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情懷潔癖”去創業,羅永浩們的失敗是必然

帶著“情懷潔癖”去創業,羅永浩們的失敗是必然

最近羅永浩下海直播賣貨的新聞傳的沸沸揚揚,對於熟悉他的人來說,恐怕早已經司空見慣了。從錘子科技黯然離開後,羅永浩已經嘗試了智能門鎖、空氣淨化器、拉桿箱、電子煙等多個領域,無一例外的都失敗了,知乎上有網友甚至以“幹一行,滅一行!羅永浩和賈躍亭誰更強?”為題細數了兩人的歷史“罪狀”,讓人不禁唏噓。曾經,我一度以為錘子科技沒有成功只是個意外,如果當年Smartisan T1手機發布後能否正常供貨給消費者,或許今天的羅永浩就是下一個雷軍。但是現在看,並非如此。

帶著“情懷潔癖”去創業,羅永浩們的失敗是必然

羅永浩是個聰明的創業者,無論是早期的牛博網、培訓學校、錘子科技,還是最近的智能門鎖、下海直播,他所選擇的全部都是所處時代的風口,他也曾經不缺錢、不缺人才、不缺技術,牛博網時期他曾一呼百應籌款百萬支援賑災、錘子科技時期光靠賣發佈會門票就入賬數百萬,但是為什麼最後所有項目都沒成功呢?是運氣不好?我看不是。在我看來,羅永浩的悲劇跟他曾經的“成功”都是一個原因:他是一個有情懷潔癖的人,這種人或許搞搞文藝可以,但是絕對聞不了金錢的“銅臭味”。

有情懷潔癖的人不適合創業,他們會過分輕視世俗的規矩,容易滿足於虛假的繁榮,沒有信心接受不完美,最終導致所有東西都想做到最理想化,卻忽略了自己是活在一個現實的世界中。所以,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多半都死於有潔癖的情懷。

一個典型的例子,在牛博網時期,羅永浩號稱要做一個有“逼格”的博客網站,宣稱永不刪帖,這在當時的文藝圈是一個很“酷”的創意,因此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包括連嶽、韓寒、柴靜等知名大V入駐,鼎盛時期日活躍訪問超過100萬,其實現在回頭看看入駐的大V們,無一例外全是有“情懷潔癖”的那一撥人。只是羅永浩忘了一件事,“永不刪帖”這四個字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在文藝圈子裡小打小鬧還可以,至於成立一個文媒平臺,那就是天方夜譚了,最終牛博網成立不到3年就夭折了。

2012年,創立了錘子科技的羅永浩似乎務實了一些,但是仍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根本所在。他帶著一腔熱忱投入到了自己不熟悉的手機領域,對行業現狀、供應鏈、產業規律完全沒有把握,所以他更像是一個懂營銷的產品經理,而產品經理顯然解決不了生產手機的事。特別是Smartisan OS誕生後,他開始為自己的輕視付出代價,Smartisan T1在產品設計上過於追求特立獨行,挑戰了過多的設計難度,忽視了錘子科技在供應鏈中處於弱勢的事實,最終導致生產成本大大超出預期,良品率遲遲跟不上來,付了錢的用戶等的焦頭爛額,等到開始有點產能了,友商的下一代產品都已經發售了。此時的羅永浩恐怕已經開始為發佈會上吹過的牛而後悔了,一個成熟的企業家,更應該考慮的是商業上的成功,應該懂得適時的放棄幻想,羅永浩顯然做不到,所以錘子科技註定是失敗的。

帶著“情懷潔癖”去創業,羅永浩們的失敗是必然

比羅永浩大一歲的馬化騰顯然是懂這個道理的,1998年辭職下海的馬化騰合夥創辦了騰訊,騰訊選擇了務實的項目:模仿及時通信軟件ICQ。軟件開發是馬化騰的老本行,而ICQ又是成熟的產品,國內的及時通信軟件需求窗口又很大,有技術、有市場、有需求,馬化騰帶著炒股賺的70萬義無反顧的投了進來。除了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期出現了資金困難差點把QICQ(後來的QQ)給賣了意外,馬化騰的創業經歷幾乎沒有過波瀾,無論是進入及時通信市場、遊戲市場、互聯網金融,騰訊每一步走的都是踏實的。

不管怎麼說,羅永浩這一生至少是豐富多彩的,雖然命運賦予他的性格註定讓他一生折騰。他最大的問題是太愛惜自己的羽毛,始終不肯放下一個文青的格調,這為他贏得了不少掌聲,但同時也帶來更多的質疑。1972年出生的他還有不到兩年就要滿50歲,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不知道羅永浩,是不是已經知道自己的天命了,至少有一點,他在四十的時候,沒有做到不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