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個月才可以吃肉?

丁媽聊育兒


寶寶幾個月可以吃肉?



孩子在4~6個月期間接受輔食比較好,身體機能沒有問題,就可以在7個月的時候開始添加葷食類輔食了。這個時期可以添加的葷食類輔食是蛋黃、雞肉、豬瘦肉、雞肝、豬肝、豬血等。每天應該給孩子10~20克的肉類。魚肉、蝦肉等高致敏肉類仍然不能加。

根據寶寶月齡不同,添加每種肉的種類也不同,肉的做法也不同。肉類食物的性狀應逐漸從泥糊狀(肉泥)-半固體(肉末)-固體(肉粒)過渡。中國營養學會根據寶寶不同年齡,給出肉類輔食的攝入量:7-12個月的寶寶,每天需要50g(1兩)的肉禽魚;13-24個月的寶寶,每天需要50-75g(1兩~1兩半)肉禽魚2-3歲的寶寶,每天對畜禽肉類、蛋類、水產品類膳食的需求量總和是50-70g; 4-5歲的寶寶,每天對畜禽肉類、蛋類、水產品類膳食的需求量總和是70-105g。



需要注意的是,添加葷食不能只喝湯,不吃肉。要知道在煮肉食的時候,大部分蛋白質遇到高溫都會凝固在肉裡,真正能溶到湯中的蛋白質非常少,如果孩子只喝湯不吃肉,大部分營養都攝取不到。而且,孩子胃容量小,喝大量湯後,其他食物的攝入就會減少,更容易影響營養的攝取,正確的做法是少量喝湯,但不影響肉的攝入。


Baby說明書


寶寶快六個月的時候,我開始添加的輔食,剛開始每天吃一頓米粉,裡面加一些豬肉酥或者魚肉酥。吃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7個月的時候,每天兩頓輔食,會有一頓是肉類的輔食。我添加的肉類輔食包含三文魚肉,鱈魚肉和雞胸肉。下面圖片裡是我一次添加三文魚肉的量,把三文魚肉放在蒸屜裡蒸熟,然後切的碎碎的,添加到粥裡,米粉裡或者粒粒面裡。每次準備上這麼一碗,寶寶基本都能吃完。雞胸肉的做法跟這個一樣,不過雞胸肉沒有魚肉好切碎一些。每次我都會買新鮮的魚肉,基本買上吃三頓的,吃完了再買。我們家寶寶比較喜歡吃魚肉多過雞肉,正好魚肉的營養也比雞肉高些。寶寶現在8個月了,體重20斤,特別有勁。現在我還沒有添加豬肉,我覺得豬肉不如雞肉,魚肉軟,等再過一段時間的吧再添加。





果汁兒果汁兒


寶寶正常6個月以後可以添加輔食了,剛開始給寶寶添加米粉以後,寶寶吃得好,家裡人肯定都很開心,想著讓寶寶趕快品嚐更多的美味食物,那各種蔬菜、水果、肉、蛋……該如何正確給寶寶們進行添加?寶寶如何吸收的更好?

輔食食物按月齡以哪種性狀添加最合適?

1、6個月初期以泥類狀食物為主,米粉由稀到稠逐步添加,連續吃三天,沒有出現過敏現象可以逐步蔬菜泥或水果泥,蔬菜泥可以與米粉混合添加,但水果泥建議要單獨給寶寶添加,更有利於維生素的吸收。特別注意的是,添加蔬菜時建議一種一種的添加,每一種都連續吃2-3天,確認寶寶沒有出現過敏現象,再繼續添加新的蔬菜類型(根莖類的蔬菜建議先添加土豆南瓜和紅薯,這3種不易出現過敏現象)

2、7個月依舊建議還是以泥類為主添加,可以慢慢給寶寶添加粥類(十倍粥、八倍粥、六倍粥……逐漸濃稠)或者是小碎面一類的麵食,蔬菜類的食物可以繼續給寶寶添加。

3、8-9個月蛋黃和肉類可以開始著手添加了,建議先添加白肉(雞胸肉),不過敏之後添加紅肉(豬裡脊、牛肉、羊肉等),剛開始添加肉類,建議先以泥狀給添加,寶寶適應一段時間後可以改變性狀,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月齡要開始鍛鍊寶寶的咀嚼和吞嚥的能力,泥狀類的食物要轉變為末狀類,性狀逐步變粗糙一些,軟類的水果可以切成小塊,讓寶寶自己用手去抓著吃。

4、10個月以上,可以開始給寶寶適量添加魚類或者海鮮類的食物:三文魚、銀鱈魚、龍利魚可以先給寶寶添加,不易引起過敏而且刺很少,寶寶吃著放心。

5、11-12個月,給寶寶輔食性狀要再粗糙一些,可以經常性的給寶寶做成手指食物,讓寶寶自己去抓握和品嚐,讓寶寶自己嘗試開始接觸吃飯工具,讓他們感受到吃飯的樂趣。

6、12個月以上,蛋清可以給寶寶添加了,可以吃全蛋了,大豆類製品也可以給寶寶添加,寶寶鹽,寶寶醬油也可以適量給予添加(注意的是,如果寶寶還可以接受食物本來的味道,建議延緩添加醬油和鹽類的添加)

寶寶輔食添加的食譜彙總

我兒子一直是我全職帶,輔食也是我給睿來做,所以根據我兒子小時候添加輔食的類別和順序,給大家總結了一份相對月齡的寶寶食譜,大家僅供參考:

6個月的寶寶:

高鐵米粉、土豆泥、胡蘿蔔泥、南瓜泥、山藥泥、番薯泥、黃瓜泥、捲心菜泥、油菜泥、大白菜泥、紫甘藍泥、菠菜泥、白蘿蔔泥、小白菜泥、西蘭花泥、冬瓜泥、菜花泥、西葫蘆泥、花椰菜泥、香蕉泥、蘋果泥、梨泥、藍莓泥、牛油果泥、西梅泥、葡萄泥、紅棗泥、香菇粉、黑芝麻醬……

7個月的寶寶:

6月各類泥狀物可繼續添加,新添加的食物有番茄泥、豌豆泥、玉米泥、蓮藕泥、十倍粥、八倍粥……、寶寶碎面+蔬菜泥……

8個月的寶寶:

蛋黃、雞肉、豬肉、牛肉、豬肝泥、小米粥、木瓜、紅豆、甜椒、茄子、動物肝臟……

9個月的寶寶:

草莓、橙子、柑橘、燕麥、黑米、紫米、洋蔥、秋葵……

10-11個月的寶寶:

無鹽蝦皮、三文魚、銀鱈魚、龍利魚、羅非魚、鱸魚、牡蠣、乾貝……

12個月+的寶寶:

大豆類製品、寶寶酸奶、火龍果、奇異果、芒果、菠蘿、花生、糯米、豆皮……

添加輔食以後寶寶每天要給幾次輔食最科學?

寶寶隨著月齡增大,胃也在慢慢發育,但是總體胃容量不是特別大,所以不建議大家給寶寶添加過多的輔食,導致寶寶的胃口撐大。

6-8個月—建議每天添加一次輔食,添加時間建議為上午10點左右。

8-12個月—建議每天添加兩次輔食,添加時間建議為上午10點左右;下午4-5點左右。

12個月以上—建議每天添加三次輔食,可以根據我們成人的吃飯時間給寶寶安排。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樓主,如果大家喜歡睿睿媽的回答,歡迎關注和轉發,讓更多有需要的人都可以看到,願每個孩子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育嬰師睿睿媽


您好,感謝您的邀請!我是高級育嬰師、母嬰KOL福林媽咪,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肉類食物,對人體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所以,很多寶媽都有意識的在給寶寶添加肉食,甚至有些地方還有“百日開葷”的傳統。

給寶寶吃肉,真的可以在寶寶出生滿一百天後就可以嗎?

事實上,給寶寶添加肉食,過早過晚都會出現很多問題。

寶寶一百天後就添加肉食,實在是太早,那也是在拿寶寶的腸胃當兒戲。

百天的寶寶,也就只要三個月左右,這時候的寶寶,不僅脾胃功能發育不完善,他們的腸道消化能力也僅是處於消化吸收母乳營養的階段,太早的給寶寶添加肉食,寶寶根本不能及時消化掉那些肉食,也就不會吸收肉食中的營養,而且肉食也會造成寶寶消化不良,影響寶寶身體健康。

而有些寶媽擔心寶寶嚼不爛肉食,會在寶寶一歲以後再添加肉食,這樣的做法其實也很欠妥。

肉類營養很豐富,能滿足寶寶成長需要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其他礦物質,尤其是肉類中的氨基酸,對寶寶的身體發育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而且,肉類能預防寶寶的缺鐵性貧血,滿足寶寶對鐵質的需求,這樣的營養豐富的肉食,自然是早些添加給寶寶最好啦!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寶寶滿六個月後,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肉類來作為輔食品。

當然,根據寶寶月齡的不同,寶媽在添加肉類輔食的時候,應該逐漸從肉泥泥糊狀,慢慢的過渡到肉末,再到肉粒,也就是說,給寶寶的最初的肉類輔食,要以肉泥為主。

同時,在給寶寶喂輔食的時候,寶媽也要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則,先給寶寶喂一小勺,在寶寶不排斥的情況下,再逐漸增加餵食量。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福林媽咪,每天為您推薦落地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福林媽咪


寶寶吃肉是父母們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加的早了,怕寶寶的胃消化不了,加的晚了,又怕營養跟不上去,那麼寶寶幾個月能吃肉呢?

1. 寶寶多大能吃肉?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明,一般情況下,在寶寶滿6月齡時,就可以添加輔食了。就是說,寶寶到達添加輔食的時間,就可以吃肉了。《美國兒科學會》指出,輔食製作時,應該首先添加富含鐵的食物,比如配方米粉、牛肉、豬肝等。


但每個寶貝生長髮育情況都不一樣,需要媽咪分情況來對待。

消化能力好,無過敏體質的嬰兒,六個月大就可以吃肉了。

胃腸功能弱,消化不好,過敏體質的嬰兒,可以等到七八個月開始吃肉。

剛開始添加肉類時,首先從五分之一勺開始,然後逐步增加到半勺,一勺,兩勺…

不到一歲的寶寶,每日添加的肉類在25-40克,媽咪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酌情添加。



2. 寶寶首次添加肉類時的注意事項:

剛開始添加肉類時,一定要觀察寶寶吃肉後有沒有過敏反應,如出現長溼疹,拉肚子,嘔吐,等過敏反應,要暫停一週後,再嘗試少量添加,如果寶寶繼續出現過上述過敏反應,務必半年內不要再添加此種肉類。可以更換其它肉類食物嘗試。


另外,根據寶寶月齡不同,肉類添加的性狀也應該逐步發生變化。可以從泥糊狀-肉沫狀-肉粒狀慢慢過渡。

3. 適合寶寶吃的肉類有哪些?   

各種紅肉泥(牛瘦肉、羊瘦肉、豬瘦肉等)。

各種肝泥(豬肝等)每週吃1-2次,每天少量。

燻肉、醃肉、烤肉,罐頭肉等,比較重油重鹽的肉類,不要給嬰幼兒吃。

寶寶吃肉要注意營養均衡,搭配其它蔬菜吃。


筍亦竹


寶寶幾個月可以開始吃肉?

作為父母我們要知道孩子添加肉類的目的是什麼?這個時候才不會盲目的給孩子開始添加。

為什麼寶寶要添加肉類?

添加肉類的目的是為了預防嬰兒期的孩子缺鐵性貧血。正常情況,孩子出生以後,身體自身會儲存鐵,但是這個鐵的利用會在4-6個月的時候耗盡。

如果是母乳寶寶,母乳中的鐵雖然吸收率很高,但是含量是十分低的。所以添加輔食的時候,《2016年中國居民飲食指南》中就提到,孩子的第一口輔食以高鐵類穀物為主。3個月內逐漸添加新的輔食,從蔬菜,水果,逐漸過渡到肉類。

什麼時候開始添加第一口肉泥

第一口肉泥可以在7-8個月開始添加,而且最好是紅肉肉泥。這是因為紅肉的含鐵量比較高,而且動物中的鐵比植物中的鐵更容易吸收。

這裡有一個誤區,很多人說雞肉好消化,所以第一口添加的肉類可以選擇雞肉,其實紅肉才是最適合的。

肉泥的添加完全可以早於蛋黃的添加。很多人認為蛋黃更容易消化,但是雞蛋本身是易引起過敏的,所以肉泥完全可以放在蛋黃前來添加。

但是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孩子的第一口輔食可以從富含有高鐵的穀物或者肉泥開始。也就是說,美國兒科學會建議第一口輔同樣可以吃肉泥。


很對我國和美國居民的生活習慣不同,父母們可以自己斟酌,畢竟養孩子不是完全照辦教科書。

肉泥每天添加多少?

孩子每天肉泥需要吃多少。1歲內每天的肉泥在20-30克,一歲後每天的肉量在50克左右。這同樣是平均值,作為父母需要了解自家孩子的身體情況,才能知道每天孩子具體的量。

父母一定要記住,孩子剛開始添加肉泥為了肉泥的細膩程度,可以打成泥後進行過篩。

8-9個月的時候可以做成肉鬆來添加。

1歲左右可以剁成肉沫來添加。


豌豆媽媽育兒


我家二寶現在17個月了,二寶在9個月左右添加了肉泥,因為直接吃肉寶寶消化不動,但肉泥就比較好消化了。

寶寶幾個月才可以吃肉?

寶寶輔食添加建議在6個月左右,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過早可能對腸胃造成負擔。添加輔食時第一口一定是高鐵米粉,隨後可以加蛋黃,蔬菜泥等,但每次只添加一種,由稀到稠,逐一添加,每個種類間隔2~3天后再添加,看看寶寶有沒有過敏情況。

肉泥添加建議在8個月以後甚至更久,主要看寶寶自身發育情況而定。選擇自己家經常吃的肉類就可以了,確保新鮮。可以用料理機打碎後蒸熟給寶寶吃,剛開始不要急於寶寶能吃多少,而應該看寶寶吃過後的反應,肉類添加後有沒有便秘情況,及時補充蔬菜、水果和水分。

怎麼給寶寶做肉泥?

簡單的肉泥用料理機或者絞肉機可以實現,攪碎後上鍋蒸熟就可以給寶寶吃了。但也可以做成肉鬆,這樣在平時也可以給寶寶吃,比較方便。一般情況下建議做肉鬆用麵包機或者烤箱,其實如果沒有這些電器也是可以的。記得給二寶做肉鬆的時候,剛好麵包機壞了,我就用炒鍋做了一次,味道還不錯,他也很愛吃。

把新鮮的肉洗好切成小塊,放入鍋裡煮開。開鍋後去掉浮沫,再用小火煮半個小時。關火後把煮熟的肉塊剁成肉絲,放入保鮮袋,用擀麵杖壓碎。放入鍋中小火翻炒,直到水蒸氣蒸乾即可,中間不用加任何調料或者油。

總之,寶寶在添加輔食後,媽媽可以在8個月以後嘗試肉泥添加。如果寶寶有便秘或者排斥的反應,就不要強迫他,可以等過幾天再添加。

高級育嬰師,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一位西南大學兒童心理學專業的媽媽,專注育兒、孕期、新生兒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IF枕邊育兒


寶寶一般在6個月以後開始添加輔食,從添加輔食開始就要接觸各種各樣的食物,那麼肉類是其中的一類。

為什麼要給寶寶添加肉?

肉給寶寶提供著身體需要的蛋白質,氨基酸等等各種營養元素,是寶寶生長髮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食物。

怎麼給寶寶添加肉?

1.添加原則。

肉跟其他輔食類一樣,必須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則,由一樣過渡到多樣。

妹妹家的孩子在剛開始添加肉食,第1次就發現寶寶對肉特別感興趣,於是在第2次添加時,在量上比第1次多了非常多,而後出現了寶寶大便的不正常。

由此想告訴寶媽們,要注意給寶寶添加肉食,要慢慢的增量,不要過快或過大量的給,畢竟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

我在給寶寶添加肉的時候,也曾犯下這樣的錯誤:今天給寶寶買豬肉,發現寶寶吃了不錯,明天就換成牛肉,後天就換成雞肉,結果寶寶拉肚子,反而找不到原因。不知道添加了哪一種肉,而造成的寶寶肚子的不舒服。

所以寶媽們還是要以此為鑑,從少量到多量,由一樣到多樣的添加。

2.肉可以做成哪些花樣給寶寶吃呢?

(1)肉滴液

在寶寶月齡比較小的時候,如果肉沒有打成泥,寶寶不容易吃也不容易消化,因此可以考慮用肉給寶寶滴液喝。

就是買一塊瘦肉,不帶油脂的比較好,用菜刀剁碎,把剁碎的肉鋪放在碗的背面,蓋在另一個碗上面,讓肉汁順著晚輩滴到另一個碗裡,這樣滴出來的湯特別的清甜,寶寶一定會喜歡的,也特別的營養。

(2).用肉泥做成丸子。

把肉用料理機打成泥,做成丸子煮成湯給寶寶吃。在寶寶適應多樣食物後,還可以在肉丸子里加上蔬菜,做成蔬菜肉丸子營養更全面。

以上這兩種是我經常做給寶寶吃的,寶寶也特別的喜歡,希望給廣大的寶媽一些借鑑。


遇見凌薇


寶寶應該什麼時候吃肉?

2016《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寶寶添加輔食的順序是:

寶寶6個月之後可以添加輔食,初期可以從富含鐵的米粉開始,然後是紅肉泥、蛋黃、肝泥、白肉泥等。

所以,一般來說,從第7個月開始,寶寶就可以添加肉類輔食了。

吃肉對於寶寶來說很重要嗎?

重要

很重要

非常重要

1、補鐵,預防缺鐵性貧血

對寶寶來說,什麼是好輔食呢?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富含鐵。

寶寶6個月以後,母體裡供給的鐵質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這時候就應該給寶寶補充一些補鐵食物了,比如是魚肉、禽肉、動物肝臟等。其中紅肉中鐵的吸收率大約為25%,比蔬菜中鐵吸收率10%的兩倍還要多,要是寶寶長期攝入的鐵不足,可能就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2、補充微量元素

這個階段的寶寶對營養密度的需求非常高,0~2歲的寶寶,可以吃很少的食物,但是卻在增加1倍的身高,2-3倍的體重。特別在6~23個月,鋅鐵、鈣等微量元素和蛋白質的攝入對寶寶發育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比如鋅,很多麻麻想給孩子補鋅,還拼命地吃蔬菜。

你造嗎?

肉類中含有的鋅遠遠高於植物中含有的鋅,吸收率能夠達到50% 左右,而蔬菜中的鋅吸收率只能達到10-20%左右。

可能還是會有麻麻來問,吃肉真的不會不消化嗎?

其實只要麻麻給寶寶吃的肉,剁得夠爛,煮得夠熟夠軟,寶寶就不會消化不了。

如何給寶寶添加肉類輔食呢?

▼ 適合寶寶吃的肉類有哪些呢?

一般來說,除了蛋清、容易過敏的深海魚之外,大部分的禽肉、魚肉都適合給1歲內的寶寶進食。

不過麻麻要注意的是,每次給寶寶進食新的肉類時,要先讓寶寶少量吃一點,如果寶寶沒有出現排斥過敏反應,下次可以適量多吃一點。

▼ 不適合寶寶吃的肉類有哪些呢?

燻肉、烤肉、醃肉、重油重鹽的肉類都不適合寶寶吃。

▼ 寶寶每天吃多少肉合適?

不同階段的寶寶對肉類攝入的需求不同,根據兒童營養協會建議:

0~6月,純母乳餵養,不必攝入

7~12月,蛋類50克/天,肉類25g~40g/天

1~3歲兒童:各類肉類總計100g/天

學齡前兒童:蛋類60g/天,魚35g/天,禽肉或者畜肉25g/天

▼寶寶什麼時候吃肉最好?

午餐吃肉。因為下午時間長,寶寶好動,多玩一會就很容易把肉消化了。但是如果寶寶中午吃肉了,晚上最好就不要多吃,否則容易加重腸胃負擔。

▼ 寶寶添加肉類輔食的順序

7個月開始,寶寶就可以開始吃肉了,但是寶寶也不能亂吃哦,肉類輔食添加也要一步一步按順序添加:

強化米粉→蔬菜→水果→淺水魚肉→動物肝臟→禽肉類→豬肉→牛肉→蝦肉→深海魚肉。

PS:如果寶寶是過敏體質,麻麻在添加魚蝦、豬肉時就要更加小心了。最先添加白魚肉(淡水魚)、然後是紅肉魚(三文魚、沙丁魚等),添加魚肉時要觀察寶寶是否有無過敏反應。另外,豬肉比牛肉禽肉等更易讓寶寶過敏,一般是十個月之後在添加。

▼肉類和菜類要混在一起吃

我們建議肉類和菜類輔食混在一起進食,不是一勺肉泥、一勺菜泥喂寶寶吃。從寶寶6個月後進食輔食開始就要這樣做,否則,寶寶一口一個味道,慢慢就會分出哪個好吃,哪個不好吃,慢慢容易養成挑食的習慣。


▼ 肉色越淺、體積越小的動物更有營養

肉類的顏色分為三類,暗紅色紅色、淺色白色、無色

暗紅色或者紅色:牛肉、羊肉、豬肉等

淺色或者白色:雞鴨鵝、魚肉等

無色:殼類、蟹肉、牡蠣等

一般來說,肉色越淺、體積越小的動物,營養價值越高。

比如說,

魚類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魚肉的蛋白質含量大約有15%~24%,人體的吸收率可高達87%~98%,所以魚肉是很豐富的蛋白質來源。

蝦肉裡含有非常豐富的鈣元素,有助於寶寶骨骼和牙齒的發育,鴨肉同樣含有非常豐富的氨基酸,有助於寶寶的生長髮育。


高興麻麻育兒


寶寶幾個月可以吃肉?

有的寶媽認為,肉類雖然營養價值高,但是寶寶腸胃嬌弱,不容易消化,所以不宜太早添加。甚至有的媽媽覺得寶寶吃肉不容易消化,不如喝肉湯更有營養,其實這也是一種誤解。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足月健康出生的寶寶滿6個月就要添加輔食,最初的輔食必須含有豐富的鐵,雖然強化鐵米粉可以補充一定量的鐵質,但不能滿足每日必需的鐵含量,所以需要肉類紅肉類輔食、肝類輔食、動物血類等高鐵食物來幫忙。

如果過晚添加豬肉、牛肉等紅肉容易造成寶寶鐵元素攝入不足,嚴重者嚴重者還會導致缺鐵性貧血,甚至影響生長髮育。


所以,在添加輔食的初期,只要寶寶能夠接受,就可以添加肉類輔食。


但需要注意的是添加的肉類還是儘量以一些容易消化和咀嚼的肉沫為主,並且還要密切關注寶寶在攝入後是否存在過敏、嘔吐、腹瀉等不耐受的症狀,然後再相應的做出調整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