喜歡宣揚甘地,美國人喜歡宣揚甘地,美國人自己“非暴力不合作”嗎?這世界上還有誰比美國人更暴力的?

美國人英國人是希望你不暴力,他暴力。


英國之所以撤離印度,實際上是和當時激烈的印度人反抗有關,而其中一個人,叫蘇巴斯·錢德拉·鮑斯


錢鮑斯這種人註定是不會得到人喜歡的,不管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

錢鮑斯本身也是當時國大黨的成員,他和尼赫魯與甘地都不一樣,他是主張武力驅逐英國人的,但是當時的印度又不具備武力反抗的條件,所以他去找了元首



錢鮑斯在德國組建了2000人的印度國民軍,但是大家想一想希特勒的名聲有多臭,所以西方人不喜歡他。


然後他又接到了日本的邀請,去日本組建了自由印度臨時政府,後來還參加了大東亞會議,大東亞會議裡面就有中國人十分痛恨的汪精衛。



所以他也註定不會得到中國人的喜歡。


對於我來說,我個人對於錢鮑斯還是比較尊重的,在印度那種一片渾渾噩噩的國土,連甘地這樣的人都只會“非暴力不合作”,那也就只是因為英國殖民者不像德國,日本那麼兇殘,不管換成德國還是日本,可能甘地本人早就沒命了。

錢鮑斯在日本組建的兵團,還隨著日本參加過英帕爾戰役。


光憑藉著所謂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指望著殖民者的好心,是無法趕走英國人的,也就是印度有了像錢鮑斯這樣的人,所以逼的英國人不得不考慮繼續殖民印度的成本問題,甘地給了英國人一個體面退出印度的機會,英國人也比較識趣,體面的離開了, 離開之前還放了一個大炸彈:印巴分治,這導致印度迄今為止還被這個困擾。


英國人比較聰明,而不聰明的,比如說法國人,是被越南和阿爾及利亞人給趕跑的,那就更不體面的。



甘地是一個活在自己世界裡面的人,他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之所以受到吹捧,是因為對於印度人來說,甘地是一個形象標杆,是一個對外宣傳的工具,對於白人來說,甘地的行為可以減輕自己的殖民負罪感。

對於我這麼一箇中國人來說,其實我覺得錢鮑斯在武裝鬥爭中的作用要遠大於甘地,正是有了錢鮑斯這類人的威脅,才有了英國人和甘地的妥協。


李建秋的世界


甘地這個人啊,也只有在當時的印度有市場,換到現在試試?

(甘地)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說白了就是“你打我我不動手,讓你自己良心發現”。印度的獨立真的是因為英國“良心發現”嗎?多天真的人才會這麼認為啊……

1939年7月及1940年12月,甘地兩次寫信給希特勒,表達自己的理念,希望能阻止希特勒在歐洲發動戰爭。但是,信都被英國人攔截了,希特勒沒有看到甘地的和平理念。

隨便摘取幾句信中的話,大家看看:“我們對你向自己祖國展現的勇氣與奉獻毫不懷疑,也不相信你是你對手所描述的那種怪物……我們尋求的是改變他們(英國),而非在戰場上將他們擊敗……除非他們殺光所有的印度男人、女人和小孩,否則也不可能達成(統治目的)……”

總之,希特勒如果看到甘地的信,一定會倍感驚訝,並且期待英國蘇聯也多出現幾個“甘地”吧?


甘地的名聲這麼好,到底是誰誇出來的?

(希特勒:為什麼英美蘇沒有“甘地”呢?)

是當時的英國人,是統治者。二戰時的英國已經拖的精疲力竭,根本沒有太多精力管印度的事情。這時候,印度一部分人採取暴力方式謀求獨立,另一部分人跟著甘地搞“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因為長期的宗教影響和種姓制度,非暴力的手段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作為當時的英國人,會支持暴力的印度人,還是會支持非暴力的甘地?想都不用想,統治者就喜歡這種老老實實的人。

若是沒有印度那部分武力抗爭的人,要是不趕上二戰把英國拖垮了,甘地這一招能有用?

就算是戰後,印度的統治階級和中產階級也大力推崇甘地,為什麼?因為只有讓大多數底層百姓不懂得反抗,他們的生活才能安穩。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換個地方,就顯得荒唐可笑了。

(日本人會心慈手軟?)

甘地當年還向國民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假如中國人有我這樣的非暴力信念……中國人可以告訴日本人:帶著你們的毀滅手段來吧,我們以兩億人給你,可是還剩下兩億人,我們是不會屈服的。”

按照甘地的理論,中國人不該反抗日本侵略,就讓日本人殺,先讓他們殺兩億人,這樣日本人就會悔過,就是心慈手軟,立地成佛……

我們不得不承認,甘地是個“聖人”,他可以犧牲無數老百姓的性命,換取敵人的“心慈手軟”——然後並非所有敵人都像甘地想象的一樣,也並非所有民族都像印度人一樣甘於被統治。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現在的印度,還相信“非暴力不合作”嗎?

當然不信,不然花錢全世界買武器幹嗎?和巴基斯坦武裝衝突幹嗎?別人來打的時候,放下武器任人殺戮不就行了……


七追風


希特勒看完信,對身邊的黨衛軍高級軍官不洩道:此甚熊泔地就是個奇葩,不用理它。自古屠夫殺牲畜,還用管它們樂不樂意?反抗是死,不反抗更要死!








大嘴黑鍋


1939年7月23日,剛剛結束孟買絕食的印度國大黨領袖莫罕達斯·甘地鑑於歐洲處於戰爭邊緣的局面,決定要為渴望和平的歐洲人民做點什麼,他親自給希特勒寫了一封信,內容感人至深,大致內容如下:

我的朋友們一直敦促我為了全人類寫信給您。但我回絕了他們的請求,因為我感覺自己無論寫什麼信都很魯莽。然而事實告訴我,我不該多慮,必須不計後果地提出我的呼籲。很顯然,您是當今世界上唯一能阻止一場毀滅人性的戰爭的人。無論您的目標有多麼寶貴,您非要為了那個目標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嗎?您可否聽取一個刻意避免戰爭,但依舊成績斐然的人的建議?總之,如果寫信給您有所冒犯,希望得到您的原諒。

然而甘地溫婉真摯的情感遇到了不解風情的宗主國大人,無恥的英國佬居然把這封信給攔截了,他們利用郵政系統把信送到了倫敦,壓根沒交到希特勒手裡,世界歷史因此少了一段佳話。一個月之後,德國閃擊波蘭,毀滅眾生的世界大戰開啟。

當然,即使信件送到元首大人那估計也沒個卵用,德國發動戰爭已經勢在必行,就是元首痛哭流涕的被感動成和平主義者也還是得開戰。因為1933年納粹上臺開始到1939年總共收入了650萬馬克左右,但支出卻超過1000萬馬克,不打仗國家就得破產。

甘地這老頭吧,咱們得說是個好人,就是忒天真。他四處宣揚和平,搞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甚至還託人勸過常凱申隊長也這麼玩。據說聽完以後常隊長就哭了,你以為我想打仗啊?要不是小六子拿槍逼我,我也絕對不抵抗的好伐?

二戰期間他也給丘吉爾寫過信,內容還是勸英國放棄暴力抵抗,交出自己的武器,不和德軍發生衝突,所有軍人回家種地。德國人讓幹什麼也不幹,德國人要殺人就讓他們殺。對此丘吉爾的反應是這尼瑪是個傻X吧?

甘地的所謂非暴力不合作說白了就印度一貫的爬平認草又宣稱自己從來沒舒服過的套路。這種操蛋方式對於君子不需要用,對於流氓沒卵用,偏巧他遇到二戰後虛到必須裝君子的流氓英國,才勉強把印度給弄獨立了。

對於這樣的人,國際政治界肯定是大力宣揚的,大抵和曼德拉是一個路數,屬於專門把自己人忽悠瘸的,外國友人簡直愛死他們了。可是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還是得聽潤公的話,“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歷史吐槽機


羊寫信給狼,球狼不要再吃羊,狼露了露狼牙不說話!

甘地,就是一個傻子,他是想要做引頸待戮的羔羊,他的那一套理論,簡直就是個笑話,他不知道這個世界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就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世界!

弱者向強者祈求,想要獲得強者的憐憫、同情,就像羊祈求狼不要吃自己一樣,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強者永遠不會容忍弱者與自己分享有限的資源。

所以,他寫給納粹的信,簡直就是個笑話!


歷史拾穗者


忽然想起了一個成語,叫做對牛彈琴,說的和甘地給希特勒寫信是一個道理。

我們直到甘地一向都是提倡非暴力不合作的政策,這個政策其實在印度民族解放過程中就受到一定的質疑,因為效果如何真的不好說。事實上,很少有政治家能夠做到或者願意做到這一點。

具體到希特勒,他的目標就是消滅所謂的下等民族,要統治整個歐洲甚至更大空間。在此基礎上,你指望他非暴力不合作,也太搞笑了。


張傑談史


瘋狂的希特勒要實現自己的價值觀,並要改造歐洲,沒有暴力實現起來太慢太困難,熊熊戰火燒到之處,就會開出鮮豔的花朵。


歐陽紅樹


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本身就是妥協的產物,既不敢革命性武裝暴動,徹底的趕走殖民者,解放整個國家,從根本上改變殖民地秩序,又不想安心當奴隸。

納粹德國當年希望印度,發生民族主義獨立革命暴動,應該徹底的趕走英國殖民者,而非妥協式的不合作運動,希特勒鄙視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因為德國的大陸封鎖,和空中狂轟濫炸,海上潛艇破交通線,讓二戰中的英國幾乎崩潰了。

印度的獨立運動,不是納粹德國幫了大忙,打得英國從經濟上徹底的破產,印度獨立很難成功的。

因為德國人已經重創英國國力,徹底的拖垮了英國經濟,英國無力去軍事鎮壓印度的民族獨立運動,只能是全面的妥協,體面的退出印度全境。


隨雨飄渺


這個印度精神領袖政治上是幼稚的,甘地試圖使徳國法西斯放棄暴力、良心發現,甘地幻想拿他的佛教精神感化希特勒,讓殺人惡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希特勒會認為他極其愚蠢並嗤之以鼻。

甘地政教合一的思想不僅落後於當時的時代,更與二十一世紀格格不入,他根本不懂得遏止戰爭的唯一手段是以暴制暴。


活著d知覺


甘地那套對付英國人還是綽綽有餘,不過沒有推廣的價值。

第三世界國家學習甘地的結果,就是趕跑了不講道理的英、法、美,留下了更不講道理的日、德、俄——民國就是這樣完蛋的。

苛責善類,花樣百出,綏靖盜寇,袖手無策,甘地固賤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