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問劉伯溫明朝多少年?劉伯溫怎麼回答的?

歷史思想家


劉伯溫回答說:萬子萬孫。朱元璋很高興,於是朱元璋重重地賞賜了劉伯溫,但是,他並沒有聽出這之中的含義。這個預言也在多年以後應驗。在兩百多年後,明朝的皇帝也換了許多任,在萬曆皇帝登基之後,明朝也逐漸走向了衰敗和滅亡。明朝到了萬曆的兒子明光宗和兩個孫子的手裡,便滅亡了



沙漠孤狼138609229


我們都知道劉伯溫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軍師,他為老朱出謀劃策建立了明朝,奠定了大明277年的基業。

後世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之說,由此可見,劉伯溫是和諸葛亮一樣能掐會算的牛人。

諸葛亮生前寫了一本專著——《馬前課》,據說每逢打打仗前,他都在馬前算上一卦以測兇吉,這本書後來成了算卦相面的教科書。

劉伯溫也不示弱,他生前也寫了一本預測未來的書——《燒餅歌》,書名為啥叫《燒餅歌》呢?

相傳朱元璋有一次要測試一下劉伯溫的能力,就把咬了一口的燒餅扣在了碗下,讓劉伯溫猜猜碗裡是什麼?

當時老劉掐指一算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依臣之見,碗中是被陛下咬了一口的燒餅。”

朱元璋聽後十分佩服,於是接下來又問了他大明國祚多久?

講真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胡說八道會受天譴,說大明短命這不是喝了酒吃頭孢——找死啊!

劉伯溫不愧是“智多星”,只見他眼珠子一轉道:“陛下江山萬子萬孫也”。

老朱一聽龍顏大悅,厚賞了劉伯溫,後來劉伯溫把預測明朝國運的這本書命名為《燒餅歌》。

稍懂歷史的人都知道,明朝不過277年的國運,這和劉伯溫預測的“萬子萬孫”相去甚遠,老劉是不是錯得有點離譜呢?

其實劉伯溫預測的很正確,只是當時老朱理解錯了。

老劉說的“萬子萬孫”老朱理解成了千秋萬代的意思。

劉伯溫真實意思是說明朝將在萬曆的子孫手上結束。

明朝國運確實在萬曆朝開始衰敗,萬曆(朱翊鈞)當政48年,竟有28年不上朝,國家機器因此停止運轉,以致造成“臣不知有君,君不知有民”的局面。

萬曆(朱翊鈞)不上朝是為了立太子之事和大臣們慪氣,他的任性而為被史學家詬病,因此一直認為“明亡始於萬曆”。

萬曆死後,他的兒子朱常洛即位,一年後因吃春藥送命,萬曆的孫子朱由校即位,這貨重用宦官魏忠賢,自己專心鑽研木匠活,明朝岌岌可危。

木匠皇帝死後,而弟弟朱由檢即位,這時明朝內憂外患,朱由檢苦苦支撐,但最終沒能抵擋住李自成和多爾袞的進攻,朱由檢煤山上吊自殺,明朝滅亡。

綜上所述,劉伯溫說明朝“萬子萬孫”並沒有胡說八道,明朝確實亡在萬曆子孫手上,國運不過277年,只不過當時朱元璋聽了老劉的話沒往壞處想,這不能怪劉伯溫,你說呢?


秉燭讀春秋


朱元璋問劉伯溫明朝多少年

其實這個問題,劉伯溫沒有給一個很明確的答案。劉伯溫只給了四個字---遇順而止。下面給大家細說是怎麼來的。


劉伯溫是跟朱元璋打江山的元勳,和朱元璋一起度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而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朱元璋是怎麼對待功臣的,大量的功臣被朱元璋殺掉。所以當朱元璋問劉伯溫“明朝有多少年”時,劉伯溫要謹慎回答這個問題。而朱元璋聽到這個回答後,十分驚訝的問他是什麼意思。劉伯溫就回答了一句天機不可洩露。就這樣。劉伯溫既滿足了朱元璋的好奇,又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那這個回答有依據嗎?但歷史就是這麼巧合,真的被劉伯溫說中了。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是明思宗崇禎皇帝,這位皇帝是一位好皇帝。他想重振國家,但是這時的明朝已經是夕陽日下了。東北的滿族勢力初步構成威脅,內部又是天災不斷,糧食欠收。就在這樣的情況想,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起義爆發了,這個勢力一鼓作氣的打到了北京城。北京淪陷了,崇禎皇帝不甘做亡國之君,跑到了煤山自殺。自此明朝宣告結束。
你認為這就結束了嗎,還沒有。李自成的這支農明起義軍的政權名字叫“大順”,這是印證劉伯溫的“遇順而止”的第一次印證。而這只是史書上明朝滅亡的記錄。當時崇禎皇帝的幾個堂兄弟在南方相繼建立了新的政權,史稱“南明”。清朝入關後相繼對各個南明政權進行圍剿,最終在順治皇帝時期完成。這是第二次印證“遇順而止”。


執著追求精緻


其時劉伯溫以從其規劃的制度中看岀了端泥!不會超過三百年,但為了皇帝的面子和自己的老命,維心的說了千秋萬世,令朱元璋大喜過望,更加慘忍的撥剌為子孫萬世鋪平道路。











94310417小云


劉伯溫作為朱元璋的重要謀士,在人們眼中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人們相信劉伯溫可以預知未來,於是,便給他編造了一個預測國運的故事:朱元璋剛剛打下天下的時候,建立了大明朝,作為開國皇帝,他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國家能夠持續多久,於是他就問劉伯溫,劉伯溫沉吟良久,然後長嘆一聲,遂手書“遇順而止”四字。

為什麼叫做遇順而止的對於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有自己不同的解釋,因為這4個字本來就是模稜兩可的。

劉伯溫所謂的“遇順而止”也具備這樣的特性。我們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理解這句話都可以說得通。

首先,如果從字面意思的角度來理解,“順”即順從的意思。也就是說,當大明三百年的國運耗盡依舊,然後結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其二,李自成結束了大明朝自然是遇順而止。

最後“順”還可以理解為清朝皇帝的年號“順治”但是,我們深入口就可以發現這句話是清朝人編出來的。

最早是在清朝人鄧士友的典籍《國朝要典》中發現的:“高廟命伯溫,卜歷數之長短。伯溫卜之曰,遇順而止。”

所以這個故事無非就是為了證明清朝的合法性而已,這是一個洗腦的小故事。


奇葩歷史大觀


好吧,眼看本為屌絲的朱元璋坐了龍椅,那麼,與他同屬一個階層的人們對其一舉一動是津津樂道。

其實咱普通老百姓想象貴人們的舉止未免有點像那個夢想當皇帝的拾糞老頭:咱日後當了皇帝,全村的糞都歸我揀…

說笑了。

咱可是層次高一點:皇帝肯定也像村裡的地主老爺一樣,希望那些田地世世都歸自家吧。

所以呀,朱元璋過了皇帝癮,就擔憂起來:這大好江山,我老朱家能掌到什麼時候?

不行,得找知前後五百年的劉伯溫來問下。

劉伯溫聽皇帝問,忙掐指一算,躬身答道:能延續萬子萬孫。

朱元璋一聽:挺好。

老朱死後二百多年,天下忽然不姓朱了。

老朱在地下揪住劉伯溫:說好的萬子萬孫呢?

老劉:皇上仔細想想?那倒數第四的皇帝不是萬曆皇帝?然後再就是他的兒子,倆孫子,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老朱一想沒錯!萬曆這孫子後就是他兒子光宗朱常洛、然後依次倆孫子朱由校、朱由檢(崇禎),還真是“延住到萬子萬孫”。早曉得就避開一切“萬”字…


錢多多讀文史


明朝經歷了276年,劉伯溫回答朱元璋:“萬子萬孫",朱元璋大喜過望。


東方京川


劉伯溫沒有直接回答朱元璋,就說了一句“遇順而終”[微笑][微笑]


愛哭的毛毛蟲k


明朝對於人們來說,並不陌生,朱元璋的雷厲風行,從地主家的傭人到農民起義,再到打敗元軍建立明朝,都是令人無法不感嘆的,他深知人家的疾苦,也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草根皇帝,令人十分佩服。 在朱元璋的身邊,說起神算劉伯溫,人們不得不對他的智慧和預測未來的能力感到佩服。劉伯溫算是能夠和諸葛亮平起平坐的人了,不僅智慧了得,還幫著朱元璋謀略策劃,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許多功勞。由於劉伯溫的話語,經常是精準到令人不得不信服,就連明朝皇帝朱元璋,對於他的話也是深信不疑。 一天朱元璋就找來了劉伯溫,問他說:“朱家的江山能夠傳幾代,大明王朝能延續多少年?”這話要是說不好,那可是會被殺頭的呀!劉伯溫想了想,說了四個字:“萬子萬孫。”朱元璋不禁大喜,自己辛辛苦苦一手建立的明朝,若是能夠由自己的子孫們傳萬代,那可真的太了不得了。於是朱元璋重重地賞賜了劉伯溫。 這個預言也在多年以後應驗。在兩百多年後,明朝的皇帝也換了許多任,在萬曆皇帝登基之後,明朝也逐漸走向了衰敗和滅亡。明朝到了萬曆的兒子明光宗和兩個孫子的手裡,便滅亡了。 這也正應驗了劉伯溫所說的“萬子萬孫”這四個字,隨著李自成的率軍入侵和清軍的推進,明朝不可一擊地攻陷淪落,明朝隨之滅亡,清朝建立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