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現在的農村有發展嗎?今後會怎樣?

發現周邊有趣的事情


我認為現在農村的發展潛力還是有的,不過由於現在農村,中青年大部分都選擇外出務工,村裡平常都是一些上歲數的老人。

01)

簡單來說農村留下來的勞動力越來越少,田地荒蕪的越來越多。

02)

傳統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瓦解,花錢僱人和大型機械來代替以前的互幫互助。

03)

親戚朋友之間交往快餐化。貨幣化,人情淡化了嗎?

現在來說說第一項

為什麼勞動力越來越少,只因為如果在家一年到頭辛辛苦苦也賺不到多少錢,不如出去打工。所以說農村勞動力減少,連帶著農村土地荒蕪的就越來越多。

在來說說第二項

為什麼現在農村是僱人和機器,答案基本還是因為農村勞動力減少造成的,種地的人家勞動力少,在種植和收貨時節就的僱人和機器,要不自家人忙不過來。

在來說說第三點

現在親戚朋友之間人情淡化了嗎?我想應該是沒有吧!在這裡我也不多說啦!最後來總結一下吧!

我認為現在農村的發展還是差點,這裡包涵的有,農村的學生,老年人的養老和醫療,等等太多啦!不說啦,說起來我就想哭(因為我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今年過年就是在老家過的,因為疫情,想我們這些打工的就沒有收入等等等等)。

最後來說說以後怎樣,從目前國家大形式看還是有發展的,但是不可能達到現在城市的生活水平。






農村汪磊


這要看你認為什麼叫發展,以經濟來說確實發展了,並且越來越富有。但以意識形態來講,越來越落後,目前農村經濟是通過房地產開發集體分錢第一桶金,以及通過農村關係網去打工包工等等,他們有後路,並且雖然看起來不咋滴但就業機會和賺的錢比一個苦學多年的大學畢業生多的多!都說農村升學率小了,你這樣比較下上學有他麼的用!農村現在的孩子和家庭都抱著能學就學不行就出去賺錢錢多了比個學習好的窮酸有出息的態度,升學率能上去嗎!?他們的成功所奉行的世界觀和意識形態又帶動和影響一大批人,慢慢的,你看吧這社會終究走向何方。


小豆1234567


現在回農村創業壓力也挺大的,如果在農村自己有上百畝土地,搞養殖,種植農產品收入很可管的。去年我姨夫家養200只左右白絨山羊,種玉米60十畝,西瓜10畝一年收入30萬左右,現在農村都是機械化操作,比在城市上班舒坦,一個上班族有多少人可以達到年薪30萬,家庭式農場。種植經濟作物國際有補貼2020年春季山地蘋果項目栽植標準

1.補貼種類包括蘋果、葡萄、梨、桃。

2.驗收達標後每畝補貼1000元。

3.栽植面積10畝以上。

4.地須平整,達到水澆地標準。山地可整為8米以上寬幅梯田。

5.栽植後樹行內立即鋪1.2米寬黑地膜。

6.栽竹竿,一棵樹一根竿,竿高2.8米以上。

7.驗收時成活率達到85%以上。

8.購買的苗木須達標:嫁接口以上10公分處粗度達到0.8—1.0公分,苗木高度1.2米以上,側根數量5—6根以上。

注:1.地理環境應避風向陽,交通便利。

2.其他如葡萄等有特殊栽植要求的水果種類請參照技術規程。


三國木耳


有發展!而且發展的會很好!

等將來農村土地政策放開了,我就去買或租一個地來養老,自產自銷,樣樣都來點,這才是生活的本質,現在大城市主要是為了掙錢,醫療和教育,其他的已經不稀罕了,有車了,農村已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地方,你說呢?

隨著農民生活日益提高,國家政策越來越開放,對於農民越來越有利,各個村莊也開始發展了旅遊業,特別是一些特色村莊,不僅僅是在特色上加以強化,還有遊客的互動性也有所考慮,很多地方利用本地優勢,結合農家樂進行搭配,讓旅遊,休閒融為一體!

當然形式會有很多。比如下面的:

“規模+”。主要針對相對大宗的特色農產品做文章,集群擴張,形成規模優勢。以高產、優質、安全、高效為目標,集中精力做大做強,真正做成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龍頭+”。這種模式,最符合產業組織的內在規律。在資金、政策、營商環境等各方面扶持、培植龍頭,落實好關愛企業家的各項措施;大力強化完善與小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防止“富了老闆、丟了老鄉”,真正發揮龍頭帶產業、富農民的作用,保持產業發展的持續健康性。



“合作社+”。包括兩種方式,一種是生產經營環節的合作化發展,這是普通意義上的農業產業合作發展模式,提高農民和農業生產的組織程度,提高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和市場效益;一種是服務合作,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環境下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意義重大。

“平臺+”。提出集中力量實施農業“1136”工程,在今後幾年集中建設和發展1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10個田園綜合體、30個特色小鎮和產業強鎮、600個集體經濟發展培育村。以產業組織的理念構築產業鏈,加大農業領域的招商合作力度,圍繞糧、果、菜、牧等主導產業,與有實力的大企業深化合作,借勢借力把優勢特色產業儘快培育成為產業集群。


我在全球村


現在回農村創業壓力也挺大的,如果在農村自己有上百畝土地,搞養殖,種植農產品收入很可管的。去年我姨夫家養200只左右白絨山羊,種玉米60十畝,西瓜10畝一年收入30萬左右,現在農村都是機械化操作,比在城市上班舒坦,一個上班族有多少人可以達到年薪30萬,家庭式農場。種植經濟作物國際有補貼2020年春季山地蘋果項目栽植標準

1.補貼種類包括蘋果、葡萄、梨、桃。

2.驗收達標後每畝補貼1000元。

3.栽植面積10畝以上。

4.地須平整,達到水澆地標準。山地可整為8米以上寬幅梯田。

5.栽植後樹行內立即鋪1.2米寬黑地膜。

6.栽竹竿,一棵樹一根竿,竿高2.8米以上。

7.驗收時成活率達到85%以上。

8.購買的苗木須達標:嫁接口以上10公分處粗度達到0.8—1.0公分,苗木高度1.2米以上,側根數量5—6根以上。

注:1.地理環境應避風向陽,交通便利。

2.其他如葡萄等有特殊栽植要求的水果種類請參照技術規程。



胡SQ同學


農村的發展變化是肯定的。

去年農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5萬,農村這幾年基礎設施變化也不小,街道硬化了,安上了路燈,修建了健身廣場,還有健身器材,每天早晨、傍晚村民們也像城市人一樣遛彎、跳舞。今後農村的變化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農民增加資產性收入。現在農民的宅基地、土地都已確權了,發了證,條件成熟了就可以入股分紅或貸款抵押了。

2、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買房居住,農村人口越來越少,逐步推進各村並村,建立新型農村社區成為趨勢。

3、居住環境將大為改善。各地農村都開始改廁,整治環境衛生,集中收集清理垃圾,村前村後種樹綠化,淨化庭院。





茶飄香酒罷去263


發展是對應相對的人和相對的事。


北行汽修


現在的農村現狀土地分散,版塊小操作零散,嚴重製約了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只能解決口糧問題,要大力發展農業,就要整合土地,統一管理工廠化管理,產銷一條龍配套模式,從種植一加工一商品一市場


甘肅老農叔


題主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農業。現在的農村已是發展了巨大的變化,現在的農村穿新衣服已經是常事,不像以前穿新衣服代表的是過年;現在的農村生活條件也比較充裕的,吃的幾乎也是頓頓有肉;現在的農村已經看不到多年前的土房、和瓦房,都是兩層或者是三層小樓,有的甚至是新農村建設的到來修建的單棟別墅的小區;現在的農村都是戶戶通,每家的都是通了水泥路,而主道都是瀝青路面,不再是以前的土路了。

我認為現在的農村發展越來越好,生活好了才能更好的工作。如今的農業已經是現代化了,也不像是以前需要喂牛、耕田;也不需要大面積的背水灑藥;更不需要人工到田地裡背農作物。有機器代替了一切,汽油機耕田,省去了養牛的辛苦;無人機灑藥代替了人工;拖拉機和汽車把農作物輕鬆運回家。

我認為農業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的支持,中國和中國的農業是相輔相成的。而,未來中國和中國的農業將會形成躍的發展。


川蜀農村一哥


很榮幸能夠參與回答這兩個問題,以下內容只是我個人觀點。

農村肯定有發展空間,縮短城鄉差距。國家現在對農村的創業,種植都給與了大力的支持。

根據國家目前的政策行為趨勢,農村的未來發展必然前途一片光明。中國是農業大國,九億農民增收的問題也就成了國家關心的問題。這幾年國家財政對農村的政策不斷加大,例如,精準扶貧,廁所革命,藍天保衛戰等等。農村嶄新的馬路,明亮的路燈,國家配發的專用垃圾桶,整潔的巷道,各種健身器材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