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1500米以上,水質清澈的河裡適合養什麼樣的刺少的魚?

高老莊山貨


你這個問題非得有人在1500米的海拔居住過,才能結合那裡的氣候和養殖品種的難易程度有發言權,而我老家在海拔1400米的恩施,我自己又從事水產,可以給你提幾個意見。

第一,1500米海拔的氣候特點

1.入冬低溫來的早

1500米海拔,一般低溫都來的早。比如湖北恩施、十堰等地方都接近1500米海拔,降溫在11月初就非常明顯,立秋以後基本上早晚都要加衣服,農村裡開始烤火爐。低溫來的早,可供魚生長的養殖週期就越短。溫度越低魚的新陳代謝就會減慢並減食,如果吃食減食後的魚不能及時售賣,會逐漸消瘦,進而影響產量。因此,海拔越高低溫來的越早,有效的養殖時間縮短。

2.開春升溫來的晚

開春後很多平原地帶都迅速升溫,海拔越高的地方溫度回升很慢,恩施在3月份陰雨天氣的時候,遇到降溫天還會夾雜中小雪,3月份往後三分之一的時間還在穿羽絨服,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4月中下旬,溫度才會逐步穩定在25度左右。所以,開春升溫晚,說明養殖魚開口吃料的時間晚,加上冬季來的早,每年有效的養殖週期比較短。

第二,適合養殖的品種(魚刺少)

你這個問題針對的品種非常苛刻,海拔高的情況下,你還需要養殖沒有魚刺的魚。人們常吃的草魚、鯽魚、扁魚、花鰱等品種排出後,我羅列了一下,市場上適合高海拔養殖的品種我個人覺得鮰魚比較穩妥,第一就是魚刺確實少符合你的要求,第二就是養殖技術需求並沒有那麼高,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就說明你對魚沒有研究,養殖技術估計也需要學習,而且鮰魚適合養殖水平不高的地方養殖。同時,由於豬瘟影響,鮰魚的市場價格逐步拉高,經濟回報豐厚,養殖潛力很大,鮰魚品種值得推薦。



第三,鮰魚養殖技術的重點

1.鮰魚養殖要重點預防套腸問題

套腸問題是鮰魚養殖的一個大難點,很多鮰魚的養殖戶在養殖的過程中,餌料投餵掌握不準,常常出現過度投餵導致包括套腸等很多潛在的問題發生,所以要養殖好鮰魚,必須把鮰魚的吃食規律和飼料的投餵增減係數經驗掌握才行。


2.鮰魚養殖要加強池塘底部和水源管理

鮰魚養殖本來是一個很簡單的養殖品種,我曾親身看到湖北一個200畝專業養殖鮰魚的基地,由於水源上游豬場排放汙水時,工人加水沒有注意,把豬糞水加到鮰魚池塘,最終導致整個200畝的鮰魚全部死亡,損失慘重。這說明底部環境是水質惡化的根源及時改底非常重要,水源是整個養殖過程中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加強巡查,儘量避免在有汙染的水源下游養殖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3.鮰魚養殖要加強中藥的投餵做好腸道內保健

鮰魚養殖,第一點我重點強調了套腸是鮰魚的一個難點,套腸的發生與餌料的投餵有關聯外,更重要的就是定期給鮰魚投餵肽酶激安、板黃散、好喂來等促進腸道代謝的中藥產品。養殖鮰魚的重點在投料,核心在投料後鮰魚自身在腸道內的消化和蛋白質轉化,中藥保健定期投餵就是提高蛋白質粉轉化效率,舒緩腸道代謝的壓力,提高飼料營養轉化吸收水平,真正做到讓鮰魚吃進去的是飼料,長出來的是魚肉,排放出來的是糞便,這樣才是正常科學的養殖循環。


很多養殖戶由於不注重腸道內保健,單純的認為養魚就是投飼料那就大錯特錯。只一味投餵飼料,鮰魚和其他品種的魚腸道負擔越來越大,消化不了的時候不僅會產生代謝障礙,而且還可能出現吃進去的是飼料,拉出來的糞便還是飼料,根本沒有轉化,理論上就是說你投了一百多一包的飼料等於直接丟到水裡,只不過經過了魚的腸道而已,我們都知道是浪費,但是經過了魚的腸道,然後有些人又顯得心安了能接受了一些罷了。如果抱著這種心態養殖,浪費養殖成本將是阻礙你賺錢最大的障礙啦。



養殖小龍蝦,養殖所有水產品種,都是一樣的邏輯。投什麼東西一定要在乎投以後的結果是不是你預期的,以結果為導向做投入才能提高養殖效率,真正賺到錢。
失敗的養殖戶,無外乎投了飼料,投了藥品,然後坐在那裡守株待兔等賺錢。歷史上守株待兔第一次那是運氣,從來沒有出現過原地第二次還可以守株待兔的。要想賺錢,必須遵從科學規律,不要用一些形式主義來欺騙自己的資本和付出的時間,讓養殖付出更有價值吧!


多多蝦談


首先看你想怎麼養,精養的話投資高,有投資水源好(可控水源)養副加值高的,如狗魚等。這個養的魚種要聚體看魚本身能不能適應你那當地的環境,如溫度,最高好最低(水溫)。 普通養殖就是四大家魚都能養。全國到處都能養的。



鄉村鑫哥有你


第一,海拔1500米,山還是比較高,盆地丘陵中的外圍。這裡溫度比平原要低一兩度!

第二。道路交通狀況。沒公路怎麼拉出來

第三,附近有沒有水源。能否保證流動水,否則水質差容易死亡

第四你是否有養魚的技術,沒技術不要碰

第五,建議先養常規家魚。草魚,白鰱花鰱鯉魚鯽魚青魚等,你先熟悉水產技術

第六看當地喜歡吃什麼魚,水域面積多大

第七,養魚的風險大於雞鴨鵝,一不小心。就會翻塘,沒技術不要玩,不知道你在哪不瞭解,只能做常規的,我們可以私下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