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當前,一位英國留學生的媽媽提出政府包機接孩子回國,你怎麼看?

GEN


我怎麼感覺政府就是你家開的呢?人不能太自私,國內疫情氾濫時,全國人民都是自己在家自覺隔離,不出門、不串門、不聚餐、不聚會就是為國做貢獻,你怎麼不學學呢?你考慮過航班機組人員的生命安全嗎?你考慮過海關、機場安檢人員的生命安全嗎?,你考慮過你們全家以及你家所居住的小區居民的生命安全嗎?你考慮過全國14億人民的生命安全嗎?,你考慮過一旦新冠病毒疫情在國內捲土重來,整個國家的安危嗎?,人不能太精緻也不能太自私,否則只能害人害己,讓國內抗疫成果付諸東流、功虧一簣,打水漂了,請尊重國家的抗疫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吧不要太自以為是,否則會寒了全國人民的心!











東山69084937


在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全世界的背景下,特別是疫情重災區從東方轉移到西方的背景下,身在國內的家長擔憂國外子女特別是處在幼齡階段、自我照顧能力薄弱的子女的安危,那種急迫的心情,相信每一個為人父母的家長都會有一定的同感。病毒無情人有情,父母更有情,可以理解也值得同情。

昨天一則“1.5萬名小留學生滯留英國,家長聯名上書政府請求派包機接回”的消息刷遍網絡,眾說不一!

筆者的觀點是,同情歸同情,理性歸理性!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入歐洲後,很快“攻陷”了大部分歐洲國家。在氣勢洶洶的病毒面前,有的歐洲國家一潰千里,有的乾脆舉手投降。英國對待疫情的做法是“群體免疫”,很顯然,民眾將面臨嚴重威脅。據悉,英國政府已經做出了大中小學校停課的措施,本土學生還好說,畢竟有個家可以避風。國外留學生就難了,大部分人在這裡沒有家選擇寄宿學校。現在學校關閉了,他們自然面臨無家可歸的境遇。對於花季年齡的青少年來說,的確是一場生活中的風險!

然而造成這一切的該由誰來埋單呢?

隨著我國這幾十年來對外開放的深入和擴大,送子女出國留學逐漸由一種對追求外國先進文化的理性做法變成一種感性甚至盲目的“趕時髦”。“外國的月亮圓”、“外來和尚會念經”成為一些對祖國文化不瞭解、不想了解,對外國文化認識膚淺、選擇性認識的一群人的思維觀念。這樣一來,對生活還處在懵懂狀態的花季年齡少年出國留學的現象便不難解釋了!這是孩子的錯嗎?是國家的錯嗎?

這次全球性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於東西方文化、體制乃至人口素質來了一次大考,到目前為止,成績已經基本揭曉,答案也一目瞭然!這不僅僅體現的是答題水平,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傳承的結果!這就說明,我們這個擁有五千年輝煌文明史的國度還是有很多無數代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好東西去值得現代人靜下心來學習、去挖掘、去感知。

不客氣的說,1.5萬名小留學生滯留英國的不幸之事正是因為一群對國內文化缺乏基本瞭解和信任卻對道聽途說的西方文化痴迷的人造成的。現在著急了要求政府派包機去接,這無疑是讓政府替他們的錯誤來買一次單。回國後結束了疫情,該幹什麼幹什麼,試問,停課3個月的3億多國內中小學生們能否答應?

對於這件事駐英國大使的話實際上已經代表了政府的態度:都是一個國家的人,孩子沒有錯,政府會想辦法去做好這件事。但政府是14億人的政府,不是留學生的保姆,協調商業飛機盡力而為,包機恐怕很困難。


大將軍威武K


看到這樣的消息,其實挺欣慰的,這就表明我們並沒有被疫情的恐懼所驅使,也沒有被疫情所打倒,在面對留學生是否回國的問題上,有很多人仍然能夠保持理性的態度。

有很多人之所以反對留學生回國,主要是基於兩方面原因。

第一,這些留學生回國之後,不守規矩,不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有些人甚至謊報瞞報自己的行程,給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很多不穩定的因素。

第二,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家長既然願意選擇讓孩子出國留學,那就證明家長相信孩子出國留學是安全的,現在情況有變,家長要承擔這樣的風險。家長不能只想著享受國外的優質教育資源,而不願意承受出國留學所帶來的風險。

’既然家長能夠送孩子出國留學,那就證明家庭經濟條件還不錯,雖然現在機票漲價,部分航班取消,但這些家庭完全有能力,自己想辦法把孩子接回家,或者僱人在國外照顧自己家的孩子。

這些觀點看似都很有道理,但其實並不能夠值得認真推敲。

最近留學生回國問題之所以飽受爭議,除了極端事件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有些人就是在刻意利用大眾的恐懼心理和仇富心理。

先來說下上述第一個觀點。

的確最近出現了一些極端的事件,個別人回國之後,因為謊報瞞報自己的行程,而給當地的疫情防控帶來了很多不穩定的因素。

但要知道的是,目前在國外的留學生人數有好幾百萬,並不是所有的地區疫情都比較嚴重,也並不是所有的留學生在疫情爆發之後,都會選擇回國。

那些選擇回國的留學生,要麼是考慮到當地疫情比較嚴重,而當地的政府又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要麼是這些留學生的年紀比較小,缺乏獨立生活能力,身在國內的父母擔心孩子一個人在國外不安全。

而那些選擇回國的留學生,他們大部分人都還是守規矩、講道理的。

如果你關注過留學生群體,你就會發覺他們大部分人,其實都心繫祖國,時刻關注著祖國的發展。

當國外一些人出現對我們不友好的言論或者行為時,很多留學生都會組織各種行動,進行反擊。當國內的疫情爆發時,這些留學生也是紛紛的採取各種措施,給一些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提供物資援助,資金援助等。

因此,不能因為留學生群體當中個別人不守規矩,不講道理,就認為所有的留學生都不受委屈,不講道理。

至於第二個觀點就更經不起推敲了。

電影《芳華》中有這樣一句話:“一旦發現富人也會落井,投石的人格外勇敢,人群會格外擁擠。”

如果只是因為別人比你有錢,別人能夠送孩子出國留學,而你不能送孩子出國留學,頓時心裡感覺不平衡,而現在國外的疫情爆發了,當地的政府又不管這些留學生,想買機票回國又買不到機票,此時你就感覺心裡平衡了很多。

那麼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落井下石,針對這種行為沒有任何討論的價值。

因為歷史的經驗在不斷的告訴我們,在任何時候,仇富並不會讓我們普通人過得更好,反而會讓我們過得更糟糕。

而如果你認為每個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是因為我們要堅持個人主義,其實這種觀點並沒錯。

的確在現代社會,我們每個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能夠只想著好處不承擔風險。

一些家長在送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出國留學時,就必須要想到,孩子在國外有可能不能夠照顧好自己,當出現特殊情況的時候,要有應對策略,不能一遇見問題就想向國家尋求幫助。

如果真有絕對意義上的個人主義,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那麼在疫情期間,不幸被感染的人都應該自己花錢去治病。

但現實的情況肯定不是這樣的。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在面對災害時,首先考慮的是集體主義,而不是個人主義。那是因為並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個人主義,每個人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前提條件是,他們有能力有機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疫情面前,在災難面前,大部分人是沒有能力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

那現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幸被感染新冠肺炎的人,如果真的要堅持,絕對的個人主義,那麼肯定會得出一些荒誕的結論。比如,某個地區疫情比較嚴重,肯定是和這個地區的人平時亂吃東西有很大的關係。再比如,要是當時你們不去這個地方讀大學,不去這個地方找工作,現在怎麼會感染上肺炎呢?

但實際上沒有人能夠未卜先知,也沒有人能夠絕對的對自己行為負責,正是因為我們個人的力量太渺小了,沒辦法面對一些未知的事情,因此才會產生集體主義。

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就認為,每個人太渺小了,因此每個人讓渡出一部分自己的權利,來獲取另外一部分的權利。這種讓渡的權利就形成了公權力,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很多人所說的集體主義,而集體主義的目的,就是要保護每個個體的利益。

這些留學生既然還是我國的公民,那麼他們的父母,甚至他們自身,在某些時候肯定也為祖國的發展貢獻過自己的力量,當他們遭受到困難的時候,你應當享受應有的權利,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邏輯。

因此,不能因為某些人仇富,就要求我們在沒有任何正當理由的情況下,剝奪有些人的權利,對我們自己採用集體主義,而對這些留學生和他們的父母們卻採取極端的個人主義,讓他們對自己的行為完全負責。

一個可行的方案

當然有些人可能是擔心,如果我們自己包機,讓這些小留學生回國,可能會出現“搭便車”的現象。

如果某些地區的疫情不嚴重,這些人可能看有免費的航班,他們也會回來,其實完全有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由政府包機,但是讓他們個人付費,這樣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減少這種逆向選擇,讓那些真正需要回國,真正覺得回國有必要的人,能夠順利的回到祖國,回到他們親人、父母的身邊。

我們的醫保其實就這樣的邏輯,讓個人付一部分費用,而大部分費用由政府負擔,這樣既能保障每個人的權益,又能儘量避免“搭便車”的現象。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期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啟發。



升學與考試


【我是將將,我來回答。】

無論這些留學生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選擇了去國外讀書,這都不是我們此刻該討論的問題。



我們需要明白的一點就是:這些留學生依然擁有中國國籍,屬於中國人,僅憑這一點,他們就有回國的權利。

國外疫情爆發的時候,國外政府的應對能力真是讓人大跌眼鏡。他們不僅沒有為民眾提供服務的基本能力,而且製造各種謊言迷惑民眾,置民眾的生命安全於不顧。



試問一下,作為父母,誰能安心的把孩子放在這樣的國家裡,讓他們維護孩子的安全?因此作為留學生的父母,在此時向國家提出懇求是可以理解的。

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未成年,再加上國外比較亂的大環境,在疫情面前孩子很有可能就會被人忽略掉,從而得不到周到的照顧和有效的保護,家長們的擔心也在情理之中。



大部分的人之所以反對政府包機讓這些留學生回國,是出於對這些人出國目的的臆測,至於這些留學生究竟為什麼出國,我相信僅憑我們推測的結果是不負責任的。

孩子是無辜的,他們選擇出國的決定是他們父母的決定,因此現在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比如說有人反對留學生回國)不能由孩子來承擔。

最後:留學生依舊是中國人,他們有這個身份,因此他們就有回國的權利。


行止將將


父母對孩子的愛可以理解,但是讓政府包機接留學生回國目前沒有必要。

如果是大學留學生我認為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孩子大了,應該讓他出去增長一點見識,國外很多大學的辦學水平的確比國內高,孩子長大了,生活能夠自理,有自己的思想和方向,去更廣闊的天地接觸更多的知識無可厚非。


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要把小學生單獨送到外國去留學呢?首先小孩子生活不能夠自理,離開父母寄住在別人家裡對他的成長真的好嗎?

其次英國留學價錢不菲,有能力把孩子從小學就送到那裡留學的家庭絕對是家境殷實,現在大多數國家的航班價格貴了,但也並不是完全斷絕通航,為何不能自行回國,或者自己去接孩子回國?

國家有包機甚至動用軍艦撤僑的先例,但是那是在戰亂等緊急情況,跟現在的情況不同,現在民航就可以解決,為何要政府包機?

如果是發生戰亂,或者其他緊急情況,導致我國公民滯留外國無法回國,國家是有組織包機甚至是派軍艦接回我們的同胞的先例。但是這次情況顯然還沒有到達必須由國家包機接回留學生地步。所以大使對此的回應是:與英國當面和國內航空公司協調,增開商業航班或包機,儘快接孩子回家。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請恕我等小民難以理解為何孩子未成年就單獨送到國外留學?這對孩子的成長真的好嗎?

不得不說點題外話,我們國家的基礎教育其實還是不錯的,外國的月亮也並沒有比較圓,為什麼要把一個未成年的孩子放在異國他鄉就讀小學呢?孩子從小感受不到父母的關心,家庭的溫暖,對他的成長只怕未必有利!


留學並無不可,但是不必小學就開始留學,可曾考慮孩子的感受?而且這種情況不在少數,僅在英國留學的中國小學生就有一萬多人,難道真的是我的教育觀念出了問題?既然家長有能力把孩子送出去,自然出了問題就應該有能力把孩子接回來。


周老師教育談


幾乎有一點可以確認,現在能夠把小孩子從小學階段就送到外國去讀書的家庭不是富二代就是做官的,普通老百姓最看不慣的就是這種行為。

然後我們還可以考慮,從小就在外國讀書的人,他們是中國的接班人嗎?他們如果不是中國的接班人,他們受的教育從頭到尾就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不是道德綁架,也不是道德譴責。都不能接受國內教育的孩子。從小學開始,他們所受到的思想教育,就是那些所謂的西方教育思想,他們能和我們一道,共同為了祖國發展努力嘛,最終變成香蕉人的可能性最多。

農夫和蛇雖然是一個寓言,但是我們的愛也不能隨意。

大學出去學技術有可能是中國人。

小學就開始接受從骨子裡面的西方一些教學思想,我想,最後不是中國人的可能性最大。

所以這個建議不值得我們考慮,政府也不應當出錢。


義誠老師


題主的這個問題描述是有錯誤的!

事實上並不是這位留學生媽媽提出政府包機接孩子回國。

而是留學生家長們出錢包機回國!

如果你不說清楚這個問題,那麼你的問題必然會導致大量的人去噴這位留學生媽媽,認為她是在浪費國家的錢等等等等。

所以你的這個問題這麼提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當然我覺得你可能是故意這麼提的。


根據中國大使館的數據,目前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大概已經達到了22萬人,其中未成年的留學生達到了1.5萬人。

這些孩子的家庭生活條件相對很多家庭來說都是屬於非常不錯的,事實上他們要包機這件事情並不是他們要求國家出錢給他們包機,而是希望國家能夠安排飛機讓他們去包!

這是因為這些未成年的留學生如果想要從英國回國,最早的機票可能都需要到3月底才能夠買得到,甚至於要到4月多。

而通過之前的報道,我們也可以看到英國對於此次疫情的防疫態度並不是非常的積極。

尤其是當他們還提出了“群體免疫”的這個概念更是讓全世界瞠目結舌。

而英國從3月20號起中小學就停課了。

根據英國媒體的報道稱此次疫情可能需要持續12個周。

那麼如果這些孩子不能回國的話就意味著他們必須要到一些家庭裡去寄宿,而這些家庭往往是老年人居多。考慮到此次疫情最容易感染的就是中老年人。所以家長們更加希望能夠讓孩子們早日回國。

而事實上,目前關於包機的規定是要求滿300人才能包機,並且需要審批14天!而這些家長們的訴求並不是要讓國家出飛機,而是要讓這個審批的時間儘可能縮短一些,以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我覺得在問問題之前還是應該負點責任的,最起碼應該有點公德心,不要刻意去製造一些矛盾來誤導很多人。

事實上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更多的反而是一些非常醜陋的嘴臉!

沒錯,那些有錢人他們的確有錢,但是跟他們的孩子有什麼關係呢?他們的孩子此時此刻正在國外增受著恐懼,害怕危險,而他們起碼在暫時還是中國人、他們還是擁有中國國籍,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為什麼要去嘲諷呢?


所以這個題目非常的差勁,而一些人的態度更是差勁之極。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政府包機可以,那麼費用自己出就可以了。現在海外疫情非常嚴重,今天看到新聞報道,一個未成年的留學生在英國留學,他的監護人現在已經被確診了,然後孩子滯留在學校,學校又停課了,對於孩子來說確實存在很多危險。我認為對於未成年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應該優先把他們接回來。

經歷過這事,我今後就是有錢能把孩子送出去留學,也不會送出去了。我認為國內的資源足以培養自己的孩子。我也不希望她今後有多大出息,一輩子平平安安就可以。作為一個孩子的父親,我很理解這位媽媽的請求。

我女兒今年六歲,現在也還在老家,儘管我每次打電話回去,她都問我什麼時候回去接她回深圳。我就會跟她說等外面沒有病毒的時候,現在回深圳也只能整天關在家裡,現在在老家還有我弟的小孩倍她一起玩。我老家是廣西的,現在我們市早就得有確診病例了,所以還是很讓人放心的,可是回到深圳就不一樣了。


月牙亮投


我是數學李老師,來說說我的看法。

全球疫情當前,一位英國留學生媽媽提出政府包機接孩子回國,你怎麼看?

讓我們先來看看英國的疫情情況

全球疫情形勢嚴峻,截止到目前,共有179個國家存在確診病例,而全球確診病例已經達到27萬多人。

截止到現在,英國累計確診病例4014例,治癒人數79例,現有確診病例3757例。且新增確診病例不斷增加,呈快速增長趨勢。


英國留學生現狀引發家長擔心

中國在英國有22萬中國留學生,而其中有大約1.5萬小留學生,他們的年齡是從10到17歲不等,平均年齡14歲左右。由於學校關閉,留學生們無法繼續住宿,回國機票一票難求,有的寄宿家庭已明確拒接接收中國留學生。

所以部分留學生家長呼籲政府組織包機,接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回國。疫情當前,家長擔心孩子的安全情況,這種提議非常可以理解。



駐英國大使回應:分情況討論

我國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清零的好消息不斷傳來,這是多少人辛苦努力的結果。而當前國外疫情形勢嚴峻,多地留學生產生恐慌心理,想立即回國,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現在機票難求,且回國途中長時間在密閉空間下,感染病毒的風險也很大,並不一定回國就是好的解決方法。

對此駐英國大使有幾點說明:對於快畢業的留學生,應該於當地的學校保持聯繫,不要默不吭聲私自回國。應及時聯繫駐英大使,保證信息暢通。

對於剛入學或學業進行一半的學生,我國相關部門已經開始著手解決留學生的住宿問題,也應及時聯繫駐英大使。也提醒留學生們長時間的長途旅行容易導致交叉感染,應該減少外出。而針對在英國家庭的小留學生,目前大使館也在努力跟國內部門溝通,為有特殊需要要回國的學生解決難題。



安全第一,服從安排

在此也提醒留學生家長們,疫情當下,長時間的長途旅途會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想回國的心固然能理解,但也應該服從國家的安排,在國外應該減少外出,居家生活,這樣也能減少感染的風險。而對於小留學生回國的問題,相關部門已經在制定相關措施,一定會運用科學的政策,最大程度上保護留學生們的安全,請家長們不要過於緊張。


數學李老師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理解並支持!

隨著疫情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蔓延,大多數國家都在積極應對,也有少數國家放棄抵抗,任由病毒在自己的國土上肆虐,危害著本國人的健康和生命。

其中以英國為代表,為了不抵抗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藉以產生群體免疫!

所謂的群體免疫,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科學、謊言,英國政府的做法就是在實踐達爾文的進化論: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誰的抵抗力強,誰就繼續生存。

在這種形勢下,我國有些留學生滯留在英國,當家長的哪有不焦急之理呢?



前幾天看到一則消息,有個家庭的孩子也在英國留學,家長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整天坐在電腦前搶飛機票。

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終於搶到了一張飛機票,欣喜若狂,逢人就說。這時候的機票已經漲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這些家長已經不在乎錢的多少了,而是孩子的生命和健康。

畢竟能搶到機票的家長太少了。

如果搶不到機票,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處於疫情的包圍之中,家長的心裡真是難受啊!

怎麼辦?

困難的時候,求助於政府,求助於大使館。

駐英大使明確表示:盡一切力量保護好孩子!



結語

疫情當前,留學英國學生的家長向政府提出包機的做法,我是理解並支持的:

1、這些孩子仍然保留著中國國籍,是中國公民,政府應該對他們的權益進行保護;

2、採取包機的方式,對疫情的防控更加有利。當這些孩子歸國以後,可以集中進行隔離觀察;

3、包機不是免費,包機費用或者商務機費用自然有學生家長支付;

4、我國政府幫助這些孩子回國的舉動,會在孩子們的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感受到祖國的關愛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