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區2019-2020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北京市西城區2019-2020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本試卷共8頁,共150分。考試時長150分鐘。考生務必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第 Ⅰ 卷

一、閱讀《秦腔》選段,完成1~4題。(每題3分,共12分)

秦腔,就源於秦川的西府。在西府,民性(dūn) 厚,說話多用去聲,一律咬字沉重,對話如吵架一樣,哭喪又一呼三嘆。呼喊遠人更是特殊:前聲拖十二分地長,末了方極快地道出內容。聲韻的發展,使會遠道喊人的人都從此有了唱秦腔的天才。老一輩的能唱,小一輩的能唱,男的能唱,女的能唱; 甲 ,任何一個鄉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頭地的可能,大凡有出息的,是個人才的,哪一個何曾未登過臺,起碼不能吼一陣亂彈呢!

農民是世上最勞苦的人,尤其是在這塊平原上,生時落草在黃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黃土堆下; 乙 ,當老牛木犁疙瘩繩,在田野已經累得筋疲力盡,立在犁溝裡大喊大叫來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關關節節的睏乏便一盡兒

滌盪淨了。秦腔與他們,要和"西鳳"白酒,長線辣子,大葉捲菸,牛肉泡饃一樣成為生命的五大要素。若與那些年長的農民聊起來,他們想象的偉大的共產主義生活,首先便是這五大要素。他們有的是吃不完的糧食,他們缺的是高超的藝術享受,他們教育自己的子女,不會是那些文豪們講的,幼年不是祖母講著動人的迷麗的童話,而是一字一板傳授著秦腔。他們大都不識字,但卻出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誦出劇本,雖然那常常是之乎者也的字眼從那一圈鬍子的嘴裡吐出來十分別扭。 丙 ,高興了,唱"快板",高興得是被烈性炸藥爆炸了一樣,要把整個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腸的唱腔卻表現了多麼有情有味的美來,美給了別人的享受,美也(yùn) 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皺紋。當他們在收穫時節的土場上,在月在中天的莊院裡大吼大叫唱起來的時候,那種難以想象的狂喜,激動,雄壯,與那些獻身於詩歌的文人,與那些有吃有穿卻總感空虛的都市人相比,常說的什麼偉大的永恆的愛情是多麼渺小、有限和虛弱啊!

1.在橫線上填寫漢字的字形和加點字的注音(3分)

①(dūn) 厚 ②滌 蕩 ③(yùn) 平

2.在文中甲、乙、丙處填入的語句,恰當的一項是(3分)

①秦腔是他們大苦中的大樂

②唱秦腔成了做人最體面的事

③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樂趣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3.下列對選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秦川西府人的說話頗具特色,秦腔的興起與此地方言的聲韻有關。

B.秦腔能夠消除秦人勞苦生活中的睏乏,成為他們的生命要素之一。

C.秦人通過學習秦腔而熟悉了一本本整套的劇本,從中得到了教育。

D.秦腔只用來吼出收穫的狂喜,不用來吟誦所謂偉大的永恆的愛情。

4.人生況味有苦有樂,下列詩句表達了在苦中也能感受到樂的一項是(3分)

A.我有清風高節在,知君不負歲寒交。

B.古來苦樂之相倚,近於掌上之十指。

C.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D.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二、根據要求整合相關知識,完成5~8題。(每題3分,共12分)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孔子、孟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記錄他們言行的《論語》《孟子》,與《大學》

《中庸》被合稱為"四書"。

B.《左傳》是紀傳體史書,寫了很多鮮活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如鄒忌諷諫、蹇叔哭

師、樊噲闖帳等等。

C.《莊子》中常藉助寓言故事來表達哲理,如用庖丁解牛闡釋養生之道,用鯤化鵬而

南徙來表達對自由的理解。

D.《呼蘭河傳》是蕭紅的代表作,小說中寫到的自己和爺爺之間美好快樂的童年往事,

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的眷戀。

6.下列對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 遊:遊玩

B.臣有客在市屠中,願枉車騎過之 過:訪問

C.夫晉,何厭之有 厭:滿足

D.百姓皆以王為愛也 愛:吝嗇

7.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B.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 焉用亡鄭以陪鄰

C.天下可運於掌 皆以美於徐公

D.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8.對下列句中畫線部分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

使軍隊勞累去襲擊遠方的國家

B.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何必告辭呢

C.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

士人沒有賢能不肖的

D."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這話)說的就是您這樣的人

三、(共7分)

9.在橫線處寫出作品的原句。

①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退秦師》)

②群臣吏民, ,受上賞。(《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 。(《侍坐》)

④吾入關, ,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⑤深秋時節,同學們相約登山,遠望漫山紅葉,不由自主地吟詠" ,

"。

四、閱讀《包身工》選段,完成10~11題。(共9分)

看著這種飼養小姑娘營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墨鴨捕魚的事了。和烏鴉很相像的那種怪樣子的墨鴨,整排地停在舷上,它們的腳是用繩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魚,起水的時候船戶就在它的頸子上輕輕地一擠!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鴨整天地捕魚,賣魚得錢的卻是養墨鴨的船戶。但是,從我們孩子的眼裡看來,船戶對墨鴨並沒有怎樣虐待,而現在,將這種關係轉移到人和人的中間,便連這一點施與的溫情也已經不存在了!

在這千萬被飼養者中間,沒有光,沒有熱,沒有溫情,沒有希望……沒有法律,沒有人道。這兒有的是20世紀的爛熟了的技術、機械、體制和對這種體制忠實服役的16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奴隸!

黑夜,靜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國人當心枕木下的屍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

10.下列關於選文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飼養小姑娘"用了比擬的手法,寫出了"小姑娘"被當成動物對待的狀態。

B.作者寫船戶並沒有虐待墨鴨,反襯出帶工老闆等人對包身工沒有起碼的溫情。

C.選文第二段使用反覆手法,意在表達對16世紀的痛恨,感情的表達格外強烈。

D."黑夜""黎明"有象徵意味,表達了對剝削制度的詛咒及對光明前途的信心。

11.第一段畫波浪線的句子寫墨鴨,實際上寫出了包身工的哪些特點?請分條概括。(6分)

第 Ⅱ 卷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題。(共18分)

左忠毅公①逸事

方苞

先君子②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者,唯此生耳。"

及左公下廠獄,史朝夕獄門外。逆閹防伺甚嚴,雖家僕不得近。久之,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謀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屨,揹筐,手長鑱,為除不潔者,引入,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牆而坐,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嗚咽。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來前!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奸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史噤不敢發聲,趨而出。後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

崇禎末,流賊張獻忠出沒蘄、黃、潛、桐間。史公以鳳廬道奉檄守禦。每有警,輒數月不就寢,使將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擇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鏗然有聲。或勸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史公治兵,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於堂上。

餘宗老③塗山,左公甥也,與先君子善,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雲。

【註釋】①左忠毅公,左光斗,明末人,因對抗大宦官魏忠賢入獄,被迫害致死。後得平反,諡為"忠毅"。②先君子,對已過世的父親的稱呼。③宗老,同族的前輩。

1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 叩:詢問

B.引入,微指左公處 微:暗中

C.無俟奸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 俟:等待

D.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 造:建造

13.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即解貂覆生,為掩戶 手長鑱,為除不潔者

B.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 此何地也?而汝來前

C.乃奮臂以指撥眥 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雲

D.史公以鳳廬道奉檄守禦 或勸以少休

14.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風雪嚴寒,從數騎出

颳風下雪,天氣特別冷,他跟隨著幾個騎馬的隨從出門

B.涕泣謀于禁卒,卒感焉

哭泣著和獄卒商量,獄卒被他感動了

C.史噤不敢發聲,趨而出

史可法閉口不敢出聲,快步走了出來

D.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代

讓兩個士卒蹲坐著,自己背靠著他們,每過一更就讓他們輪換一次

15.請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斷句。(5分)

16.文章題為"左忠毅公逸事",為什麼第三段主要寫史可法?請簡要分析。(4分)

六、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17~19題。(共12分)

登快閣

黃庭堅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①,青眼聊因美酒橫②。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註釋】①《呂氏春秋》載:"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②史載阮籍善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見所悅之人,"乃見青眼"。

17.下列對詩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寫自己痴迷於公務,樂此不疲,在完成工作之後才登閣賞景。

B.首聯"倚晚晴"寫出詩人趁傍晚天晴登快閣欣賞美景的輕快心情。

C.頸聯以"絕弦"寫自己缺少知音,而以"青眼"寫自己青睞美酒。

D.尾聯寫自己願意與白鷗相伴,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灑脫生活的嚮往。

18.尾聯借"笛"表現愉悅的心情,下列詩句中"笛"蘊含的情感與此類似的一項是(3分)

A.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

(南北朝•佚名《折楊柳歌》)

B.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

(唐•王維《隴頭吟》)

C.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唐•李益《春夜聞笛》)

D.來時秋雨滿江樓,歸日春風度客舟。回首荊南天一角,月明吹笛下揚州。

(宋•鄭震《荊南別賈制書東歸》)

19."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蘊含了怎樣的情感?(6分)

七、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20~23題。(共20分)

絲脈天涯

①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蘇州永福橋邊上的永福裡鬧中取靜,6號的好婆有孫兒孫女。四月以後,天井裡的桑樹開始長出綠葉,到了初夏,一片片綠油油似銅錢般掛滿枝頭。小孫女聚精會神地看蠶寶寶吃桑葉,不久作繭自縛的蠶寶寶吐出來的絲會變成她髮辮上的蝴蝶結,這太不可思議了!

②更讓她不可思議的是,若干年後的歷史課上,講到絲綢之路時,那些小小的蠶寶寶吐出的絲竟然會成為古代中國通往西天路上的主角。柔軟細膩光滑的絲綢被馱在馬匹、駱駝身上,穿越沙漠,從長安出發,途經西域、中亞,通往西亞、南亞,向西抵達地中海沿岸直至羅馬……

③自古以來蘇州百姓是不大在意外面世界的風起雲湧,也不關注朝廷裡王上王下,只是關緊門過日子。一代代承繼桑蠶織帛的手藝,靜靜地織著江南的一片湖光山色。在他們的天地裡,有魚米的豐饒,有絲綢的柔滑,沒有江湖廝殺,沒有官場傾軋。這裡的長輩們不給男孩灌輸建功立業的鴻鵠之志,更是教導女孩乖巧溫順、安分守己。不過話說回來,桑蠶絲織若沒有這樣一份安心寧靜,又如何把湖光山色、春華秋實、鳳鸞蝶舞等大自然與人世間的風物情趣變成綢緞上的風華?

④好婆是典型的蘇州老輩人,她常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伲已經是在天堂裡了,還有哪裡好去?這一點怪不得阿婆,這個"草窟"實在是肥美豐潤,絲光瀲灩,連語言也是糯軟酥骨,難免令人沉湎。

⑤凡到過吳地的文人墨客無不留下吟詠蘇州的詩篇。一向人稱淡泊的韋應物任刺史到蘇州,目睹繁華秀麗、風調雨順的景色也禁不住寫下《登重元寺閣》。曾在蘇州擔任過刺史的白居易回老家多年,還念念不忘蘇州:"為念舊遊終一去,扁舟直擬到滄浪"。

⑥好婆不知白居易、韋應物,她說自己住在天堂是徹心徹肺的真情話。唯一不如願的是自己的獨生子竟遠走高飛,偏偏落腳到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而更讓好婆不如願的是從小繞在膝下的孫女長大後竟然跑得更遠,去了地球的另一端。只是好婆再也不能為孫女擔憂,在孫女漂洋過海那年,她早已是蘇州橫山上的一塊石碑。

⑦這石碑下的亡靈便是我的祖母。而那個當年看著蠶寶寶出神的小女孩,如今正端坐在太平洋西海岸溫哥華的家裡,翻開歷史上那段"絲綢之路",溫故知新。

⑧據西方史書記載,古羅馬的凱撒大帝有一次在劇場看戲,穿了件中國絲袍,在場的王公大臣面對光彩華麗的絲綢,一時竟無心看戲,把目光都集中在皇服上,稱羨不已,認為是神話中"天堂"裡才有的東西,這種現象直到張騫出使西域才得以改變。

⑨雖然歷史上往返於絲綢之路的商品並不侷限於絲綢,但西人以絲綢命名之,可見絲綢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這個溫婉柔和的名字也成為中國對外交流的一種象徵。

⑩中國絲綢和養蠶制絲技術在世界的傳播,其影響不僅是傳入國的紡織業,更重要的是對傳入國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甚至歷史產生積極作用。如13世紀意大利經濟迅猛發展,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起始國,是和大力發展絲織業分不開的;17世紀後期,法國經濟形勢好轉,成為歐洲強國,也是與絲織業的興起有關;再如日本明治維新後,政府重視發展絲織業,並通過開拓國外生絲市場,使經濟蒸蒸日上……

⑪外界一直認為蘇州人沉湎於溫柔之鄉,不能高瞻遠矚,在蘇州前面加個"小"字,多少有點小覷。殊不知,蘇州的內在卻是柔軟無疆。且看蘇州兩星期生產的綢緞,即可從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長安,鋪到終點君士坦丁堡;近10年生產的綢緞,就可繞地球45圈。2014年亞太峰會上各國領導人穿著的唐裝所用的面料是蘇州絲綢中的宋錦,當電視出現各國領袖身穿色彩各異絲綢唐裝一字排開笑容可掬的畫面,那真是一道中國絲綢風景線,蘇州悄然撐起了那道風景線。

⑫我在現代世界文明之光裡分明看到了絲綢的光澤,溫婉玉潤、華麗而含蓄,而這絲綢背後的淡泊清雅,與世無爭的性格,在這個日益紛爭巧取豪奪的世界上,是多麼難能可貴啊!

⑬想起小時候最喜歡去虎丘山遊玩,不明白為何虎丘山石碑上嵌有"海湧峰"字樣,山門前照壁上還有"海湧流輝"四個大字。據古老傳說,虎丘山原本就是從海中湧出的一個島嶼,原名"海湧山"。又據《蘇州府志》記載,過去山上曾建有"望海樓",意思是登樓即可眺望海景。而虎丘山上有個著名的憨憨泉,憨憨泉也有"井底泉眼潛通海"的傳說,故又名"海湧泉"。

⑭哦,一直以為蘇州就是小橋流水人家,大氣不足,卻原來骨子眼裡還是與大海相通著呢。這樣想來,絲綢之路無論陸路上的還是海上的,與蘇州的關係也就理所當然了。

⑮寫到此,我想秋天回中國一定要去看看阿婆,並把絲脈天涯的種種見聞告訴她。阿婆是最喜歡聽蘇州好話的。

(取材於宇秀《蘇州與絲綢之路》)

20.下列對加點詞語在文中意思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3分)

A.作繭自縛的蠶寶寶吐出來的絲 作繭自縛:吐絲成繭,把自己裹在裡面

B.絲光瀲灩 瀲灩:光彩閃動的樣子

C.落腳到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 兵家必爭之地:地理位置優越的地方

D.一直以為蘇州就是小橋流水人家 小橋流水人家:精緻而小巧

2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②段說小女孩沒想到蠶絲竟成為中西方交流的媒介,與後文的思考形成呼應。

B.第⑤段引用文人墨客吟詠蘇州的詩篇,說明蘇州如天堂般美好,令人喜愛難忘。

C.前幾段將自己的經歷以第三人稱講述,是因為作者現在對童年和故鄉已經淡漠。

D.文末作者想告訴阿婆,蘇州的好不僅是自身的安寧富足,還有絲脈天涯的風景。

22.第⑦段中畫線詞語"溫故知新"中"新"指什麼?結合下文分條概括。(6分)

23.文中第③段說蘇州百姓只是"關緊門過日子",請根據文意解釋"關緊門過日子"的意思,並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或閱讀積累,談談對此的認識。(8分)

第 Ⅲ 卷

八、寫作。(共60分)

24.從下面兩個小題中任選一題作答,請將你選擇的小題號填在答題紙上相應位置。(10分)

(1)下列三句都出自《論語》,請任選其一,結合《左忠毅公逸事》中的相關內容,談談你對所選句子的理解。要求:闡釋準確,依據合理,150字左右。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②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③君子固窮。(《論語·衛靈公》)

(2)放棄,往往是一種無奈、消極的選擇,但有些人的"放棄",卻讓我們看到了超乎尋常的意義。請從寶玉、天保、孫少安中任選一位,敘述有關情節,並簡要點評其放棄的意義。要求:依據原著,闡釋合理,150字左右。

25.(50分)

傳,可以理解為"傳播"。在5G技術漸趨普及的時代,各種信息能以驚人的速度傳播到世界每個角落。

傳,也可以理解為"傳承"。在新事物、新技術、新觀念層出不窮的時代,老手藝、舊事物、傳統觀念面臨著傳承的困境與挑戰。

傳,還可以理解為……

請根據上面的文字,以"傳"為題,自選角度,自定文體,寫一篇文章。不少於700字。

北京市西城區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高二語文參考答案 2020.1

一、(每題3分,共12分)

1. (每空1分)①敦 ②dí ③熨 2. B 3. D 4. C

二、(每題3分,共12分)

5.B 6.A 7.D 8. C

三、(共7分。每空1分,句中有錯字該空不得分)

9. ①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②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③風乎舞雩 詠而歸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 ⑤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如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四、(共9分)

10.(3分) C

11.(6分)

【答案要點】

①受到資本家束縛和役使;

②長時間持續勞動,沒有休息的權利;

③勞動所得完全被剝削。

【評分參考】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有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

五、(共18分)

12.(3分)D 13. (3分)B 14.(3分) A

15.(5分)

【參考答案】

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

【評分參考】

斷對5-6處得5分,對4處得4分,對3處得3分,對1-2處不得分;錯誤的斷句(不包括漏斷的),錯一處減1分,減完5分為止。

16.(4分)

【答案示例】

文章第三段借寫史可法來側面寫左光斗。史可法統兵作戰時不辭勞苦、盡忠盡責,是左光斗的忠毅精神在史可法身上的延續,也體現了第一段左光斗為國選材的遠見卓識。

【評分參考】

借史可法寫左光斗1分,史可法不辭勞苦、盡忠盡責1分,"忠毅精神的延續"1分,"為國選材的遠見卓識"1分。意思對即可。

六、(共12分)

17.(3分)A 18.(3分)D

19.(6分)

【答案示例】

秋葉凋零,遠山無數,天空更顯遼闊;江水澄澈,月映江面,月影格外分明。描繪出開闊、明淨的深秋晚景,透露出詩人擺脫了案牘之勞後登上快閣欣賞美景的愉悅心情。

【評分參考】

"秋葉凋零,遠山無數,天空更顯遼闊"1分,"江水澄澈,月映江面,月影格外分明"1分。"開闊""明淨"各1分,"擺脫了案牘之勞""欣賞美景的愉悅心情"各1分。意思對即可。

七、(共20分)

20.(3分)C 21.(3分)C

22.(6分)

【答案要點】

①絲綢之路是中國對外交流的一種象徵,對傳入國的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②蘇州不是小橋流水的溫柔小氣,而是與大海相通的大氣無疆;

③蘇州人淡泊清雅、與世無爭的性格在日益紛爭巧取豪奪的世界上是難能可貴的;

④作者對故鄉不再僅僅是喜愛,更增添了自豪感。

【評分參考】

每點2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得滿分。意思對即可。

23.(8分)

【評分說明】

對"關"的心態的理解2分,結合生活經驗或閱讀積累談認識6分。

①對"關"的心態的理解:

關門安靜度日,擺脫世間紛擾(1分);安心專注地做事(1分)

②結合生活經驗或閱讀積累談認識:

認識2分,聯繫生活經驗或閱讀積累2分,分析2分。

八、(共60分)

24.(10分)

(1)【評分標準】

8-10分,正確理解所選《論語》語句內涵,準確結合《左忠毅公逸事》相關內容,闡釋透徹,語言簡潔流暢。

5-7分,基本理解所選《論語》語句內涵,能夠結合《左忠毅公逸事》相關內容,闡釋基本正確,語言流暢。

5分以下,對所選《論語》語句理解有錯誤,與《左忠毅公逸事》相關內容沒有明顯聯繫,闡釋不合理,語言表達不清晰流暢。

(2)【評分標準】

8-10分,觀點鮮明,言之成理,符合作品中人物特徵和作品內容,表達清晰流暢。

5-7分,觀點明確,言之有理,基本符合作品中人物特徵和作品內容,表達順暢。

5分以下,觀點不夠明確,不能自圓其說,不符合作品中人物特徵和作品內容,表達不到位。

25.(50分) 作文評分參考

先父曾經說過,同鄉前輩左忠毅公任京城地區學政時,有一天,颳風下雪,天氣特別冷,他帶著幾個騎馬的隨從,改裝出行,走進一座古寺,廂房裡有個書生伏在桌上睡著了,(桌上的一篇)文章剛寫好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脫下貂皮外衣給他蓋上,並替他關上門。左公向寺裡的和尚詢問,原來是史可法。等到考試時,差役喊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驚喜地注視著他,等到他呈上考卷,左公就當面批為第一名。還召他進入內室,讓他拜見夫人,說:"我的幾個兒子平庸無能,將來能繼承我的志向和事業的,只有這個學生啊。"

到左公被關進東廠監獄時,史可法整天守候在獄門外。逆閹魏忠賢對監獄防備監視很嚴,即使左家的僕人也不能靠近。過了很久,史可法聽說左公遭了炮烙酷刑,很快將要死去,便拿了五十兩銀子,哭泣著跟獄卒商量,獄卒被他感動了。有一天,獄卒讓史可法換上破舊衣服,穿上草鞋,背了個竹筐,手拿著長鏟子,裝作打掃垃圾的人,把他領進監獄,(獄卒)暗中指著左公所在的地方。只見(左公)坐在地上,身子靠著牆,臉龐、額頭都燒得焦爛,辨認不出(原來的面貌),左膝蓋以下的筋骨全都脫落了。史可法上前跪下,抱著左公的膝蓋低聲哭泣。左公辨出史可法的聲音,可是眼睛睜不開,就使勁地抬起手臂,用指頭撥開眼皮,目光像火炬一樣明亮,生氣地說:"沒用的奴才,這是什麼地方?你卻到這裡來!國事敗壞到這個地步。我老頭子已經完了,你又輕身而不明大義,國家大事誰能支撐呢?還不快走,不要等奸賊們設計陷害你,我現在就打死你!"說著就摸起地上的刑具作出投擊的樣子。史可法閉口不敢出聲,快步走了出來。後來他常常流著眼淚對別人講述這件事,說:"我老師的肺肝,都是鐵石鑄造的啊!"

崇禎末年,"流賊"張獻忠在蘄州、黃州、潛山、桐城一帶出沒。史公以鳳廬道員的身份奉命守禦鳳陽、廬州一帶。每逢有警報,他總是一連幾個月不睡覺,讓將士們輪換休息,自己卻坐在帳幕外。他選擇十個身強力壯的兵士,(每次)叫兩個蹲坐著,自己背靠著他們,每過一更就(讓他們)輪換一次。每當嚴寒的夜晚,他一站起來,抖抖衣裳,鎧甲上的冰霜迸落下來,發出清脆的響聲。有人勸他稍微休息一下,史公說:"我對上怕辜負了朝廷,對下怕對不起我的老師啊。"

史公領兵作戰期間,往來經過桐城,一定親自到左公府上。問候太公、太母安好,到堂上拜見夫人。

我的同族老前輩塗山,是左公的女婿,與先父友好,他說(左公在)監獄中講的話,是親自從史公那裡聽到的。


PAGE

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