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國治:也談站樁

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課題,是呼吸。

舒國治:也談站樁

近日太多朋友皆在談健康,談養生,談保持快樂心情,也談氣功。

氣功的法門極多,但有沒有一種最單調、最原始、最適合所有人、或說for dummies(給傻瓜)練的功法?

東想西想,想到有一種最不像練功的練功法或許可以合乎。這功法,叫做“站樁”,粗看只像是罰站,然據養生家指出,這是世間最了不起的發明。

有可能將來隨處可見三個人、五個人的在樹下罰站。而家庭中或許出現這樣的對話:“你要出去啊?”“嗯,我到樓下公園裡罰站。”

所有的內家拳皆強調站樁之重要。把樁站好了、站實了、站靜站定了,再微微舉步提手便即是打拳了。太極拳有幾十個招式,但有人主張把起式好好地練好。起式便如同站樁之外加上將手緩緩抬起、再緩緩壓下,手的動作極輕柔,以不干擾站著的樁。至於後來移步如貓行,轉身如擰巾,皆為了離原本站成好好的樁不遠。

那麼,什麼是站樁呢?以姿勢講,不過是兩腳張開與肩同寬,膝微彎,兩手在胸前抱成圓形,垂肩、松胯,總之,但求全身放鬆舒服。

以心念講,最好啥念也無,只是站著。以呼吸講,最好不去管它,它自然會呼會吸。

近代“意拳”(又名“大成拳”,算是脫胎於董海川、郭雲深的“形意拳”)的創始人王薌齋(1985—1963)於站樁之闡述,最為精闢:“練習樁法時,形雖不動,而渾身之肌肉氣血與神經以及各種細胞,無不同時工作。”“只要舒適、自然、輕鬆、無力、渾身像躺在水中或空氣中睡覺,就大半成功。”

他又引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所謂“衣帶漸寬終不悔”,示習者以恆。他說:“堅持百日即有感覺。堅持三、四年,即覺四肢膨脹,手足發熱,有灌鉛之感。”

恆心極是要緊。但即使沒站上百日、沒站上三四年,已有太多人感到頗強的效果,如身上覺似有蟲爬蟻走、肌肉跳動、腸鳴、放屁、打嗝等現象,這皆是人的內部在追求各器官、各管道之通暢的結果。

這其實也是呼吸一徑追求之事。且看當吾人勉力將手向上高高抬起,一放下,便發現有一口大氣要急急呼了出來;又當你按背後膏肓穴或腰部,亦有一口大氣要深深地呼了出來,這種種便說明:我們身體某些沒有通達或原本滯鈍的經穴,造成呼吸不足;而當它被伸展開或被按壓通了,氣就忙著要往那兒去矣。故伸展筋骨(或如打拳、瑜伽)與按摩,常是練呼吸的前提。而呼吸,又常是逐漸自內部—汩汩的衝開經穴與打通筋骨的自然功法。

即此,可知呼吸是身體何等重要又何等幽微精妙的工作啊,吾人怎能不好好珍惜每一口的呼吸呢?

(按:作者系臺灣知名文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