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白鹿原》的開頭為什麼要寫白嘉軒娶了七個老婆,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名師巨典


我是白鉛華,出版社的編輯,喜歡詩詞、小說,歡迎來liao!

《白鹿原》是一部歷史鉅著,剛好今天是他去世的三週年祭,緬懷陳忠實先生。記得那天是我責編的一本書開發佈會的日子,在西安大唐西市舉行的“絲綢之路圖書博覽會”舉辦,一大早就收到了陳忠實先生去世的訃告,瞬間心中受到了重擊。轉回正題,說說白嘉軒的七房老婆。

最重要的應該是突出白家的地位。

在那時候,能娶七房老婆,可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承受得了。這就說明了白家是個富庶之家,肯定是個大戶。我們往後看,就能發現,鹿家和白家的關係,兩者面合心不合。

再者,也能體現出白家的權勢,為了傳宗接代,不惜娶了七房老婆。而娶這麼多老婆,只有在我國的封建社會,如今的社會怎麼會讓你這麼幹?

綜上,先寫白家的地位,才能更好開始話題,緊接著寫白嘉軒討第七房老婆仙草的故事。作者從封建迷信的角度也展開了說,村裡人說白嘉軒剋死了六個老婆,是因為白嘉軒長了倒鉤的雞雞。這也說明仁義白鹿村是比較傳統的守舊村落。

由此,開篇一些描寫,側面就點明瞭故事的環境、人物、背景。

反面說明了白嘉軒的無奈。

說到白嘉軒的無奈,是因為白嘉軒也不想娶這麼多老婆,可是前六房老婆都是因為早逝,而不得不娶老婆。這裡插一句,古代也是一夫一妻制,但是可以有妾。第一任,才能稱為妻。這裡的妻相當於一個家庭的職位,妻死了,可以再娶妻,稱為“續絃”。夫妻關係在,就不能再娶妻。

而白嘉軒卻沒有妾,而是不斷地續絃,娶妻。這說明白嘉軒還是比較正派的人物,至少不是個花天酒地的富公子,是個本本分分的富人罷了。

這就算是交代了白嘉軒的性格。我們從後邊,白嘉軒救仙草,對待仙草,也可以分出一二來。

綜上,小說先交代了白家的地位、白嘉軒的七房老婆,是為了從側面說明白家的地位,社會環境,白嘉軒的人物背景。

罷了,罷了,我編不下去了,試問誰知道陳忠實先生為什麼這麼寫?那樣寫可能陳忠實先生也說不清吧。我還是不要隨便瞎胡扯,亂說會對不住陳忠實先生。借用陳忠實先生一句話:你能知道個錘子!


白鉛華


長篇鉅著 《白鹿原》開篇伊始即這樣寫道:“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

當白嘉軒死了六房女人後,白嘉軒幾乎絕望了,鎮上的中醫冷先生給他出主意說:“請個陰陽先生來看看吧,看看哪兒出了毛病。”就在白嘉軒出門去請陰陽先生時,他在白鹿原上發現了那塊讓他轉運的寶地。

陳忠實為什麼讓白嘉軒連娶了七房女人,隨著老先生的離去,其真實意圖今已成謎。但據我個人揣測,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一、開篇即以此開頭,引起讀者注意和興趣。一個好的開頭能讓讀者有讀下去的慾望和興趣,陳忠實作為一位老練的作家,這點常識應該非常清楚。

二、以此來襯托男主角白嘉軒不是一般人,與後文的故事遙相呼應。

三、以此事襯托白嘉軒第七房女人也不是一般女人,而是白鹿原上白鹿精靈的化身。

四、白嘉軒連娶七房女人,六房怪異死去,作者以此暗示白氏家族將歷經磨難,為後文埋下了伏筆。

五、白嘉軒能夠娶七房女人,在清末民初的關中大地也屬罕見,這也點出了白家在原上屬於殷實富戶,為白、鹿兩家日後爭雄留下了線索。


這是我的一點不成熟想法,不妥之處還望大家批評指正。


民國年間那些事


小說《白鹿原》開篇的第一句話是: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娶過七房女人,這句話是這部小說的點睛之筆。白嘉軒一生中真的娶過七房女人,這些女人的命運各有不同,他的前六房女人都在過門後不久死掉了,只有第七房女人仙草活了下來。

作者這樣安排情節有深刻的寓意。

1、突出了主人公白嘉軒的性格特徵。

白嘉軒是這部小說裡的重要人物,他是白鹿原白鹿兩家的族長,是儒教思想堅決的踐行者,他秉承“耕讀傳家”的家訓,帶領白鹿原上的村民從時代的巨大變遷和社會的動盪中一路走來,很好的完成了一個族長應該承擔的所有責任,可以說在那個時代他作為族長是非常稱職的。

白嘉軒最大的特點是“腰桿子直、腰桿子硬”,無論在處理家庭事務還是在處理本族事務中,白嘉軒的這個特點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白嘉軒一生娶過七房女人,社會上輿論相當多,他承受的壓力相當大,但是他抗住了這些壓力,一而再再而三的繼續娶親,這也是白嘉軒性格特徵的生動體現。

2、為小說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增加了小說的可讀性。

作者這樣安排情節增加了小說的懸念,同時提高了小說的可讀性。在白嘉軒的七房女人中前六房女人有的是因為難產而死,有的是因為生病而死,有的是因為受到驚嚇而死,在她們相繼死去的過程中各種流言橫行,這使得白嘉軒這個人物變得非常神秘,在無形中增加了小說的可讀性。

白嘉軒的第七房女人仙草的出現徹底粉碎了那些傳言。仙草不是尋常女子,她是白嘉軒的賢內助,她在很多大事上都幫助過白嘉軒,在仙草死的時候白嘉軒看到過白鹿,這樣說來仙草與白鹿原上的白鹿有一些關聯,她能夠成為白嘉軒最後的女人不無道理。

3、揭露了男權社會男尊女卑,女人沒有人權的社會現狀。

這部小說講述的是清朝末年和民國時代的故事,在那個歷史時期我國百姓仍然受到封建思想餘毒的迫害,男尊女卑的觀念在社會上佔主導,男人只要有錢就可以娶很多女人,女人只能依附於男人活著,女人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她們如果嫁到好人家就能過上好日子,否則她們的命運就會很悽慘。作者藉助白嘉軒娶過七房女人的事情將這個社會現狀表現出來,讓人震驚,發人深省。

結語

《白鹿原》是一部史詩鉅作,小說中的很多情節設計都別出心裁,很有深意,白嘉軒娶過七房女人同樣如此。這樣處理首先可以凸顯出白嘉軒的性格特徵,其次增加了小說的可讀性,最後作者通過這件事揭露了當時的社會現狀,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杜遠山


白鹿原的開頭獨立成段,這樣寫到“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老婆”。可謂意蘊深長,陳忠實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就為這部鴻篇鉅製拉開了序幕,這樣寫好處諸多。


一、揭示傳宗接代的傳統觀念

小說一開始就寫白嘉軒娶了七個老婆,給人一種花花公子的印象,從這時起很多人也許就將白嘉軒人進行了定性。然而讀過之後,我們才知道白嘉軒娶妻有一些被強迫的意思,只因為生不了兒子被他父親白秉德逼著娶了一個又一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樣的觀念深深地刻在了每一箇中國人的骨子裡,這種觀念在今天雖然有改變但還是影響頗大。

我們在小說中可以看到,白老爺子寧願不讓白嘉軒為他守孝,也要必須去把五姨太娶回來,白家的香火無論如何也不能在這兒斷了,白老爺子的做法反映出來的是當時整個社會的觀念,這樣寫就是深深地揭示傳宗接代這樣的觀念。


二、反映傳統男尊女卑

現在,男女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實現了,然而在當時絕對不是這樣的,白鹿原的開頭就深深的揭示了這一點。白鹿原的全篇故事以白家和鹿家為中心展開,他們是當地最大的兩個家族,因此白嘉軒娶妻大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連續娶了七個老婆這也反應出了女性在封建社會沒有地位可言,甚至可以說是淪為了生育工具。

白嘉軒娶妻也是命途多舛,第一個因年紀過小生育難產而死。二房三房索求無度,四房無疾而終,五房抑鬱而終,第六個活在過去的恐懼裡,活生生被嚇死。第七個終於如願以償。但是從前六個我們可以看到,那時的女性完全沒有婚戀上的自由。這也是作者想要表達的。


三、七房鋪墊全文

和其他六個老婆相比,第七個來得顯然不太一樣,從他娶了第七個開始便開始轉運了。白嘉軒將要拿糧食去找第七個老婆的時候。卻在無意間發現了路邊有一個生命垂危的女子,也就是仙草。

娶她時白嘉軒也不得不擔心命運詛咒了,但這時候出現了他姐夫朱先生,打消了最後疑慮。在撿仙草的地方,冰天雪地裡在土中刨出一株綠苗,朱先生說:仙草能帶來白鹿,可以給白嘉軒轉運。最終,白嘉軒不僅有了後代,而且當了族長,開始走上人生巔峰。

一部小說的開頭無疑很具有靈魂,很多偉大名著都是如此,白鹿原也不例外。白鹿原上的恩怨糾葛就從白嘉軒無子嗣開始,一部宏偉敘事史篇就此展開,讓讀者大呼過癮。


微光人文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小說《白鹿原》的開頭,為什麼要寫白嘉軒娶了七個老婆,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防先閱讀一下,小說《白鹿原》第一章的內容。

《白鹿原》第一章傳遞出來的信息。

第一:白嘉軒一生娶了七個女人,第一章裡面,作者就比較簡略的交代了前六位和白嘉軒的短暫婚姻,前面三位比較合乎常理,但是從第四位開始,關於白嘉軒的神奇之處就出現了,因為謠傳白嘉軒的器物有嚴重的問題,沒人經得起折騰,到第六位的時候,問題有點玄乎了,因為白嘉軒的第六位老婆看到了白嘉軒五位前妻的鬼魂,最終第六位也神魂顛倒,死的非常怪異。

大家讀到這裡,難免就會被這段話引起極大的興趣,白嘉軒的第七位老婆是誰呢?他這個情況,怎麼還能娶到老婆?所以,大家忍不住就要繼續讀下面的文章。

第二,白嘉軒作為白鹿村世家子弟,同時也是白鹿原有名的人物,他的娶妻過程非常曲折,從開始時講究門當戶對,再到不顧忌門戶只見,最後直接發展成屈服於高價財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白家的積蓄也被逐漸消耗,從前面直接拿穀物聘禮,到後面需要賣牲畜才能支付彩禮,也為後來白嘉軒振興家業埋下了伏筆。

第三,《白鹿原》記錄年代,是從晚清到新中國成立之間,在這個時間段中國的變遷,比如朱先生去南方進行文化交流,黑娃打長工的僱主郭舉人,再到白嘉軒時期,關中大面積種植罌粟,一直到白孝文當縣長。

在這個時間段發生了很多事情,作者通過白嘉軒娶媳婦事件,簡單直觀的描述了當世的世態,白嘉軒媳婦的婆家有大戶人家,有家道殷實的本分人,也有辛苦勞作的木匠,更有賭博賠光家底,企圖上吊的賭徒,這就是當時社會民生的寫照。

通過這一段描述,讀者們內心就忍不住發問,那個時代的社會到底是怎樣的?人們都是如何生活的?

第四,《白鹿原》是一部以白嘉軒一生事蹟為主線,以白鹿村為載體,以白鹿原、關中、西安、全國為拓展點的小說,所以第一章文字以白嘉軒的娶妻生涯為引子,開始講述白嘉軒如何擊破世人謠言,如何在白、鹿兩家的權利爭鬥中保證絕對的領袖地位,如何振興白家產業,如何培養兒子,如何以自己對傳統文化“仁”“義”的理解,教導本村乃至白鹿原的人。





所以說,作者這樣寫的目的,在引起讀者閱讀興趣的同時,也比較全面的影射出其他內容,在寫作方向上面,就已經明確的告訴大家,故事發生的年代。

謝謝大家。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古梁鏞


"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白鹿原》開篇這一句獨立成段,帶著濃郁的雄性色彩和性暗示,一下子吊起了讀者胃口,而白嘉軒這個名字亦如《大宅門》裡的白景琦一般,從此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景琦一生四個女人,不分高低貴賤,可謂愛的轟轟烈烈;白嘉軒娶了七房老婆,涵蓋東南西北,均死的悽悽慘慘……

1、 "視死如歸"般的對傳宗接代的執念

然而白嘉軒娶這七房女人,可不似白景琦那般紈絝弟子的情場豔史。而是逼不得已,不得不娶,直到完成"視死如歸"的傳宗接代。白老爺子白秉德臨死前,一口氣咽不下去,硬要白嘉軒同意不為他守孝,趕緊把五房娶回來,才安心的鬆了手,蹬了腿。"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白家男人幾代單崩兒,又都短壽,香火萬不能在白嘉軒這兒斷了。就這樣老爺子死後兩個月五房就過門了,然後是六房,七房…..

同《白鹿原》傳宗接代的故事一樣血腥的是莫言的《娃》,書中張拳已有三個女兒,不顧國家"計劃生育"的嚴令,拒不結紮,不上環,視死讓妻子懷上第四胎。"誰要敢絕我張拳的後,我就跟誰拼命!"一語成箴,張拳之妻保胎心切竟然跳河,結果在衛生隊的奪命追捕下,最終體力耗盡而死。

在傳宗接代的緊箍咒下,女人難免淪為生育的工具。低下的醫療水平更無法給予生命基本的保障,男人和女人都像是走火入魔的信徒,為了延續香火,釀成一個個血的悲劇。

2、 七房女人,七種舊時代女子的婚戀寫照

我們再來看看白嘉軒這七房女人,大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白嘉軒娶頭一房才16歲,女子難產而死。二房三房都是在交歡這件事上索求無度,一個患癆病,一個吐血身亡。第四房有一點性冷淡的味道,對白嘉軒不拒絕也不接近,不做聲的就突然患病不治身亡。這四房女人都去了,白嘉軒落得個不人不鬼的名聲,遠近女子無人敢嫁。白老爺子也不再管什麼門當戶對了,只要願意收下聘禮,肯嫁女兒的就行。這一來更是坐實了白嘉軒命硬克妻的傳聞,第五房對房事極度恐懼,求饒不成,被白嘉軒強要之後,不足一年鬱郁終了。白嘉軒也開始認為自己真的有問題,"他甚至開始真的懷疑自己那個東西里頭流出的貨是否有毒,偷偷把那貨抖落到豬食裡觀察豬吃了以後的動靜,共計三次,豬的活動毫無異常。"第六房更是帶著一把鋒利的剪刀就洞房了,本以為冷先生一副白日解讀藥可以換得長久安生,結果胡氏夜夜噩夢,總想著前五房來索她性命,最終也被嚇死了。至此,白嘉軒這撲朔迷離的婚史已經鋪墊的差不多,只等不懼流言蜚語,主動扯掉腰帶和棒槌的仙草,打破白嘉軒命硬的魔咒。

我們可以看到在舊時代背景下,女子沒有選擇夫婿的權利,壓抑的性慾與對流言迷信的恐懼纏裹著她們的身心靈,女子像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容器,愛與懼都留給了死亡的結局。而仙草如同舊社會女子的反叛者,她既知恩圖,順從家人嫁給白嘉軒,又顯出赤裸裸的愛慾和信任,這才是解救白嘉軒於苦海,陪伴他走下去的對的人。

3、 只要願意,娶他個十七八房也可以

其實陳忠實設計這個開頭的重點不在於娶幾房,而在於揭露舊社會盲目於傳宗接代,為了生子,"不懈努力"地娶妻的弊病。只要作者願意娶他個十七八房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那樣就太喪心病狂了,作者一定也於心不忍。

當然"七"這個數字在古今中外一直都有著很神奇的地位。在西方,基督教經典《聖經》尤為強調"七"這個數字,上帝六天創造萬物,第七天休息定為"安息日"。所以我們常能在很多文學作品中見到"七",如七個小矮人,藍鬍子與他的七個妻子等等。在我國更不必說,像七夕,七仙女等等。在心理學上,"七"被稱為"不可思議數",大多數人的短時記憶容量為七,超過七個就容易產生遺忘。所以筆者更願意相信作者為白嘉軒安排七個老婆是無意而為之。

都說好事多磨,白嘉軒娶仙草,家族轉運,府中添丁,一部鴻篇鉅製的小說故事正式展開。就讓我們帶著千千萬萬個和"七"有關得美麗想象,一起走進陳忠實的白鹿原吧。(一往文學作者楊柳)


一往文學


《白鹿原》可以說是一部經典之作,陳忠實先生把那個年代陝西關中地方的濃厚風情和地主階級最後的吶喊刻畫的淋漓盡致。

小說開篇就是一句“白嘉軒一生引以為傲的就是娶了七個老婆”,這樣的寫法。

首先是為了開篇佈局 吸引觀眾,七個老婆,在當時財大氣粗的地主裡面,也屬罕見了,更何況作者把白嘉軒前留個老婆的死法學的光怪陸離,用簡單的筆墨營造了神秘的色彩,這讓讀者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讀下去。

第二,是闡述了那個時期,貧富差距,社會的不平等,白嘉軒可以一娶再娶,同時也表達出了封建社會女人命運的低賤,死掉一個娶一個,連著六個,女人的死無足輕重卻成就了白嘉軒傳奇一生中更傳奇的婚姻生活。這是無比悲催的。

第三,白嘉軒最後得到仙草,併為之生下三兒一女,子嗣繁衍。前期的鋪墊更好的為以後的白嘉軒後代如何生活思想如何進步,孝文孝武孝義黑娃和白靈為主要線索,鋪寫開來,包括小娥的慘死,都無不是在刻畫白嘉軒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的一種表達方法。

神讀《白鹿原》,會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不愧是一部傳奇鉅作。


二頭


在《白鹿原》的開頭第一句就是:“白嘉軒後來引以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

陳忠實為什麼這麼寫,的確是大有深意。

在白嘉軒的七個中,除了仙草給他生了兒女,其他的女人似乎都沒有活過一年,且都死得千奇百怪,在現實生活中如此集中的將災難和意外落在一個男人身上幾乎是不可能的發生的事情。

那麼,陳忠實這麼寫的用意到底是什麼?

首先就是要強調白嘉軒作為白鹿原上的大戶人家,為了傳宗接代所作的努力,這種努力陳忠實在小說的開篇進行了大篇幅的描述,比如寫到白嘉軒與這七個女人的房事,其目的就是為了生殖的需要,也是作者在暗示的一種隱線:人的生生不息才是白鹿原的生機,白鹿原上的後來所有的爭鬥都圍繞著這一目的在展開。

在白嘉軒的母親口中,“女人,就是糊窗戶的紙,破了爛了,撕掉再糊一層。沒有後代,家有萬貫也都是別人的。”

由是而觀,女人在白鹿原上就是個傳宗接代的工具,地位極其低下。

白鹿上的女人命運田小娥是個典型的悲劇代表。

她在郭舉人的眼裡是個用下體來泡棗養生的器材;在鹿子霖的手中是打擊白嘉軒的工具和藉機誘姦的對象;更因為黑娃的革命行為,被村民扒了褲子,滿足了村民藉機偷窺的變態心理,等等。

實際上,在此類涉及中國鄉土現實社會的小說中,為了誇張地表達人物的內心需求,往往會放大一些故事情節來描寫是很常見的手法。

在《白鹿原》中,白嘉軒為了生兒育女維持白家的家運,娶7個老婆根本算不得事,所以,在陳忠實的筆下白嘉軒對這個事情是引以為“豪壯”的事情。

類似陳忠實的這類手法,在餘華的小說《活著》中也有。

《活著》中,主人公福貴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生來就是富貴命,即便是上個學也是長工揹著去揹著回,但小說卻讓福貴在坎坷的一生中失去了所有的親人,包括他的因餓久了忽然吃了一頓飽飯被撐死的兒子。


名師巨典


這樣的寫法叫做單刀直入,其目的,當然是為了引人入勝了。《白鹿原》小說開頭第一段,只有一句堪稱驚世駭俗的話:


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


事出反常必有妖。在中國古典文學的敘事當中,很重視異象。因為,按照古老的陰陽五行學說,無論是天上還是人間社會的運行,如果被突如其來的異常現象無端打破的話,往往就預示著要有大事發生了。



白嘉軒是白鹿原上的頭面人物,也是小說情節發展的主線。他的婚姻生活如此不同凡響,其前因後果到底是什麼?那些女人們的命運如何?白嘉軒又是如何面對的呢?心中的這一系列的疑問,自然會促使滿懷狐疑的讀者讀下去。



《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立意高遠。很明顯,他有意為大家呈現一幅西北農耕社會生生不息的宏大畫卷。其中,著力點放在了飲食男女。通過白嘉軒的命運起伏,以及那七位女子的喜怒哀樂,把我們帶入了那個略顯遙遠的時代。


隨著小說情節的展開,開頭時的謎底也被一一揭開,而後續的謎團卻不住地紛至沓來。層層推進,抽絲剝繭,如此這般,簡直讓讀者欲罷不能了。


其實,這樣的安排,並不算新奇。比如《三國演義》這部膾炙人口的古典小說,也是這樣引入情節的。想必,大家還記得在第一回中出現的那條大青蛇吧?


建寧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溫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風驟起。只見一條大青蛇,從樑上飛將下來,蟠於椅上。帝驚倒,左右急救入宮,百官俱奔避。須臾,蛇不見了。


從表面上看,大青蛇與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並沒有什麼關聯。其實,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之下,卻是十分貼合的。可見,大青蛇的一閃而過,與陳忠實後續描寫白嘉軒的前幾位妻子人生遭遇的寥寥數筆,都是整部小說的重要鋪墊。


說了這麼多,大家也許有些厭煩我的嘮叨了吧?那就趕緊找來《白鹿原》讀讀好啦。


俚言雜談


陳忠實這部小說的開頭,也就是那句,後來白稼軒回憶自己的一生,最引以為豪壯的就是接連娶了七房太太,最能體現出一個傳統農村人最質樸最閉塞又對生命充滿激情的看法。人活著嘛,就是吃吃喝喝,日日擢擢,要不然你給我說還能幹嘛?所以就要敢愛敢恨,活得痛快。至於拯救銀河系那類事情,你還是交給那些大智大勇,愛國愛民的壯士吧,我不是壯士,我也不想當!我也沒讀多少書,造福子孫後代那類事情我也做不來,還是讓那些飽讀詩書的文人們名士們去完成吧,我就算了!

陳忠實作為當代文壇的一個大家,長期生活在中國農村,對農村的人情生態瞭如指掌。所以當他看到身邊的夥伴們,像賈平凹,路遙都先後寫出大部頭的著作後,自己也心急火燎地打算寫一個自己的世界,於是他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熟悉的那片土地。

中國的農村,自從人類進入封建文明起就沒有過實質性的改變。人們閒多忙少,因為生產力低下還又被壓制性的生產關係束縛,所以整個生存狀態是雞鳴狗盜式的緊張與半閒散式的貧窮相交結的怪相。現代人說,只要勤快,就餓不死!而那個時代,你想勤快也沒地,你再勤快也是個窮!越是人們在乎蠅頭小利的社會,就越是說明人們生存狀態的緊張。人們不擇手段而殘忍地爭奪更是加劇了這種緊張。

不過在這種社會中,人們更多了閒暇,總是日頭好的時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塊,說些東家長西家短地來解悶,窮逗樂子。這時候總有個嗓門大,嘴皮子溜的成為人群的中心。他滿嘴跑火車,卻讓大家歡喜地不行,雖然有人也揭露了他們的醜惡嘴臉。但在交通落後,文化閉塞的傳統社會,本來就是謠言滿天飛,蛇仙妖怪四處橫行,怎麼就能不相信別人的。我相信很多人在他意志不夠成熟的時候,曾經渴望光彩奕奕,成為人群的焦點。

陳忠實也是如此,作為一個小鄉紳,一個依於黃土,長於黃土,也必定會死於黃土的農村人,白稼軒也必定有著農村人特有的傲嬌與不可告人的心事。他希望別人談到自己時就伸出大拇指,說到自己的事蹟時就忍不住露出羨慕的神色,他希望自己回憶自己的一生時,自己都覺得帶勁,自己都覺得不愧此生!陳忠實滿足了他的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