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總是被追著打,為什麼不發明後射武器?

甲殼裝甲


首先,有人發明了向後發射的導彈,但並不實用。我們來剖析一下為什麼要需要這款向後發射的武器,以及這樣的武器能否滿足我們的初衷,到目前為什麼我們沒有裝備這樣的武器?

後射導彈

向後發射武器,主要的作用,就是為了攻擊追擊我方的敵機,以達到消除該威脅的目的。導彈使我們最容易想到的一款空對空武器。

那麼導彈,要攻擊後方的目標,首先的問題就是如何捕捉目標,往飛機後邊裝個雷達嗎?好的,沒問題,我們把戰鬥機的威脅警告系統拆了,裝個雷達看看。

這樣雖然看上去彆扭一些,屁股上多出來一塊,但是這無傷大雅。最終我們以犧牲了超音速巡航以及部分戰場感知設備的代價,安裝上了一個後視雷達。我們的戰鬥機獲得了向後探測空中目標的能力。

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再稍微升級一下導彈的程序,就可以讓導彈發射之後依靠雷達的指引去攻擊後方的目標。

但是注意了,此時的這款戰機,除了能向後攻擊目標之外,在其他方面都是一無是處了。後方的巨大雷達嚴重影響了飛機的結構,在應對正面目標的時候,即使再使用向前發射的導彈,也會因為自身速度不足影響到導彈的射程。

那麼看來,屁股上裝雷達不好使,這個方案不可取。

但方法總是有的,我們還有空對空主動雷達制導導彈,導彈上自己帶雷達,我們不用單獨裝一個雷達嘛。同理,空對空紅外導彈,也可以自主尋找目標。

比如R-77主動制導導彈,人家自己帶著雷達。稍微魔改一下,之後起飛的時候還要倒著掛載,就是導彈指向屁股後邊。畢竟剛才說了後視雷達太佔地方,我們只能利用導彈自身的雷達,而導彈自身的雷達只能看前邊,這就只能倒著掛了。

所以掛在這種特殊導彈的飛機,目標只能在後邊。

“洞兩,洞么雷達已經識別敵機,現在準備調轉航向發射主動彈。”

“洞么,洞兩收到,但為什麼我們要掉轉航向呢?”

“因為可愛的設計師為了考慮我們的安全,讓我們的導彈可以向後發射了,所以只有在敵機追擊我們的時候,才可以擊落它們。”

玩笑歸玩笑,向後發射導彈曾經真的有一定的用處。那就是追擊方沒有攜帶導彈,是一款老掉牙的噴氣機。這種情況下,在無法擺脫敵機的情況下,就有一定的必要了。所以曾經誕生過一款向後射的導彈,那就是魔改版的R-73後射型。當然了,這款導彈並沒有派上什麼大用場,還是普通的R-73紅外格鬥彈最好使。後射型的適用條件太極端太罕見了。

但是,我們沒有放棄後射導彈,這個稍後再提及。

後射機炮

腦洞既然打開了,就先別關上,既然導彈不好使,能不能考慮一下後射機炮呢?

好的,沒問題,甲方有要求咱們就敢做。機炮和導彈不同,機炮用的是炮彈,炮彈發射之後幾乎無法改變方向,炮彈彈頭也無法塞進去功率足夠大的雷達。所以,後射機炮必須有雷達的指引。

我們可以參考艦船的近防炮,這樣不僅敵機能給他幹下來,甚至敵人發射的導彈也能給他幹下來。設計非常的簡單,我們只需要給它安裝上強大的後視雷達,供彈系統……以及一個非常精確且靈敏的炮塔即可。

如下圖所示。

飛不飛得起來我們暫時不考慮。(因為沒法考慮)

激光

這個激光很是炫酷,看上去也可行,畢竟不需要供彈系統,也不需要沉重的炮管。

但是目前的情況是這樣的,激光也需要精確地引導,也就是說,激光也需要一個巨大的雷達。要準確無誤地擊落敵機或者來襲導彈,也需要那麼大的一臺設備裝上去,和近防炮差不了多少。還有個主要的問題,就是激光武器需要大一些的供電系統,飛機上也裝不下。

當然了,這是受制於現代技術的限制,也許在下一代戰鬥機上,咳咳,就會存在小型化的激光武器,可以利用較小的紅外雷達引導擊毀來襲的導彈呢。

展望

總而言之,後射武器並不是沒有需求,而是受制於現代的技術,無法到達在滿足飛機主要性能的情況下,再無其他損耗地情況下加裝後射系統。所以為了保證飛機的主要功能,後射武器在短期內還沒有大規模推廣。

依靠當今的技術,可以利用預警機或者僚機的雷達引導,戰鬥機發射導彈,依靠預警機或僚機數據鏈搜索攻擊目標。這樣戰鬥機在沒有任何硬件升級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完成向後攻擊目標。

紅外雷達的體積很小,加裝在戰鬥機尾部比較容易實現,只是有些一下限制條件,比如存在戰鬥機尾部本身的紅外干擾就比較大,紅外雷達的可視距離短等等問題。

所以方法總是有的。


蛋科夫斯基


我們都知道在格鬥空戰中,咬尾攻擊的一方通常更具優勢。但是如果被追擊的一方能夠向後發射導彈的話,那無疑會改變現有的空戰模式。這種導彈向後發射的方式被稱為越肩發射,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都開展這種後射武器的研究工作,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

越肩發射的本質其實就是利用自身的雷達和火控系統,控制空空導彈攻擊尾隨敵機的一種空戰模式。目前主要有兩種方式,即前射方式和後射方式。所謂前射方式就是將空空導彈向前發射,在空中自行控制飛行姿態和方向,攻擊尾隨的敵機。而後射方式與之相反,就是導彈直接向後發射,直接攻擊尾隨的敵機。在這方面西方國家主要採用的是前射方式,以AIM-9X和ASRAAM為代表。俄羅斯主要採用的是後射方式,以R-73R為代表。

(R-73空空導彈)

(AIM-9X空空導彈)

前射方式主要依靠自身的前視雷達和後視雷達跟蹤和鎖定目標。前視雷達主要是對導彈進行跟蹤,提供導彈參數。後視雷達則主要負責跟蹤並提供目標信息。導彈在發射前就要接收目標的數據,並會在發射後的飛行過程中接收雷達的參數信息,調整飛行姿態和飛行方向以完成攻擊。在這個過程中,導彈在飛行過程中的制導尤為關鍵,需要戰機的雷達和火控系統與導彈密切配合。同時對導彈的機動能力也需要比較高的要求,矢量發動機和大邊條翼構型是目前主流先進空空導彈的主要設計。

(前射方式攻擊尾隨敵機)

後射方式則主要依靠後視雷達跟蹤目標並引導導彈攻擊。後射方式通常是將導彈轉向後方進行發射,俄羅斯的蘇35就曾採取過這樣的發射方式。不過,這對導彈掛架和發射系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戰機自身尾焰也會對導彈的紅外製導產生影響。不過,這種發射方式不需要在導彈飛行過程中為其提供製導,所以在實戰中有著一定的優勢。

(蘇35戰鬥機)

不過,不管是哪種發射方式,越肩發射都會面臨一個固有的問題。飛機載著導彈向前飛行,導彈會有一個向前的初速度,要想實現越肩發射,就得先將向前初速度減至0,再向後加速。這會浪費大量的能量和時間,稍有不慎就會錯失目標,所以越肩發射的實戰能力還存在著一定的疑問。

(越肩發射往往會影響導彈的機動能力)

目前來看,後射方式不成熟,而前射方式雖然被西方國家廣泛採用,但它還沒有經過實戰的檢驗。在近距格鬥中,越肩發射的確更具優勢,不過與提升近距格鬥能力相比,發展超視距作戰能力似乎更為有利。


戰情解碼


淘金客說:題主說的“總是被追著打”已經是過去式啦。後射武器早就有了,但“被追著打”已經不多了。以後可能還會有“全向射擊”的武器,不僅僅是後射。

空戰早已不是“被追著打”,所以沒有必要

即使是二戰中,迎頭射擊也已經不是少數了,搶6點鐘方向追尾射擊的戰術早就過時了。可能題主還是受影視作品影響。舉個例子,德國戰鬥機專門有種改型“攻城槌”,加厚加強正面的裝甲和火力,迎頭攻擊盟軍的重轟炸機群。

另一個例子是“麻雀”導彈,這個導彈在越戰時使用效果並不算好,但美國人始終在改進,就是因為當時雷達制導技術才能實現“迎頭攻擊”。事實上在沒有裝備機炮時,F-4對米格機的戰績一大半是“麻雀”的功勞。蘇聯也在迎頭攔射的雷達制導導彈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而到了8、90年代,空戰戰績多半都是迎頭射擊的成果。也就是說,“總是被追著打”其實是不成立的,那麼發展後射武器的必要性大大降低。

後射武器由來已久

典型的例子是轟炸機的尾炮塔,專門用來打後方的敵機。到B-52的後期型,尾炮已經發展成為雷達瞄準的全自動型號,用高射速的火神炮,理論上是可以攔截空空導彈的。但是由於空戰形式發生變化以後,尾炮塔的意義變得很小,所以現在的B-52都乾脆取消了尾炮——這個重量和空間不如安裝干擾設備來得實在!

以前的戰鬥機也有考慮後射的,比如下圖這款“大鵬”,機槍塔可前射可後射。不過這實在性能不咋樣,很快被淘汰了。

導彈時代的後射

其它答主有提到,導彈時代有2種後射方式:一種倒著掛載直接向後射擊,阻力大難度大而且只能向後,美蘇都有研究後來都放棄了;一種是“越肩發射”,導彈向前發射後轉向180度再打擊後方的目標,現在很多大離軸角導彈都有這個能力,但要求導彈能“發射後鎖定目標”,而且反應速度比較慢。

未來發展

未來定向能武器普及後,後射乃至“全向”射擊就不是大問題了。現在已經有能部分硬殺傷功能的“全向”射擊干擾系統,比如下圖這款,可以直接用較高功率的激光燒壞紅外導彈的導引頭。

功率再進一步提升的話,不用到兆瓦級,100千瓦級的激光在10多公里距離上可以有效摧毀各種來襲目標。對於定向能武器來說,要摧毀後方的目標只需要加大反射鏡的旋轉角度,位置恰當的話,“後射”只是順手的事。

最後結論

一、“總被追著打”的情況早已不存在了,發展專門的後射武器得不償失

二、機炮後射早已過時。導彈後射已經具備

三、未來定向能武器的後射是順理成章的事


史海淘金客


最早期的戰鬥機都是後射的,就是那種兩個翅膀,前面一個開飛機,後面一個操作一挺重機槍向後發射那種。後來飛機先進了要裝的東西越來越多,只能把後面的人取消了,改成全部向前,讓飛行員一個人全搞完了就算了,後來發現更先進了以後,飛行員一個人都忙不過來了,加了後座幫著飛行員一起向前都忙得不得了。其它的裝備全放不下了。要想到處能發射的只能是早期的轟炸機和現代的炮艇機那麼大的飛機了。


James6713


先上圖,▼這是俄羅斯米格-29戰鬥機掛載的R-73,北約代號AA-11“射手”空空導彈,它就是一款題主所說的一款可以實現向後發射的空空導彈。上個世紀末,俄羅斯提出第四代空空導彈計劃,錦旗設計局攜帶K-14空空導彈項目與閃電設計局的K-73項目競標。K-14是錦旗設計局設計的一款比較常規的空空導彈,由已經服役的R-13導彈升級改進而來,性能和美國AIM-9空空導彈類似。K-14十分優秀,但是很不幸它遇上了性能可怕的R-73,最終落選。



閃電設計局的K-73
採用全新設計,全新理念,利用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矢量噴口與控制舵面相結合的飛行控制系統。並且將俄羅斯當時先進的“燈塔”全向紅外尋的引導頭塞上了導彈,使得整個導彈的發射重量高達105公斤,這個體格在當時同級空空導彈之間可以說是獨樹一幟。不過體重大並不代表笨重,在強有力的矢量發動機和氣動控制舵面的雙向加持之下,R-73導彈具備優秀機動性能的同時,射程超出同級導彈一截,被西方認為是超出時代整整十年的先進空空導彈。
R-73LE,外貿型號

R-73空空導彈是世界上第一款可以實現向後發射的空空導彈。不過有關它的試驗資料不多,噠噠噠手頭比較全的是蘇-27戰鬥機掛載R-73導彈實現向後發射的資料,所以和大家仔細分享一下那次試驗。當時測試的是R-73的一個修改型號,反向掛載在蘇-27戰鬥機主翼下方的發射軌上。反向掛載雖然方便向後發射,但是卻給飛機的氣動帶來了影響,會影響飛機飛行,所以設計師在導彈發動機尾噴口位置加裝了一個整流罩,以保證載機的飛行性能。除此之外,這款後射型的R-73裝備有兩臺發動機,助推發動機用於克服載機負速度,主發動機用於克服負速度之後的加速飛行。



其發射過程是這樣的:戰鬥機飛行員首先啟動導彈引導頭的冷卻裝置,然後給導彈接電。接下來根據後視雷達將身後目標鎖定,然後按下發射按鈕,導彈助推發動機點火。助推發動機噴出的尾焰將裝在尾噴口的整流罩推掉,然後給導彈帶來巨大推力,克服慣性帶來的負速度。然後主發動機點火,導彈再一次持續加速,朝目標飛去。然後在燈塔全向紅外引導頭的引導下,自行引導導彈攻擊目標。

R-73作為超出時代水平十年的先進空空導彈,在飛行員頭盔瞄準系統的指引下甚至實現了“可視即可發射”,性能非常先進。但是在向後發射時,性能損失非常大,射程下降到10-12千米,只剩原來的三分之一。而且機動能力損失也非常大,成功率大幅下降,讓想實現向後發射的俄羅斯工程師非常惱火。所以他們轉而將注意力放在了另外一種可以實現導彈向後發射的方法上。
大離軸角發射

另外一種向後發射的方法是大離軸角發射,即導彈在發射時可以與機身軸線保持較大角度,從而實現了不用機頭雷達指向目標就可以發射空空導彈,甚至實現向後越肩發射。這種發射方法和上一種類似,要實現向後發射,導彈在發射時需要消耗大部分燃料克服戰機的向前的慣性,然後來一個180°大掉頭,朝後飛去。這種向後發射同樣會導致導彈性能損耗,射程和機動性下降。這種大離軸角發射目前是世界主流的空空導彈發射方式,不過不是為了向後發射,而是為了增大戰鬥機導彈發射的覆蓋範圍。



使用這種後射方法的是R-73M2導彈,是R-73導彈的一種改進型,其特點是有一箇中途制導數據鏈。之所以有這個東西,是因為導彈在掉頭的時候,需要依靠戰鬥機雷達對導彈進行指引,需要時刻將信息傳輸給導彈。但這個時候導彈已經離開,這個數據鏈就是在掉頭瞬間導彈接收載機雷達的核心設備。不得不說俄羅斯人真的挺厲害的,導彈掉頭在瞬間就完成了,數據傳輸要比掉頭更快,才能保證導彈認識目標,從而在掉頭之後依靠紅外引導頭攻擊目標。其實導彈後射除了性能損耗之外,還要解決的一個困難就是前面所說的後視問題,要能夠發現並鎖定身後目標,才有可能有機會使用雷達或者導彈引導頭鎖定目標,飛行員才能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發射導彈,發射的導彈打的是什麼目標。蘇-27為了補償尾部低壓區設置了一個尾椎▲,平時裡面放置的是干擾器拋撒裝置和減速傘。於是在試驗向後發射空空導彈時,工程師把這些都拆了,在裡面安裝了一部後視雷達,從而實現了後視。
現如今俄羅斯的蘇-35戰鬥機已經基本實現了360°環視戰場,由機頭的相控陣雷達負責正面搜索,後視雷達負責後方目標搜索,還有一個環視紅外系統,用於補全前後兩套雷達的空缺之處。有了這個系統的蘇-35戰鬥機基本上具備了向後發射的能力,只不過向後發射時R-73射程非常有限,所以基本上只能近距離作戰。隨著五代機的出現,360°環視能力已經成為了基本上配置,但是真正使用向後發射的目前只有俄羅斯,中美都更傾向於使用大離軸角發射技術+出色的機動性能來擴大導彈發射角覆蓋範圍。


赤焰噠噠噠


主要是成本高,不實用的原因。

加裝後射導彈需要飛機付出很大代價。首先飛機需要額外加裝導彈和雷達,也就是要大量佔用負載,要知道負載就是飛機的命,裝了這個就裝不了那個。獲得後視能力的後果就是大幅降低整體作戰能力。

另外,需要向後發射對空導彈的時侯,基本上肯定雙方已進入近距離纏鬥的模式。而現代戰爭已和二戰時不同,高性能飛機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先敵發現,先敵進攻”。高技術戰鬥機的對抗一般在雙方還離著幾十公里的時候就結束了,狗斗的情況很少發生。在這種情況下,付出大代價獲得向後發射的能力就顯得沒什麼重要的了。


玄鋒夜話


主要是機彈分離時彈的穩定性問題,可能導致載機不安全。當然,可以專門設計摺疊舵翼的彈來後射,但目標不一定在後面,效益不好。隨著越肩發射技術的突破,沒有必要搞後射彈了。


田野66802490


你沒看過日美海戰?美國人早就用上了戰機後面按上重機槍,把日本飛機打的可慘了。


過兩天1963


因為發明向後攻擊的武器系統比發明無差別360度攻擊系統還難。啥叫後?誰定義一下?現代戰鬥飛機能發現數百公里外的敵方目標,不管前後上下左右,發現了就鎖定目標攻擊。


方圓兩萬公里


這是個探討已久的問題,即戰鬥機為什麼不能加裝後射空空導彈?

其實俄羅斯已經進行過向後發射導彈試驗,並準備將其付諸實施。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俄羅斯就曾用蘇34原型機(好像是這款,不太確認了),利用蘇34尾部的一個大的整流罩,安裝了一個向後跟蹤或截獲目標的雷達,並向後發射了一枚R73空空導彈攻擊目標。對於這個試驗公開資料很少,也沒有實物展出,只是通過一些零碎資料被外界流傳開了,至於實戰效果如何並不得而知。

而後來這項技術被應用到了S-37金雕驗證機上,我們可以看到S-37尾部發動機兩側長短不一的突出物,其中左邊是一個向後雷達,就是專門用來對付那些咬住尾巴的戰機的;而右邊的則是降落時的減速傘包!這款戰機當年在中國擁有相當的人氣,而且差一點被俄羅斯空軍定位下一代戰機而正式命名為蘇47,只是後來經過評估,俄羅斯還是覺得F22更適合未來空戰而被放棄了!當然同時被放棄的還有後視雷達了!

據說俄羅斯當年試驗向後發射空空導彈,採用的是一種旋轉掛架,這種掛架雖然解決了導彈向後發射問題,旋轉掛架不僅需要額外的構建組成,還會佔用寶貴的翼下空間,以R-73的長度來算的話,蘇-27加裝旋轉掛架之後翼下基本上要清空,保證旋轉掛架上的導彈自由轉動,於是只能保留翼尖、機腹和進氣道下的掛點,掛載能力將大打折扣,實在是得不償失。而目前發展的第4代格鬥導彈也都強調離軸反射,也就是所謂的“越肩攻擊”,飛行員通過頭盔瞄準器瞄準身後敵機,指揮導彈發射後完成180度掉頭,然後由導彈自身 紅外引導頭鎖定目標後,直奔身後目標而去!



當然越肩攻擊同樣要解決後視目標才行,只有發現了目標才能發動攻擊,而俄羅斯的蘇57不再採用後視雷達,而是採用機頭相控陣雷達+2個機頭側面相控陣雷達+2個機翼前緣L波段相控陣雷達以達到360度的探視範圍,再加上IRST紅外系統的輔助,以此來解決越肩攻擊的後視問題!

當然不管是旋轉掛架向後發射導彈、還是轉180°離軸的越肩攻擊方式,他們都將面臨一大難題:由於戰鬥機是向前飛的,向後發射需要額外的動力將導彈速度減少至零然後再推進到一個不錯的初速度,能力損耗很大,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如何保證導彈的姿態不受影響?而越肩攻擊雖然速度和轉彎都是連續的,不過同樣面臨極大的能量損耗,兩種方式對導彈的射程和後續機動性影響都相當的大。

而且追尾的戰鬥機的機頭雷達功率遠大於後視雷達,發現距離也遠大於後視雷達,因此後視雷達也許更多看到的是屁股後面追來的空空導彈,而非戰鬥機本身,要想率先發動機攻擊基本不可能。那麼這時候進行大機動飛行+撒點紅外誘餌或箔條是不是更靠譜一點呢?

目前來看導彈向後發射基本是一個累贅,至於越肩攻擊還得經過實戰的檢驗才知道有沒有用,不過個人覺得多半沒有卵用,你們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