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白的語言也可以動人

兩句三年得,是古人的精神;

今天的人寫東西,自認為不必過於在意語言的優美,語言的本質是表達思想,儘量少有歧義就可以了。

自古至今,確實有很多奇文能夠流傳千古。今天,每個人都在更遠,幾千萬學生,每週都寫作文。

平白的語言也可以動人

有的作文真的不錯,但是,能夠流傳千年的應該是沒有的嗎?也許有點武斷了。

文章的作用是什麼?就是表達自己的感情,或者建議,或者思想。

正確就可以。甚至可以容忍一些錯別字。我們看千古奇文《蘭亭序》也有修改的痕跡。

蘭亭序,是王羲之不能超越的巔峰。後來再無。

很多文章,可以流傳千古,也是因為當時詩人的心情所致,有感而發。靈感所致,一氣呵成。

有的人說,文章需要多次修改,才能成為好文章。估計,所說的文章多是考試的文章,或者呈給皇帝的東西。

千古一文,多是有感而發,錯別字,修改都是有的。

真情實感的當下,過了此時此刻,感情已去,不可復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