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雅縣:“辣椒村”走紅天下!

在新疆沙雅縣,有個出了名的“辣椒村”——英買力鎮英買力村,不僅僅因為村裡近半數的耕地用於種植辣椒,村民普遍喜愛種辣椒,更因為在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一二三產業走出一條火辣辣的致富路。

沙雅縣:“辣椒村”走紅天下!

“2017年,我們村被定為深度貧困村,人多地少是致貧的主因。村裡總共707戶,2417人,耕地總面積2745畝,平均每人1畝多地。村裡貧困戶200戶,715人,2019年已全部退出貧困。”3月14日,地區農業農村局駐該村“訪惠聚”工作隊員項雪峰向記者介紹村裡的情況。今年是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年,也是他駐村的第三年,作為村裡的扶貧專幹,他主動申請留下。

沙雅縣:“辣椒村”走紅天下!

英買力村的扶貧臺賬都在項雪峰的腦子裡,政策、數據、落實情況……同事都感嘆他有一個“超強大腦”。

地區農業農村局駐村有一個天然優勢,幹部下到田裡個個都是“農把式”。而且,憑著對土地和市場的瞭解,他們能及時為村民把穩“船舵”,扭轉航向,指一條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沙雅縣:“辣椒村”走紅天下!

“過去,我們村種植結構單一,因為地少,種棉花掙不上錢,農民種的核桃也是土品種。我們提議種植辣椒,去年村裡種了793畝,每畝純收入可以達到3000元以上。今年,我們計劃穩糧、縮棉、把辣椒種植面積擴大到1500畝。此外,改良核桃品種,分批次嫁接新2和185品種,為林果業提質增效。”項雪峰說。

英買力村的辣椒分為鮮食和幹辣椒兩種,一個用來滿足本地市場需求,一個“飛”到北疆闖市場。2019年,鮮食辣椒剛上市的時候賣到7元一公斤,管理技術好的,3.5畝地收入2.8萬元。辣椒種植戶嚐到甜頭後紛紛建議,今年的種植時間再提前一點,管理技術再好一點,爭取賣到更好的價錢。

沙雅縣:“辣椒村”走紅天下!

“局裡投入15萬元發展辣椒產業,扶持壯大辣椒合作社,農民有信心,我們也有信心,利用我們的行業優勢提供技術指導,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我們贏定了。”項雪峰說。

和辣椒一樣紅火的,還有帕提古麗·託合提的“事業”。村裡的扶貧車間,幾十臺縫紉機發出的“嗒嗒”聲,在她聽來就像一場音樂會。2018年,車間接到的校服、床上用品的訂單,將附近想要就業的婦女們吸引到這裡。坐在縫紉機前,她們開創自己事業的同時,也漸漸成為家裡的“半邊天”。

沙雅縣:“辣椒村”走紅天下!

“每個月我能拿到2000元工資,我很喜歡這份工作。”坐在工位上的帕提古麗·託合提戴著口罩,一雙烏黑明亮的大眼睛裡透著藏不住的笑意。

在工友吾古蘭木·卡斯木看來,車間裡的姐妹們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剛來的時候,大家都不會技術,也不敢大聲說話,打扮得也很土氣。時間長了,每個人都像變了個人一樣,越來越漂亮,自信。”

沙雅縣:“辣椒村”走紅天下!

除了生產校服和床上用品,車間裡還懸掛著大家自己設計、裁剪、縫製的裙裝。一份與“美學”沾邊的工作,讓她們感受到生活的色彩。

受疫情影響,扶貧車間20名員工中,復工的只有12人,以脫貧戶為主。

沙雅縣:“辣椒村”走紅天下!

“我們村貧困戶中已就業的有172人,一產32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護林員、護草員工作。二產56人,主要是紡織工、泥瓦工,三產比較多,有84人,從事餐飲、保潔、交通勸導員等工作。近期,我們向塔里木鄉輸出管地工24人,向紡織企業輸出29人,已全部到崗。”項雪峰說。

疫情防控期間,農民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出不了門,春耕備耕所需的農資買不上。工作隊員利用每天走訪,為村民測量體溫的機會,將他們的生產生活需求登記下來,跑市場統一購買。82戶脫貧戶上報了農資需求,工作隊幫助買回化肥29噸、地膜2噸、種子800公斤、滴灌帶110卷、除草劑、菜苗等,保障春耕備耕期間物資充裕。此外,工作隊為40戶脫貧戶發放臨時救助金4次,合計現金11750元,還有價值1000元的糧油。

沙雅縣:“辣椒村”走紅天下!

春日暖陽下,工作隊員們又忙起來了,他們走進溫室大棚,手把手教農民種植蔬菜。好日子掛在枝頭上,也掛在農民幸福的笑臉上。

( 鄧麗娟 王玉堂)中國改革報新疆記者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