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隨州市2020屆高三3月調研考試語文試卷

2020年3月高三年級調研考試

語 文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併交回。

一、 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漢書●刑法志》中所表達的聖人"制禮作教,立法設刑,動緣民情,而則天象地"的法生成觀念表明,聖人所立之法必須根植於人情人心,要"動緣民情";"則天象地",即效法天地間的自然法則,其中也包括效法生長於此天地間的人間生活法則。上述法生成觀念來自先秦儒家因情制禮的思想。儒家認為,法律禮儀等國家制度的產生源於滿足人性發展的需要,因此,禮樂刑政等制度應該是發乎人性之中順應人性的,而不應該是外在於人企圖去改造人性的。在儒家看來,禮與法一樣都應該是根植於人的生活與人性之中的,而不應該企圖以制度拔高人性,以制度來改造生活。

儒家理想的社會秩序是通過士人君子在社會中的表率與教導所形成的,此種社會秩序的形成不依賴於聖君明主的制度構建,而是依靠全體百姓在士人君子的引領下所形成的禮制規範與社會習俗來調整人際關係;穩定社會秩序。儒家所提倡的德禮教化實際上就是努力在社會中形成一種能引導個人道德向、上的文化模式和社會習慣,進而也通過社會習慣的改變來實現對社會中的人的普遍行為的引領。西周的禮樂文明所營造的正是一種"有條理的生活方式",由此衍生的行為規範對民間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加以面面俱到地調整。繼承了西周禮樂文明的先秦儒家有目的地對傳統具有宗教色彩的禮樂制度進行了改造,以突出其人文的意義,強調其中文化模式的意義。

儒家的思想傳統影響了自下而.上的法秩序生成觀。通過禮與法的結合、儒家價值觀入法等方式,傳統法的發展深刻體現了此種自下而.上的法秩序生成觀。傳統法共同體是由禮和法共同組成,在這一共同體中,既有律令典章等國家制定法體系,也有自下而上所形成的習慣、民間規約等禮俗體系。在多元化的傳統法中,由民間習俗和百姓日常生活交往規則所形成的禮實際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不僅是成文律令之外的補充法源,更是成文法制定所必須遵循的"法的精神"。禮的精神已經通過文化的浸潤深深地刻印於立法者的心中和歷代成文法所依據的不成文原則之中。正因如此,傳統律典也深刻體現了歷史的傳承性和禮的原則性要求。

法律儒家化的意義就在於將日常倫理、民間習俗以國家法律的形式加以確認。一方面國家法律中融入了更多的儒家倫理,另一方面也使得儒家的倫理和禮制日益法律化。僅從內容上看,儒家在民間的教化不僅有示範儒家倫理的意義,而且具有法律教育的功能。通過儒家"潤物細無聲"的德教,將國家強制性的法律規範以德化的方式在民間社會加以普及,使百姓的日常行為自覺地與國家法令保持一致。最終的結果是,國家通過強制性法令所建構起來的外部秩序,被儒家士人君子以德化的方式內化為百姓自覺遵守的秩序。

站在當下思考傳統法自下而上的生成觀,其中值得當代人們思考借鑑的恰恰是法律制度與其背後道德觀念、價值原則之間的關係。傳統法之所以能夠保持長久的生命力和歷久彌新的發展動力,很大程度上在於其已經與維繫古代社會基礎的人倫價值和社會習慣融為一體。當下的古代法研究應該充分注意儒家所強調的"人文化成"觀念對傳統法秩序生成所產生的影響。

(摘編自李德嘉《自下而上的傳統法秩序生成觀》)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則天象地"意為效法天地間的自然法則,"則"和"象"二字都是效法的意思。

B.先秦儒家思想,通過禮與法的結合自下而上最終成為了百姓自覺遵守的法律。

C.禮和法構成傳統法的共同體,禮是法的依據,法是禮的歸宿,二者相輔相成。

D.法律只有以德化的方式在民間普及,才能保證政令暢通,使百姓自覺去遵守。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從引用古代典籍成句人手,明確了古代的法生成觀念一效 法人間生活法則。

B.文章主體部分從社會習慣引領、禮的精神浸潤、外部秩序內化等三方面展開論述。

C.文章結尾闡述了傳統法自下而上的生成觀對當下法律研究者和執法者的借鑑意義。

D.文章以唯物辯證法聯繫的觀點為指導,注重理論上的因果論證,具有高度邏輯性。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項是(3分)

A.儒家認為,禮樂刑政等制度不應該凌駕於人之上企圖去改造人性,因為這些制度的產生本來是為了滿足人性發展的需要。

B.儒家理想的社會秩序,不是通過制度構建而是依靠全體百姓自覺形成的禮制規範與社會習俗來調整人際關係,穩定社會。

C.在多元化的傳統法中,由民間習俗和百姓日常生活交往規則所形成的禮,成為成文法制定所必須遵循的"法的精神"。

D.傳統法自下而上的生成觀中所包含的法律制度與其背後道德觀念、價值原則之間的關係,值得當下法律研究者思考借鑑。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材料一:

1960年5月25日4時20分,中國登山隊員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沿著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頂峰,把五星紅旗插上了地球最高點,創造了人類首次從北側山脊登上地球之巔的偉大壯舉。電影《攀登者》並未對1960年的這一次攀登過程過多著墨。事實上,中國登山隊前後進行了四次行軍,前三次分別到達了海拔6400米、7600米和8300米的高度,而從7600米開始,我們的隊員就已經在刷新中國登山的新高度。最後一次行軍在1960年5月24日。1975年,中國登山隊重回珠峰,在這裡架起了舉世聞名的"中國梯",但當時,隊員們只能用最原始的"人梯"方式戰勝困難。冰雪太滑,登山隊員屈銀華便脫下鞋子,赤腳踩在隊友身上向上攀登。與電影《攀登者》中的曲松林一樣,受傷的屈銀華最後不得不截去了雙腳十個腳趾。電影《攀登者》將1960年和1975年兩代中國登山人的光榮與奮鬥融在一起。1960 年.前,已有不少攀登者從尼泊爾境內的珠峰南坡登頂,但中國境內的北坡卻從未有人征服過。國際輿論中出現質疑邊界劃定的不和諧聲音:"如果沒有中國人能夠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你們如何證明這是中國的領土?"儘管1960年國家正面臨著三年自然災害的不利條件,但從北坡攀登珠峰的任務依舊"刻不容緩"。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這已不只是一次對人類極限的挑戰,也是捍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的政治任務。

(摘編自《比電影精彩,他們是真正的中國攀登者》

材料二:

目前珠峰的商業攀登主要有兩條路線:南坡從尼泊爾一側登頂,北坡從中國一側登頂。攀登珠峰行動,有大部分時間用於高海拔的拉練,讓人體充分地適應高海拔的環境,把高原反應降到最低。

北坡前進營地海拔是6500米,攀登者大多待在這裡等候天氣和適應高海拔。一號營地在珠峰北坳,從前進營地到這裡需要經過60度的陡坡,有些較寬的冰裂縫還需要架設梯子才能通過。二號營地設立在7790米的地方,從一號營地到二號營地要行走在裸露的山脊上,這裡是攀登珠峰最困難的地方,也是珠峰著名的"大風口"。即便是天氣理想的時候,也會有4~5級的風。三號營地海拔7900米,大部分人都會在這裡開始使用氧氣。四號營地海拔8300米,也稱突擊營地,登山者不會來這裡過夜而是選擇在這裡短暫休息,然後開始衝頂。從突擊營地到頂峰一般要花費十幾個小時,在這個海拔,連呼吸都是困難的事情。衝頂需要經過第二臺階,這是一個陡峭的巖壁,雖然已經有"中國梯",但是因為巖壁陡直,從這裡上和下都非常困難。

(摘編自《攀登珠峰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


湖北省隨州市2020屆高三3月調研考試語文試卷


材料三:

人進入高原後,心臟增加收縮次數,以保證組織器官的血氧供應。初到高原時人們往往感到胸悶氣短,脈搏亦可增至80~90次/分,個別人可達100多次/分。由於血管感受器作用和體液等影響,皮膚、腹腔臟器等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據調查,在高原每升高100 米時,

人體紅細胞約遞增13萬/立方毫米,血紅蛋白約遞增0. 36克%。兩者增加超過一定的限度,則會出現多血癥面容、手指紫紺等,這時要採取一定的治療措施。進入高原後消化食物的唾液、腸液、膽汁等分泌物較平原時減少,胃腸功能明顯減弱,因此可能出現食慾不振、腹脹、腹瀉或便秘、上腹疼痛等一系列消化系統紊亂症狀。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對缺氧極為敏感。在輕度缺氧時,整個系統興奮性增強,如情緒緊張、易激動等,繼而出現頭痛、頭暈失眠、健忘等。如進入較高海拔則會由興奮轉入抑制過程,表現為嗜睡、神志淡漠、反應遲鈍等,少數重者會意志喪失甚至昏迷。所以,初到高原要少做體力活動及其他劇烈動作。

(摘編自《高原貼士:高原環境對人體的影響》

4.下列關於"攀登珠峰"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3分)

A.1960首次攀登與1975第二次衝頂,都面臨著艱苦的條件,但攀登者均克服困難完成了

任務。

B.為了完成捍衛領土主權的政治任務,1960年國家登山隊才從我國境內的北坡登頂珠穆

朗瑪峰。

C.攀登道路上設置多個營地,便於攀登者休息和補給,也讓他們等候適合的天氣並適應高

海拔。

D.攀登珠峰時,氣壓低,缺氧,人體需進行-系列的調節,才能夠適應高原的生活與各種.

活動。

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電影《攀登者》對1960年的這一次攀登過程著墨不多,而將其與1975年中國登山人的

光榮與奮鬥融在一起。

B.中國早期的攀登者在珠峰第二臺階處留下的"中國梯",為世界後來所有珠峰攀登者都

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

C.海拔越高,環境越惡劣,攀登的困難也就越大,所以隨著海拔的升高,營地之間的海拔高

度差也就越來越小。

D.人體內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數量增加到--定的限度之後會發生--系列不良反應,所以

到了高原不能劇烈活動。

6.我國兩代珠峰攀登者在登頂過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難?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6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風雲初記(節選)

孫犁

田大瞎子這幾天,整天躺在炕上,茶飯無心。那天聽見汽車叫,他以為是日本人來了,抓起小太陽旗兒就往街上跑,唯恐歡迎得遲了。到街上一看,竟是自己的兒婦,披著軍裝,跟著共產黨高翔回來了,他趕緊把小旗一卷,挾在胳膊底下,低頭回家,從此就沒有起炕。他的女人見他愁眉不展,怕悶出病來,就勸他到外邊轉轉。田大瞎子斥打她說:"你不要管我!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去?連自己的兒婦都跟了他們,我還有臉出門見人!"

"提那個不要臉的東西幹什麼?"他的女人咬著牙說,"只當她死了,耀武回來我二話不

說,就叫他寫休書散了她!""這不用你操心!"田大瞎子說,"等不到你兒子回來,她就不是你

家的人了!"

風沙吹打著新糊的窗紙,河灘裡開大會的聲音,一陣一陣地撲到屋裡來。田大瞎子說:"他們又要造反。去!把大門插上,我懶得聽這種聲音!"

他的女人剛要爬下炕來去插門,小做活兒的芒種,穿著一身新軍裝,揹著一支大槍進來

了,直家的立在正當屋。田大瞎子的女人又爬回去了。

"你這是幹什麼?"田大瞎子直起身來,唬著臉問。"當家的!"芒種笑著說,"我不給你幹

了,我報上名當兵了!"

"唉!"田大瞎子吃了一驚,著急地說,"你這孩子,你怎麼事先也不說一聲兒!"

"怎麼又怪我?"芒種說,"你不是早就說,今年冬裡活兒少,人多用不開,叫我想別的活路

兒嗎!"

"我是叫你找個安分守己的事由兒,"田大瞎子擠著那一隻失去光明的眼, "誰叫你跟他

們胡鬧去?他們淨是什麼人,你還不知道?會有什麼好下場,說不定哪天日本人過來了,弄個風毛五散斬盡殺絕哩!你是個正經受苦的孩子,聽我的話,把衣裳扒下來,把槍還了他們去!我天大困難,也養得起你。咱們東夥一場,平日我又看你這小人兒本分,我才這樣勸你,要是別人,我管他死活哩!"

芒種正在高興頭.上,聽田大瞎子這樣一說,女當家的也幫著腔兒,臉色和口氣兒又是這麼親熱,心裡就有點兒拿不定主意,慢吞吞地說:"那怎麼行哩,我已經報上名了,誰也看見我背上槍了!"

田大瞎子說:"那怕什麼,你就說當家的不讓你幹這個!"緊接著又擺手,"不要這麼說!

你還是說你自己不樂意!"

"我樂意!"芒種的心定下來,"我不聽你們的話,死活是我自已找的,也不用你們心痛,把我的活兒錢算一算吧!"

田大瞎子的臉一下子焦黃了,大聲說:"你怎麼敢不聽話!你不聽我的話,我一個大子也不給你!"

芒種也火了,說:"收起你那大氣兒來吧,不給我活兒錢,看你敢!"扶了扶肩上的槍,一摔風簾走了。

女當家的張了張嘴說:"你看,你看,這不是反了嗎?"

田大瞎子衝著她喊叫:"這你才知道啊!"

芒種從裡院出來,到了牲口棚。老常剛剛耕地回來,蹲在門口擦犁杖,老溫在屋裡給牲口拌草,一見芒種這身打扮,就都笑著說:"好孩子,有出息,說幹就幹!"

芒種也笑著說:"我來和你們辭個行兒。咱們就了幾年伴,多虧你們照看我,教導我。"

老常說:"教導了你什麼,教導你出傻力氣受苦罷了,從今以後,你算跳出去了,有了好事由兒,別忘了我們就行了。"

老溫說:"芒種,聽我說兩句:咱們兄弟兩個,這幾年黑間白日在一塊,雖說沒有大不對轍兒,也有個不斷的小狗齜牙兒。這些小過節,我想你也不會記在心裡,這不是你就要走了,沒有別的,咱弟兄們得再喝兩盅兒。"

老常說:"不要叫他喝酒了。家有家規,鋪有鋪規,軍有軍規,既然幹了這個,就好性幹,不要跟壞人學,要跟好人學,吃苦在前,享受靠後,出心要正,做事要穩,不眼饞,不話多,不愛惜小便宜,不欺侮老百姓。芒種,你記著我這幾句話吧!"

老溫笑著說:"你這都是家常老理兒,軍隊上不一定用得著。"

芒種說:"用得著,我都記在心裡了。"

他覺得兩眼發酸,就滴了幾滴眼淚。老常說:"走吧,別耽誤著了!"

芒種又拿起笤帚來,給他們掃了掃屋子,掃了掃炕,挑起水梢到井臺上打回一擔水,老溫趕緊攔著說:"快走,這些事兒留著我幹吧!"

芒種在長工屋牲口棚裡轉了幾轉,在場院裡站了一下,望了望緊閉的二門,才和老夥計們珍重告別,走出了田大瞎子的莊院。

這是一九三七年的初冬:四野肅殺。一個十八歲的農民,開始跨到自由的天地裡來。留在他身後的,是長年吃不飽穿不暖的血汗生活,是到老來,沒有屋子也沒有地、像一隻衰老的牲口一樣,叫人家扔了出來的命運。從這一天起,他成了人民的戰士,他要和祖國一塊兒經歷這一段艱苦的、光榮的時期。

7.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開篇寫田大瞎子的兩個動作非常傳神:"抓起小太陽旗"表現了他卑躬屈膝的奴才相;"把小旗一卷"則表現他在抗日戰士面前的恐懼心理。

B."把大門插上,我懶得聽這種聲音",田大瞎子這句話從側面表現出在河灘裡開的大會是在進行抗日宣傳和動員,芒種參軍也印證了這一點。

C.田大瞎子發現芒種參加了抗日隊伍,便對他連哄帶嚇,此刻,芒種心理上產生了一絲波動,但最終還是堅定決心,離開田家,投身抗日。

D.小說中的人物語言富有個性,如田大瞎子的陰險狠毒、哄騙欺矇,芒種的雖有猶豫但堅決果斷,老溫的寬宏大量,老常的諄諄教誨。

8.芒種、老常(老溫)、田大瞎子,在小說中分別代表著哪種不同類型的人物?請結合小說簡要概括。(6分)

9.小說最後一段在文中有什麼作用?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田蚡,孝景王皇后同母弟也,生長陵。竇嬰已為大將軍,方盛, 蚡為諸曹郎,未貴,往來侍酒嬰所,跪起如子姓。及孝景晚節, 蚡益貴幸,為中大夫。辯有口,學《盤盂》諸書,王皇后賢之。孝景崩,武帝即位, 蚡以舅封為武安侯。蚡新用事,卑下賓客,進名士家居者貴之,欲以傾諸將相。上所填撫, 多蚡賓客計策。會丞相衛綰病免,上議置丞相、太尉。藉福說蚡曰:"魏其侯①貴久矣,素天下士歸之。今將軍初興,未如。即上以將軍為相,必讓魏其。魏其為相,將軍必為太尉。太尉、相尊等耳,有讓賢名。"蚡乃微言太后風上,於是乃以嬰為丞相, 蚡為太尉。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趙綰請毋奏事東宮。竇太后大怒,曰:"此欲復為新垣平邪?"乃罷逐趙綰王臧,而免丞相嬰、太尉蚡,嬰、蚡以侯家居。蚡雖不任職,以王太后故親倖;數言事,多效,士吏趨勢利者皆去嬰而歸蚡。六年,竇太后崩,上初即位,富於春秋, 蚡以肺附為相,非痛折節以禮屈之,天下不肅。薦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權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盡未?吾亦欲除吏!"嘗請考工地益宅,上怒曰:"遂取武庫!"是後乃退。嬰與蚡有卻。蚡已罷朝,出止車門,召御史大夫安國載,怒曰:"與長孺②共一禿翁,何為首鼠兩端?"安國良久謂蚡曰:"夫魏其毀君,君當免冠解印綬歸,如此,上必多君有讓,不廢君。今人毀君,君亦毀之,何其無大體也?" 蚡謝曰爭時爭不知出此六年春蚡疾一身盡痛若有擊者呼服謝罪上使視鬼者瞻之曰魏其侯與灌夫共守笞欲殺之竟死。

[注]①魏其侯:竇嬰。②長孺:韓安國,字長部。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項是(3分)

A. 蚡謝曰/爭時/爭不知出此/六年春/蛤疾一身/盡痛/若有擊者/呼服謝罪/上使視鬼者瞻之/曰/魏其侯與灌夫共守/答欲殺之/

B. 蚡謝曰/爭時爭/不知出此/六年春/蚧疾/一身盡痛/若有擊者/呼服謝罪/上使視鬼者瞻之/曰/魏其侯與灌夫共守/答欲殺之/

C. 蚡謝曰/爭時爭/不知出此/六年春/蚧疾/一身盡痛/若有擊者呼服/謝罪/上使視鬼者瞻之/曰/魏其侯與灌夫共守/笞欲殺之/

D. 蚡謝曰/爭時爭/不知出此/六年春/蛤疾/一身盡痛/若有擊者/呼服謝罪/上使視鬼者瞻之曰/魏其侯與灌夫/共守答/欲殺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賓客,古代時投靠在貴族、官僚豪強門下的一種非同宗的依附者,有時也稱客。

B.太尉,官職,始設於秦朝,掌管軍事,漢沿襲秦制,與丞相、御史大夫並稱三公。

C.東宮,一般解釋指封建時代太子所居住的宮殿,借指太子。本文指的是太后居處。

D.武庫,漢朝指收藏文書、錢幣、財物和兵器的地方,與"府庫"的意思完全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田蚡出身顯貴,一度頗受寵信。他是漢景帝王皇后的弟弟,最初他的官位遠不如竇

嬰,但到了漢景帝晚年,越來越受到寵信,當上中大夫。

B.田蚡信任賓客,行事考慮周密。他的賓客藉福給他分析了他與魏其侯的不同,認為他

擔任太尉-一職更好,一舉兩得,於是他暗中找太后活動。

C.田蚡大權在握,目中沒有皇帝。他出任丞相後,權力越來越集中在他手中,任用級別較

高的官員,完全自己做主,惹怒皇帝后才徹底改變。

D.田蚡挾嫌報復,終被安國勸止。他與竇嬰不和,他埋怨韓安國不與自己聯手整治竇嬰,

韓安國給他講了一番大道理,他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今將軍初興,未如,即上以將軍為相,必讓魏其。

(2)數言事,多效,士吏趨勢利者皆去嬰而歸蚡。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聽安萬普吹觱篥①中歌(節選)

李頎

枯桑老柏寒颼颮,九雛鳴鳳亂啾啾。

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

忽然更作漁陽摻②,黃雲蕭條白日暗。

變調如聞楊柳③春,上林繁花照服新。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注]①觱篥(bìlì);簧管古樂器,似嗩吶,以竹為主,上開八孔,管口插有蘆制的哨子。漢代由西域傳入,今巳失傳。②漁陽摻:漁陽一帶的民間鼓曲名。③楊柳:指古曲名《折楊柳》。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首詩與《李憑箜篌引》一樣都是古體詩,題目中的"歌"是詩體標誌。

B.前四句用不同的喻體描寫了吹奏觱篥的曲調特點,將抽象的樂音具體化。

C.詩人善於借曲寫曲,用《漁陽摻》和《折楊柳》喚起讀者對觱篥曲的聯想。

D.除夕之夜,詩人聽到美妙的觱篥曲,悲從中來,流露出借酒澆愁的情緒。

15.安萬善吹觱篥的樂曲旋律有怎樣的變化?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左傳·曹劌論戰》中,在戰勝齊國軍隊後,曹劌回答魯莊公最終追擊齊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通過指法變化和曲目的難度來表現琵琶女高超的彈奏技藝。

(3)蘇軾《赤壁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王勃《滕王閣序》中"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氣象。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

恆心如擎,我們黨始終心無旁騖、萬眾一心、持之以恆奮鬥近百年,中華巨龍已經插上翅

膀,但唱衰之聲總是_________,"改革陷入停滯""經濟_______""中美貿易戰前景堪憂"....

面對那些有意無意為中國"量身訂製"的預言,我們黨心無二用,不為______所擾,不為暗

流所動,亂雲飛渡仍從容。屢創輝煌的系列奇蹟成為中國無聲的證詞,鋼鐵般的事實堵住了

流言蜚語的嘴。實現中國夢,貴在有恆。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覺承載實現民族復

興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一心一意為人民"計長遠"。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恆心鑄就康莊大道,( )。新中國七十載風華正茂,鵬程三萬裡再出發,我們黨恆心如擎,托起中華巨龍騰飛的翅膀,偉大的中華民族必將________新時代的美麗畫卷。

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 -項是(3 分)

A.此起彼伏 軟著陸 噪音 抒寫

B.此起彼伏 硬著陸 噪音 書寫

C.此消彼長 硬著陸 聲音 書寫

D.此消彼長 軟著陸 聲音 抒寫

1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自覺擔當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一心一意為人民"計長遠"。

B.中國共產黨一心一意為人民"計長遠",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覺擔當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

C.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放在心上,擔當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一心一意為人民"計長遠"。

D.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覺擔當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一心一意為人民"計長遠"。

19.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是成功之道,創業之基,興業之本 B.是創業之基,興業之本,成功之道

C.是興業之本,創業之基,成功之道 D.是創業之基,成功之道,興業之本

20.在下面二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

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① 。首先,缺鐵性貧血患者要去除病因,接受正規治療。其次, ② ,如偏食、挑食等,每週飲食中應有動物內臟,如肝、腎等,或常吃動物的血製品,如豬血、雞血、鴨血等,血液中的血紅素鐵可直接被腸道吸收,不受食物中草酸植酸等的影響。第三, _③ ,因為銅可以促進血液中鐵的吸收,如常見的海鮮、豆類等都是含銅量較高的食物。

21.把下面一段話的主要意思壓縮成一段話,不超過 50個字。(5 分)

直徑0.5~1米不等的碎磚石被送進巨型破碎機後,經過分類粉碎、篩分、細碎等工序"搖身一變"成為直徑不到1毫米的成品方磚優質材料,從"城市傷疤"到再生環保建材,整個過程不到15分鐘。2019 年以來,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順達牆體材料廠通過建築垃圾回收利用生產環保磚已超10萬噸,產能同比增長超三成。如今,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在海曙區蓬勃發展,300萬噸的處理能力可將轄區所產生的拆除垃圾、裝修垃圾全部"就地消化"、變廢為寶。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2020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大爆發,蔓延全國,又擴散至世界各地,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傳染病學家經過深入研究,傾向於認為這種病毒來自野生動物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的重組。

世界許多地方有食用野生動物的習俗,果子狸、穿山甲、蝙蝠等都成為餐桌上的美味;還有人以某些野生動物的骨、肉、皮、毛等入藥,認為其可治癒疑難雜症。於是許多野生動物被人們吃掉。

2020年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決定》。

以上情況,讓人們對已往的某些習俗產生了反思。

為了倡議人們革除陋俗,拒食野生動物,某網站面向社會開展徵文活動,請你寫一篇徵文。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定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湖北省隨州市2020屆高三3月調研考試語文試卷


湖北省隨州市2020屆高三3月調研考試語文試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